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在颅内血肿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中的比较

2011-01-26安明昊艾青王谦孙国华张正正

当代医学 2011年19期
关键词:体动入室芬太尼

安明昊 艾青 王谦 孙国华 张正正

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在颅内血肿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中的比较

安明昊 艾青 王谦 孙国华 张正正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在颅内血肿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选择2009~2010年送至无锡人民医院急诊手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4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F)42例和舒芬太尼组(SF)42例。患者入室后建立常规监护,RF组患者以0.2μg/(kg·min)持续输注瑞芬太尼,10min后开始手术;SF组患者手术前3min以0.5μg/kg给予舒芬太尼。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呼吸、脉搏氧饱和度、术中躁动等。结果 两组患者镇痛效果满意,手术开始时血压心率无剧烈波动,体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F组患者呼吸抑制轻微,发生率低于SF组;手术开始后呼吸频率和脉搏氧饱和度S组低于RF组。结论 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镇痛完善,但泵入瑞芬太尼呼吸抑制小,患者安全系数更高,比舒芬太尼更适合此类手术。

颅内血肿;瑞芬太尼;舒芬太尼;立体定向

瑞芬太尼是新型阿片类μ-受体激动剂。由于其起效快、镇痛效应强、半衰期短消除快、无蓄积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类手术麻醉[1]。传统的颅内血肿采用开颅手术清除,创伤大预后差。而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是清除颅内血肿的微创手术,自临床应用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治愈率和显效率明显提高。本研究对比了在进行该手术时使用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为临床选择更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2010年急诊送至我院救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4例,其中男61例,女23例,年龄49~77岁。患者根据入院顺序被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F组)和舒芬太尼组(SF组)。患者其他脏器无严重疾病,无药物过敏史,无阿片类药物耐受。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一般资料

1.2 麻醉方法

患者入室后建立静脉通道,鼻塞管吸氧3L/min。建立心电监护,监测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O2)。两组患者术前均给予鲁米那0.1g,入室后静脉给予昂丹司琼4mg,RF组以0.2μg/kg・min持续输注瑞芬太尼,10min后手术医生在钻孔部位局部浸润注射利多卡因50-80mg,然后开始手术,手术结束前3min停药。SF组在手术开始前3min静脉给予舒芬太尼0.5μg/kg,一分钟内注射完毕。如果出现体动RF组以0.5μg/kg瑞芬太尼静脉推注,SF组追加0.1μg/kg舒芬太尼。如果术中出现呼吸抑制RR<8次/min或SpO2低于90%,则立即抬下颌或面罩呼吸,RF组暂停输注瑞芬太尼1min。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状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入室后、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后5min以及手术结束时患者BP、HR、RR、SpO2。观察给药后呼吸抑制情况以及术中有无体动。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各项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入室时各项指标没有差异(P>0.05)。手术开始时RF组患者血压心率变化很小,RR和SpO2较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组患者受药物影响较大,MAP、RR和SpO2明显低于术前基础值(P<0.05),也低于RF组患者(P<0.05)。手术开始5min后,SF组各项指标有所回升,但与基础值相比仍有差异(P<0.05)。手术结束时,RF组呼吸频率恢复,而SF组呼吸仍然受到一定的抑制,SpO2也低于RF组。见表2。

表2 患者MAP、HR、RR和SpO2变化(±s)

表2 患者MAP、HR、RR和SpO2变化(±s)

注:与入室基础值相比,*P<0.05;组间比较,※P<0.05

组别 指标 入室时 手术开始时 开始后5min 手术结束时RF组HR(次/min) 75.6±9.8 73.4±5.4 74.8±5.5 76.2±6.1 MAP(mmHg) 122.6±15.6 119.4±7.7※ 118.5±8.1 123.6±12.3 RR(次/min) 12.2±2.4 10.5±1.2*※ 10.3±1.0* 12.9±1.1※SpO2(%) 99.3±0.5 97.2±2.4*※ 96.3±2.2*※ 97.3±1.5※SF组HR(次/min) 78.8±5.9 73.5±7.5* 76.6±4.4 78.3±3.6 MAP(mmHg) 124.9±17.3 110.9±9.5*※114.3±10.2*119.6±11.3 RR(次/min) 12.4±1.9 8.5±1.5*※ 9.5±2.2* 9.2±1.6※SpO2(%) 99.1±0.7 93.3±4.4*※ 94.1±2.3*※ 94.4±3.3※

2.2 两组患者体动和呼吸抑制情况

两组患者均有体动发生,但两组之间比较无差异(P>0.05)。呼吸抑制发生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F组明显高于RF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中体动和呼吸抑制情况(例)

3 讨论

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人工合成的阿片类镇痛药,起效快镇痛效应强。由于其分解代谢不依赖于肝肾功能,主要依靠非特异性酯酶水解代谢,所以作用时间短,停药后作用消除快,长时间输注无蓄积,临床使用可控性好,特别适合老年患者的麻醉[2]。临床实践证明,瑞芬太尼以其独特的药效能够广泛用于临床手术各类麻醉。舒芬太尼也是一种强效的阿片类镇痛药物,临床广泛用于麻醉诱导,其依靠肝脏代谢,清除半衰期240min,对呼吸、循环抑制作用较强[3]。

颅内血肿钻孔引流是近年来新起的治疗脑出血的微创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患者术后恢复快。由于手术时间短、刺激强度弱,所以临床手术时常采用局麻的方式,但局麻镇痛效果有限,患者可能因疼痛刺激造成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还可能出现躁动影响手术操作,往往需要一些静脉麻醉药辅助才能更好地完成手术过程。本研究在应用利多卡因局部浸润的同时分别使用两种阿片类镇痛药,并对其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了比较,发现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都可以很好地辅助镇痛,但他们的不良反应表现各不相同。

手术时镇痛完善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手术刺激时血压心率不会升高,另一个是不出现体动。本研究中RF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前10min就开始使用微量泵持续泵入瑞芬太尼,到手术开始时足量的镇痛药已经发挥了作用,所以在手术过程中很好地抑制了疼痛刺激时血压心率的上升。此外瑞芬太尼本身也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已有研究显示其对循环的抑制作用是剂量依赖性,本研究中经过长时间泵注后,血压心率的这种变化与之相符。RF组有4例患者出现了体动,考虑为患者较胖药量估计不足,追加药物后体动即消失。SF组患者由于是在术前3min一次性推注舒芬太尼,给药速度较快,虽然镇痛效应强只有两例出现体动,但却导致循环波动较大,RR和SpO2也低于RF组(P<0.05)。

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体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手术时两组患者血压心率都没有剧烈波动,充分说明两种药物都能够有很好的镇痛效果。但是两种药物对呼吸的影响不大一样。RF组由于是泵入给药,速度较慢,所以对呼吸抑制轻微[4],呼吸频率较基础值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SF组患者使用舒芬太尼一次性推注,一过性的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高于RF组(P<0.05),手术开始时两组间RR和SpO2也有差异(P<0.05),并且舒芬太尼有延迟性呼吸抑制发生的可能,这对于短小手术患者离开手术室回病房的途中是潜在的危险。手术结束时,瑞芬太尼迅速代谢,对呼吸循环的影响也随之减弱,而舒芬太尼组患者呼吸频率未恢复至术前。

综上所述,瑞芬太尼在这类短小手术,患者病情较重的情况下,能够很好地起到镇痛的作用,可控性好[5],而且对循环、呼吸抑制轻微,停药后迅速消除,避免了术后潜在的危险,值得临床推广。

[1] Glass PSA,Shafer SL,Reves JG. Intravenous drμg delivery system1 in:Miller RD. Anesthesia[M].15th ed.New York:Churchill livingstone,2001:377-411.

[2] 葛春林,景亮.老年患者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的血流动力学观察[J].淮海医药,2006,24(4):266-268 .

[3]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24.

[4] 余淑珍,刘保江.瑞芬太尼的药理学、临床研究和应用进展[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4,25(6):356-358.

[5] 牛雷,王凤霞,孟杰.舒芬太尼、瑞芬太尼、芬氟合剂在甲状腺手术颈丛神经阻滞不全时的应用比较[J].中国临床研究,2011,24(1): 58-59.

10.3969/j.issn.1009-4393.2011.19.069

214000 无锡人民医院麻醉科 (安明昊 艾青 王谦 孙国华 张正正)

安明昊 E-mail:amytal@sohu.com

猜你喜欢

体动入室芬太尼
2018《AASM临床实践指南:使用体动记录仪评估睡眠障碍与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要点解读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入室盗窃案
入室盗窃案
美国睡眠医学学会临床实践指南:应用睡眠体动记录仪评估睡眠障碍和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
疑点重重
入室盗窃案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