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提高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应用分析

2011-01-26陆宏艳龚远红陆琳

当代医学 2011年19期
关键词:循证血压高血压

陆宏艳 龚远红 陆琳

循证护理在提高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应用分析

陆宏艳 龚远红 陆琳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提高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6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遵医行为调查,并且进行包括心理护理、药物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的循证护理方法。结果 360例调查对象中,遵医性较好者有160人,仅占44.4%;遵医性较差者200人,占总调查人数的55.6%。遵医性较好组的循证护理效果更好,血压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 社区高血压患者遵医性不高。坚持循证护理,包括心理护理、药物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才能有效控制血压,使预后指标得到转归,值得推广应用。

循证护理;高血压;遵医行为

众所周知,对医嘱的不遵从,常常导致疾病迁延不愈、重复医疗等严重后果。其中高血压不仅具有恶化为器官衰竭的高度危险性,还对全身健康造成严重危害[1]。因而积极干预高血压治疗非常重要,高血压阶段的干预方式主要有药物干预与生活方式干预2种,而循证护理属于生活干预的一种,有研究已证实循证护理的合理性、可行性和有效性[2]。至于高血压患者循证护理后的遵医性如何,国内少见这方面的报道[3]。基于此,我们对新筛查诊断的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干预,1a后进行问卷调查及医学体检,评估社区循证护理患者的遵医行为,并探讨遵医行为与高血压患者转归的关系,进而为干预高血压患者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期望为高血压的预防作出贡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自2009年6~10月随机选取东莞市厚街镇常住居民380人,均符合高血压病(I期)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有严重心脑血管病史;(2)心电图检查有心肌缺血改变;(3)有眼底视网膜病变。其中男260例,女100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98岁,平均(56.5±7.7)岁,多为老年人。实施循证护理后1a随访病例360人,占94.7%。

1.2 调查方法

研究对象确定后,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高血压知识健康教育与生活方式干预,1a后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医学体检来收集资料,调查患者的遵医性及影响因素,并对患者按遵医性分组,比较分析遵医性对患者转归的影响。

1.3 遵医行为调查表

该问卷是在参考高血压患者遵医性调查表的基础上,听取内科专家和护理专家意见反复修改而成。问卷内容主要包括饮食情况、运动情况、吸烟饮酒、自我监测情况,共有20个条目。遵医性程度判断标准:按遵医性平均得分(40分)作为分界点,得分在41~60分为遵医性较好,<40分为遵医性较差[1]。

1.4 转归指标

采用标准汞式血压计测量血压,测量前1h内避免剧烈运动,安静休息5min,测其右臂血压。测量方法:取坐位均测量右臂血压2次,2次测量间隔5min,以较低1次为准。

1.5 循证护理

1.5.1 收集资料,确定问题。通过沟通、问卷调查和查阅病历等方法对本组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患高血压病史、饮食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本组患者我们确定问题为:个体患者的病程、血压的高低及稳定情况;高血压病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心理、精神状态;生活方式[3]。

1.5.2 建立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档案,实行建卡登记制度,对出院患者追踪随访,建立随访制度及记录,分为电话随访、家庭随访、定期体检并做好记录[4]。

1.5.3 应用最佳证据指导护理实践。最佳实证与临床专业知识及临床检验相结合,将认为可靠而又适用于患者的最佳证据,在取得患者的同意后,制定护理计划应用于患者,主要包括心理护理、药物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5]:(1)根据病人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经济状况等,制定高血压治疗的个性化健康教育计划。(2)建立良好的护患、医患关系。(3)健康教育:包括患者和家庭成员,熟悉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并发症、危害性和控制标准,按时服药,改善生活方式和消除不利于身心健康行为的非药物治疗措施,合理饮食,限体重,戒烟,限酒,限盐和限脂,以及减轻精神压力和适当的体力劳动及运动等。(4)督导遵医行为。及时提醒和督导患者遵照医嘱服药、饮食调整、运动或改变生活方式,并要求患者及时复诊。(5)指导患者坚持长期用药。多数高血压患者均需终身服用降压药,降压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保持稳定的血压,切不可血压一降下来就停药,血压上升又服药,使血压反复波动,这对健康极为不利。通过医护共同讲解,增强患者自我保健能力。(6)指导患者或家属正确测量血压:教会患者及家属测量血压,使其学会自己观察血压变化,以便适当用药[6-7]。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两组间检验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遵医性得分

本次调查的360例高血压患者遵医性总得分类似正态分布,平均得分为(39.5±4.5)分,最高分为51分,最低分为29分。按遵医性程度判断标准,<40分即遵医性较差者有200人,41~60分即遵医性较好者有160人。总体看来,患者的遵医性普遍不高,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遵医行为评分表

2.2 遵医性得分与转归

按遵医性的判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遵医性较好组与较差组,分别比较两组循证护理后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遵医性较好组的循证护理效果更好,血压下降更为明显(P<0.05)。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遵医性较好组与较差组干预后生理指标比较(±s)

表2 遵医性较好组与较差组干预后生理指标比较(±s)

项目 遵医性较好组 遵医性较差组 t P收缩压SBP(mmHg) 116.33±6.23 126.21±11.02 6.3215 <0.05舒张压DBP(mmHg) 72.56±1.25 85.36±7.82 7.2351 <0.05

3 讨论

众所周知,高血压已成为世界公共卫生问题。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危害严重,却因其病因复杂和医疗水平有限,目前尚无根治办法。未病先防,已病防变,高血压的预防显得更加重要。已有诸多研究证实,积极干预高血压可逆转也可改善血糖、纠正血脂等[4]。其中患者的遵医行为良好,治疗措施得到正确落实,则疗效满意,病人的病情改善较快。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诊疗效果和疾病转归,并对于医疗战线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有着深远的影响[5]。本调查研究发现,360例调查对象中,遵医性较好者有160人,仅占44.4%;遵医性较差者200人,占总调查人数的55.6%。总体来看,高血压患者的遵医性普遍不高,并且遵医情况影响到了高血压患者疾病转归。遵医性较好组的循证护理效果更好,血压下降更为明显(P<0.05)。

循证护理当前在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降低了高血压病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循证是临床护理的基础,并蕴含在临床护理之中。尽管目前在临床上开展循证护理尚有人力、知识、时间和护理文献等方面的匮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护理人员的不断努力,循证护理必将成为护理工作的主流[8]。

总之,提高高血压患者遵医性,坚持循证护理,包括心理护理、药物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能有效控制血压,并使预后指标得到转归,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韩海英.高血压病患者服药遵医性的调查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10):1065.

[2] 黄世红,邹映珍,曾兰英.高血压与运动饮食教育监测的关系[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3):324-325.

[3] 毛红娟,何丹丹,王炀,等.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遵医性的护理对策综述[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50-55.

[4] 张庆莉,李双成,隋丙运,等.临床药学服务干预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社会支持生活质量及治疗遵医性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5):415.

[5] 郑秀梅,李淑芬.我国在护理工作中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现状[J].职业健康,2008,24(6):585-586.

[6] 戴爱红,陈静,王晓倩.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与延伸性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10,16(2):33-34.

[7] 刘小芬,谢翠萍,卢兴优,等.高血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护理干预[J).现代医院,2008,8(8):88.

[8] Koblinsky M,Matthews Z,Hussein J.Going to Scale with Professional skilled care[J].Lancet,2006,368(9544):1377-1386.

Objective Observation on the curative effects of improving compliance behavior of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evidence-based nursing. Methods Compliance behavior of 360 hypertensive patients in community were investigated, and such evidence-based nursing methods as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guidance on diet, drugs, and exercises were applied. Results 360 cases of observation, compliance behavior is good have 160 people (accounted for only 44.4%), and dealing 200 people( 55.6%). As better properties group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effect is better, and blood pressure drops more obvious (P<0.05). Conclusion It is not high of compliance behavior of hypertension patients in community. Insist on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cluding psychological nursing, drugs guidance, diet guidance, sports, can we effectively control blood pressure, make prognostic indicators satisfaction and popularization.

Evidence-based nursing; Hypertension; Compliance behavior

10.3969/j.issn.1009-4393.2011.19.086

523945 东莞市厚街医院(陆宏艳 龚远红 陆琳)

猜你喜欢

循证血压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稳住血压过好冬
《循证护理》稿约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