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医舌诊的源流与发展

2011-02-10徐帮柱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1年9期
关键词:巴达赫依舌象

带 籽 徐帮柱

(新疆巴州蒙医院,新疆库尔勒841000)

1 蒙医舌诊的源流

舌诊的起源可追溯到距今约3000年的殷商时代,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上曾有关于舌疾的记载,但真正可称之为舌诊萌芽时期则应是如史科记载的西周时代。而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则已大体上奠定了基础。在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有关舌诊记载的著作是《黄帝内经》。书中论述了舌的解剖、生理、病理,明确指出了舌诊在中医诊法中的地位与意义[7]。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有关舌诊的记载为24条。其中大部分内容分散在《伤寒论》的“太阳病”篇和“阳明病”篇中。具体可归纳为舌质、舌苔和舌味觉三类。公元1341年,我国第一部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问世,这一部舌诊研究专著的问世标志着我国舌诊研究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本书中记载36种彩色病理舌象图,每一种舌象均首先列出一幅舌图,在舌图的后面附有文字说明及方药。《金镜录》是一部承前启后、独创第一之作。他的“专以舌视病”、“辨舌用药”的学术理论,可与当时的金元四大家在理论上的创建相媲美。《金镜录》不但奠定了我国舌诊学的基础,促进了我国舌诊学的发展,同时,也为后世的温病学说的形成与成长做出了贡献[10]。

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与疾病斗争,不断积累医药经验并总结经验,同时借鉴了古印度和其他兄弟民族的医疗经验,形成了自己的医疗理论体系和医疗体系。并且把舌诊很融洽的结合了蒙医“三元论”学说,进而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诊断方法。关于舌诊《月王药诊》中说:“舌为心之苗”,说明了舌诊的重要性。还记载“白色、油性吐沫覆盖在舌体上并口干是巴达干病;舌黄或淡黄干燥是协日病;舌非常白是肺脏病;舌尖黑则是肝脏病;舌中间干则是心脏病;舌红短则是肾脏病;舌周围变黑则是脾和肝脏病。”[1]这阐述了舌与赫依、协日、巴达干及五脏六腑之间的密切关系。《四部医典》中说:“凡能用眼睛看到的都要观察,包括病人的神色、体型、皮肤颜色、大便、小便、痰等。特别要仔细观察舌和尿的变化,舌诊主要是看舌质和舌苔。例如,赫依的病人,舌质红,舌苔干而粗糙;协日病的病人舌苔黄而厚;巴达干病的病人,舌苔白而滑等。”[2]这又一次说明了舌诊的重要性和舌与三元之间的密切关系。“舌为心之苗”,又与肝、肾、脾、膀胱、三焦等许多经络相通,使舌与全身形成一个整体,许多内在病变可以从舌象上反映出来。如,《四部医典》中说:“赫依紊乱舌变得干,粗糙,红,口涩;协日紊乱舌苔变蜜;巴达干紊乱舌变白,口涩。”[2]《金光注释集》中说:“舌和尿若同明镜,疾病就象明镜里清楚显现的影子,故察之可辨清疾病也。”“另外还有"舌尖候心肺,舌中候脾胃,舌根候肾,舌边候肝胆”的分位区诊法”。[3]《蒙古族敖特奇五箸》中记载:“协日病的舌苔变黄;巴达干病的舌苔变白,口涩。”[4]蒙医舌诊总是密切联系着蒙医基础理论。《四部甘露》中记载:“望诊要观察眼睛,舌,痰,呕吐物,大便,尿,血,皮肤,肿物,体温等。”[5]还记载:“赫依病患者的舌变红变粗糙或变黑变干;协日病患者的舌变黄变干;巴达干病患者的舌变白,变潮湿,变软。”[5]明末清代中叶,是我国中医温病学说确立及渐至成熟时期,温病学说也是蒙医学说的一个重要部分,自古以来也很被重视,蒙医舌诊在瘟病学中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如《四部甘露》中说:“热病的舌色是红的,舌苔是黄,很密,覆盖了整个舌体,触诊稍滑,热,干;未成熟热的舌白,有小疹子出现;空虚热的舌淡黄或红干,粗糙;隐秘热的舌干;混浊热的舌则变干变白;疫热的舌上中下变黄,周围变白;伤寒热的舌则变黄或白,舌变短。”[5]《哲对宁诺尔》是一部19世纪罗布桑却因丕勒总结自己和其他医生的手法和经验用藏语编写的著作,其中讲述了《四部医典》中没有讲过的病种很多,还有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治疗,方剂等很多内容。本著作中很系统地阐述了舌的病变,舌的病因有三种,赫依、协日、巴达干,每个因素的症状和治疗都很明确指出,还有瘟病舌诊的病变及五脏六腑病变的舌象一一指出。如“舌以赫依为主时舌变得干,粗糙,变短,舌色变红;舌以巴达干为主是舌变得僵硬,味觉 变差,颜色变白,变滑;舌以协日为主时舌苔变黄,嘴里变苦。肝脏黄水病时舌和嘴唇变白;脾热时舌变花斑;心脏以热为主时舌变干,舌体中间变黑。”[6]还写道:“舌体肿大,如果疼痛可以在舌脉上放血治疗。”[6]这可以证明舌诊的重要性和舌诊在临床上的作用。

2 蒙医舌诊的发展

随着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对舌象诊断也提出了客观、定量化的新要求。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究舌诊原理,提高临床应用价值,使其更加科学化、客观化、具体化已成为舌诊研究的必然方向[11]。但是蒙医舌诊远远落后于现代诊断医学的发展,目前没有出现过一个关于舌诊专著。很多年轻医生轻视这种诊断手法,因为现代诊断医学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方便,诊断技术有很大的提高,如肝炎的病人通过化验血可以完全清楚地诊断出它的类型和它的严重性,但远在古代只有靠舌诊、脉诊等诊断是肝热症或是寒症。

现在蒙医舌诊逐渐地被忽视,甚至快要濒临灭绝。临床上很少用舌诊方法诊断疾病,望、问、切诊没有很好地结合,从传统医学的传承上是很悲哀的事情。中医做得比较好,中医学将观舌诊病的实践经验与中国特色的哲学、文化框架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诊断方法。与时俱进相结合,不断提高和改进自己的诊断方法。尤其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带动的信息技术革命,为舌诊现代化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对舌的研究方面有生理解剖、舌的微循环、舌的脱落细胞、舌的病理,甚至舌的基因结构,使舌诊现代化研究方法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我国舌诊这项治疗方法的研究工作,随着中医事业的发展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开展,亦取得了许多可喜成绩。上海第一医科大学陈泽霖教授,运用现代医学科学手段,对祖国医学中的舌诊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并参阅大量古今中外有关舌诊文献,写出我国第一部中西医结合舌诊专著《舌诊研究》[10]。1987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1医院李乃民主任等根据他20余年舌诊研究经验著书《望舌诊病》,开辟了“望舌诊病”之路。又在1994年由李乃民主编出版了《中国舌诊大全》一书。该书收集整理了我国舌诊研究自甲古文有舌病记载起至1991年中期,我国舌诊研究的各历史年代的舌诊专著。1997年翁维良主编《临床舌诊图谱与疾病治疗》出版,该书是中医临床舌诊图谱专著,论述了中医舌诊源流与发展,舌的解剖与生理特点和舌诊现代研究进展,如舌微循环、PH值、舌体测量、舌诊与血液流变性、舌超声、舌色研究、舌诊计算机系统研究和中医舌像类彩色图像系统研究及舌诊动物实验研究等。[11]。

我们相信蒙医舌诊并不落后于时代,应该继续发展它,很好地利用在临床上,继承古人的优良传统。

[1]毗卢遮那,等.月王药诊[M].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7.49,50.

[2]宇妥·元丹贡布.四部医典[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10:20,21.

[3]达日茂玛仁巴·罗布桑朝日嘎.金光注释集[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8:1082.

[4]蒙古族敖特奇五箸[M].通辽: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1993,10:49,51.

[5]伊希巴拉珠尔.四部甘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12.70.71.

[6]罗布桑却因丕勒.哲对宁诺尔[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10:71,72,73,74,174.

[7]郭新嵩编著.黄帝内经 (珍藏版)[M].北京:线装书局,2005.

[8]曹云霖.试论内经[J].浙江中医杂志,1982,[3]:11.

[9]梁嵘.敖氏伤寒金镜录学术渊源探讨[J].中华医学杂志,2002,[3]:148.

[10]陈辉,林霖.中医舌诊的源流与发展[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0(2):195,196,197.

[11]肖二钢,王益民.中医舌诊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天津中医药,2006,23(4):348,349,350.

猜你喜欢

巴达赫依舌象
57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舌象特征分析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肿瘤舌象研究可视化分析(2001-2020年)
基于Citespace糖尿病舌象研究的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
赫依证的证期标准化研究
蒙医赫依病变时间与抑郁症发病时间关系探讨
舌象仪临床应用研究的方法学及报告质量评价
基于赫依理论的蒙西医结合诊疗思维模式的构建
尘封千年的古城纳巴达
赫依型心刺痛患者蒙医辨证施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