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效果分析

2011-01-26黄丽文

当代医学 2011年19期
关键词:腹型紫癜过敏性

黄丽文

护理干预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效果分析

黄丽文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在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中的应用,旨在提高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治疗的32例腹泻患儿,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综合护理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无1例发生感染及其他并发症,而对照组有2例出现感染,2例发展成为肾炎,两组在并发症的发生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综合护理组患者焦虑评分正常者所占比例为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P<0.05)。综合护理组患者抑郁自评正常率为68.75%,而对照组仅为43.75%,两组间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无并发症发生。

过敏性紫癜;腹型;小儿;护理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表现为毛细血管炎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多在儿童中发病,且近年来患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1]。腹型紫癜是过敏性紫癜的一种,是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引起机体自身免疫性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小血管导致胃肠道广泛性毛细血管炎,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引起腹痛及消化道出血,因此容易被误诊为外科急腹症[2]。本病易反复发作,对小儿身体影响很大,因此对本病的积极护理极为重要。为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我科对收治腹型紫癜患儿实施综合护理措施,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2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3~12岁,平均(6.31±3.2)岁;病程8~24d。本组患儿都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其中脐周痛13例,右下腹痛8例,全腹痛6例,上腹痛5例;伴呕吐16例,腹泻12例,黑便10例,腹胀8例;所有患者中18例先出现腹痛后出现皮疹,14例先出现皮疹后出现腹痛。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腹痛及病程等方面的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措施

1.2.1 皮肤护理 反复出现皮肤紫癜为本病特征,多见于四肢及臀部,对称分布。急性期卧床休息者,协助翻身,观察皮肤受压情况,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嘱患儿不用手挤压及搔抓,以免发生破溃、出血及感染,瘙痒明显时遵医嘱用少量止痒剂,嘱患儿恢复期脱皮时不要剥离皮屑。内衣应选柔软、透气性能良好的宽松棉质内衣,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以防擦伤皮肤。

1.2.2 胃肠道护理 过敏性紫癜中均有2/3病例出现腹痛,一般阵发性剧烈腹痛为主,部分患儿可有黑便或血便。在病情观察时应注意其面色、表情、体位以及腹痛的性质、部位、程度和持续时间,呕吐及便血的量,患儿腹痛、便血时尤其要注意有无腹部包块、肠型及包块大小及位置,必要时取标本送检并通知医生作进一步检查,防止发生肠套叠等并发症。

1.2.3 饮食护理 过敏性紫癜过敏原多为食物、细菌、药物、花粉等, 过敏原复杂,不易确定且易复发。饮食治疗在本病的康复中起重要作用,护士应耐心讲明饮食控制的重要性,因此,对患儿应进行严格的饮食控制,避免食用怀疑为致敏原的食物,禁食辛辣及海鲜类食物,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非动物蛋白饮食。有呕吐和便血的症状,可暂禁食,待呕吐和便血消失后再给予易消化等食物。如添加蔬菜后病情反复应停止食用,待病情稳定后再重新开始添加。

1.2.4 药物治疗护理 (1)应用钙剂的护理:使用钙剂进行抗过敏治疗时,如从血管渗出会对周围组织产生很轻的刺激作用,严重者可导致皮肤坏死。因此,在使用时应尽确认针头在血管内方可推钙剂,并注意观察药液有无外渗,如液体外渗应及时更换注射部位,局部给予50%硫酸镁湿敷。(2)激素治疗的护理: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与免疫反应有关,急性期糖皮质激素对腹痛和关节痛可予缓解。研究显示,有消化道症状患儿短期内应用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静滴治疗,治疗效果良好,激素治疗前向患儿家长讲解激素但短期使用不会引起强大的副作用,减除患儿家长不必要的思想顾虑,以配合治疗,嘱家长不要随意减量或停药,以防病情加重[3]。

1.2.5 心理治疗 有关研究表明[4],心理因素在疼痛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应积极地进行心理护理,能有效地缓解患儿的疼痛。向患儿和家长解释疼痛的原因和影响因素;鼓励患儿表达疼痛体验,以宣泄痛苦,同时要鼓励家长多陪伴患儿,向患儿及家属主动介绍该病的相关知识,讲述康复患儿的治疗过程,缓解患者在精神上的压力,消除患儿焦虑、抑郁等消极的心理状况,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最终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两组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 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的肾衰竭。干预组无1例发生感染及其他并发症,而对照组有2例出现感染,2例发展成为肾炎,经过积极治疗后均临床痊愈出院。两组在并发症的发生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的比较 护理干预后,综合护理组患者焦虑评分正常者所占比例为75%(12/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8/16),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组患者抑郁自评正常率为68.75%,而对照组仅为43.75%,两组间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自评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微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腹型过敏性紫癜是其中的一种特殊表现,主要以消化道症状为主,一般病例于皮肤紫癜出现前突然腹痛、恶心、呕吐、便血,而腹型过敏性紫癜又易发生感染、肾炎等并发症[5],因此对于该病必须进行积极、彻底的治疗。然而,对患者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显得尤为重要[6]。综合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科学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运用护理程序,从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各个方面对患者实施护理,保证患者在整个住院期间给予热情的服务以及耐心细致的健康教育指导,让患者感受到护士的照料和关心,同时能够提高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及其相关预防、治疗措施,从而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7]。

本组结果表明,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实行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防止感染、肾炎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显示,综合护理组具有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总之,对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在传统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能够减轻甚至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均具有重要意义。

[1] 赵华,杨春香,刘小娟,等.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报,2009,16(11):24-25.

[2] 管玉君,温影.儿童腹型过敏性紫23例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08,10(22):199.

[3] 贲友凤.浅谈过敏性紫癜患儿并发症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2):542.

[4] 茹飞燕.22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5):832-833.

[5] 严春华,高雅慧,于泉.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护理[J].当代医学,2010,16(25):104.

[6] 陈玉洁.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观察及护理[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7,28(4):311-312.

[7] 狄亚杰,赵丽华.整体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探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24(6):706-707.

10.3969/j.issn.1009-4393.2011.19.079

528415 广东省中山市陈星海医院(黄丽文)

猜你喜欢

腹型紫癜过敏性
针灸联合疗法治疗腹型肥胖效果的Meta分析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过敏性鼻炎别再吃冰了
李思康运用“八卦阵”针刺疗法治疗腹型肥胖经验
长蛇灸联合四逆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案1则
针灸治疗腹型肥胖的临床研究进展
护理干预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效果探讨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