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不同手术途径下行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2011-01-26黄仰任邹岚刘远珠林亮初李慧敏

当代医学 2011年19期
关键词:经腹腹腔镜子宫

黄仰任 邹岚 刘远珠 林亮初 李慧敏

两种不同手术途径下行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黄仰任 邹岚 刘远珠 林亮初 李慧敏

目的 比较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LTH)的临床效果,探讨全子宫切除术的最佳手术途径。方法 选择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08例,按照自愿的原则,46例患者采取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分为TAH组;62例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分为LTH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两组在上述方面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P<0.05);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TH组临床效果好于TAH组。结论 对良性子宫病变施行全子宫切除术时,应首选LTH方式手术,可提高临床效果,促进患者恢复。

TAH;LTH;全子宫切除术;手术途径;临床效果

全子宫切除术是妇科最常见的手术,在生育年龄组妇女接受手术中占第2位。全子宫切除术是妇产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在美国因良性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功能性子宫出血等而行子宫切除者占全部子宫切除术者的90%,其中最常见的是子宫肌瘤[1-2]。经腹子宫切除术(TAH)虽然效果稳定,但是损伤大,手术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3]。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及器械的不断发展,采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LTH)治疗的患者日益增多,成为一种能使大部分需切除子宫患者避免开腹的微创手术[4]。作者比较了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LTH)[5]在全子宫切除中的临床效果,旨在探讨全子宫切除术的最佳手术途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月~2010年11月期间,在我科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08例,上述患者术前各项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排除了子宫体及其附件的恶性肿瘤;无心脑肺等脏器器质性病变;无严重基础性病变;身体状况佳,能够耐受手术治疗。按照自愿的原则,46例患者采取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分为TAH组,年龄39~56岁,平均年龄(47.2±6.7)岁,术后病理诊断:子宫肌瘤26例,子宫肌腺症16例,子宫腺肌瘤4例;62例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LTH),分为LTH组,年龄37~54岁,平均年龄(45.8±5.7)岁,术后病理诊断:子宫肌瘤38例,子宫肌腺症18例,子宫腺肌瘤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结构、良性病变构成、疾病严重程度及病程时长、患者一般状况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例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上述患者经各项检查排除恶性肿瘤后,完善并加强各项术前准备,术后给予抗炎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加强营养;若出现其他症状,给予对症治疗。

1.2.1 TAH手术方式 在腰硬联合麻醉下,选择耻骨联合上横切口或脐耻之间的纵切口为手术切口,长约8cm,按照妇产科手术学所规定的手术步骤[6],按步骤施行手术。

1.2.2 LTH手术方式 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选择脐上横形或脐中纵形切开约10cm,CO2气腹压力维持在13mmHg左右,选择1个10mm和2个5mm的trocar,并放置宫举器。凝切双侧圆韧带,切开膀胱腹膜返折,将膀胱推至子宫外口下1cm处,凝切卵巢固有韧带及两侧输卵管峡部,用1号线缝合双侧子宫血管,环形切开阴道游离病变子宫。

1.3 两组患者观察比较内容 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出血量=吸引器内液体总量-冲洗液总量+手术纱布重量增加量,手术纱布重量每增加1g计为出血1ml;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情况,包括: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镇痛列数和术后住院时间。

2 结果与分析

2.1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t=0.65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t=1.91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TH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TAH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s)

注:与TAH组比较,△P>0.05,△△P<0.05。

组 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TAH组 46 83.3±12.6 145.4±23.6 LTH组 62 94.7±13.8△ 85.7±19.2△△

2.2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分别t=1.993,t=2.033和t=1.902,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镇痛例数比较,x2=41.624,P<0.01,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在上述方面比较,LTH组优于TAH组。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s)

注:与TAH组比较,△P<0.05,△△P<0.01。

组 别 例数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h)术后排气时间(h)术后镇痛例数[n(%)]术后住院时间(d) TAH组 46 27.8±6.4 34.2±10.3 40(87.0) 9.6±2.1 LTH组 62 18.4±5.2△ 23.5±7.6△ 15(24.2)△△ 6.2±1.7△

3 讨论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LTH)是目前常用的全子宫切除术式,两种术式各有其优缺点。TAH术式经历了长时间的应用,手术视野显露好,操作上主动,易于掌握。尤其适用子宫体积大于孕14周,盆腔重度粘连,恶性可能延长子宫切口的子宫切除术[7]。但手术时间长,患者创伤大,纱垫排肠、牵拉、滑石粉落入等众多因素增加了胃肠刺激、炎症反应及粘连因素,造成术后镇痛率高,肠功能恢复较慢。由于伤口疼痛、住院时间长、术后腹部切口可并发伤口愈合不良,腹壁留有较大瘢痕;尤其肥胖患者伤口脂肪液化、伤口感染的机率增高,对围术期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8]。LTH是较理想的子宫切除术式,能保持子宫的完整性,即使有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漏诊,亦不会污染盆腹腔,完整切除病变的宫颈,但术中电灼产生的烟雾易导致镜头模糊、术野不清晰、需反复擦拭镜头反而延长了手术时间,而且LTH产生的热量可致邻近脏器(输尿管、膀胱、肠管)热灼伤[9]。同时,此种术式是一种器械依赖性较强的手术,术中要注意手术细节,熟悉解剖关系,要求手术者有较高的手术能力,具有熟练的开腹手术经验,才能保证手术质量,减少副损伤[10]。

作者通过临床效果比较发现,在全子宫切除中采用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LTH)方式手术,其临床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后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方面与前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例数与前者比较,差异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后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好于前者;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者手术耗时相差不多。因此,临床对良性子宫病变施行全子宫切除术时,在熟练掌握手术技巧的前提下,应首选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LTH)方式手术,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促进患者恢复。

[1] 郑怀美,苏应宽.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5:498-509.

[2] Wu JM,Wechter ME,Geller EJ,et al.Hysterectomy r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2003[J].Obstet Gynecol,2007,110(5):1091-1095.

[3] 刘彦.实用妇科腹腔镜手术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60-180.

[4] 汪锡耀,周清平,徐金贵.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加用腹腔镜辅助2种术式的比较[J].重庆医学,2006,35(5):454-455.

[5] 管利.腹腔镜全子宫切除的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08, 14(23):119.

[6] 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140-167.

[7] 焦榕芳,黄浩,李末娟,等.四种术式用于子宫切除的效果比较[J].实用临床医学,2008,9(10):92-93.

[8] 魏莉从.3种途径子宫切除术186例临床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08,29(23):4121-4122.

[9] 张凤霞,曹保利.不同术式子宫切除的临床应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13(1):14-15.

[10] 刘素青,马利平.子宫良性病变手术治疗临床效果评价[J].临床医学,2010,30(3):80-81.

10.3969/j.issn.1009-4393.2011.19.029

529200 广东省台山市人民医院妇产科(黄仰任 邹岚 刘远珠 林亮初 李慧敏)

猜你喜欢

经腹腹腔镜子宫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假如没有了子宫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假如没有了子宫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经腹超声联合经会阴超声对孕晚期前置胎盘的诊断价值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