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针推拿治疗脑瘫患儿精细运动障碍40例临床研究

2011-01-31牟宪慧李晓捷赵发文贺帅吴青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1年4期
关键词:经筋指针脑瘫

牟宪慧,李晓捷,赵发文,贺帅,吴青伟

指针推拿治疗脑瘫患儿精细运动障碍40例临床研究

牟宪慧1a,2,李晓捷1a,1b,赵发文1a,贺帅1a,吴青伟1a

目的探讨指针推拿法对改善脑性瘫痪患儿精细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0例脑瘫痉挛型双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0)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n=20)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指针推拿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后使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进行精细运动评定。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精细运动各项评分及发育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精细运动各项评分及发育商较治疗前改善显著(P<0.001);组间对照,观察组精细运动各项评分及发育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示指针推拿法结合康复训练对于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精细运动有良好的作用。

脑性瘫痪;双瘫;精细运动;指针;推拿

脑性瘫痪(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双瘫是最有代表性的脑性瘫痪病型[2],其上肢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精细运动发育落后,肌力、肌张力改变致手抓握动作困难、手眼协调能力差,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3]。临床脑瘫治疗多注重促进粗大运动功能的恢复,往往忽视对精细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并且对治疗效果的判定缺少客观的分析指标。为此,本院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用指针推拿疗法治疗伴有精细运动功能障碍的双瘫患儿,并采用Peabody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进行评估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实验收入2010年5月~11月黑龙江省小儿脑瘫防治疗育中心就诊的双瘫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①观察组(n=20):其中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 7~36个月,平均(18.65±8.03)个月;精细运动各项评分:抓握项目标准分 2~10分,平均(6.05±2.01)分,视觉运动整合标准分2~10分,平均(6.15±2.01)分,精细运动发育商 52~100分,平均(76.6±16.94)分;②对照组(n=20):其中男性 11例,女性9例;年龄7~35个月,平均(19.35±7.96)个月;精细运动各项评分:抓握标准分2~10分,平均(6.15±2.23)分,视觉运动整合标准分 2~11分,平均(6.25±2.05)分,精细运动发育商分 52~103分,平均(77.20±12.67)分。两组性别、年龄、精细运动各项评分、发育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和纳入、排除标准 符合2006年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讨论通过的诊断标准[4]。纳入标准:①双瘫患儿同时并发有精细运动功能障碍;②年龄7~36个月;③无明显智力障碍(IQ≥70);④能够配合治疗。排除标准:①心、肝、肾等全身器质性病变;②内分泌和代谢性障碍疾患;③先天畸形。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进行综合康复训练。根据儿童不同的发育阶段和功能障碍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运动疗法根据患儿的主要障碍、年龄及体质状况综合应用 Bobath、Vojta、Rood、运动再学习、PNF等技术。物理因子疗法可选择应用水疗、中药熏蒸、蜡疗、经络导平治疗仪、痉挛肌治疗仪、仿生物电刺激等。作业疗法主要包括手的抓握和放松、双手中线控制、视觉跟踪、手眼协调、手部操作活动等训练。感觉统合训练包括触觉、平衡觉、本体觉等感觉训练。

观察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指针推拿疗法。操作如下:首先患儿俯卧位,沿督脉和膀胱经诸穴顺序点按、提捻、叩击后背部和双腿后侧部,然后患儿仰卧位,先以按揉法、滚法、捏拿法等操作于四肢,待充分放松各肢体后,对于精细运动功能障碍以手六经五俞穴为主施以点 、揉、推、按、扪 、捏 、切、拔、掐等指针手法 ,根据穴位所在部位肌肉紧张程度选用补法、泻法或平补平泻法,补泻手法主要由操作的力量、速度及方向等确定。手法频率高、强度大、刺激时间短为泻法;手法频率低、强度小、刺激时间长为补法;顺经脉循行为补,逆经脉循行为泻。之后,针对肢体异常姿势施以推拿导引术之筋骨摇抖、拔伸、旋扳等法,与此同时根据具体情况指导患儿及家长掌握适宜可行的自我导引动作,最后应用拍击法、抖法等结束操作。

注意事项:各种手法指力轻重以患儿能耐受为宜;指针在施术前宜先在局部作滚法、揉法、拿法等准备手法,使施术部位肌肉松弛,以促进经气流通;指针结束后,应在局部行结束手法,如揉法等,以缓解手法带给患儿的不良刺激;指导患儿及家长自我推拿导引,可根据患儿天性如模仿力引导其完成,以达到抻筋拔骨、增强躯体控制能力为目的,不必强求配合呼吸、意识等。

以上治疗每次30 min,每天1次,连续6日,休息1 d,3个月为1个疗程。

1.4 疗效评定 测试采用第2版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2,PDMS-2)。该量表是目前国外被广泛应用的一个全面的、同时具有定性和定量功能的运动功能评估量表[5-7],可以评定0~6岁小儿的精细运动功能。本测试对抓握能力和视觉-运动综合能力进行评定,其中抓握能力区域共有26个项目,视觉-运动综合功能区域共有72个项目,每个项目得分都分为 0、1、2档。2分:儿童在项目中的表现已经达到掌握标准;1分:儿童在项目中的表现与掌握标准相似,但没有完全符合标准;0分:儿童不能尝试或没有尝试做某项目,或者其尝试未能显示出相应的技能正在形成。每个测验区域得分总和均为原始分,将原始分转换为标准分,并由精细运动测试项目的标准分转换出精细运动发育商。

患儿在治疗前进行1次功能评定,治疗1个疗程后再次评定。每例患儿在治疗前后都由同一位医生进行精细运动功能评定(该医生在评定时对分组情况不知情),每次评定用时约20 min。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的精细运动各项评分及发育商显著提高(P<0.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精细运动各项评分及发育商比较

3 讨论

祖国传统医学对脑瘫的认识及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古典文献中蕴含着大量与脑瘫有关的病名、病因、症状的描述,为脑瘫的现代治疗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思路和经验。研究已经证明,针灸能疏经解痉,降低肌张力;推拿按摩可恢复肌组织弹性,改善关节的活动性和稳定性;中药补益肝肾,健脾益气,以上多种方法并举,“杂合以治”,能改善脑功能,纠正异常姿势,使病变趋向康复。因其具有经济简便、易被接受、疗效好等特点,现正被世界各国治疗脑瘫的机构所采纳。

在我国,针灸推拿治疗已被普遍应用于各脑瘫疗育机构。指针是一种融针灸、按摩于一体的特殊疗法,是医师用双手在患者体表穴位上施以手法,具有针灸和按摩综合治疗的特点。现代的推拿医学中推拿防治疾病的手段包括手法治疗和功法训练,功法训练就是导引,相当于现在的主动运动,它是根据临床需要,推拿医生指导患者进行功法训练,以巩固、延伸临床的治疗效果[8]。研究指针推拿法应用于小儿脑瘫临床治疗有着扎实的中医理论及实践基础。

双瘫是脑瘫中的最常见类型,约占全部脑瘫患儿的53%[9],其上肢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精细运动发育落后及肌力、肌张力改变而致抓握动作困难、手眼协调能力差,患儿可能举手动作呈现僵硬伸直,手臂内转,肘屈曲,手腕屈曲向尺侧偏位,手握拳,拇指内收不能伸开,或手指伸直而不能抓握。我国传统医学中脑瘫按疾病分类属于“五迟”、“五软”、“五硬”等范畴,而其运动障碍的表现与中医经络经筋病等的描述相近。《灵枢·本藏》:“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类经·经络类》:“十二经脉之外,而复有所谓经筋者,何也?盖经脉营行表里,故出入脏腑,以次相传;经筋连缀百骸,故维络周身,各有定位。虽经筋所行之部,多与经脉相同,然其所结盛之处,则以四肢溪谷之间为最,以筋会于节也”。可见经络经筋病主要表现为关节屈伸不利,并可致肢体协调障碍,经筋作为经络的连属部分,是经络气血的物质基础,而经络气血则对经筋起到濡养作用。

五俞穴是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五类特定穴,是经气出入,气血流注,阴阳交会之要道,同时,十二经筋也起于四肢末端,十二经筋的循行分布基本与十二经脉的外行部分一致,即经脉循行径路周围的筋肉,多属本经经筋所辖。推拿中导引有康复治疗作用,葛洪传《玄鉴导引法》指出“导引于外而病愈,于内亦如针艾,攻其荥俞之源,而众患自除于流末也”,意即导引也可以参照针灸刺激经穴的原理,用牵伸的方法刺激五俞穴(以荥俞代指),使病从四肢解。

指针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精细运动功能障碍是结合现代康复训练,在经络学说指导下,根据患者经络经筋的虚实状态,以指代针,选取手六经五俞穴为主,灵活调整手法的力度、强度、作用时间等,以激发经气之源,交通经络气血,濡养筋脉,补缓泻急,平衡阴阳,同时运用推拿术,配合患儿的主动导引运动,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使失调的肢体机能恢复平衡。现代研究表明,指压可影响微循环的全身(交感神经及其血管活性物质参与)和节段性调节机制(反馈调节、微血管本身的特殊调节),来改善病变区的微血流、微循环、改善新陈代谢[10];能改善大脑、心血管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11]。

本研究显示,对照组治疗前后精细运动各项评分及发育商显著提高(P<0.001),说明康复训练能改善患儿抓握功能,视觉运动整合功能及提高精细运动发育商。观察组治疗前后也显著提高(P<0.001),说明联合应用综合康复训练与指针推拿治疗脑瘫患儿,抓握功能评分、视觉运动整合功能评分、精细运动发育商也有很好的效果。治疗后两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常规康复方法联合指针推拿能够提高疗效。

现代医学对脑瘫的治疗,虽然不断引进开创新技术、新药物,但仍有其不可克服的缺点。到目前为止,尚没有特效方法,脑瘫临床治疗多采用综合方法。根据祖国医学经络学说,将指针推拿疗法应用于脑瘫患儿的康复中,更好地发挥了祖国传统医学在康复领域的作用。

[1]李晓捷.实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技术[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

[2]李树春.小儿脑性瘫痪[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4.

[3]van Meeteren J,Rogier M,Ruud W.Grip strength parameters and functional:Activities in young adults with unilateral cerebral palsy compared with healthy subjects[J].J Rehabil Med,2007,(39):598-604.

[4]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分型和诊断条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29(5):309.

[5]王素娟,李惠,杨红,等.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12(2):181-182.

[6]李明,黄真.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3-60.

[7]FolioMR,Fewell RR.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s/Examiner′s M anual[M].2nd ed.Austin,Tex:Pro-Ed,2000.

[8]严隽陶,房敏.推拿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9]Shevell MI,Majnemer A,Morin I.Etiologic yield of cerebral palsy:A contemporary case series[J].Pediatr Neurol,2003,28:352-359.

[10]姜宏.推拿镇痛的神经机理研究与假说[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0,(1):44.

[11]孙国杰.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81,977.

Effect of Finger-acupuncture Massage on Fine Motor Functions of 40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MU Xian-hui,LI Xiao-jie,ZHAO Fa-wen,et al.Rehabilitation Center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J iamusi University,Jiamusi 154002,Heilongjiang,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finger-acupuncture massage on the fine motor functions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Methods40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following dipleg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observation group(n=20)and control group(n=20).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fingeracupuncture massage and th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All patients were assessed by 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Results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fine motor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he treatment(P>0.05).There was a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in fine motor quotient(FMQ),grasp capacity index,and capacity index of visualmotor integration both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P<0.001).There was also a difference in fine motor quotient(FMQ),grasp capacity index,capacity index of visual-motor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he treatment(P<0.05).ConclusionFinger-acupuncture massag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an improve fine motor functions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following diplegia.

cerebral palsy;diplegia;fine motor;finger-acupuncture;massage

[本文著录格式]牟宪慧,李晓捷,赵发文,等.指针推拿治疗脑瘫患儿精细运动障碍40例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4):362—364.

1.佳木斯大学,a.康复医学院;b.儿童神经康复实验室,黑龙江佳木斯市154002;2.黑龙江省农垦管理局宝泉岭分局中心医院,黑龙江萝北县 154211。作者简介:牟宪慧(1967-),女,山东日照市人,主任医师,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康复。通讯作者:李晓捷(1951-),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R742.3,R245

A

1006-9771(2011)04-0362-03

2010-12-30)

·临床研究·

猜你喜欢

经筋指针脑瘫
膝骨关节炎经筋辨证的研究进展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垂悬指针检测与防御方法*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为什么表的指针都按照顺时针方向转动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壮医针刀经筋解结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浅析C语言指针
二十一个学生娃与脑瘫姐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