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麻醉方法用于小儿咽喉部手术的效果对比

2011-01-26郭喜勇

当代医学 2011年19期
关键词:咽喉部芬太尼血流

郭喜勇

两种麻醉方法用于小儿咽喉部手术的效果对比

郭喜勇

目的 探讨两种麻醉方法用于小儿咽喉部手术的效果对比。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0月进行小儿咽喉部手术患儿200例,分为舒芬太尼组100例与瑞芬太尼组100,观察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疼痛情况及需要进行疼痛治疗病例。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T 4两组进行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余时间段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性。两种麻醉方法各时段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舒芬太尼在小儿咽喉部手术麻醉充分术中及术后有较强的镇痛和镇静作用,明显增加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是小儿咽喉部手术首选麻醉方法。

两种麻醉方法;小儿咽喉部手术;效果对比

小儿咽喉部手术是常见的手术之一。手术刺激较大,但手术时间短,同时由于手术部位在咽喉部,术后早期患儿常因不能忍受咽喉部疼痛而异常烦躁,对麻醉要求条件较多,要求诱导平衡、术中镇痛完善、对循环呼吸影响较轻、苏醒期平稳,对麻醉方法和药物的选择尤为重要[1]。我们采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咽喉部手术麻醉并进行比较,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来自2008年1月~2010年10月进行小儿咽喉部手术患儿200例,其中男124例,女76例;年龄8~14岁,双侧扁桃体切除98例,腺体样肥大切除42例,扁桃体腺摘除术后腺体样肥大26例;扁桃体、腺样体同时切除34例,均排除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

1.2 方法

1.2.1 分组 将200例小儿咽喉部手术患儿依据麻醉方法分为舒芬太尼组100例与瑞芬太尼组10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疾病程度、体重上无差异,临床具有可比性。

1.2.2 麻醉方法 两组患儿均于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01mg/kg,咪唑安定0.1g。患儿入室后建立静脉通道,连接Omeda2000监测仪监测血压(BP)、心率(HR)、心电图(ECG)及血氧饱和度(SpO2)。舒芬太尼组麻醉诱导: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μg/kg,阿曲库胺0.8mg/kg,丙泊酚1.5mg/kg,缓慢注射。行气管插管后,呼吸机正压通气;麻醉维持:舒芬太尼泵注速度0.2mg/(kgh),靶控输注丙泊酚维持效应至浓度为3μg/ml,间断追加阿曲库胺维持肌松。术毕前30min停止输注舒芬太尼,术毕前10min停止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组:麻醉诱导:静脉注射瑞芬太尼2μg/kg,术中:泵注瑞芬太尼6μg/(kgh),术毕前5min停药,其余处理与舒芬太尼组相同。

1.2.3 观察内容 观察[2]两组患儿基础值(T0)入手术室后静卧5min、(T1)诱导后、(T2)气管插管后、(T3)插管后30min、(T4)拔管后5min血流动力学变化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观察术后(T4)、(T5)拔管后15min和(T6)拔管后30min术后疼痛情况及需要进行疼痛治疗病例,并进行比较。

1.2.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处理数据。

2 结果

2.1 血流动力学变化 观察两组病例T0、T1、T2、T3、T4血流动力学变化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并进行比较,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s)

表1 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s)

注:经统计学分析,T4两组进行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余时间段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性。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MAP(kPa) HR(次/min) MAP(kPa) HR(次/min) T0 13.5±5.8 115±9 12.0±4.8 108±8 T1 11.8±7.0 104±8 10.4±5.8 90±7 T2 13.5±6.9 125±5 12.7±5.8 115±9 T3 14.9±7.2 120±15 13.4±5.9 116±8 T4 12.8±9.5 122±9 8.6±8.2 150±16

2.2 术后疼痛情况及需要进行疼痛治疗 观察术后(T4)、(T5)、(T6)拔管后30min术后疼痛情况及需要进行疼痛治疗病例,并进行比较,具体见表2。

表2 术后疼痛情况需要进行疼痛治疗[n(%)]

3 讨论

小儿咽喉部手术对麻醉药物的选择和麻醉管理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儿童的疼痛阈值较低,对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敏感性强,加之儿童的控制能力差,对手术中的疼痛有这强烈的反应;由于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手术麻醉时需特别强调保持稳定、适宜的麻醉深度, 尽可能减轻对患儿的心血管功能抑制, 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和适宜的应激反应状态[3];由于咽喉部的手术要给患儿放置开口器,以及咽喉部手术疼痛刺激较强,如果手术中镇痛效果不好.可以引起患儿躁动,加重患儿咽部水肿、充血及手术创面渗血,更容易导致呼吸道梗阻,要求术后苏醒完全、呼吸功能恢复迅速,并保留一定的镇痛作用。

舒芬太尼是芬太尼的衍生物, 均为阿片μ受体激动剂,阿片受体包括μ1与μ2两种亚型,阿片类药物与μ1受体结合产生镇痛作用,而与μ1受体结合则产生呼吸抑制[4]。舒芬太尼对μ1受体具有高选择性,镇痛效应是芬太尼的7~10倍,脂溶性强,极易透过神经细胞膜和血脑屏障, 选择性地作用于阿片受体, 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很小,可保证足够的心肌氧供应[5]。因舒芬太尼术后苏醒快,呼吸恢复较好.而镇痛和镇静效果仍保留,可使拔管后镇痛和镇静充分。

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μ受体激动剂,主要经血液和组织中非特异性酯酶水解代谢,消除快,药效强,作用消失快,剂量容易控制;瑞芬太尼用于小儿起效更快速,单次注药后达峰浓度时间为1.5rain。消除更快,停药后全血浓度下降80%所需时间不到15min,且代谢不受肝肾功能影响,对肝肾功能无损害[6]。

通过对两组病例进行观察,舒芬太尼组与瑞芬太尼组进行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两组比较仅T4进行比较有显著差异性,说明两种方法在麻醉中对循环功能影响较小,作用相似;在两组术后疼痛需要药物进行镇痛中两组有显著差异性。总之,舒芬太尼在小儿咽喉部手术麻醉充分术中及术后有较强的镇痛和镇静作用,明显增加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是小儿咽喉部手术首选麻醉方法。

[1]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等.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社,2003:190.

[2] 舒芬太尼多中心研讨小组.舒芬太尼多中心研讨会纪要[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4,20(11):26.

[3] 许市新,佘守章,肖辉,等.舒芬太尼麻醉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7):967-969.

[4] 孙大新.颅内手术中异丙酚联合不同阿片类药物持续静脉输注的疗效比较[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7,5(1):30-33.

[5] 春霞,李立环,卿恩明,等.舒芬太尼麻醉用于心血管手术的全国多中心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5,21(8):10-13.

[6] 盛亚仪,徐振帮.瑞芬太尼的药理和临床应用[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4,20(2):142-146.

10.3969/j.issn.1009-4393.2011.19.028

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麻醉科(郭喜勇)

猜你喜欢

咽喉部芬太尼血流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中药穴位贴敷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咽喉部舒适度的应用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全麻手术经口气管插管中达克罗宁胶浆的应用效果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研究进展
自拟葛根鳖甲汤治疗急慢性咽炎咽喉疼痛76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