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知识管理的网络课程设计

2010-11-19叶磊

中小学电教 2010年3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学习者交流

☆叶磊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一、引言

网络教育整合了多媒体教材、丰富共享的资源、个性自主与协作有机结合的学习方式、管理自动化、突破时空限制等传统学习无法企及的优势,已经成为人们快速获取知识、技能的最佳学习方式。

近几年,我国远程教育得到快速发展,由边缘走向主流,个别院校(如浙江大学)网络教育招生规模超过一万人,招生规模相对稳定,并有相当数量的中小学积极开展网络教学。

网络教育中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1],我国网络课程在理论和实践上同样得到快速发展。2003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截止2008年初,我国已经建立约1700门国家精品课程,同时还有相当数量的省级和校级网络课程在应用。

表1 网络课程建设规模统计(数据来自教育部网站)

二、问题的提出

网络课程是网络教育的核心和基础,决定网络教育质量。但根据调查研究,目前所使用的网络课程,都在课程设计和应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在一项针对网络课程实施效果的调查中,有65%的学习者认为教学效果并不显著[2],主要问题有:

(1)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单一,知识显性化程度低。

(2)系统导航功能不强,知识获取效率低。

(3)缺乏协作学习机制,未能建立有效的学习组织。

(4)开放性不够,资源共享受到限制。

(5)缺乏自动答疑系统和协作学习平台的支持。

上述问题说明当前网络课程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开展的研究也不在少数,但应用效果不理想,因而解决此类问题是提高网络课程质量的关键。笔者分析认为,在当前网络课程中知识不能有效传播是其问题产生的本质,因此,提出基于知识管理理论的网络课程设计理念,即在网络课程设计中引入知识管理理论,以优化网络学习知识流程,有效解决网络课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三、知识管理对网络课程设计的启示

第一,知识管理是指一个组织或个人对知识的获取、存储、学习、共享、创新的管理过程,目的是提高组织或个人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提高组织或个人的应变能力和反应速度,增强核心竞争力。从知识管理的视角看,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知识流的过程,即知识如何以最有效的方式从教育者传播到学习者的过程。

图1[3]提出的基于知识生命周期的知识管理系统模式指出知识生命周期包括知识创造或获取、知识编码与存储、知识传递与传播、知识利用四个部分,而网络学习的过程也是知识生命周期的有效体现,即知识如何被设计开发、并通过媒体有效传递给学习者、学习者对接受的知识进行鉴别和理解、最终实现知识利用和创新,同时知识共享对知识获取和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学过程本质就是使知识有效从教育者流向学习者,因此,知识管理对于教育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图1

第二,网络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借助网络媒体接受教学内容,通过媒体交互、信息交互和概念交互获得知识[4],其学习系统组成和学习方式不同于传统学习。网络学习改变了以教师教为中心的教与学的模式,传统的知识流随之发生了改变,而当前网络课程设计理念还是基于传统的知识传授思维,在课程设计中忽视了知识传递的科学,隔断了知识的流动,导致前面所提到的问题。应用知识管理理论进行网络课程设计关键在于如何使知识在网络学习过程中有效流动。笔者提出了网络学习知识流程图(如图2),通过该图解释网络学习中的知识流程。

图2

根据此知识流程图,针对网络学习的特点,建构网络知识流程模式,使课程知识在网络环境下重新流动,并实现知识增值。建立动态的、有生命力的知识流动系统,以注意力流带动信息流、知识流、资源流[5]。

四、基于知识管理的网络课程设计

结合网络学习的特点,以知识流程为线索,开辟网络课程设计新的思维。从以下四个方面为出发点,设计网络课程,促进网络认知水平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1.促进知识获取与存储

网络课程是学习者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需通过与课程的媒体交互完成。当前的网络课程所包含的知识局限于课程内容,外部有效的知识链接不足,并且网络课程内容多为静态,缺少更新,不能满足学习者对学习信息的要求。根据知识流程,学习的第一步是获取足够必要的信息,所以,准确快速呈现学习者所需知识是网络课程设计的首要任务。设计者首先应在网络课程设计中运用搜索引擎、Rss、知识目录、站点地图等技术,扩大学习信息来源,准确定位信息,使信息直观准确呈现,并通过课程提供的学习笔记、电子文件夹、网络存储等学习信息、资料存储功能,帮助学习者记忆存储学习信息,使学习活动顺利延续和开展,为后续知识流程建立良好的开端。

2.促进知识加工和理解

由于网络学习存在教与学时空分离的特点,学习者主要通过自主学习方式学习,如何快速有效解决学习中所面临的困难是学习者最关心、最常见的问题。本质是如何帮助和提高学习者对知识理解,一方面,在课程设计中运用概念图 (Concept Mapping)、思维导图(Mind Mapping)、认知地图(Cognitive Maps)等知识可视化工具对课程内容和信息加工,教师的隐性知识充分显性化,使知识表达更简单清晰,帮助学习者理解。另一方面在课程体系中建立专家系统、Q&A、专业问题库(类似于百度知道、雅虎知识堂),如“百度知道”是一个优秀的案例。在“百度知道”中,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并通过积分制鼓励其他用户,共同创造该问题的答案。同时,根据用户对答案的验证,评出最佳答案,这些答案又将作为搜索结果,进一步提供给其他有类似疑问的人,真正为用户创造一个汇聚无数人经验、智慧的互动式知识问答分享平台。截止2008年底,“百度知道”包含问题数量已达到49607033条,已解决48563309条,根据用户IP数量统计,是目前使用最广泛、内容最全面的中文知识库,可以说是当前网络用户解决问题的首选。

在网络课程中建立类似的问题库,应做到问题库基于本课程的知识结构,随着课程学习的深入,问题和解答将不断完善,实现任何关于该课程学习的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解答,是教师、学生关于课程知识和学习技巧的综合,借助此问题库学习者可快速解决问题。

3.促进知识交流与共享

知识交流与共享是知识管理的重要部分,是知识利用与创新的前提之一。网络学习活动是基于计算机网络开展的,网络课程设计必须考虑如何促进知识通过网络有效交流与共享。当前网络课程大多采用电子邮件、留言版、BBS等方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交流,上述方式多为异步交流,且存在参与人数少、交流不便、互动效率低等缺点,不能有效促进知识共享。

知识管理理论不仅揭示知识交流和共享的重要意义,同时指出学习活动的每个参与者都可能是他人知识的提供者,因此,我们不仅要促进师生交流,更要促进生生交流,甚至包括与专家、网络用户的交流。建议使用网络日志(Blog)、Wiki、电子会议、即时交流(QQ)等工具,不仅能有效帮助学习者进行协作学习,学习者还可以根据需要构建个性化的知识门户,实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隐性知识共享。上述网络交流工具在商业上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但只有少数网络教育机构将其应用于网络教育。

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人人 Lava”软件具有代表性,“人人 Lava”是一款网上人大学生专用的互联网即时通讯软件,是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为网上人大师生提供的一种方便、快捷的交流工具。它集成了目前已有的即时通讯软件的主要功能,并拥有一些独特的、适合网上人大学生使用的功能:学院独享的连续号码,学生自己专属的部落,网上人大专用的界面,不限量的文件上传和下载,离线文件传输以及5人语音对话或视频会议等等。除此之外,学生们还可以利用Lava查阅学院通知,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体验职业生涯规划等众多服务内容。但平台局限与本校的学习者,开放性不够。

4.促进知识应用与创新

提高学习者对知识的应用和创新,需要进行实践,同时由于学习者的个别差异,所以,学习者协作进行项目实践是有效的方式。当前网络学习中缺乏相关机制和平台,很难形成有效协作学习,建立平等开放的协作平台和机制(实践社群),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项目学习和实践,学习经验(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分享,进而创造出更多新的知识。

综上所述,为使知识在网络课程中实现流动,笔者认为,需在网络课程体系中建立知识流动的管道,提出基于知识管理的网络课程设计理论模型(如图3)

图3

此网络课程设计理论模型重点实现知识在学习中有效的流动,首先,提供了知识检索工具,包括搜索引擎、Rss等模块。在课程内容设计过程中,运用知识可视化工具促进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化,提高认知效率,同时学习者可以通过Blog、Wiki等知识门户管理自己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自己的知识资源,实现在项目学习中个人知识的成长;其次,该模型提供了课程知识库和问题库模块,有助学习者自主解决学习问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对教学效率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尽可能利用易学易用的开源软件技术,如Blog、Wiki等Web2.0新技术,不仅更容易建立课程资源库、问题库等主要模块,同时有利于提高网络课程的生命周期。

[1][2]尹睿,谢幼如.网络课程建设与实施问题的调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4,(9 上):P40-43.

[3]Gilbert Probst.,Managing Knowledge——Building Blocks for Success[M].John Wiley&Sons,Ltd

[4]陈丽.远程教育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聂竹明,张新明.基于知识管理的网络教育资源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3):57-60.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学习者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