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化学氧化活化玻碳电极测定尿酸

2011-02-08汪学英许婷婷屠一锋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玻碳缓冲溶液伏安

汪学英,许婷婷,尹 凡,屠一锋

(1.常熟理工学院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2.苏州大学化学系 分析化学研究所,江苏 苏州 215123)

玻璃碳(Glassy Carbon,GC)是电化学研究和分析中常用的电极材料,有文献指出,未经处理的GC电活性低、可逆性差[1],而电化学氧化活化玻碳电极(OAGC)在可逆性、分辨率、灵敏度、富集能力、稳定性方面都较处理前有显著提高,并对许多物质有很大的电催化效应,在许多物质的测定中,特别是在有机物和生物物质的测定方面具有优越性[2],而且预处理方法操作简单,因此OAGC在电分析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采用pH=7的中性PBS溶液、2.0V电位下阳极极化法活化玻碳电极,使玻碳电极表面结构发生变化,表面粗糙度增大[3.4],该电极对尿酸(UA)有良好的吸附作用,提高了测定灵敏度,线性范围较宽,能在抗坏血酸(AA)存在时测定UA,可用于血液和尿液中UA的测定.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CHI660C电化学工作站(上海辰华仪器公司),尿酸(AR,国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抗坏血酸(AR,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二次蒸馏水.

1.2 电极表面的活化处理

先将玻碳电极分别用0.3和0.05μm的A12O3粉在绒布上抛光,然后依次在体积比为1:1的HNO3、无水乙醇及二次蒸馏水中超声清洗5min,置于红外灯下烘干.将清洁干燥的电极置于0.2mol/L的磷酸缓冲溶液(pH=7.0)中恒电位(2.0V)电解600s,完成后用二次蒸馏水反复冲洗,并存储在水中待用.

2 结果和讨论

图1 不同电位下氧化活化电极在含0.3mmol/LUA的0.2mol/L PBS缓冲溶液(pH6.5)中的LSV图(a 1.5V,b 1.8V,c 2.0V,d 2.3V,插图:时间影响)

2.1 电极氧化活化条件的选择

电极表面氧化程度主要取决于电位,图1为不同电位氧化预处理所得OAGC对UA的线性扫描伏安响应.在电位1.5-2.0V范围内,电极均取得显著的活化效率,以2.0V电位时氧化电流最大且峰形良好,而当电位大于2.0V时,电极活性反而显著减小,故选择氧化处理电位为2.0V.在2.0V电位对玻碳电极进行氧化处理,由图1插图可知,所得OAGC对UA的响应随时间变化,最佳活化时间为600s.

2.2 OAGC电极的电化学特性

GC和OAGC电极在1mmol/L K3Fe(CN)6-1mol/L KCl溶液中的循环伏安曲线见图2A,在0.2V左右均可见一对可逆的氧化还原峰,相比于GC电极(曲线a),OAGC电极上峰电流(曲线b)明显降低,表现为极限平衡电流,这是因为氧化形成的氧化层限制溶液接触到电极表面[5].

GC电极(a,b,c)和OAGC电极(d,e,f)在含有不同浓度的UA的0.2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 6.5)中经开路搅拌60s所得线性扫描伏安曲线见图2.两种电极上UA的氧化电位均在0.35V左右,基本未发生位移.而两种电极上氧化电流的形状有显著的差异,在GC电极上表现为台阶形氧化电流,为扩散控制过程,而且氧化电流较小.而在OAGC电极上,氧化电流表现为基本对称的峰形,具有吸附峰的特征,且电流较GC电极氧化电流大得多.表明GC表面进行电化学氧化处理后,形成了致密的松孔层,有机分子较难扩散进入松孔层,而是在表面发生吸附[6].图2B为氧化峰电流与开路搅拌时间的关系,富集时间为60s时峰电流达到最大值.

图2 玻碳电极(a,b,c)和OAGC电极(d,e,f)在0,2×10-4,8×10-4mol/LUA的0.2mol/L PBS缓冲溶液(pH6.5)中的LSV图(插图A:两种电极在1mmol/L K3Fe(CN)6-1mol/LKCl溶液中的CV曲线;插图B:吸附时间的影响)

2.3 OAGC电极对UA的测定性能

2.3.1 底液和pH的选择

实验比较了0.5mmol/L的尿酸在盐酸、HAc-NaAc、KCl-磷酸盐溶液中的循环伏安行为,以在0.2mol/L PBS中的电化学响应最好.考察酸度的影响(图3),结果表明底液pH不仅改变UA的氧化峰电流,而且改变其峰电位,pH=6.5时峰电流达到最大值,随着pH增大,峰电流逐渐减小.这可能是由于电极在高电位下氧化活化,电极表面含有的氧化功能基团增加.随pH增大,氧化功能基团在OAGC上去质子化产生负电荷,而UA为芳香族双质子分子(pKa1=4.17,pKa2=11.57),当pH>6.5时,去质子化的UA和电极之间发生静电排斥,使UA到达电极表面较困难,致使氧化峰电流降低.

2.3.2 线性响应范围、检出限和重现性

在pH为6.5的PBS底液中进行线性伏安扫描,UA峰电流与浓度在2.5×10-6~5.0×10-4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Ip(μA)=23.7+0.121×10-6C(mol/L),r=0.9957,检出限为2.0×10-6mol/L.

图3 溶液酸度对尿酸在OAGC上CV行为的影响(0.3mmol/L UA,0.2mol/L PBS的pH为a:6,b:6.5,c:7,d:8,e:9和f:10 插图为酸度对峰电流的影响)

对GC电极重复进行氧化预处理,对同一份UA溶液(0.3mmol/L)进行测定,共重复10次,峰电流最大相对误差是3.79%,RSD为2.27%,表明电极活化过程具有较好的重现性.

2.3.3 干扰实验

抗坏血酸(AA)和UA的氧化电位接近,是UA测定的主要干扰物质.图4为OAGC和GC电极在含1.2mmol/LAA和0.3mmol/LUA的PBS溶液(pH=6.5)中的LSV曲线.在GC电极上AA和UA不能分开,而UA和AA在OAGC电极上的氧化峰电位分别为约0.40V和0.10V,电位差约为0.30V,能很好地分开且峰电流显著提高,因此可以同时测定.在UA浓度为0.3mmol/L的PBS溶液(pH=6.5)中,研究了尿液中常见物质对UA测定的干扰.结果表明,10倍浓度的抗坏血酸、葡萄糖,100倍的尿素,1000倍的K+、Cl-、Na+不干扰UA的测定.

2.3.4 样品分析

收集3个不同的新鲜尿样(志愿者提供),取未经处理的尿样0.50mL,用0.2mol/L PBS(pH6.5)的缓冲溶液稀释10倍,用LSV法进行测定(n=3).再加入已知量的UA标准溶液,进行回收率测定,结果见表1.

图4 GC和OAGC电极上尿酸和抗坏血酸混合溶液的LSV曲线

表1 尿样中UA的测定结果及回收率(n=3)

[1]张汉昌,左孝兵,王兆荣.电化学预处理玻碳电极[J].仪器分析,1997,(1):2-6.

[2]Rwichandran K,Baldwin R P.Liquid chromatographic determination of hydrazines with.electrochemically pretreat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s[J].Anal Chem,1983,55:1782-1786.

[3]Bowers M L,Hefter J,Dugger D L,et al.Solid-state analyt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electrochemically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s[J].Anal Chim Acta,1991,248:127-142.

[4]Nagaoka T,Katayama M,Fujimoto M,et al.Electrochemically pretreated glassy carbon as a chromatographic sensor for cationic and redox species[J].Anal Chim Acta,1994,285:135-141.

[5]Zen J M,Tang J S.Square-Wave Voltammetric determination of uric acid by catalytic oxidation at a perfluorosulfonated ionomer/Ruthenium oxide pyrochlore chemically modified electrode[J].Anal Chem,1995,67:1892-1985.

[6]纪华民,汪尔康.电化学预处理玻碳电极上的电催化[J].化学学报,1989,47:867-872.

猜你喜欢

玻碳缓冲溶液伏安
用伏安法测电阻
物理打磨对玻碳电极性能影响的研究
几种缓冲溶液简介及应用*
活化玻碳电极直接快速检测亚硝酸盐
姜黄素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基础化学缓冲溶液教学难点总结
缓冲容量精确计算
基于LABVIEW的光电池伏安特性研究
通过伏安特性理解半导体器件的开关特性
玻碳修饰电极检测食盐中的碘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