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跟腱术后感染伴皮肤缺损的临床体会

2011-02-03郭栋韩壮孟仪徐先立张涛薛海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跟腱植皮肉芽

郭栋,韩壮,孟仪,徐先立,张涛,薛海鹏

(1.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沈阳 110001;2.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外科,沈阳 110041;3.沈阳市骨科医院,沈阳 110044)

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跟腱术后感染伴皮肤缺损的临床体会

The Application of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and Skin Defects of Achilles Tendon

郭栋1,韩壮1,孟仪1,徐先立1,张涛2,薛海鹏3

(1.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沈阳 110001;2.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外科,沈阳 110041;3.沈阳市骨科医院,沈阳 110044)

回顾分析我科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跟腱术后感染伴皮肤缺损的8例患者,探讨VSD技术治疗跟腱术后感染伴皮肤缺损的疗效。

负压封闭引流;跟腱感染;皮肤缺损

跟腱断裂修补术后感染临床较常见,感染创面常导致跟部皮肤缺损,跟腱外露。由于跟腱部的特殊解剖原因,创面久不愈合,临床处理起来比较棘手。我科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sealingdrainage,VSD)技术治疗8例此类患者,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自从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我院骨科收治的8例患者,男6例,女2例。年龄22~48岁。运动伤6例,其他2例。8例均为跟腱修补术后感染致皮肤缺损,范围最大者6.5c m×4.5c m,最小者为2.0c m×1.5c m,均选用VSD敷料(商品名:维斯第)和粘贴薄膜。VSD敷料是一种白色泡沫型合成敷料,成分为聚乙烯醇(polyvinylalcohol,PVA),无刺激性,无免疫活性,耐腐蚀,抗张力强,有良好的吸附性和透水性。粘贴薄膜为半透膜,具有良好的透氧性和透湿性能,同时能防水,防止细菌入侵。负压引流装置采用病房中心负压引流装置,维持40~60k P a的负压。

1.2 手术治疗

(1)彻底清创,清除所有坏死组织以及外露的线头,无菌生理盐水冲洗;(2)根据创面的大小选择并修剪VSD敷料,75%乙醇清洗创面周围皮肤后用无菌干纱布擦干,将VSD敷料充分与创面接触,不留死腔,半透粘贴薄膜封闭整个创面;(3)引流管接通负压,维持负压在40~60k P a,接通负压后VSD敷料塌陷,半透薄膜下无液体、气体积聚。术后应监测负压装置是否持续处于有效状态;(4)5~7d后打开创面,如无炎症,肉芽新鲜,可行中厚皮瓣游离植皮或行局部旋转皮瓣覆盖。若创面感染严重,肉芽生长不满意,可再次行VSD技术,直到创面肉芽新鲜,组织无水肿及渗出时再行植皮或转移皮瓣覆盖。

1.3 评价标准[1]

采用国际通用的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1)优:患者无不适,行走正常,提踵有力,肌力无明显异常,小腿周径减少≤1c m,背伸或跖屈角度减少≤5°;(2)良:有轻度不适,行走稍有不正常,提踵稍无力,肌力较健侧减弱,小腿周径减少≤3c m,背伸角度减少在5~10°,跖屈角度减少在5~15°;(3)差:患者有明显不适,跛行,不能提踵,肌力明显减弱,小腿周径减少>3c m,背伸角度减少在10°以上,跖屈角度减少>15°。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18个月。8例患者感染均得到控制,其中5例经负压封闭引流5~7d后,行游离植皮,创面愈合。3例行VSD技术2~3次,创面肉芽生长新鲜,无水肿渗出,行植皮或局部转移皮瓣覆盖创面后愈合。平均使用VSD技术1.5次,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17d。

根据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本组获优7例,良1例。优良率100%,无创面再次裂开或感染(图1)。

3 讨论

3.1 跟腱解剖学特点与术后感染原因

跟腱起自小腿中1/3,自上而下逐渐变窄增厚,在跟骨结节上方4c m为最窄最厚,然后逐渐展宽直达附着点。跟腱的止点位于皮下,其上方跟腱前后面各有一个滑囊。跟腱的周围有疏松的网状组织,称作腱周组织,连接肌腱及周围筋膜,其中含有血管网。跟腱的背侧有7~8层润滑层,各层均有独立的营养血管,层与层之间有血管通行,踝关节活动时,层与层之间可以滑动[2]。

跟腱断裂修补术后伤口难以愈合,易发生切口感染,其原因[3,4]主要有:(1)跟腱位置表浅,仅被皮肤和皮下筋膜覆盖,皮肤血供较少。陈旧性跟腱断端瘢痕较多,瘢痕组织内部血供较差,易发生感染;(2)术中操作不规范,采取后正中切口,术中过多使用电刀,暴力性剥离组织,造成真皮下血管网破坏,影响组织血供。术中止血不彻底,组织充血水肿。术后踝关节过度跖曲位石膏固定,跟腱部皮肤皱折过重,影响皮肤切口边缘血运造成皮肤坏死;(3)患者自身对缝线有异物反应,线结过多引起皮肤坏死和感染。

3.2 VSD技术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

VSD技术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主要有:(1)增加创面血供,改善创面微循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陈绍宗[5]研究证实VSD增加创面血供的原因是:使用VSD后,毛细血管口径增大、新生加速,微循环血量加大,显著改善创缘皮肤的血供;Morykwas等[6]研究发现施加负压后局部血流速度及创面血流量较负压前明显增大。另外,认为负压所具有的机械牵张力是刺激肉芽组织形成的必要条件[7];(2)VSD技术可调节慢性创面中明胶酶的活性,促进周围神经末稍在创面中分泌神经肽类SP和P物质等[8],以影响内源性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促进慢性创面的愈合。近年的研究认为,原癌基因在早期胚胎发育、细胞生长控制、细胞分化和组织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VSD促进慢性创面愈合的过程中,能快速启动皮肤创面的愈合过程,减少修复细胞凋亡,使创面愈合加速[9];(3)减轻创周水肿、降低血管通透性[10];(4)VSD技术可以清除伤口的细菌,Frykberg等[11]在动物实验中证实,在使用VSD技术治疗的伤口组织含菌量显著减少。同时,封闭的环境还可以避免交叉感染。

3.3 跟腱术后感染伴皮肤缺损的治疗现状

跟腱术后感染伴皮肤缺损临床较常见,由于跟腱部的特殊解剖特点,感染后创口难以愈合,皮肤缺损常常需要植皮或转移皮瓣覆盖。有学者[12]主张采用带血管蒂岛状皮瓣覆盖跟部皮肤缺损,安全且疗效较好,但对吻合血管的显微外科技术要求较高,有一定的失败率。秦绍春等[13]采用跟外侧皮瓣移位修复跟腱断裂术后感染创面,认为其皮瓣组织致密,耐磨性好,抗感染能力强,但由于供区血运差,游离植皮覆盖时不易成活。另外,踝内侧筋膜瓣修复皮肤缺损也有文献报道[14]。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覆盖跟腱部的皮肤缺损,都应该控制感染,彻底清除创面,待新鲜肉芽长出。目前临床主要通过全身用药,局部创面换药、冲洗的方式控制感染,此传统换药方式有清创时间长、感染控制不彻底、易引起交叉感染、新鲜肉芽生长缓慢等缺点。而跟腱外露时间的相对延长,增加了跟腱坏死的风险;清创不彻底,增加植皮或皮瓣覆盖术后失败的风险。

3.4 VSD技术应用于跟腱术后感染伴皮肤缺损的优点

(1)可以彻底地清除创面及渗出液,保持创面清洁。封闭状态可以有效防止细菌侵入,避免发生交叉感染;(2)VSD技术可以增加创面血供,改善微循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为跟腱部皮肤缺损处植皮或转移皮瓣覆盖提供良好的基础;(3)VSD技术缩短治疗时间,可使创面清洁的时间比常规换药减少一半;减少跟腱外露的时间,降低跟腱坏死的风险。此外还减少病人换药的痛苦,减轻病人费用负担等[15]。

3.5 我们的临床体会

跟腱断裂的治疗过程中易发生切口感染,由此引起的局部皮肤缺损比较常见。传统的治疗方法由于清创时间长,感染控制不彻底,肉芽生长缓慢等常常导致皮瓣覆盖或植皮失败,从而使治疗时间延长,跟腱坏死的风险增加等。我们应用VSD技术治疗了8例跟腱术后感染伴皮肤缺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但增加了皮瓣覆盖及植皮的成活率,而且相对缩短了治疗时间,减少了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也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因此我们认为在治疗跟腱术后感染伴皮肤缺损的过程中,VSD技术是一种有效、实用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1]Fox JM,Blazina M,Jobe F,et al.Degeneration and rupture of the achilles tendon[J].Clin Orthop,1975,107:221.

[2]高建明,徐达传,钟世镇.跟腱缺损修复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解剖学志,2000,18(2):99-101.

[3]龚熹,胡跃林,林共周.跟腱断裂缝合修补术后并发症的分析[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1,20(3):272-274.

[4]李开静,刘明伟,武守荣.跟腱断裂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和处理[J].广西中医学院院报,2008,11(2):27-28.

[5]陈绍宗,李靖,许龙顺.VAC治疗后创面毛细血管密度变化的实验研究[J].中华实用医学,2003,20(5):39-40.

[6]Morykwas MJ,Argenta LC,Shelton-Brown EI,et al.Vacuumasisted closure:a new met hod for wound cont rol and t reatment;animal studies and basic foundation [J].Ann Plast Surg,1997,38(6):553-562.

[7]Morykwas MJ,Simp son J,Punger K,et al.Vacuum 2assisted closure:state of basic research and physiologic foundation [J].Plast Reconstr Surg,2006,117(7Supp l):121-126.

[8]汤苏阳,李春伶,董继红,等.封闭负压引流对创伤愈合中周围神经末梢分泌的P物质及表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8(32):7171-7173.

[9]陈绍宗,曹大勇,李金清,等.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创面愈合过程中原癌基因表达的影响[J].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5,21(3):197-200.

[10]吕小星,陈绍宗,李学拥,等.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创周组织水肿及血管通透性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3,7(8):1244-1245.

[11]Frykberg RG,Williams DV.Negativep ressure wound therapy and diabetic foot amputations: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payer claims data[J].J Am Podiatr Med Assoc,2007,97(5):351-359.

[12]苏瑞鉴,覃子忠,曾麟杰.跟腱断裂伴皮肤缺损的显微外科治疗[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1,16(4):314-315.

[13]秦绍春,郑连杰.跟外侧皮瓣移位修复跟腱断裂术后感染创面[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6,20(12):1210.

[14]臧明,沙永新,王劲,等.腓肠肌腱瓣V-Y成形术和内踝上筋膜皮瓣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伴皮肤缺损[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6,20(12):1271-1272.

[15]裘华德,王彦峰.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介绍[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18(4):233-234.

(编辑武玉欣,英文编辑郑华川)

R459.2;R619.3

B

0258-4646(2011)01-0086-03

郭栋(1986-),男,硕士研究生.

韩壮,E-mail:jellyxizhilang@126.com

2010-08-16

猜你喜欢

跟腱植皮肉芽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后新型吸切器切除吻合口肉芽组织的疗效*
疼痛护理管理在VSD联合自体游离皮片植皮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创面中的应用
不同植皮方式修复大面积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分析
跟腱炎及跟腱周围炎的预防
脚使不上劲或因跟腱断裂
二期植皮联合VSD与传统打包技术修复慢性创面的疗效比较
封闭治疗跟腱炎的解剖学基础
品读快乐
训练需防跟腱损伤
美容点痣扫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