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悬液治疗婴幼儿喘息的疗效及护理

2011-01-26刘璇叶庆标丘洁练宙映

当代医学 2011年19期
关键词:悬液布地奈德

刘璇 叶庆标 丘洁 练宙映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悬液治疗婴幼儿喘息的疗效及护理

刘璇 叶庆标 丘洁 练宙映

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悬液治疗婴幼儿喘息发作的疗效和护理措施,探讨最佳控制方案。方法 将2009年11月~2010年10月在门急诊诊治的55例临床表现符合婴幼儿喘息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抗感染和止咳化痰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布地奈德悬液和特布他林雾化液,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器作动力,面罩吸入。对照组加用特布他林雾化液雾化吸入。吸入时间为15~20min,2次/d,5d为1疗程。治疗组在雾化前、中、后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以治疗后5d的症状、体征变化结果判断疗效。结果 对28例喘息婴幼儿给予布地奈德悬液治疗后、治疗5d后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喘息患儿应用布地奈德悬液雾化吸入能在早期减轻症状。此外,精心护理,正确熟练使用雾化装置能使雾化吸入达到最佳效果。

婴幼儿喘息;吸入;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护理干预

婴幼儿喘息急性发作时,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对于定量气雾吸入器的使用特别困难,不能很好控制症状。雾化吸入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具有起效迅速、用药量少、不良反应小、无创伤性、使用方便等优点,广泛地应用于儿科。由于婴幼儿自控能力和认知能力较低,有害怕甚至拒绝雾化吸入的行为[1],另外,婴幼儿多不能主动配合治疗,常需要一些特殊的护理与照顾,方可完成治疗。我科2009年11月~2010年10月通过采用积极的护理对策,对影响雾化吸入效果的因素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应用布地奈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2]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1月~2010年10月我科收治的55例临床表现符合婴幼儿喘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2个月~3岁,平均1.04岁。另27例为对照组:男18例,女9例,年龄2个月~3岁,平均年龄1.65岁。入院时均有咳嗽、喘息,肺部有哮鸣音,部分有湿啰音。两组之间病例数、性别、年龄、病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药物及设备包括:布地奈德混悬液(阿斯利康公司出品)、特布他林雾化液(阿斯利康公司出品)、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装置(PARI Junior BOYN德国百瑞有限公司)、一次性1ml注射器及5ml注射器、一次性雾化面罩。两组均采用抗感染和止咳化痰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悬液和特布他林雾化液,用法为每次各1mL(布地奈德0.5mg+特布他林2.5mg)加生理盐水配成3ml溶液,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器做动力,面罩吸入。吸入时间为15~20min,2次/d,5d为1个疗程。对照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雾化吸入特布他林雾化液(2.5mg/次)加生理盐水配成3ml溶液。吸入时间、次数与治疗组相同。治疗后每日观察症状、体征变化,以治疗后5d的观察结果判断疗效。两组均由护士正确指导操作方法,直到患儿(或家长) 能正确使用为止,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在雾化前、中、后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

1.3 护理干预

1.3.1 雾化前护理干预 根据患儿的年龄、合作程度及生理、心理特点,进行耐心细致地心理诱导,激发其正性行为:与患儿及家长第一次接触时,护士面带微笑,用温和、亲切友善的语言,实施护患双方的沟通,既体现对患儿的尊重和爱护,也增进家长及患儿对护士的信任感和亲近感。操作前与家长沟通,了解患儿的性格特点,同时宣教雾化吸入的必要性及相关知识,并向患儿及家长解释,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是一种探讨婴幼儿喘息急性发作治疗的新尝试,效果好,无创,副作用小,解除患儿的心理负担和恐惧。对1~3岁的患儿可通过示范操作引起患儿的好奇和兴趣,并使用一些鼓励性、肯定性的语言,使患儿乐于接受。

1.3.2 雾化中护理干预 室内注意保持空气清新流通,室内温度一般在18℃~20℃,相对湿50%~60%;选择患儿最信赖的家长作为陪诊并固定人选,使其有安全感;将能使患儿情绪放松、注意力分散、不影响治疗的行为与雾化吸入同时进行。雾化时最好由家长抱在怀里呈半坐位或坐位,面罩紧贴患儿的面颊,特别是上缘,防止雾化药液喷向患儿的眼部,避免造成对眼结膜的损伤。吸入时雾化器与地面垂直,防止雾化药液的外漏。雾化吸入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的面色、呼吸情况,若患儿出现呼吸困难、面色青紫、口周发绀、呛咳等停止吸入,必要时给予吸痰、吸氧并及时通知医生,症状缓解后方可继续吸入。

1.3.3 雾化后护理干预 操作结束后及时肯定患儿的表现,用鼓励性的语言肯定患儿。雾化完毕后翻身、拍背,使患儿肺内深部痰液顺利排出。用清水漱口,避免激素沉积在口腔,以减少鹅口疮及声嘶的发生,用毛巾擦净患儿口鼻周围的雾水;严格无菌操作,雾化器一人一用一消毒,防止发生交叉感染。

1.4 疗效判断标准

1.4.1 症状、体征判断标准(1)咳嗽:无咳嗽(-);轻度咳嗽(+):间断咳嗽,不影响工作生活;中度咳嗽(++):介于轻度和重度咳嗽之间;重度咳嗽(+++):昼夜咳嗽频繁或阵咳影响工作和睡眠。(2)喘息:无喘息(-);轻度喘息(+):喘息偶有发作;中度喘息(++):喘息介于中度和重度之间;重度喘息(+++):喘息明显,不能平卧,影响睡眠和活动。(3)睡眠障碍:(-):安睡;(+):安睡但仍有咳喘;(++):每晚醒来两次或两次以上伴咳嗽;(+++):入睡困难。

1.4.2 疗效判断标准(1)显效:改进二级;(2)好转:改进一级;(3)无效:无改进或恶化。

1.5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方法 治疗组和对照组一般临床资料均采用x2或t检验。症状、体征的定性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用药5d后的症状体征变化,见表1。

表1 两组在用药5d后的症状体征变化(例)

喘息治疗组28215292.9%P<0.05对照组 27 7 14 6 77.8%睡眠障碍 治疗组 28 20 7 1 96.4% P<0.05对照组 27 7 11 9 66.7%

3 讨论

目前,喘息在婴幼儿年龄阶段的发作是很常见的,很大一部分是与病毒性感染密切相关,早期往往被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2]。曾经有研究表明,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鼻咽分泌物中和血浆中的白三烯、组胺、C4、B4等炎性介质水平较非喘息型呼吸道感染者明显增高[3]。近十年来,随着GINA方案的推广普及,吸入激素已作为第一线防治药物,强调尽早控制其根本的气道炎症。激素吸入治疗是通过激素受体介导,调节靶基因转录,一方面诱生抗炎蛋白质,另一方面使炎性介质减少,从而抑制炎性反应,预防喘息发作[4]。由于喘息婴幼儿年龄小,在治疗方案上不可能进行主动吸入治疗,故在用药方式的选择上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使用空气压缩泵这一驱动装置进行雾化吸入,由于其具有如下优点:(1)气泵将药液气雾成直径1~5μm的微粒,直接而均匀地吸入呼吸道靶器官而迅速发生作用。(2)避免或减少全身用药的毒副作用。(3)使用方便,无需配合。因此,是治疗婴幼儿喘息的首选方法。而布地奈德混悬液作为一种糖皮质激素,其作用机制为缓解气道黏膜的水肿,稳定细胞膜,对抗炎性介质对肺的损伤,降低气道高反应[5]。由于雾化吸入后,仅有一小部分直接到达肺部发挥作用,故全身不良反应少,长期使用不会对儿童生长发育造成影响[6]。

我们对28例应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悬液的喘息婴幼儿进行了心理护理,治疗依从性高达100%。说明为了使婴幼儿顺利完成空气压缩泵的雾化治疗,适当的心理护理是必要的。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对患儿及其家属的护理宣教不容忽视,既要强调一般护理,亦要针对雾化吸入这种治疗方法采取相应的护理,如向患儿和家属讲解病情,介绍雾化吸入治疗的优点,指导使用雾化器等,从而提高家长对疾病及吸入疗法的认识,取得其信任和配合,才能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因为孩子是依恋父母的,家长情绪稳定,关心孩子,主动合作,很大程度上能使患儿克服恐惧的心理[7],同时指导患儿及其家属掌握正确的吸入方法亦是吸入治疗成功的关键。

[1] 徐雪影,张银英,梁燕娥,等.心理诱导在喘息性疾病患儿雾化吸入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07,6(3):43.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45.

[3] 戴家熊,韩连书.小儿哮喘[M].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98: 237.

[4] 董宗祈.哮喘患儿激素受体与激素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0,15(6):353.

[5] 欧阳若芸.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非喘息性慢阻肺的研究[J].中华结核呼吸杂志,1998,8(21):497.

[6] 张云锋,张玲,高玉先,等.BDP长期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观察及对生长发育、血浆皮质醇的影响[J].临床儿科杂志,2001,19(1):14.

[7] 周蓓,黄喘平.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病人的护理观察[J].护理研究,2007,21(2C):497.

Objective Probing the best solution by observing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nursing methods on atomization intake of Glucocorticoid Budesonide to treat infant asthma. Methods Divided the 55 clinic cases which satisf ed the infant asthma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mparison group from Nov. 2009 to Oct. 2010. The two groups adopted the same regular therapy of anti-infection and relieving cough and reducing sputum, etc., whereas in treatment group both budesonide suspension and terbutaline were applied by absorbing with the mask with the motivation of atomization pump of air compressor. In comparison group, adding up terbutaline intake by means of atomization. The intake time was 15-20 min, two times a day, and 5 days per therapy process. By adding up nursing during the period before, in the middle and after atomization at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therapeutic effect could be judged in compliance with patients clinic syndrome after 5 day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of Budesonide Suspension onto 28 cases of infant asthma, the total effectiveness after 5 days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mparison group (P<0.05) . Conclusion The syndrome of infant asthma at early stage could be relieved by applying Budesonide Suspension, whereas the intensive care and skilful application of atomization device could enable the intake to be in utmost effective.

Infant Asthma;Intake;Budesonide;Terbutaline;Nursing Interference

10.3969/j.issn.1009-4393.2011.19.004

518019 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 (刘璇 叶庆标 丘洁练宙映)

猜你喜欢

悬液布地奈德
布地奈德及特布他林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慢阻肺的临床效果
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在二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薯蓣皂苷元纳米混悬液的制备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撤机后咽喉疼痛缓解作用的观察
手术加曲安奈德注射结合术后放疗治疗瘢痕的疗效观察
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效果观察
手术加曲安奈德注射结合术后放疗治疗瘢痕的效果观察
布地奈德结合综合护理治疗支气管哮喘32例
美国FDA批准达芦那韦口服混悬液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