APP下载

236例乳腺癌临床病理分析

2011-02-10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期
关键词:随州市浸润性象限

刘 洋 马 骥

(1 湖北省随州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湖北 随州 441300;2 湖北省随州市中心医院病理科,湖北 随州 441300)

乳房是女性重要的第二性征标志性器官,乳腺是雌激素、孕激素、泌乳素等多种激素的靶器官。一生中乳腺组织是受激素调节最频繁的器官,所以容易发生疾病和肿瘤。其中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欧美发病率明显下降后仍维持高位。发展中国家发病率大幅上升。中国发病率和病死率持续升高,居于女性恶性肿瘤第一、二位。在上海、北京乳腺癌发病率已经接近欧洲二流国家水平。乳腺癌的发生年龄也向年轻化发展,过去45~55岁为发病高峰,现在提前至39岁。有报道,发现最小年龄乳癌患者为14岁。发病年龄越轻,则恶性程度越高;发病年龄越大,则恶性程度越低。乳癌的发生原因目前仍不明确,可能是多方面综合因素的结果。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乳腺癌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统计资料表明:Ⅰ期90%可以治愈;Ⅱ期60%能够治愈;Ⅲ期40%~66%能够治愈;后期仅为10%~20%能够治愈[1]。因此,如何早期发现乳腺癌是我们从事乳腺防治和病理诊断工作者应特别重视和研究的问题。随州市曾都区为湖北省“两癌”(35~59岁农村妇女)免费普查项目县(区)。随州市妇幼保健院是乳腺癌免费普查负责单位。为了落实省卫生厅下达的普查任务,加强乳腺癌临床病理诊断工作,现有必要将我们整理的有关乳腺癌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病理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36例乳腺癌诊断取自随州市两家医院病理科1998至2008年的病检档案资料,其中随州市中心人民医院167例,随州市妇幼保健院69例。全部标本经常规固定、石蜡包埋切片染色,光镜下按WHO(2003)组织学病理分型。

2 结 果

2.1 年龄与性别

本组女性233例,男性3例。最小年龄为18岁的浸润性导管癌,最大年龄为76岁的浸润癌,18~30岁 8例(3%);31~40岁 37例(16%);41~50岁 71例(30%);51~60岁 95例(40%);61~70岁23例(9%);70岁以上2例(1%)。

2.2 肿瘤部位

右侧112例,其中内象限50例,外象限62例;左侧124例,其中内象限42例,外象限58例,中央部24例。左右比为1.1:1。

2.3 临床表现

病程最短8d,最长10年。多数为半年~2年。主要症状为乳房肿块,伴乳房皮肤橘皮样外观62例;伴乳房乳头溢液48例;伴腋窝淋巴结肿大31例。

2.4 肿瘤巨检

肿瘤最小为2cm×1.5cm×0.8cm,最大为12cm×10cm×9cm,无包膜,切面灰白,质硬,部分伴坏死。

2.5 组织学分类

2.5.1 导管内与小叶内非浸润性癌83例(35%)。镜下观:导管内癌细胞增生多构成拱桥状筛孔状实性。根据细胞核异型性可分为1、2、3级。小叶原位癌表现为小叶结构紊乱,癌细胞中等大小较一致,呈多中心性。

2.5.2 浸润性癌153例(65%),其中浸润性导管癌89例(38%)。镜下观:癌组织呈巢状、条索状及腺样结构,癌细胞异型性明显。浸润性小叶癌28例(18%),表现为癌细胞列兵样排列;黏液癌20例(13%),主要表现为细胞外黏液湖形成;髓样癌13例(8%),表现为癌细胞较大,呈片状间质少,伴有较多的淋巴细胞浸润或淋巴滤泡形成[2]。

3 讨 论

乳腺癌发病高峰年龄在40~60岁,资料中本组年龄段占70%,基本与之相符合;本组31~40岁发病率占16%,较有关文献报道率有所上升,提示我们对女性30岁以后出现的乳房包块要高度重视。有病理学家认为,乳腺癌从单个癌细胞分裂繁殖发展成肿瘤直径为1cm需30次倍增,其生长至少已过3年。乳腺浸润性癌发病率较高,并且容易发生转移,分析主要原因是乳腺癌的早期发现不足。乳腺癌高发部位是左侧,双侧乳腺外象限最多,但经统计学处理,左右乳腺外象限患病率P>0.05,差异无显着性。我们认为可能是与该部位脂肪蓄积较多有关,脂肪可以是雌激素合成的原料,从而增加了乳腺癌的发病率。肿瘤的大小与组织学类型也有一定的关系,肿瘤直径小的以单纯癌多见,肿瘤直径大的以髓样癌较多,浸润性癌直径在3~6cm较多。富脂质性癌最易转移,可先出现腋下淋巴结转移,数日后出现乳腺包块,此肿瘤预后最差[2]。而导管小叶内癌及浸润性筛状癌预后极好[3]。“两癌”项目免费普检对象为35~59岁的农村妇女,此年龄段为乳腺癌的高峰年龄。应当定期普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本组资料中,有典型临床表现而确诊的乳腺癌所占比例较少,在乳腺包块切除活检中发现乳腺癌的占多数。因此我们认为在基层医院,包块切除活检仍是目前诊断最简单最准确的一种方式,这种检查既可定性又可确定组织学类型,有利于再次手术范围的选择。如果病理报告是良性,切除后即可达到治疗目的;如果是恶性,临床再行根治术也不迟,因为活检与乳腺癌根治术之间相隔几天至几周并不影响预后[4]。

[1] 刘彤华.诊断病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66.

[2] 袁素,吴晓华.1883例乳腺肿块回顾性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3,12(1):28.

[3] 付丽,傅西林.乳腺病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5.

[4] 齐晓岚,张文.乳腺癌501例临床病理分析[J].广西医学,2005,5(5):19.S

猜你喜欢

随州市浸润性象限
勘 误
复数知识核心考点综合演练
随州市命名表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经营户
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观察
湖北省随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向市民宗委赠送锦旗
常数牵手象限畅游中考
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及造影表现与P63及Calponin的相关性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观察
随州市羊布病综合防控净化措施的探讨
平面直角坐标系典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