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路线:发展和保护的双赢

2010-12-22

创新时代 2009年12期
关键词:全区内蒙古草原

刘 洋

2000年,内蒙古作为最后一个拿到通行证的“旅客”登上了西部大开发列车。随着西部大开发卷轴的徐徐展开,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开始沸腾,从干部到基层群众,都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新思路、新机制、新办法,一项项开发和改革的新思路不断涌现,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借助西部大开发的劲风,内蒙古张起了快速发展的风帆,西部大开发的10年,内蒙古以崭新的姿态展示在世人面前。

正如2009年9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巴特尔在国庆新闻中心举办的“西部大开发成就”新闻发布会上所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10年,是内蒙古经济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历史时期。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实现了重大的历史性跨越。”

内蒙古雄踞祖国正北方,边境线长达4200公里,拥有全国1/8的国土,1/4的草原,1/17的耕地,1/10的森林……已经发现各类矿产130种,预测资源量为1.2万亿吨,其中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煤炭储量居全国第二。据有关部门统计,各类矿藏储量占全国前三位的有29种,前10位的有56种。同时,内蒙古东西横跨2000多公里,具有重要的经济传导功能,其经济兴衰进退波及影响到毗邻的8个省区;有10多条国道公路或起始或穿过内蒙古,有2条国际铁路和数条国际公路经内蒙古出境;在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总格局中,对俄罗斯、蒙古及东欧,内蒙古处在最前沿。内蒙古出现的许多资源富集并且发展态势好的“经济隆起带”、过渡带,由华北、东北向西北延伸过渡,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发挥着示范、传导、联动的巨大功能。

发展-还给草原绿色的魂

地跨三北地区的内蒙古,是祖国北疆的重要生态屏障,保护好这里的草原林海,不仅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的重大责任。但由于过去忽视环境保护的无序开发,造成生态严重退化,风沙肆虐,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成为历史。西部大开发重新鼓起了内蒙古人民恢复生态、再造秀美山川的风帆。

在西部大开发起步之初,怎样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改善的“双赢”就成为内蒙古上上下下制定发展思路的出发点。内蒙古适时提出了“把内蒙古建设成为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防线”的建设目标,实现山川秀美,并将生态建设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和切入点。这是内蒙古对以往开发方向的战略性调整,展示出一个不同于过去的全新开发思路。

从内蒙古最西端阿拉善高原的防沙治沙工程到中部各盟市实施的京津周边地区沙源治理工程,以及东部大兴安岭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内蒙古呈现出一条绵延数千公里的热火朝天的生态建设图,整个北疆大地到处涌动着种树种草热潮。

10年来,内蒙古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370多亿元,相继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八大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全区草原面积建设总规模达到了7458万亩,禁牧休牧面积达到7.2亿亩,2.4亿亩风沙危害面积和1.5亿亩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初步治理,生态环境出现了整体遏制、局部改善的历史性转变。

加大保护和建设的力度并不等于不开发,这些年来,内蒙古采取了“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的办法,既保护了生态,同时又开发了资源。比如,内蒙古的锡林郭勒盟20.3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中,占88%的草原面积只开发了0.3%。经过这些年的努力,锡林郭勒盟的财政收入较2000年增长了10.8倍。随着财力的增长,每年能拿出十几亿元来进行草原生态的保护和建设,用0.3%的开发面积保护了99.7%的草原面积,实现了草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共赢。

速度-实现草原金色的梦

西部大开发给内蒙古带来新的机遇。自2000年被国务院批准纳入西部大开发范围内以来,内蒙古抢抓机遇、调整结构、突出重点、发挥优势,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GDP总量及在全国各省区市的位次连续跃过几个重大台阶,经济增速自2002年以来连续七年居全国第一。内蒙古经济近几年的高速增长,已引起了国内一些专家学者和媒体的注意,称之为“内蒙古模式”。“快、大、长、好”的四大亮点,实现了草原金色的梦。

2000年到2008年间,内蒙古经济增长了2.66倍,年均增长17.6%,增速快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7.4个百分点,其中2002年至2008年连续7年增速居全国第一,而且也比改革开放以来年平均增长12.1%的速度高出5.5个百分点。

进入“十五”时期以来,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总量由全国的后列进人中列,在全国的地位明显提高。2000年,全区生产总值为1539.12亿元,位于全国第24位,西部第5位;人均生产总值仅为6502元,居于全国第16位,西部第2位。2008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7761.8亿元,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由1.6%提高到2.4%。截至2008年底,全区(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了32214元,按2008年年平均汇率折算,为4638美元,居全国第8位,连续6年保持西部第1位。从2000年开始,内蒙古已经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年均增长达到17.6%,快于全国平均水平7.4个百分点。这是内蒙古改革开放30年来,截止目前经济保持最长的增长周期。GDP增速2002年至2008年连续7年增速居全国第一。“七连冠”在我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省级经济发展史上是未曾出现过的奇迹,内蒙古首开先例。

进入新世纪后,内蒙古在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经济运行质量也明显提高,表现在: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持续大幅增加,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作为政府增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调控手段之一的地方财政总收入2008年达到1107.31亿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6个百分点,在西部12个省区市中排第2位。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700元,居全国第8位。

企业利润保持大幅度增长。2007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42亿元,比2002年增长16.2倍,年均增长76.7%,快于全国平均水平40个百分点以上。其中,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年均增长64.2%。2008年前11个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14.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7%,比同期全国平均增速高35.8个百分点。

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和改善。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自治区经济盘子的持续做大,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明显提高,各地相继出台增加工资与补贴的政策,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保证离退休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和减少支出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全区城镇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5129元提高到2008年的14431元,若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11.9%,收入在全国的位次上升到第9位,在西部由第8位跃居到2008年的第1位。农村牧区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牧民得到更多实惠,充分调动了农牧民生产积极性,特别是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加快,非农产业稳步发展,有力拉动了农牧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2038元提高到2008年的4656元,若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3%,收入水平居全国第14位,连续6年居西部第1位。

与此同时,拥有伊利、蒙牛、小肥羊等34个中国驰名商标;拥有煤直接液化、煤间接液化等30多项处于国际和国内领先地位的工艺和设备。2008年,全区原煤产量和发电量分别居全国第2位和第4位,外送电量居全国第1位,钢材、建材和化工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全区粮食产量达到420亿斤,人均粮食产量在全国居第3位,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和5个粮食净调出省区之一,每年可为国家提供100多亿斤商品粮,200多万吨牛羊肉和近1000万吨牛奶,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农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开放-敞开草原蓝色的胸怀

从未有过的大开发,使内蒙古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开放新局面。一个个招商引资的新政策、一项项吸引人才的新措施使内蒙古向更高的层次和水平全方位扩大开放,广袤的绿草地向世界畅开了胸怀。

“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封闭意识转变成“你赚钱,我发展”的开放思想。一大批中央企业纷纷扎根草原,带来先进的技术、成熟的管理、大量的投资,甚至定型的产品和稳定的客户市场。引进来走出去,内蒙古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正是内蒙古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最显著特点。国内外名牌企业纷纷进军草原的同时,内蒙古的一批名牌企业也走出区外、走出国门。伊利集团兼并重组了多家冷冻食品公司,在北京、黑龙江、新疆等地投巨资重组或新建起了牛奶深加工企业;鄂尔多斯羊绒集团、鹿王集团相继走出国门,在蒙古国、新加坡、马达加斯加办起了羊绒加工厂和羊绒衫厂;内蒙古电视台在蒙古国成功落地,拥有众多的电视观众。

作为我国向北开放的前沿阵地,内蒙古以二连浩特、满洲里等18个沿边口岸为重点,加快开放,构筑外资、外贸、外经一体,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满洲里市,直接与俄罗斯乌兰乌德、伊尔库次克、赤塔等地的商家进行贸易活动的商家随处可见。立足于大开放、大动作、大文章的思路,自治区还大力改善投资环境,交通、通信、信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如火如荼。

的确,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年来,使内蒙古焕发出勃勃生机。但是,我们也应认识到内蒙古还未完全将本地的资源优势、地域优势、后发优势和民族特色优势充分转化成经济优势,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还存在着较大差距。我们深知,完成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战略,内蒙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十年的发展,我们既有成功的经验需要总结,也有欠完善的地方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内蒙古的2400万草原儿女有决心、有信心,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努力推动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全区内蒙古草原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讲解《草原图》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可爱的内蒙古
南宁市:把握环境保护新常态 担当全区执法排头兵
爱在内蒙古
可可托海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