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语用能力调查研究※

2011-01-26李亚林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被调查者高职语言

李亚林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 沙坪坝 401331)

语用能力是指为了理解语境中的语言、达到某一交际目的、有效使用语言的能力。近年来,我国学者对语用能力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并积极对中国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现状及其发展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大多跟本科英语教学有关,较少涉及高职英语教学。目前,高职英语教学在教会学生语言形式及其意义的同时,并没有对话语的语用功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大多数高职学生在多年的英语学习中虽已积累了一些语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但是,他们的英语语用能力不能满足实际工作岗位要求,在处理涉外事务方面仍存在很多语言障碍。当今世界以英语作为媒介的对外交流日趋广泛,高职学生在职业岗位上需要具备更强的语用能力,高职英语教学应当做到有的放矢,因此展开针对高职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

1 研究问题与方法

1.1 研究问题

主要调查高职学生的语用意识以及对语用原则掌握的情况,包括学生对高职英语教师语用教学的看法和评价,学生自身对语用学习的看法以及对高职英语教材的看法,并通过语用试题测试高职学生的语用能力。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2.1 研究对象

调查小组随机抽取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的连锁、物流、旅游专业学生,共100名。在这些学生中,有20名已通过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有21名已通过B级考试。

1.2.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中文部分,包括16个问答题;第二部分是英文部分,包括25个问题,要求被调查者根据所描述的语境,选择最合适、最得体的话语,并将选项填写在括号里。

问卷在辅导员的协助下进行,向2009级随机抽取的4个班共发放问卷100份,要求学生在教室里完成,最后收回有效问卷99份,并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并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语用观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语用能力的认识上,调查结果显示,多数被调查者认为语用能力的提高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他们的英语教师重视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其讲授的语用知识有助于提高语用能力,同时参加英语交际活动有助于提高语用能力。但是,60.6%的被调查者很少在课外用英语与他人交流,32.3%的被调查者在课外不用英语与他人交流,4%被调查者了解英语国家的语用原则。

对于如何提高自己的语用能力,调查结果显示,仅7.1%的被调查者非常清楚,73.7%的被调查者知道一点。关于语言运用能力的来源,被调查者中选择来自课堂教学、英文电影、英语角、与外国朋友交谈的比例分别为81.8%、47.5%、8.1%和13.1%。关于如何进一步提高个人语用能力,2.5%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增加课堂小组讨论活动,36.4%的被调查者认为应提高教师口语能力,77.8%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当多阅读原版小说、多看原版电影,67.7%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加强学习外国文化。

对于如何回答外教提问和交流,调查结果显示,仅10.1%的被调查者是经常详细解释自己的看法,59.6%的被调查者是用简短的一两句话甚至一两个单词,11.1%的被调查者经常是保持沉默。如遇到不会表达的词或句子,13.1%的被调查者会经常用英文向外教解释,并请教正确的表达方式,2%的被调查者用英文向旁边的同学求助,66.7%的被调查者用中文向旁边的同学求救。

2.2 学生语用能力测试结果与分析

表1 学生语用能力测试结果

通过对被调查者对第二部分英语语用能力测试结果统计,最低分为8分,最高分为60分,平均分仅为35.51分,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学生语用能力测试结果令人担忧,结合前面的语用观念调查结果,充分说明高职学生的语用失误太多,语用能力非常薄弱,这也进一步表明针对高职学生的语用能力培养任重而道远。

3 建议

3.1 加强语用教学,提高语用意识

高职英语教师需要从转变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材等方面来加强语用教学。

第一,高职英语教学最好是采用合作教学法、交际教学法与任务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交替运用这些教学方法的同时渗透语用理论,促进学生潜移默化地习得语用知识。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语用失误,对于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出现的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教师应该及时指出并给予纠正。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去选择适当的语域(register)。[1]另外,教师应当向学生适时介绍一些语用策略,如转述(paraphrase)等。第二,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学习任务和目标情境灵活选择。戴炜栋和杨仙菊提出的包括课堂互动和纠正性反馈的“显性教学模式”值得借鉴。根据显性教学模式,可将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课的语用知识,让学生收集相关母语和目的语资料;课堂教学阶段,通过教师讲授语用知识,使学生实施交际活动(角色扮演、讲故事、分组讨论、口译和笔译练习);课后学习阶段,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机会补充语用知识(看电影、读文学作品)。[2]第三,调查显示,由外教社出版的《新世纪高职高专英语综合教程》以及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视听说教程》对高职学生的适切性较高。但是,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语篇以及话题进行语用教学。另外,建议编者对教材进行再版时可在教材中穿插与本单元内容相关的语用文化介绍、语用小常识、案例分析等,以提高学生兴趣,便于自学。最好把一些语用知识、原则或规范写进教材,使其真正纳入日常教学内容。

3.2 运用文化对比,激发语用兴趣

造成高职学生语用失误的另一重要原因是目前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缺乏。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要努力使学生了解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帮助他们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断拓展文化视野,加深对民族间文化差异的理解,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结合起来,避免交际中的语用文化失误。文化教学的方式应多样化,可结合教材内容,通过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利用小短剧的形式自编台词,分组表演有关西方风土人情、社交习俗的小品,使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语言与文化,形成对文化的敏感性。演出之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如何运用语言得体地进行交际的方法。一般而言,高职学生对中西文化对比非常感兴趣,教师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穿插进行语用对比。例如在谈到body language时,教师可把西方国家的常见身体语言跟中国的相比较,并让学生模仿。

3.3 创造语用环境,重视语用实践

高职学生虽然学了10多年的英语,但语用能力低下的现象(如“聋子英语”“哑巴英语”)还是比较普遍。其原因是学生脱离语境学英语和受到语言环境的限制,没有或很少有练习听力和口语的机会,没有或很少有使用所学到的语言的机会。[3]语用功能与语境是密不可分的,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离不开其所处的环境,包括一定的客观条件和背景,语言活动的特定时间、空间、情景以及相关的人。如果学习语言不注意结合语境,就无法理解话语的言外之意,或者无法以得体的、符合本族语者的思维特点和文化习惯的语言形式进行交流。[4]因此,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与英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积极创造语用环境,加强对自主学习中心的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率,加大对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考评力度,促使学生自觉走进学习中心,充分利用其中的资源,给自己创造仿真的语用环境。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也是弥补语用环境不足的有效方法。当前高职院校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普遍开展不起来,一是由于意识不到位,二是由于组织方式的问题。如果仅仅依靠外教来策划组织远远不够,必须动员学生会、英语社团、公共英语教研室、专业英语教研室、各院系辅导员以及外教参与其中,共同协调、组织、策划、评价。在课余时间,高职学生还可以利用网络结交外国朋友,与外国朋友进行网络视频聊天,这样可以极大地促进语用能力的提高。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学生有大量的校外实习实训的机会,对高职学生来说,这就创造了极好的语用环境。高职英语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利用QQ、手机短信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语用实践指导。

3.4 利用影视媒介,强化语用能力

电影作为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已有多位教育技术专家论述过,如南国农、戴正南、黄光远等。英语教师的教学实践证明,无论作为教学手段还是教学内容,电影都具有与其他教学媒体如录音、投影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其具体表现在电影展现交际场景的真实性、电影展现语言材料的真实性、电影是沟通文化的桥梁,电影丰富的内容及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以很好地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言学习成为一种精神享受,进而成倍地提高学习效率。[5]很多高职学生反映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欣赏原声英语电影。例如在学习教材《新世纪高职高专英语综合教程1》第三单元“paradise lost”时,教师给学生放映了电影《2012》(“the day after tomorrow”)。但是,有一个问题值得广大高职英语教师注意,一部电影往往比较长,如果让学生把一部电影看完会占据较多的课时,这会导致教学任务很难按计划完成。如何才能做到两全其美呢?笔者认为最好是开设一门选修课,课程名称为《外国经典电影作品赏析》,可面向全校学生,这样就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高职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只需介绍电影的一些精彩片断,激起学生的兴趣,再让他们在课后观看或者在选修课上欣赏。另外,为避免课堂成为电影院,做到有效利用影视媒介,应充分借鉴姜占好提出的方法,在观看英语原版影视作品时,进行适当互动,学生将会有直观、生动的感受。[3]如在训练学生用英语表达“邀请”一类的言语行为时,教师应选择一部“邀请”行为较多的影片,记下片中该行为出现的时间,在课堂上用遥控器控制画面,让学生猜测电影中的人物会以何种语言形式邀请、被邀请者会如何回答等。最后,师生再共同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巩固运用。

总之,根据高职英语教学的特点,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加强针对高职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语用能力的习得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学生和教师应当共同努力,紧密结合行业需求,提高语用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不断寻找和创造语用环境,积极进行语用实践,切实提高语用能力。

[1]娄小星.语用失误分析及语用能力培养策略[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89-90.

[2]吕常福.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与学生语用能力提高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09(1):87-89.

[3]姜占好.多媒体外语教学语境下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发展探讨[J].外语电化教学,2009(3):28-32.

[4]李宇庄.从大学生的语用失误看语用教学[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8):182-184.

[5]龙翔余,孝平.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提高英语语用能力[J].中国成人教育,2008(10):78-79.

猜你喜欢

被调查者高职语言
一个可供选择的全随机化模型
语言是刀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调查报告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余姚市民幸福感民意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