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州市小儿麻疹临床流行病学分析及护理体会

2011-01-26陈红敏李彩霞屈富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9期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心衰

陈红敏 李彩霞 屈富玲

(郑州市儿童医院保健科,河南郑州 450003)

小儿麻疹是一种由麻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伴随着免疫的深入的开展,小儿麻疹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经明显下降,但是伴随着流动的人口的增加,近几年来麻疹发病率有上升趋势,麻疹可以引起严重合并症,严重威胁儿童的生命健康[1]。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0月~2009年6月诊断麻疹患者246例,对其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46例均为笔者所在医院同期诊断的麻疹病例,男125例,女121例,年龄6个月~3岁,临床分型:轻型101例,普通型134例,重型11例。246例中主要并发症为:支气管肺炎130例,肠炎20例,喉炎16例,肝功能损伤10例,心衰8例,死亡1例,均为麻疹合并肺炎心衰。

1.2 流行病学资料

1.2.1 地区分布

郑州地区33例,农村或市郊213例,差异显著(P<0.01)。郑州地区发病率控制到一定水平,计划免疫工作开展较好,人口出生率较少,AFP监测较好,环境卫生,健康教育,家长意识认识到位。农村或市郊发病率控制到较低水平,AFP监测一般,特别是有些父母认为麻疹是必发的疾病,不重视疫苗的接种,认识不足,有漏种现象,人口密度大,进展不平衡,卫生条件差造成。

1.2.2 年龄分布

不同年龄组麻疹发病率存在较大差异。<6月者115例,其中5个月以内麻疹82例,1.0~1.5岁39例,1.5~2.0岁8例,>2岁18例。

1.2.3 时间分布

246例中10月份9例,11月份13例,12月份20例,次年1月份39例,2月份33例,3月份30例,4月份54例,5月份43例,6月份5例,1~4月份为高峰。

1.3 方法

1.3.1 查看门诊日志和病案室病历调查

1.3.2 护理干预 共收集麻疹患者246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非干预组,每组均为123例。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技术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通过向患者家长进行宣教,减轻患者及家长的恐惧心理。

2.2 一般护理

(1)病室应安静、通风、舒适,保证病室空气流通,室温以18~28℃为宜,相对湿度为50%~60%。(2)注意按呼吸道传染病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3)监测体温变化。麻疹初期不能轻易降温,以防止疹出不透。向患儿家长宣传,防止滥用退热药。体温如达39.5℃以上,为防止高热惊厥可以使用半量退热药,并配合物理降温,观察体温下降的程度,不可把温度降得过低。患儿退热时往往出汗增多,应及时擦干身体,更换清洁干净的衣裤,防止疹后皮肤受汗液侵蚀,造成皮肤破损。(4)鼓励患儿多饮水,饮食宜富营养,补充维生素A,给予易消化、少油腻、多维生素、清淡、半流饮食。(5)如咳嗽可用祛痰药,定期翻身拍背;剧咳和烦躁不安可用少量镇静剂。

2.3 麻疹合并肺炎、喉炎、心肌炎及心衰的护理

合并喉炎患者,可以使用地塞米松、红霉素及沐舒坦雾化吸入稀释痰液;注意防止喉部水肿,喉梗阻严重要及早行气管切开术;合并肺炎、心肌炎及心衰患儿给予抗菌药物治疗,输液过程中输液速度控制在20滴/min,使用丙种球蛋白的患儿在冲输液管过程中要更加注意输液速度及输液量;出现心力衰竭者要及早吸氧,使用强心药物、利尿药物或糖皮质激素治疗。

表1 干预组与非干预组拟定指标比较[n(%)]

非干预组没有采取任何干预措施,任其发展。

3 结果

麻疹发病农村高于城市,一年四季均有发病,婴儿发病率有明显增加趋势。干预组和非干预组的情况拟定指标观察见表1。

4 讨论

我国自1986年全国实行计划免疫以来,麻疹发病率得到较好控制,但因以下因素存在,使非干预组患者发病未得到控制且有所上升[2-3]:①流动人口增加,疫苗漏种情况增多;②有的父母对麻疹认识不足,特别是一些农村地区不重视麻疹疫苗的接种;③3~5岁内小儿免疫系统处于发育阶段,免疫功能不完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50%左右[4],因此改组预防的重点为:①需加强对麻疹的流行特点、临床表现、并发症等常识的宣教,使全民重视麻疹的预防,主动进行麻疹疫苗接种;②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及时查出漏种人员,补种疫苗,尤其注意小儿麻疹疫苗加强接种的年龄及必要性宣教,如有遗漏及时补种,提高疫苗加强接种率,总之在小儿麻疹预防中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的特征,制定相应预防措施,使麻疹得到有效控制,最终达到消灭该疾病的目标。

本研究显示,给予直接干预组效果比非干预组的效果明显,疗效好,非干预组患者疗效差。通过对重症麻疹患儿的护理我们体会到,扎实的护理基本功、丰富的医学知识、强烈的医疗责任心,加上细致的病情变化、耐心询问等方面是我们护理成功的关键。

[1] 王联君,孙丽英,姜忠林,等. 小月龄婴儿麻疹发病控制对策探讨[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22(1):49-50.

[2] 吴承刚. 2004年广东省麻疹监测与控制情况[J]. 广东疾病控制工作年鉴,2005:150-151.

[3] 叶俊茂,万烔. 麻疹临床特征35年的变迁[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02,20(8):243-244.

[4] 董亚军. 婴幼儿重症麻疹的护理[J]. 当代医学,2008,14(23):1185.

[5] 陈爱平.小儿麻疹患者的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3):21-22.

[6] 鲁侠.小儿麻诊的特点及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0):10-11.

[7] 张凤驰,康洪华,马丽艳.228例成人麻疹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6,3(33):12-13.

猜你喜欢

麻疹流行病学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美国新增60例麻疹病例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区域流行病学调查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周围的人没有患麻疹,为什么还要给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呢?
Trouble in Disney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