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的效率——译文合理异化程度的评估

2010-12-28王海生夏长志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11期
关键词:帕累托归化异化

王海生,夏长志

(通化师范学院 外语系,吉林 通化 134002)

翻译的效率
——译文合理异化程度的评估

王海生,夏长志

(通化师范学院 外语系,吉林 通化 134002)

翻译被称为跨文化交际,从文化角度入手,以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为理论平台探讨翻译中异化程度的评估标准有助于为解决异化的理论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翻译;异化;效率

自从将“文化”引入翻译的范畴,直译意译之争便转化为归化异化之争。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有着各自独特的风俗习惯与思维方式,而语言承载着各自的文化内涵。那么在翻译过程中,当出现相异甚或一语独有现象即我们所说的文化异质因素时,就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美国解构主义翻译家韦努蒂(Venuti,1995)提出了“归化法”和“异化法”。归化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采用译文读者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其代表人物是奈达(Nida,1964),他提出了“功能对等”,认为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等值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 异化以原语文化为归宿,尽量保留原语文化的特有的表达方式并将它输入目的语,在译文中突出原语的异国情调。韦努蒂是异化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反对英美传统的归化,主张异化的翻译,其目的是要发展一种抵御以目的语文化价值观占主导地位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以表现外国文本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韦努蒂,1995)

其实归化异化只是一个程度问题,因为百分之百的归化和百分之百的异化在翻译实践中都是不存在的,任何一种译文都包含了归化和异化的成分。它们是一个连续体(continuum),理论上百分之百的归化可以看成是零级的异化,因此,任何一种译文都是两者之间的一点。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评估一篇译文的优劣呢?应该如何评估一篇译文的异化程度是否科学呢?

一、翻译经济学

翻译研究正逐渐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其日渐丰满、成熟的理论积淀无疑受益于语言学、哲学、美学、政治学等诸多学科,表现出显著的跨学科性质。

但不无遗憾的是,社科研究中广为应用的经济学在翻译研究中几乎处于“缺席”状态。不仅几乎没有什么翻译学者公开宣布经济学应当在翻译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即使一些翻译学者的研究事实上已经涉及了翻译与经济的互动问题,如王海生(2009)的《归化与异化的效用分析》,但基本上也只是散论,无法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也因此无法对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应当将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引进到翻译研究中来。

1.翻译是一种利益驱动的经济活动

在不同的局限条件下,人会有不同的需求,或者说有不同的价值取向,这在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中,阐述得非常精辟。由于生存、安全、社交、受尊重和自我实现等不同层次的需求,自然就产生不同层次的“最大利益”,也就是说有不同层次的价值观。

我们说翻译是一种利益驱动的活动,因为从事翻译的人都是为了追求某种利益。这种利益可以是经济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也就是说,有的人翻译是为了养家糊口;有的人为满足个人兴趣;有的人出于传播文化的目的;有的人为了帮助别人;有的人是要通过译文表达自己的思想等等。总之,只要能满足译者自我实现的利益需求,就会产生翻译活动。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产品不仅仅表现为一种实物,也可以表现为一种服务。而译文也因此成为译者的产品。因此,我们可以说,翻译是一种利益驱动的经济活动。

2.作为文化供给方的译者

既然译文是译者的产品,译者自然也就成了译文的生产者、文化的供给者。我们知道,有高质量和比较差的产品和服务,而翻译中也有高质量和比较差的译文;有价格高和价格低的同类产品,而翻译中也有由同一原文产生的异化程度高、难以理解和异化程度低、容易理解的译文。

3.作为文化消费方的读者

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有生产者就一定有消费者。在翻译活动中,读者显然是译文的阅读者、文化的消费者。我们知道有经济能力强和经济能力弱的消费者,而翻译中也有自身素质强和自身素质弱的读者;有消费能力强和消费能力弱的消费者,而翻译中也有理解能力强和理解能力差的读者。

二、翻译中的文化需求与供给

翻译中的文化需求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条件下,读者愿意且有有能力理解的、对译文中文化的需求。

需求曲线是指其它条件不变时,将某译文的异化程度与其需求关联起来的曲线。此时,需求函数可表示为:Q=f(F)。需求曲线上的各点,反映了译文的异化程度与其需求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需求曲线

供给曲线特征是向右下方倾斜,具有负斜率。需求曲线分为个体需求曲线和整体需求曲线。二者的形状类同。个体需求曲线表示单个读者对译文文化需求与其异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整体需求曲线表示全体读者对译文文化需求与其异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整体需求曲线可由各单个读者的需求曲线横向相加求得,即在每个异化程度之下的整体需求量是所有个人在该异化程度之下的需求之和。

需求量和需求的变动:

(1)需求量的变动:非异化程度因素维持不变,由于异化程度变动而引起需求量的变动。特点:需求曲线维持不动,需求量随异化程度变动而沿着原需求曲线变动。

(2)需求的变动:异化程度保持不变,其它非异化程度因素发生变化时,导致需求量的变动。特点:需求曲线位移。需求曲线右上移,意味着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左下移,意味着需求减少。

翻译中的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条件下,译者愿意并且能够为读者提供译文文化。供给曲线指其它条件不变时,将某译文的异化程度与其文化供给关联起来的曲线。供给曲线特征为向右上方倾斜,具有正斜率。

图2 供给曲线

三、翻译中文化的需求—供给分析

1.均衡

均衡指变动着的各种因素处于一种暂时稳定(或相对静止)的状态。均衡并不意味着不会再变动。若条件变了,原来的均衡就不存在,进而会产生新的均衡。从动态的观点看,均衡是短暂的,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均衡是一种分析方法,通过对均衡价格的分析,可说明需求、供给与异化程度之间的关系。

2.均衡异化程度的决定

异化程度的形成,取决于供需双方。如果用图形表示,也就是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了该译文的异化程度。这个异化程度,称之为均衡异化程度。

图3 均衡异化程度

均衡异化程度是指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异化程度。供给和需求两条曲线相交之处,表明此时需求量等于供给量,即表明这种异化程度能够使供需双方都满意。均衡的意义:达到这种状态后,如果异化程度背离均衡异化程度,就有自动恢复到均衡点并保持均衡的趋势。译文的均衡异化程度表现为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在供求力量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当异化程度偏离均衡异化程度时,就会出现需求量和供给量不相等的状态。一般来说,在需求机制的作用下,这种供求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会逐步消失,实际的异化程度会自动恢复到均衡异化程度水平。

(1)当异化程度高于均衡异化程度时,由于需求少,供给多,必将导致异化程度下跌。在此过程中,只要供求曲线不发生移动,异化程度就会一直下跌到F0为止,从而使供求量相等,又恢复均衡。

图4 供求曲线的移动

(2)当异化程度低于均衡异化程度时,由于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必使异化程度上升。在此过程中,只要供求曲线不发生移动,异化程度就会一直上升到F0为止,从而使供求量相等,又恢复了均衡。

总之,均衡异化程度的形成,取决于供需双方。均衡是必然趋势,也是正常状态。而脱离均衡点的异化程度必然形成供过于求或求过于供的失衡状态。由于供求双方需求关系的作用存在着自我调节的机制,失衡将趋于均衡。

四、异化程度的评估标准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译文合理的均衡的异化程度应该是均衡异化程度,那么,作为译者如何判断自己的译文的异化程度是否达到均衡标准呢?经济学里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是帕累托标准,这个概念也一样可以借用到翻译理论当中来。

1.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

帕累托最优指的是已经达到“不损害一些人就不能进一步改善任何人”的状态。用帕累托标准衡量,就是任何活动,不损害任何一个人的利益,但至少会使其中一个人收益,这就是“帕累托改进”。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认为自己的利益有所改善,而其他人认为自己的利益没有被损害的时候,我们才能称之为“帕累托改进”。比如乘电梯,电梯只能载10人,假如上来正好10人,我们就可称之为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因为再多上1人,就会因超载谁也上不了,这就损害了别人的利益。反之如果大家都等着上楼,本可以载10人的电梯只让上9人,也不符合帕累托标准,因为此时还可以增加1个人而不致影响其他人上楼。所以,还能够进行帕累托改进的状态,就不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2.卡尔多效率标准

由于在现实世界中几乎不可能满足帕累托优势存在的条件,而经济学家对效率概念谈论较多,很明显,经济学中起作用的效率概念并不是帕累托优势意义上的。当经济学家在谈论自由贸易、竞争、污染控制或某些其他政策或关于世界状况是有效率的时,一般指的是卡尔多-希克斯效率(Kaldor-Hicks efficiency)。(波斯纳,1999)按照这一效率标准,在现有状态下重新调整过程中获得利益的人,只要其所增加的利益足以补偿(并不要求必须实际补偿)在同一调整过程中受到损失的人的利益,那么,这种调整就是有效率的。

也就是说,在现有的状态下,如果提高译文的异化程度能够满足300个读者的文化消费需要,但超过了100个读者的消费能力,则异化程度的提高就是有效率的。而如果降低异化程度能够满足100个读者的消费水平,却不能满足300个读者的文化消费需要,则异化程度的降低就是无效率的。

3.运用统计方法进行翻译效率的评估

统计方法用来研究事物发展变化具有不同可能性的随机现象,它可以表现客观事物发展进程中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对立统一。读者反应是一种必然的现象,一个特定文本的读者由大量成员所组成,每个成员对文本的反应以及他们的变化发展都是不确定的,但却必然呈现出概率的性质。因此,我们可以探求整个集合的规律性,从而了解均衡供求状态。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对读者的问卷调查来考察合理的异化程度。通过统计读者对同一篇文章不同异化程度译文的满意程度,就可以计算出最具效率的翻译,从而达到卡尔多效率标准。

4.卡尔多效率实例分析

从翻译史上看,一部译作在不同时期往往受欢迎的程度会有很大的不同。人们对鲁迅的“直译”说也历来褒贬不一。那么,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卡尔多效率分析可以给我们提供直观的分析。1919年,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文学翻译进入了第二个高潮时期。为了适应这一时代的文化运动和社会发展,在鲁迅、茅盾、郭沫若等文化巨匠的带领下,许多翻译家和作家从外国文学作品中吸取营养,以达到改造文化、丰富汉语语言、改造社会的目的。也就是说文化消费者理解力上升,导致了翻译异化程度升高,否则显然不能满足大多数读者的文化消费需求,也就无法达到卡尔多效率标准。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这一时期译者一般都采用了异化程度较高的译法,力求译出“原汁原味”的作品,用以引进大量的西方词汇和句法结构,从而逐步克服了汉语词汇贫乏和句式单调的弊端,促进了汉语白话文的发展和成熟。这种译法是为了适应“五四”新文化运动和当时的社会发展需要,适应当时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读者的需要,应该说这是符合当时客观文化供求背景的高效率的翻译方法。

我们要评估过去翻译的异化程度,则必须考虑当时具体情况。脱离了时代背景,用今天的标准去分析当时的翻译效率是不科学的。译文的异化程度只能由各个时期的整体文化消费能力决定,也就是说,异化程度是动态的,翻译效率的界定也是受众多变量制约的,而非静态的、一成不变的,不以译者的主观意志转移,否则译文必将失去大多数的读者。这是由各个时期的文化供求关系和卡尔多效率标准所决定的。

五、结语

翻译理论从一开始就呈现出明显的跨学科态势,经济学理论能够为翻译中的很多问题提供一个理想的理论平台,能够很好地解释读者与译者的互动关系。经济学可以很好地解释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的难题,并且为评估合理的异化程度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是为翻译学中引进经济学理论抛砖引玉,希望能早日建立完善的系统体系。

[1] Nida Eugene.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64.

[2] Venuti,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

[3]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王海生.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效用分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05).

[5]王海生.翻译中文化的供求关系分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06).

Efficiency of Translation:Assessment on Version's Reasonable Degree of Foreignization

WANG Hai-sheng,XIA Chang-zhi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Tonghua Normal University,Tonghua,Jilin 134002,China)

Translation is also calle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this essay seeks to explore the degree of foreigniz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supply and demand theory in Economics from the angle of culture,thus offer a new method to evaluate the foreignization in translation.

translation;foreignization;efficiency

H059

A

1008—7974(2010)11—0070—03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经济学视角分析”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07]第321号

2010—01—05

王海生(1973-),吉林通化人,通化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夏长志(1972-),吉林通化人,通化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

林凡)

猜你喜欢

帕累托归化异化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成都经济区极端降水广义帕累托分布模型研究
测大角归化法归化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归化(双语加油站)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审判工作量何以最优:民事审判单元的“帕累托效率”——以C市基层法院为例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伦理视角下电影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帕累托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