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观察

2011-01-24黄奋鸫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4期
关键词:疝的补片疝囊

黄奋鸫 彭 胜

(广州市南沙区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1462)

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观察

黄奋鸫 彭 胜

(广州市南沙区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1462)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对广州市南沙区中医院2007年3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腹外疝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68例,并随机选择2007年以前采用传统疝修补患者68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比。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无张力疝修补组所用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日、平均医疗费用、平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术后恢复日常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等差异显著,P<0.05。结论 腹外疝无张力疝修补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复发率,是治疗腹外疝的最佳术式。

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

疝是指腹内器官或组织从腹壁缺损或薄弱区域非正常的突出。近年来,人造补片的应用使得腹外疝的术后复发率明显下降,使用补片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越来越普及,除具有住院时间短、切口疼痛轻、肠功能恢复快及可较早地恢复工作等优点外,最为重要的是手术最大程度地保留原疝环的强度,使切口的并发症及术后的复发率大为降低[1]。应用疝补片修补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传统手术不能解决的问题,手术的难点在于疝内容物的回纳、补片的放置和成功地固定[2]。本文对广州市南沙区中医院从2007年3月至2009年2月采用疝补片68例腹外疝患者行人工补片无张力修补术,疗效显著,现将材料归纳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资料根据广州市南沙区中医院2007年3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腹外疝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68例,其中男性患者49例,51个疝,女性患者9例,9个疝;最小年龄14岁,最大年龄81岁,平均年龄(62.3±5.6)岁;其中>60岁44例,占64.7%。腹外疝的种类:腹股沟斜疝41例51个疝,直疝7例9个疝,股疝3例,腹壁切口疝8例,其中双侧斜疝10例,双侧直疝2例;复发疝7例20个疝(腹股沟斜疝8例11个疝,直疝2例,切口疝7例,其中6例为3次复发),>60岁病例中有合并症者占93.5%(58/62),其中合并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43例,肺气肿肺心病26例,慢性支气管炎21例,前列腺增生28例,睾丸或精索鞘膜积液11例,睾丸下降不全2例,肝硬化腹水23例,脑血管病变31例,血友病1例,慢性便秘17例。随机选择广州市南沙区中医院2007年以前采用传统疝修补患者68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情况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手术一般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67例,局麻11例;术式有Lichtenstein术式28例,Rutkow术式50例。切口,游离疝囊、电凝止血;距内环口1.5 cm处高位结扎疝囊颈部,并横断疝囊,上顶入腹腔,塞入网塞,1号丝线四周缝合固定在腹壁缺损缘;选用合适网塞,游离精索移位于腹外斜肌腱膜深面;平铺补片,防止转曲,缝合固定,耻骨梳韧带处缝合固定3针。使用抗生素3~5d。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

2 结 果

2.1 术后恢复情况

本组仅1例用网片修补的双侧巨大斜疝和4例复发性切口疝术后切口疼痛各使用哌替啶75肌肉注射1次,其余患者均无明显疼痛,无需使用任何止痛药。观察指标为手术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下地活动、术后出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见表1、2。

表1 两组手术一般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3 讨 论

传统疝修补术强行拉拢腹股沟区的缺损和薄弱区域,完全不符合解剖生理,组织血供差,愈合缓慢,因而术区痛苦大,恢复时间长,复发率高,复发率仍维持在5%~10%[3]。

本术式采用聚丙烯疝环充填网塞和补片充填,腹膜反应减轻,能有效防止腹内压,预防新疝囊形成;该补片有很强的抗张强度,不吸收,不扰乱正常解剖和无缝线张力,无组织撕裂之虑,技术简单,快速,效果好,术后痛苦小,恢复快,复发率低有很强的抗感染能力,经大量病例使用证明其无排异反应,安全可靠,系腹股沟疝的理想修补方法,经临床观察疗效亦较满意,大大节约了患者费用[4]。本组术后复发2例,1例未再手术,1例再手术时疝囊在耻骨结节处突出,证明前次手术时网片与耻骨结节处固定不妥导致复发。

我们认为术中应注意如下几点:①使用电刀电凝,创面彻底止血,是减少术后切口血肿及切口感染的关键环节,止血不彻底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最好在术后切口处置砂袋压迫24~48h。②疝囊颈高位游离必须达腹膜前脂肪层,游离精索,距内环口1.5~2cm处高位结扎疝囊颈,疝囊颈上顶入腹腔后塞入网塞刚好适度,四周丝线缝合固定,最好不用可吸收线缝合,因为可吸收线多在术后7d左右吸收,此时网塞并未固定好,可能导致网塞移位,还应注意固定网塞时勿伤精索血管。③根据腹壁缺损大小选用网塞,可以剪去部分花瓣缩小网塞,较大缺损可1~3个网塞同时使用。④腹外斜肌腱膜深面及精索后方平铺大小适中网片,不能转曲,四周丝线缝合固定,尤其注意耻骨梳韧带处缝合固定是减少术后复发的关键环节。⑤网塞及补片置入体内,作为机体来讲是一种异物,可能引起异物反应性炎症,围手术期必须使用抗生素3~5d。总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1] 叶华,王捷,陈双.门诊施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附132例报告)[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3,3(2):114-115.

[2] 郭志义,陈少云.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与传统手术方法的比较[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5,8(2):78.

[3] 朱立新,姬晓静.腹股沟巨大复发疝无张力修补术式选择及决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1):20-21.

[4] 陈杰,那冬鸣,申英末.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在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5,20(2):107-108.

R656.2

B

1671-8194(2011)04-0118-02

10.15912/j.cnki.gocm.2011.04.072

猜你喜欢

疝的补片疝囊
不同假疝囊处理方法对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比较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污染和感染区域中应用生物补片的研究进展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补片的选择与固定
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效果研究
胃镜对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分析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采用疝囊剥离与横断处理治疗Ⅲ型腹股沟疝的对比研究
自固定补片与普通聚丙烯补片在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的对比研究
腹膜前Kugel补片法治疗股疝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