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肠内营养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运用

2011-02-09杨祖安

重庆医学 2011年20期
关键词:营养学正常值转氨酶

杨祖安

(重庆市肿瘤医院营养科 400030)

肿瘤患者在病程发展和治疗过程中对能量、蛋白质和其他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有所不同,根据患者对各种营养成分不同的需要配合其他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肠内营养治疗具有适用、安全、并发症少、费用低的特点,能辅助其他治疗顺利实施,是现代肿瘤综合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对直肠癌并发肝转移的患者实施个性化肠内营养治疗1年所取得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男,44岁,身高 172 cm,体质量70 kg。于2007年2月18日行直肠癌切除术,并行肛门改道,发现有肝转移,并实施肝转移病灶聚焦超声治疗。同年10月23日患者因“直肠癌术后8个月,肝转移病灶聚焦超声治疗后,骶部坠胀20 d”再次入院治疗。入院时患者自感近期食欲有所减退,经24 h回顾法膳食调查,能量摄入不足1 000 kcal/d。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尚可,自感肛门胀痛。CT检查提示:骶尾骨前形状不规则组织,提示术后盆腔复发。两侧闭孔,左骼外、左腹股沟淋巴结可见,右骼外可疑淋巴结肿大2 cm,入院诊断“直肠恶性肿瘤、肝继发恶性肿瘤”。患者从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先后6次来本院住院接受放疗、化疗、临床营养治疗等抗肿瘤治疗。

1.2 方法

1.2.1 实施原则 根据各个时期临床治疗的需要和患者的临床症状、检验报告、体质指数的变化,制定个性化肠内营养治疗方案,并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浓、逐渐适应的营养治疗原则。

1.2.2 营养治疗实施途径 以患者自主经口供给为主,必要时通过肠外营养来达到热量和氮的平衡。

1.2.3 实施方法 根据患者的公斤体质量结合临床其他情况计算出每天能量和蛋白质的供给量,再根据总热量和总蛋白质量制定出全天的食谱(表1)。在营养治疗期间,热量从每公斤体质量20 kcal逐步增加到30 kcal,蛋白质从每公斤体质量1 g增加到1.5 g。蛋白质的补充制剂采用西安力帮临床营养有限公司生产的乳清蛋白来保证必需氨基酸的摄入。乳清蛋白的各种氨基酸含量见表2。

表1 分餐膳食营养素分配表[n(%)]

表2 每100 g乳清蛋白各种氨基酸的含量(mg)

2 临床指标

2.1 测量指标

2.1.1 测量各次入院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肌酐等肝、肾功能指标,并根据患者肝、肾功能的情况制定营养素的供给量,以达到保持肝、肾功能正常为目的。

2.1.2 测定各次住院时血清总蛋白、血清清蛋白、血红蛋白等各项数据,结合其他数据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制定出能量、蛋白质的供给量,达到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力的目的。

2.1.3 测定各次住院时的体质量,计算体质指数的变化,观察治疗期间患者对其他抗肿瘤治疗不良反应的耐受力。

2.2 测量结果

2.2.1 肝、肾功能指标 从第1~6次住院的肝、肾功能测量结果看:谷丙转氨酶(正常值0.00~40.00)在第6次住院时有所增高,谷草转氨酶(正常值0.00~37.00)在第 5、6次时有所增高,这与肿瘤肝转移的病程发展有关。尿素(正常值2.86~8.30)在第3、4、6次时有所增高,肌肝(正常值0.00~150.00)在第6次时有所增高。但从总的病情发展来看个性化肠内营养治疗对降低各项指标的增长幅度和推迟增长时间有关。见图1。

图1 各次住院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肌酐测量数据

2.2.2 临床营养指标 从第1~6次住院的各项指标看:总蛋白(正常值60.00~83.00)都在一个正常范围,清蛋白(正常值37.00~53.00)在第6次时有所下降,血红蛋白(正常值116~179)在第6次时也有所下降,结果提示通过个性化肠内营养治疗,提高优质蛋白的摄入量,对维持血中蛋白的水平、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具有一定的作用。见图2。

图2 各次住院总蛋白、清蛋白、血红蛋白指数

2.2.3 体质指数的变化 体质指数是反映营养状况的基本数据,从本病例中6次所测试的体质指数(WHO建议18.5~25)数据来看,除第6次时有所下降外,其他都保持在一个正常范围,见图3。这说明个性化肠内营养治疗对稳定患者的身体状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图3 各次住院体质指数

3 讨 论

3.1 肠内营养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促进抗肿瘤治疗的进行 肿瘤患者在肿瘤的发展和抗肿瘤治疗过程中,机体对营养素需要量有所增加,同时,由于治疗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存在一定的影响,如不及时给予营养治疗,将导致患者的营养不良现象发生或加重。甚至影响到机体的免疫机能下降,严重的还会导致患者因机体的身体素质下降无法接受抗肿瘤治疗,使病情进一步恶化,导致肿瘤患者因营养不良而死亡[2-3]。通过在本病例增加患者的能量和优质蛋白质的摄入,达到了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的目的。由此可见,临床肠内营养治疗是其他抗肿瘤治疗的基础,加强肠内营养治疗有助于改善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对提高肿瘤患者的身体素质、延长患者的生命时间和提高生存质量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3.2 肠内营养治疗有助于其他抗肿瘤治疗的进行 患者在抗肿瘤治疗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上存在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可避免抗肿瘤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或降低不良反应的程度[4]。在本病例中通过加强肠内营养治疗,降低了患者放、化疗期间高代谢反应和不良反应的程度,进一步改善了患者对放、化疗的顺从性,增加了患者对放、化疗的敏感性和耐受能力,保证了患者放、化疗的正常进行[5]。

3.3 肠内营养治疗有助于对保护肿瘤患者的肝、肾功能、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在抗肿瘤治疗中因治疗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肝、肾功能及免疫力都有一定的损坏[6-7]。从本病例可以看到,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对缓减患者肝、肾功能的损伤,维持体内总蛋白、清蛋白以及血红蛋白的水平,提高免疫力都有一定的作用。可以说,肠内营养治疗对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延长生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给予肿进入瘤患者个性化肠内营养治疗,提供适宜的能量和优质氨基酸,有助于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有助于维护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的正常和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保证抗肿瘤治疗的顺利实施。实践证明,肠内营养的运用在临床肿瘤综合治疗中是安全、有效的。研究肿瘤营养学在临床中的运用,有助于肿瘤综合治疗在临床上的顺利进行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荫士安,汪之顼 主译.现代营养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34-178.

[2]葛可佑.中国营养科学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6-204.

[3]黎介寿.肿瘤营养学的兴起及临床应用[J].临床营养通讯,2004,24(3):104-106.

[4] 蔡东联.实用营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4-125.

[5]李苏宜.肿瘤内科的临床营养支持治疗[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9-11-06.

[6]林锋.恶性肿瘤患者营养支持的纷争与共识[J].临床营养学现状,2009,1(1):76-79.

[7]江志伟,黎介寿,李宁.恶性肿瘤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J].临床营养学现状,2009,1(3):46-47.

猜你喜欢

营养学正常值转氨酶
献血体检时的“转氨酶”究竟是啥?
基于OBE理念的食品营养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饮食因素对谷丙转氨酶测值的影响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断层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估界定产后妇女肛提肌尿道间隙正常值的探讨
转氨酶高与肝炎
精准营养学时代营养学教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前、后张力差对钽箔材轧制过程稳定性的影响
探讨互动教学法在护理专业营养学教学的效果
不同月龄婴儿ABR正常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