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西安:立足自主创新 助推跨越式发展

2010-12-22徐可为

创新时代 2009年12期
关键词:西安专利知识产权

徐可为

数据是最好的见证!自1985年《专利法》实施以来,西安市专利申请量用了18年时间才达到第一个2000件,但第二个2000件用了3年时间,第三个2000件仅用了11个月时间。2008年全市专利申请量9584件,2009年1-11月达到10217件,首次突破1万件。这一组看似简单、枯燥的数字,却真实记录了西安知识产权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历程。

西安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我国重要的科技教育、国防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前列。全市现有普通高等院校48所,各类科研机构380家,拥有国家级重点试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检测中心41个,科技型中小企业4000多家,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40余家,拥有技术转移、风险投资、科技评估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420家;拥有“两院”院士48人,国家和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58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2万人,占全市职工总数26.5%,每万人口中专业技术人员500人,科技人员密集程度居全国前列。突出的科技资源优势使全市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显著增加,形成了以西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为龙头的“两区两基地”区域创新发展战略格局,为全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支撑。

西安的成效

近年来,西安市围绕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切实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自主创新成果丰硕,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实现双提升。全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屡获殊荣,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西安地区企事业单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项目达50余项,约占全省的95%以上、全国的十分之一。其中西北工业大学的“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填补了我国在这一奖项上长达六年的空缺。西安西电捷通无线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的“一种无线局域网移动设备安全接入及数据保密通信的方法”、第四军医大学的“组合式生物芯片”项目获第九届中国专利金奖。

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显著增强,“西安制造”彰显专利品牌。西安市先后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和示范创建市,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和国家知识产权兴贸工程试点基地,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列为省级专利技术产业化园区,西安交通大学、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公司、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等30多家被列为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试点单位。特别是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显著增强,如西安西电捷通无线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仅在无线宽带IP技术领域就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申请国际PCT专利3项,初步形成了无线IP技术领域局部专利簇,尤其是以专利技术为核心的无线局域网(WAPI)技术和标准,引起美、英等发达国家政府的关注,一度成为中美贸易谈判的焦点。该公司依靠知识产权制度,将自身的专利与标准紧密结合在一起,创立了“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的“一条龙”知识产权工作模式,走上了一条我国IT领域由长期以来适应规则、被动参与转向制定规则、主动引领和示范带动的创新之路,对推动我国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标准化和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的轴流压缩机主导产品以其拥有的9项专利和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等知识产权优势,有力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西安达刚公路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沥青路面机械设备系列专利产品远销海外市场,自主知识产权的运用及产业化为企业带来了勃勃生机。市委书记孙清云同志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西安经济遇寒不冷的原因是“我们一直坚持自主创新和打造过得硬的专利品牌‘西安制造”。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卓有成效,创新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西安市深入开展了“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和“雷雨”、“天网”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累计检查专利商品800余种,查处注册商标侵权假冒案件300多件,没收并销毁侵权物品、非法音像制品60多万件,罚款1000余万元。国务院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督查组在对西安进行检查后表示,西安市在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权盗版方面成效明显。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自2006年开始实行“知识产权案件民事、刑事、行政审判一体化”的审判模式,每年公布知识产权十大民事案件,其中裴国良侵害商业秘密案、无锡隆盛电缆材料厂侵犯发明专利权案等知识产权案件,在西部甚至全国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西安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中心等机构受理知识产权纠纷鉴定百余件,有效维护了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近几年,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德国英飞凌公司等一批全球著名的领军企业纷纷落户西安,在西安投资建厂,设立研发中心,充分说明了西安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卓有成效,创新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日趋完善,知识产权工作强势而为,2007年3月,西安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建设创新性城市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能力,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2009年9月24日,《西安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通过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并于2009年11月1日正式实施。《条例》作为西安科技领域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特别强调要“支持企业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业务”。

2009年的机构改革中,西安市知识产权局升格为一级局,与市科技局合署办公,西安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成立了专利、商标、著作权三位一体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户县、高陵县先后被批准列入首批国家和陕西省实施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县,西电集团、陕汽集团等单位也成立了知识产权(专利)管理办公室。全市已初步建立起市、区(县)及企事业单位三级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和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西安的保障

创新工作思路,明确目标任务。2007年以来,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和陕西省委、省政府对城市知识产权工作的要求,西安市委、市政府不断解放思想,创新观念,结合西安实际,提出了全市知识产权工作“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以提升全民知识产权意识为重点,以建立健全现代知识产权制度为核心,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大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能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及实施“一个战略”和“七项工程”的工作重点,即: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和运用,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工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程、知识产权保护及环境建设工程、知识产权制度建

设工程、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工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工程、重大专利技术产业化工程。同时,明确提出知识产权工作“六有四强”的目标,“六有”是:宣传有见识、创造有核心、管理有办法、保护有效果、运用有能力、服务有体系;“四强”即:强力推进——在整个知识产权工作层面强力推进;强势而为——在知识产权法制环境建设中理直气壮、承担责任,强势而为;强烈表征——紧紧围绕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热点和关键领域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强行突破——在主导产业、核心技术、制度建设等方面强行突破。通过“六有四强‘1+7”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为创新型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西安有着明显的科技资源优势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众多的特点,努力提高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就成为当前知识产权工作的重点。

在知识产权创造方面,西安市积极培育自主创新成果,着力推动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实施了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工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程和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工程,开展了一系列宣传、培训和创新发明大赛等活动,并每年设立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专利申请资助,加大对企业专利申请特别是发明专利申请的扶持力度。通过这些举措,一方面提高了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营造了良好的自主创新环境和尊重知识、保护知识产权的浓厚社会氛围,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稳步增长,专利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显著增强。

在知识产权运用方面,围绕“鼓励自主创新,支持产学研结合,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成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主体”的工作方针,以“知识产权能力建设”计划为平台,开展了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大力扶持专利技术实施、转化,积极探索企业知识产权运用与产业化工作新路。2007年以来,在总结试点、示范工作的基础上,全市开展了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作,每年确定25家企业列入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计划,努力培育形成一批知识产权保护有力,专利产出能力强,专利技术实施情况好、专利产业化程度高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009年,为帮助企业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全市90%的科技经费投向了企业,同时加大了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作力度,由以往每年确定25家企业增加到今年的35家,并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工作体系,努力提高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抵御风险、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水平,有效地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更新工作观念,增强服务功能。为进一步鼓励发明创造,推动自主创新成果产权化、商业化、产业化,西安知识产权工作着力突出开发区、产业基地科技进步的主阵地作用和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注重发挥国家级的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安曲江新区、西安沪灞生态区和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这“四区一港两基地”科技进步的示范带动效应,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及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的政策激励机制,对具有或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开发项目优先立项,对自主创新的产品或服务政府优先采购,并对牵头制定技术标准的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壮大特色产业。

同时,市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更新工作观念,强化服务职能,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市知识产权讲师团、知识产权小分队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进机关、学校、企业和社区活动,编印、发放《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企业知识产权服务手册》等宣传资料,宣传普及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政策法规和基本知识;深入各产业园区、基地和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应对金融危机”调研,指导和帮助企业解决知识产权疑点、难点问题;各新闻媒体及时、客观、准确地报道国际国内知识产权重大事件,加强对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教育,为推动全民创新、创业营造更好的环境。全市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也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拥有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服务机构20多家,西安高新区、经开区分别设立了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大厅,为区内企业提供更为便捷的专利、商标、著作权登记等服务。

西安的坚持

2009年6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建设以西安为中心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9月,西安市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为全国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10年经济工作要“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这些都为西安科技和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及国务院《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精神,努力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一是围绕《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在建设以西安为中心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过程中,切实加强区域知识产权工作,有效整合知识产权资源,建立区域知识产权工作联动机制和协作机制,积极开展交流与协作,推动经济区内知识产权工作全面、协调发展。

二是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对示范创建工作的要求,扎实、有效地开展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加快制定、实施《西安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努力完成示范创建工作目标任务,全力打造知识产权强市,为城市知识产权工作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切实加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进一步突出企业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工作的主体作用,继续开展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作,加快推进企业知识产权运用和产业化步伐,不断增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在政策引导、机制创新、资源配置、计划管理等方面勇于创新、大胆实践,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猜你喜欢

西安专利知识产权
专利
西安2021
Oh 西安
发明与专利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知识产权
专利
节能——环保——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