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人际信任、应对方式和孤独感的相关研究

2010-12-19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人际消极信任

林 燕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福州 350001)

大学生人际信任、应对方式和孤独感的相关研究

林 燕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福州 350001)

目的:探讨福州大学城在校大学生(大一、大二、大三)人际信任、应对方式和孤独感现状及关系。方法:对三所学校 266名学生随机抽样,采用 UCLA孤独量表、人际信任量表(IT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孤独感、人际信任、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不存在性别差异。②在校大学生普遍存在较高的孤独感。孤独感不存在年级、性别差异,但存在校际差异,福大学生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师大学生。③学生的消极应对方式在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积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大一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均比大二大三学生优越。大二大三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差异不显著。④师大学生相对于医大和福大学生应对方式不积极。⑤大一至大三的学生孤独感和其积极应对方式有显著差异。结论:人际信任、消极应对方式对孤独感不具有预测性;积极应对方式对孤独感有一定的预测性。

孤独感;人际信任;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

1 引言

1.1 孤独感的理解

孤独感是当个体感觉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距离时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常伴有寂寞、无助、郁闷等不良情绪反应和难耐的精神空落感[1]。Peplau的说法较受赞同:孤独涉及个体对社会相互作用的数量和质量的感觉,“当一个社会关系网比预期的更小或更不满意时,孤独就会出现”。孤独感并非指寂寞,有些人即使身边有很多朋友和亲人依然感到孤独[2][3]。孤独感强调的是个体的主观心理体验与客观的外界条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对于大学生来讲,他们期望被认可、接纳,然而却时常不得不含泪承受被人拒绝的白眼;他们寻求感情的依恋与寄托,然而却经常不得不忍受孤独的煎熬,等等[4]。

1.2 人际信任的理解

人际信任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低人际信任使个体的情感得不到满足,导致孤独感的产生。Joff等人指出,应对是个体对现实环境变化有意识、有目的和灵活的调节行为[5]。人际信任,是指对他人、团体言语承诺的可靠的一种主观预期判断[6]。人际信任是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交往对象的言词、承诺以及书面或口头陈述的可靠程度的一种概括化期望[7]。人际信任属于社会心理范畴。人际信任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个人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能否健康发展。

1.3 应对方式的理解

应对方式是指个体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所采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又可称为应对策略或应对机制[8]。它介于应激源与人的身心健康之间,适宜的应对能够缓解和调节应激情景对个体的压力,对维护身心健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9]。

个体采取的应对方式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但是积极和消极并不是相对的,积极应对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有积极的后果,或者消极应对一定有消极的后果。就如“自己安慰自己”被归为消极应对,但却有缓解压力的作用。

1.4 研究动态

学者研究结果表明人际信任对师范院校贫困生的孤独感有显著影响[10]。大学生孤独感程度与应对方式有显著差异,中、低孤独感学生的成熟应对方式得分高于高孤独感学生,其不成熟方式得分低于高孤独感学生[11]。

1.5 研究目的

学者通过调研发现对大学生孤独感的研究多针对孤独感的研究和人际信任关系方面,在孤独感和应对方式关系方面很少,而把孤独感、人际信任、应对方式放在一起研究至今还是空白。本次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孤独感、人际信任、应对方式现状,并考查其相关性。

2 方法

2.1 被试

随机抽取福州大学城医科大学、福州大学、师范大学大一至大三在校学生 266人 (有效问卷数),其中男生 152人,女生 114人。医大 96人,福大 83人,师大 87人。

2.2 工具

2.2.1 UCLA孤独量表(第三版本)

第三版本是为适应非大学生人群而设计,但亦可用于学生中,所以本研究仍用来研究大学生的孤独感状况。该量表用于评价由于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这种孤独在此被定义为一维。量表有 20项条目,其中有 9项条目反序计分,11项条目正序计分,最低分计 1分,最高分计 4分。然后每个条目相加,高分表示孤独程度高。大学生常模M=40.1,SD=9.5,其重测 7个月的相关为0.62。

2.2.2 人际信任量表 (ITS)

该量表用于测查受试者对他人的行为、承诺或 (口头和书面)陈述之可靠性的估计。共有 25个项目,其内容涉及不同处境下的人际信任,涉及不同社会角色 (包括父母、推销员、审判员、一般人群、政治人物以及新闻媒介)。采用五分对称评分法,1分为完全同意、5分为完全不同意。故量表总分从 25分(信赖程度最低)至 125分(信赖程度最高),中间值为 75分。平均间隔 7个月的重测信度为 0.56(P〈0. 01,n=24),间隔 3个月的重测信度为 0.68(n=42)。由于选择项目时避免了与其他量表显著相关的项目,故保证了本量表的区分效度。本量表的优点是同时强调了信任这个术语的理论定义和操作定义。

2.2.3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该问卷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分量表)组成,包括 20个条目。积极应对维度由条目 1-12组成,重点反映了积极应对的特点;消极应对维度由条目 13-20组成,重点反映了消极应对的特点。问卷为自评量表,采用多级评分,在每一应对方式项目后,列有不采用、偶尔采用、有时采用和经常采用 4种选择(相应的评分为 0、1、2、3),由受试者根据自己情况选择某一种作答。量表的重测相关系数为 0. 89,a系数为 0.90;积极应对分量表的 a系数为 0.89;消极应对分量表的 a系数为 0.78。因数分析结果表明,应对方式项目确实可以分出“积极”和“消极”应对两个因子,与理论构想一致。积极应对维度常模M=21.36,SD=0.52,消极应对维度常模M=12.72,SD=0.66。

将上述三个量表整合到一张A3纸,统一发给被试,一次性完成。

2.3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使用 SPSS forW indows 13.0进行管理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学生孤独感、人际信任、应对方式基本情况

表1 学生孤独感、人际信任、应对方式基本情况

如上表所示,学生孤独感程度普遍较高,且差异显著;学生人际信任水平略高,且差异显著;学生积极应对方式得分略高于常模,消极应对方式得分略低于常模。

3.2 学生孤独感与人际信任、应对方式关系

表2 学生孤独感与人际信任、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表3 学生孤独感、人际信任和应对方式的性别差异分析(N=226)

如上表所示,学生的孤独感与人际信任和消极应对方式不存在相关性;但与积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相关。也即高孤独感的学生采取更积极的应对方式。

3.3 学生孤独感、人际信任和应对方式的性别比较

如上表所示,学生的孤独感、人际信任和应对方式均不存在性别差异。(P>0.05)

3.4 学生孤独感、人际信任和应对方式的年级比较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孤独感、人际信任、消极方式在年级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4 不同年级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得分方差检验(N=226)

如上表显示积极应对方式在年级上存在差异。F=4.283,sig.=0.015,P<0.05。其中经LSD检验大一学生和大二学生存在显著差异所得结果为 1.714,P<0.05,大一学生和大三学生存在显著差异所得结果为 1.742,P<0.05,即大一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均比大二大三学生优越。大二大三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差异不显著。

3.5 学生孤独感、人际信任和应对方式的校际比较

表5 不同学校学生的孤独感得分方差检验(N=226)

如上表所示学生孤独感校际差异显著,F=4.171,P<0.05。

用LSD检验得出其中福大和师大学生在孤独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即福大学生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师大学生,所得结果为 2.111,sig.1=0.018,P<0.05但医大学生的孤独感和其他两所学校学生没有显著差异,结果分别为 -0.494,sig.1=0.787,P1>0.05;1.617,sig.2=0.077,P2>0.05。

表6 不同学校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得分方差检验(N=226)

表7 不同学校学生的消极应对方式得分方差检验(N=226)

如表 6、表 7所示学生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在学校之间有显著差异。

用LSD检验在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上,医大学生与福大学生均没有显著差异,所得结果为0.801,sig.1=0.463,P1>0.05;-0.908,sig.2=0.200,P2>0.05。医大学生和师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即医大学生在应对方式上比师大学生更积极,结果为 2.483,sig.=0.001,P<0.05,福大学生比师大学生更积极,结果为 1.682,sig.=0.042,P<0.05,也就是说师大学生相对于医大和福大学生应对方式不积极。

4 讨论

4.1 学生的孤独感研究结果讨论

4.1.1 福州大学城在校大学生孤独感程度较高。

大学生处于成年早期,心理上已趋近成熟、独立。遇事向父母向老师求救被认为无能,所以他们在遭受挫折时来自家庭和老师的社会支持就少了。而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孤独感成负相关[12]。目前社会上充斥着冷漠气氛,加上西方文化向中国本土文化的渗入,特别是西方个人主义,使得我们原本一些优良美德在流逝,人们逐渐接受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这就减少了大学生在遇挫折时获得支持的机会,增加其孤独感。福州大学城地处福州郊区,交通极其不便,学生通常只有周末才能有机会到市区。当市区的人正开始丰富夜生活时,他们只能待寝室或教室看看书,或早早休息。一动一静的比对就增强了他们内心的孤独感。此外大学的生活多半是以宿舍为单位的小集体生活,舍友一起上课、一起下课、一起吃饭,形影不离,大部分学生除了舍友外接触的人很少,有接触也不深交。故朋友圈小了,满足情感的方式和途径也少了,孤独感也增加了。

4.1.2 孤独感不存在性别差异

这与许霞[13]的研究结果男生的孤独体验程度高于女生不同。这可能因为男生与女生对亲密感等感情需求的程度以及男女生在感情接受的程度上不同。比如说,男生相对于女生更加理性,男女生有不同的社会角色期待:男生应理性做一番事业;女生被允许处于更感性的处境。这从本质上说女生可能更孤独,但事实上女生又比男生接收到更多的感情支持。所以这样说来男女的孤独感体验不存在差异。此外孤独感也不存在年级差异。大一新生刚离家,得到父母关心比其他年级多;大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在学校建立了自己的支持圈;大三学生在心理上较前两个年级更成熟,更可以通过自己的方法来减轻孤独感。

4.1.3 孤独感的校际差异显著

福大和师大学生的孤独感存在显著差异。医大和其他两所学校差异不显著。福大属于普通高等综合院校,师大虽属于师范类院校但有许多体育艺术类的学生,所以师大的校园文化会好于福大。

4.2 学生的人际信任研究结果讨论

4.2.1学生人际信任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人际信任高于常模。大学生自身素质较高,从入学以来一直都在校接受教育,相对社会上的成年人受社会冷漠思想的影响较少。学校大学生在内心上还更趋向于信任他人,在人性哲学上更相信“人性本善”。我们也可以看到现在的志愿者活动中到处都显现大学生的身影。

4.3 学生积极应对方式结果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积极应对方式存在年级差异。大一学生比大二、大三学生采取的应对方式更积极。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发展趋势是“由好到差”的过程[14],这主要是由于大一学生处在大学生活的初期阶段。生活、学习环境相对较为宽松,大学校园里课余生活丰富,加之各高校尤其重视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设了专门针对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新生使用良好的应对技能解决生活、学习与人际方面的适应问题。而大二、大三学生随着学习的深入与毕业的临近,开始面临考研与就业的新问题,在此之前由于并没有建立起应对这类问题的成熟的应对方式,因此只能采取一些不成熟的应对方式予以应对,而这样的应对方式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反而增加其心理负担,降低其自身的幸福感水平[15]。

4.4 学生孤独感与积极应对方式关系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孤独感与积极应对方式存在相关。孤独感高分的人倾向于采用积极应对方式。这与过去研究结果高孤独感的人采取消极应对方式相悖[16]。应对方式的两个分量表分别为积极应对维度和消极应对维度。但是“积极”与“消极”的意义并非就是我们平时理解的褒义和贬义。比如说消极应对维度中“自己安慰自己”并不一定是消极的。应对方式指的是事件发生后的处理方法。比如说积极应对分量表中“不把问题看得太严重”就单纯针对问题的解决提出的而非指人际关系层面的问题。而孤独感主要是指个体在人际关系中的主观体验。故两者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即不能下结论说高孤独感的人就是消极,就一定采取消极应对方式。

孤独的人在思想上、行为上的体现,大致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消极的孤独,是为失助、孤寂、渴望理解、渴望知己等情绪所困扰的情感体验;一种是积极的孤独,是不打扰他人,自我判断、自己冷静探讨人生前途时的必要状态。这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真正孤独,是想完成某一人生追求的人必须通过的考验。耐得住这种孤独,化孤独为动力,才能取得成就[17]。况且很多高孤独感的人或处于孤独心境的人更加理性独立地处理生活中所面临的种种,他们不会去等待帮助,他们习惯于自己解决问题或者“坚持自己的立场,为自己想得到的斗争”;或者“改变自己的想法,重新发现生活中什么重要”。所以高孤独感人采取积极应对方式是合理,孤独感和积极应对方式存在某种程度的相关也合理。这是孤独感的积极意义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5 结论

①孤独感,人际信任,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不存在性别差异。②在校大学生普遍存在较高的孤独感。孤独感不存在年级、性别差异,但存在校际差异,调查仅福大学生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师大学生,医大学生的孤独感和其他两所学校学生没有显著差异。③大一至大三学生的消极应对方式在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大一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均比大二大三学生优越。大二大三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差异不显著。④师大学生相对与医大和福大学生应对方式不积极。⑤大一至大三的学生孤独感和其积极应对方式有显著差异。

注释

[1]张瑾.大学生孤独感及其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J].管理观察,2008,(10):162

[2]Peplau L A,Perlman D.Perspectives on Loneliness.Loneliness:A sourcebook of current theory,research and therapy.New-York:Wiley,1982:1~18

[3]Jari-Erik N.Social strategies and Loneliness:A prospectivestudy.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1997,23(2): 205-215

[4]蒋艳菊,李艺敏,李新旺.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特点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3):690~693

[5][12]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Z].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80

[6]《心理学大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第 1000页

[7]丁道群,沈模卫.人格特质、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人际信任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5,(2):300

[8]粱宝勇,郭倩玉,郭良才.关于应付的一些思考与实证研究——应对方式的评定、分类与估价[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7(4):219~222

[9]美赖斯 PL.压力与健康[M].石林泽,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56

[10]谭雪晴.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及人际信任对孤独感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9)

[11]熊亚刚.大学生孤独感状况及其应对方式特点的调查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7,(5)

[13]许霞.福州市 676名大学生孤独感状况调查与分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21)

[14]杨怀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教理论与实践.2001,20(3):33~36

[15]张林,车文博,黎兵.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特点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1):36~41

[16]桑标主编.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03,309

[17]http://www.cnki.net城市拥挤人心孤独

C912.1

A

1009-5462(2010)04-0069-06

2010-11-15

林燕(1987—),女,福建上杭人,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在读研究生。

[责任编校:张勇 ]

猜你喜欢

人际消极信任
搞好人际『弱』关系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让自己发光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信任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
论消极治理与农民上访
由人际代词与非人际代词的对立看语体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