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公众海洋意识体系初探
——基于大连7.16油管爆炸事件网民意见的分析

2010-12-04,秦

关键词:海洋资源漏油海洋

李 珊 ,秦 龙

(大连海事大学a.交通运输管理学院;b.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中国公众海洋意识体系初探
——基于大连7.16油管爆炸事件网民意见的分析

李 珊a,秦 龙b

(大连海事大学a.交通运输管理学院;b.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中国公众的海洋意识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阐述海洋意识的界定和海洋意识体系的构成,基于大连7.16油管爆炸事件后网民在论坛上发表的意见,探析当前沿海地区民众的海洋意识,并提出中国公众海洋意识体系构建的对策.

海洋意识;网民;大连;油管爆炸事件;海洋污染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海洋大国,我国拥有1.8万多km的海岸线和1.4万多km的岛屿岸线,6500多个海岛,管辖海域约300多万km2,领海和内水达38万km2.沿海地区凭借临海的区位优势和优越的资源环境条件,以国土总面积的13%承载着42%以上的人口,创造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可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民众的海洋意识和观念还存在较大差距,严重制约了海洋事业的发展.

一、海洋意识与海洋意识体系

1.海洋意识

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海洋意识是海洋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关于海洋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理性认识.作为一种社会观念的形成,海洋意识的确立是制定及贯彻国家海洋战略的思想基础和必要前提,对海洋开发、利用和防卫等重大海洋实践活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在研究人与社会关系的社会学领域中,海洋意识指的是人们对人海关系的自觉意识,是人在涉海活动中的感知反映.人海关系是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简单来讲即人类与海洋之间的关系,人类活动与海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以海洋为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34

中国社会学会在2009年成立了海洋社会学学术委员会,在增加有关学者的研究信心和交流的同时,针对海洋社会意识的理论研究相继展开.海洋意识的相关研究领域包括海洋文化研究、人海关系研究、海洋观念及意识研究等.虽表述不同,实际上,人海关系研究和海洋观念研究都属于海洋文化研究中的基本内容.目前,在学界还缺乏对海洋意识理论的探究及其体系的架构研究.尤其作为现代社会意识之一的海洋意识,不仅普通公民对其认知程度不深,学界也缺少深入的理论探讨.

赵宗金将海洋意识的发展阶段分为海洋无意识、海洋敬畏意识、海洋开发意识和人海共存意识4个阶段,[1]36-37分别代表了不同时期人们对人海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在当前人海共存意识的新阶段,我国的海洋意识普遍表现出以下几点不足.

(1)相对于陆地国土知识来说,普遍缺乏对海洋国土知识的了解.除专门的研究人员和专门的管理人员外,大多数民众的海洋知识极为贫乏.抽样调查数据表明,97.8%的大学生认为我国的国土面积只是960万km2的陆地面积,不知道我国还有300万km2的海洋国土.有多少人知道我国可管辖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面积是多少?它们具有何种法律地位?"国际海底区域"在哪里,有什么制度?诸如此类的基本问题均不甚了解.在中日关于东海油气资源的争论中,我国多数媒体没有分清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概念.极少有人知道我国在太平洋还有7.5万km2拥有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商业开采权的多金属结核矿区.更重要的海洋知识不仅限于此,更多的还包括海洋资源、海洋环境、海洋开发与利用等各方面的基本知识.

(2)对人海关系的错误理解,在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自我中心定位.目前,我国公众的海洋意识观念尚停留在开发利用、破坏后保护阶段,缺乏现代性的海洋意识建构.工业革命以来,征服海洋和海洋开发成为人海关系的主流观念,对海洋环境的破坏、对海洋资源的肆意开采、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毁灭甚至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即使在当今时代,伴随着以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权益为标志的"蓝色革命"的兴起,对海洋资源和环境破坏的工业文明后遗症仍然频发不止.

(3)缺乏海洋意识体系的构建.海洋意识体系在架构海洋意识中起着引导性作用.目前在学界尚缺乏详尽的对海洋意识体系的理解和共识.针对当前民众海洋意识的缺失,必须首先构建完备的海洋意识体系,引导民众对人海关系形成正确科学的认识.完备的海洋意识体系不仅可以解决上述海洋意识的缺失和误区,也是发展我国海洋事业的必然途径.

2.海洋意识体系

海洋意识体系是对海洋意识进行具体分析的方法.该体系包括具体的海洋意识内容和影响海洋意识的各方面因素.笔者认为,海洋意识体系应包括以下5个层面的主观人海关系意识和4个宏观层面的意识构建领域.5类基本主观意识包括海洋国土与权利意识、海洋经济与产业意识、海洋资源与环境保护意识、海洋法律法规意识、海洋价值与伦理意识.宏观的意识领域包括文化、经济、政治、社会4个层面.海洋意识体系的构建指的是在这4个层面中不断渗透正确科学的海洋意识的过程.图1表示的是海洋意识体系的具体构成.

海洋国土与权利意识指的是针对国家领海面积和领域内的相关权利的意识,其以空间的管辖权和所有权为主,是人们对海洋权利的认知.相关的权利包括外交权、海防权、开发权等.由于我国传统的农业国定位,民众对于蓝色海洋国土资源的了解程度较低.

海洋经济与产业意识指的是针对海洋产业和海洋经济所具有的相关意识.目前,世界贸易总值70%以上来自海运,海洋和涉海经济已经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80%左右,海洋已成为全球新一轮发展和竞争的主战场.而相关的海洋经济和产业意识则是人类发展过程中自发积累不断增强的意识.

海洋资源与环境保护意识指的是相对陆地和空中资源,针对海洋环境中的资源意识和环境生态保护意识.海洋在全球事务中的战略地位愈加突出,世界各国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控制海洋空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美、日、欧盟及我国周边其他国家也都加快了海洋资源开发的步伐.同时,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海洋生态遭到破坏的程度也日益增强.将海洋资源与环保意识提升到人类生存发展的程度是国家社会的必要责任.

海洋法律法规意识指的是对国际上以及国家的相关海洋法律法规的认识.目前虽然国际上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可是在我国立法上对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管辖还有不完善的地方,缺乏实施细则和配套的规章制度,[2]在对海洋事务的管理上,往往存在着多个部门纵横管理,导致对突发事件应对不及时造成社会危害的情况.立法和管理上的缺陷导致公民意识中对海洋规章制度的强烈诉求.

海洋价值与伦理意识指的是人们认识到海洋对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具体包括海洋崇拜意识(如妈祖文化)和海洋价值观意识.在现代社会,随着人类对海洋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人们对海洋的利用程度也日益加深.不仅在经济生活方面,在公众的文化娱乐活动中也逐步显现出海洋的重要性.在以海为主题的各种休闲文化娱乐活动的蓬勃发展中,海洋已经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占据空前重要的位置.

以上5个层面的意识是相互影响、彼此促进的关系.宏观层面的文化、经济、政治和社会中的海洋意识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国家地域特色的意识体系.

二、7.16油管爆炸事故及大连门户网站论坛中网民的海洋意识分析

2010年7月16日18时许,大连大孤山新港附近中石油集团下属公司的一条输油管道发生爆炸起火.据称,事发后有1500 t原油进入海洋,海面上原油泄漏重灾区达11 km2,轻灾区50 km2,受影响面积达到100 km2.[3]

网络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反映人们意见的主要渠道之一,网络民意也大致可以反映社会群体民意.尤其是针对突发性的公共事件,网络是反映民意的重要途径.针对溢油事件的危害,①海上溢油造成的生态损害大体上分为对海洋资源价值的损害和对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损害.前者包括对海洋生物资源、渔业资源和海滨旅游业资源的损害.后者的损害包括:影响海洋的气体调节功能,影响海洋的干扰调节功能,影响海区的营养循环功能,影响生态系统的生物控制功能和生物生境.公众的意识可体现部分的海洋意识.

以下通过考察大连天健网天健论坛(http://bbs.runsky.com/bbs/)的网友留言,分析普通网民的海洋意识.天健网是大连的门户网站,天健论坛是天健网站下属的一个板块.据不完全统计,7月16日输油管爆炸后至7月26日的10天内,天健论坛的相关帖子数达到255条,平均每日约25条.以"海水"为关键词搜索出123条相关帖子,以"漏油"为关键词搜索出60条,以"油管爆炸"为关键词搜索出47条,以"大连新港"为关键词搜索出25条.总体来说,油管爆炸后网络论坛中出现了以下7种主流意识.

1.受害者意识

论坛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言论,如ID"刘绍勇"7月17日留言:"出这么大事,政府会给我们补偿吗?我们的呼吸都被感染了!"ID"dalianjin"7月24日发帖"中国的渔民太老实了,他们的损失谁负责?"ID"装修真头疼"7月26日在"有谁来对大连人民负责?"的帖子中这样描述:"曾经蔚蓝、清澈的海水不见了;曾经在海里欢快畅游的鱼儿不见了;曾经在海岸的石头上懒洋洋晒太阳的小螃蟹不见了,替代它们的是黑黑的、厚厚的油脂,海面上、礁石上到处都是.看到这一切心真的很痛,很痛.有谁来对600万大连人民负责?有谁来对我们曾经引以为豪的优美环境变成这个样子来负责?"这种受害者意识来自对大连市的地域归属意识和近海海域的所有权意识,也反映了在海洋意识中以人为中心的自我中心状态.

2.针对海洋污染责任主体的责任意识

此次发生事故的中联油项目由大连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和大连港共同投资建设,前者是中国石油国际在大连的分支机构,主要从事油品贸易.因此,漏油后,部分网民要求政府和中石油国际承担事故责任,对受灾渔民及一般沿海居民进行赔偿.如ID"矿渣"7月20日发帖"这次事故的责任人应该对大连市民做出赔偿".ID"Kyoku79"7月24号发帖"浴场和养殖户的损失由谁来承担赔偿责任至今不明!"

3.针对海洋环境污染企业和行业的防御意识

由于石油化工企业本身对环境的污染较大,不少抵制开发区的福佳大化PX项目的网民在这次新港的输油管爆炸后开始新一轮的声讨,其实质上是反映了对环境污染企业和行业的防御意识.如ID "机器猫000"7月20日在"借着新港爆炸事件,大家想办法在全国宣传一下PX项目吧"的帖子中说: "最近因为新港输油管路爆炸事件,大连这个名字在全国的曝光率非常高啊,大家想个办法趁这个时机向全国宣传一下大连的 PX事件吧,机不可失啊……"ID"2102251974"7月26日论坛回复留言: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石化等污染很厉害的企业进驻大连?为什么像PX这样在厦门因百姓反对无法上马的项目会在大连立项通过且投产?"这些言论主要体现了普通市民对于周遭涉海化工企业的污染担忧,对具有环境隐患工业的担忧意识.

4.保护海洋的自觉意识

漏油事件发生后不久,大连市志愿者协会开始号召广大居民开展志愿性环保活动.如ID"查无此人"在7月22日"关于油污处理——征集志愿者"中留言:"大连市环保志愿者协会急需大量头发、丝袜、麻袋、草垫子、玉米叶子等东西,希望广大爱心民众能够捐赠给协会,协会呼吁更多的志愿者去收集,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清污的行列中!"尽管在志愿性活动中,有些网民对志愿者活动组织方不满,对污染物处理的专业性怀有疑问,以及对漏油是否会对志愿者自身健康造成伤害感到困扰,但这些争论仅仅停留在7月17~24日.如ID"小小水蜜桃"在7月22号发表帖子"派你去清理油污你干吗?"强烈反对参与清理工作.还比如ID"sunhui1973"在7月21日的帖子"我不支持无偿清理油污!"中提出"尤其是小孩更不应该去做这种环保活动,严重影响身心发育!"等.以上网民是由于清理活动对志愿者健康的影响而采取负面消极的态度,但其回复则多为积极的回应,愿意为大连的海滩贡献力量.如ID"小小孩KIMI"7月22日发帖"我想去清理油污"说:"看了大道最近的照片,今天又亲眼所见,与其在这里抱怨,不如加入到清污的行列,大连有这样的组织吗?我报名."7月26号之后,由于临海海面很少看到大面积油污,因此,作为处理漏油事故主体之一的志愿者群体当中没有发生太大的矛盾.总体来说,志愿者们是以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清理油污的.

5.对海洋污染的关注意识

更多的居民比较关注海水污染的程度,每天天健论坛都有不同的ID发布海水近况的帖子和照片,向网友们展示各大海滨浴场的受污染状况.如:7月23日ID"瓦内"发帖"国家级别的金石滩啊,今天去看傻眼了,国家星级的景点啊."7月24日ID"懒虫的哈拉"发布"美丽的塔河湾(图片)".7月25日ID"溜达老师"发帖"原油泄漏一周后大连市内海滩之星海湾,来自星海湾浴场的报道!"说:"大连油管事件过去几天了,大家都十分关心海水的污染情况,今天特意去了星海广场拍了几张片,我发现星海湾没有受到污染,海水依然那样蓝,星海湾的景色依然那样美,星海湾的人们依然那样晚上到海边乘凉遛弯……"7月26日ID"过去的风"发帖"我们这看不到海鸥了"说:"今天我去上班,去码头看了看,还是有很多油,只是油没有前几天那么厚了,油上面多了几张白色的吸油毡.从有油那天起,我们这个码头就看不到海鸥了,以前是很多的.离我们也很近,现在只能看到一两只,还是在天上飞过.何时才能有一个干净的海."原油泄漏后,被石油污染的海域中的鱼类、藻类等动植物都难以生存,依附海洋生存的鸟类等动物也会受到影响.从发帖及回帖情况看,民众对海洋环境和生物保持了持续的关注,其关注程度也较高.

6.对政府和媒体信息公开的关注意识

在漏油事故发生后,不少网友对政府和媒体对漏油事故相关信息的公开程度表示不满.7月19日大连政府发布会上表示不再以任何形式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对此很多网友提出异议.如 ID "2102251974"7月26日留言说:"出事了,百姓是否应该有知情权?空气、海水污染到什么程度,如何做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伤害,这些都应该是政府出面做的事吧?做了吗?怎么做的?相反我却看到了有关媒体不负责任地胡乱报道.出这么大个事,应该有人来为这事负责吧,应该有公司为这事负责吧?当初这项目是谁引进的?出事后直接处理油污的十几亿该谁出?这些事也应该给百姓个知情权吗?"

大多数媒体对本次事故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跟踪报道.此外,部分媒体还进行了灾难性预测.如有媒体称本次漏油事件所产生的海洋污染需要海水自然净化10年.对于此类报道,有部分网友提出质疑,如ID"月秀驸马"在7月26日的论坛回复:"虽然不知道这些数字,腾讯网是怎么统计出来的,但是我昨天亲身参加了海上清污行动,随船,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事情远没有传说的那么可怕,政府7天的攻坚战也不是白给的,只有真正到海上观察过的人才有真正的发言权."

对政府责任的追究主要有正方和反方两种意见.正方认为政府在处理漏油事故中的应急措施比较好,及时扑灭大火防止了更大规模的爆炸,并在后期的处理海面油污中得到较高评价.反方则认为除上述政府行为外,政府还应当对这个项目的监督管理和信息公开负责,增加灾害事件相关信息和责任的透明性.由于海洋污染是全人类的环境问题,政府和媒体理应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公众的海洋意识体现在对政府公开信息的诉求中.

7.对大连近海养殖业和旅游业的担忧意识

作为一座渔业和旅游业发达的城市,本次油管爆炸事件给大连养殖业和旅游业直接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由于漏油对于近海养殖区的污染,大连当地的海产品价格确实因此受到影响.最直接的经济损失主体是被污染海域周边的渔民、周围进行海上养殖的企业以及海洋旅游企业.不少居民对此提出担忧,如ID"小小虫虫"7月22日发帖"石油泄漏给大连的水产养殖和旅游业造成重创",具体引用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在大连市金石滩国家旅游中心的最新调查情况,分析本次漏油事故对近海养殖业和旅游业造成的影响.这种意识一方面来自对本地海洋资源和产业受污染状况的忧患,同时也包括本地人对继续购买和消费海产养殖品的忧虑,以及由于海水污染所造成的对亲海活动的限制.

三、海洋意识体系解析

1.海洋国土与权利意识

广义的海洋国土与权利意识体现为国民对于维护本国海域的外交权意识、海防意识和海洋权益意识.我国公民对海洋国土问题的模糊认识表明我国国民的海洋主权意识十分薄弱,这对维护我国领海主权完整、维护海洋权益、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海洋发展战略十分不利.狭义的国土与权利意识则体现为居民个体的海洋国土和权益意识.正如网民中出现的受害者情绪和要求补偿渔民的意见,其反映的就是沿海居民和海洋资源之间在所有权方面的人海关系.内陆的居民也会为此类事故惋惜,但不会产生受害者情绪.究其原因,在于沿海居民对于海域的所有权意识较强.对于沿海居民来说,海洋是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环境之一.而对于渔民来讲,海洋则是维持其生计的重要手段.一旦海洋环境遭到破坏,居民就会感到是自己的家或家乡受到损害,渔民则丧失了维持生计的工具.这种被沿海地区居民所共有的海洋意识体现了海洋意识体系中最根本的海洋国土与权利意识.

2.海洋经济与产业意识

网民们表现出的对大连近海海产品安全的担忧和对今夏旅游业的担忧是公民海洋经济和产业意识的体现.海洋经济和产业意识是自工业化发展以来,人海关系中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意识.在功利性思想下,海洋作为人类可利用的资源给人们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本次漏油事件的直接后果是对海洋经济产品和相关产业的危害.20世纪是海洋经济和产业急速发展的时代,海洋经济和产业成为国家地域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相关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普及.而进入21世纪,随着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海洋经济和产业意识的重要性将逐步让位于海洋资源与环境保护意识.

3.海洋资源与环境保护意识

正如以上分析,本次漏油事件中,网友们关心最多的是海洋资源受损和环境污染问题.多数网友自发组织起来,或参与绿色和平组织,或参与志愿者团体对海上油污进行清理.进入21世纪以来,国民的环保意识在不断提升,对海洋环境保护的自主能动性和参与意识也得到提升.

4.涉海法律法规意识

涉海法律法规意识在本次漏油事故中主要体现为民众对涉海企业及海洋资源行业的社会责权的追究,以及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化的诉求.由于我国相关法律还尚未对漏油事故的责任追究和相关赔偿有所规定,而过往的案例也未能提供可参考的解决办法,因此,当此类事件发生后,民众的法律法规意识主要体现在对相关事故责任人和单位的追究,以及信息公开的诉求上.

5.海洋价值和伦理意识

海洋价值和伦理意识主要体现为海神崇拜和祭祖等海洋观念,以及在海边游玩等亲海活动所体现的海洋价值观.炎炎夏日到海边嬉戏游玩是几乎所有临海居民所共有的喜好.这种亲海行为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娱乐休闲活动,而本次海边环境的污染导致亲海活动受阻.对此,民众的主要反应是每日观测海水和海边环境的状况.这种行为体现了现代的以海为主题的休闲娱乐意识.

四、结 语

综上分析发现,沿海地区居民的海洋意识主要体现在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类微观层面的意识中,如群体的权益受损意识、海产品安全意识、海域环境污染意识、法律责任诉求意识和娱乐文化意识等.这些层面的意识一方面体现了沿海居民的海洋意识的觉醒现状,另一方面突出了意识体系中最重要的问题,即法律缺失问题.至今漏油事故无明确的责任人和责任单位,是由于立法中没有对相关事故进行明确的规定.因此,应通过加强海洋立法,明晰海洋问题的责任,从而增强居民的海洋意识.作为我国政府,应当在文化(教育)、经济、政治(法律、军事)、社会的各个层面加强针对公众海洋意识的战略性体系建设.

[1]赵宗金.人海关系与现代海洋意识建构[C]//2010中国社会学年会"海洋开发与社会变迁"论坛论文集.哈尔滨: [出版者不详],2010.

[2]季国兴.解决海域管辖争议的应对策略[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1.

[3]中石油大连输油管爆炸 1500吨油入海[EB/OL].(2010-07-19)[2010-08-01].http://business.sohu.com/ 20100719/n273619736.shtml.

[4]顾兴斌,张 扬.论中国的海洋意识与和平崛起[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15-21.

[5]徐祥民.海洋法律、社会与管理[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10.

Preliminary study on public's ocean consciousness system in China-based on analysis of netizen's opinions on Dalian 7.16 oil-pipe-bombing accident

LI Shana,QIN Longb

(a.College of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b.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Dalian Maritime Univ.,Dalian 116026,China)

There is a considerable distance in public's ocean consciousness between China and developed countries.The paper elaborated the definition of ocean consciousnes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ocean consciousness system.Based on netizen's opinions on Dalian 7.16 oil-pipe-bombing accident,it discussed the public's ocean consciousness of coastal area,and proposed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constructing public's ocean consciousness system in China.

ocean consciousness;netizen;Dalian;oil-pipebombing accident;marine pollution

1671-7041(2010)06-0091-05

B822.1

A*

2010-08-06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青年项目(AOCQN201012)

李 珊(1976-),女,辽宁大连人,博士,讲师;E-mail:coraleaf36@hotmail.com

猜你喜欢

海洋资源漏油海洋
船舶碰撞引起的漏油污染之司法实践中的反思
基于自然资源价值理论的海洋资源核算问题探究
简析V2500漏油检查和放行标准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由《海洋法公约》浅谈海洋资源共同开发
中美初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与分析
论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法律保护
业内专家解读汽车漏油故障6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