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翻译中的冗余等值

2010-10-25葛川梅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原语接受者等值

葛川梅

(重庆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047)

一、引言

图1 香农信息传输模式

194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研究人员C E申农创立了信息论,提出了著名的信息传输模式[1]:部进行的:信息发出者将信息进行编码,即用约定成俗的符号(语言符号)按照认可的规则将信息内容组织成序,然后通过某种媒介进行传递。信息接受者接收到信号后进行解码,利用自己的各种知识对收到的信号进行分析、理解,从而领会信息内容。这个过程可以用图2来表示[2,p54]。

图2 语内交际过程

申农的研究被认为是人类科学技术史上的创举,其研究成果已被广泛地应用到数学、交际理论、遗传学、心理学等许多领域,对翻译理论和实践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翻译与信息论

(一)交际与翻译

语言是一个信息系统。言语交际可视为信息发出者和接受者通过信号连接起来的过程。通常,交际是在同一语言内

翻译是一种语际交际活动,它涉及的是两种不同语符中的两个对等的信息。译者把接收到的语言信息译成信号,然后又发送出去。其过程可以用图3来表示[2]。

可以看出,翻译过程是香农信息传输过程模式的一种简略形式。原语信息由发出者传递到译者(接受者 1),译者根据他自己的语际交际能力把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码,然后把这些信息重新编码,组合成目的语文本传递给最终的接受者(接受者 2)。译者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他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发出者;既是原语文本的读者,也是译入文本的作者,因而他具有双重身份。

图3 语际交际过程

(二)冗余与翻译

冗余是指在信息传输中超出最低需要量的那部分信息。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噪声干扰。为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无误,信息发送者在编码时需要对信息进行重复和累加,使信息接受者收到比实际需要多一些的信息。这些多出来的信息便是冗余[3]。一定程度的冗余是必需的,它可以帮助接收者准确理解信息发出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从而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都存在冗余。一般而言,语言的冗余度在50%左右,既有句法层面上的,也有语义层面上的。句法冗余,是指语言在结构和形式上产生的冗余信息;而语义冗余是指由语义分析而产生的意义上重复或多余的信息。在语内交际中,冗余总是适度的。但在语际交际中,如果忽略语言之间的差异性把一种语言中本属适度的冗余成分不作任何调整直接搬到另一种语言中,就会造成冗余过度或冗余不足,使信息接受者不能准确理解信息发出者所要表达的意思而影响到交际的顺利进行。翻译是一种语际交际,译者必须调整原文的冗余度,以满足目的语在句法和语义方面对冗余的要求。

三、冗余等值与动态对等

(一)传输负载与信道容量

传输负载指某一文本所含信息的绝对总量。信道容量指信息传输的信道所能容纳的信息量。信息通过信道传输,信道容量有一定的极限。在翻译中信道容量指的是读者的接受能力,由于译文读者缺少原文读者所具有的语言结构和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因而信道容量要狭窄的多。为了解决信息过载与信道狭窄之间的矛盾,译者必须调整原文的传输负载,适当地增加冗余将原文的信息拉长。

图4 信息与信道容量的关系

奈达曾形象地用巨蟒吞食猎物来比喻这一过程[4,p131]。译者在碰到“无法吞食”的语言文本时,需要对其分析,增加冗余,把原文中晦涩的信息明确化,生成目的语读者能够读懂的文本。有时译者还需创建一些新信息(如文化背景信息)以适应目的语读者的解码能力和接受能力。可见,翻译中增加一些冗余因素不仅是允许的,而且是有必要的。下面这段英语文本在译成汉语时,译者通过增加语义冗余把原文字里行间的意思明确表述了出来。这样得到的译文虽然比原文长些,但却保证了目的语读者得到与原语读者基本相同的感受。

例1 Eyes almost as deep and speaking as he had seen before, and cheeks as perhaps fair, brows as arched, a chin and throat almost as shapely; her mouth he had seen nothing to equal on the face of the earth.(选自《德伯家的苔丝》)

译文:像她那样深不见底、顾盼欲语的眼睛,他从前看见过;像她那样红白分明,鲜艳妍丽的脸蛋儿,他从前或者也看见过;像她那样弯曲如弓的眉毛,几乎像她那端正匀称的下颚和脖颈,他从前都看见过;但是他从来没看见过,天地间还有别的一副嘴,能和她的相比。(张谷若 译)

(二)冗余等值与动态对等

语言的存在,是为了传递信息。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的话语结构中蕴含的各种信息分析出来并把它们贴切地综合在另一种语言的话语结构中,使之达到语际等值传递的语言活动”[5]。它可以视为在不同规则的符号系统之间所作的信息传递过程,即用信息代替信息。

奈达是最早把信息论引入翻译领域的学者,他提出“动态对等”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原文信息在接受语中得以传递,以使译文接受者的反应与原文接受者的反应基本相

同”[4,p159]。

信息论认为冗余是弥补信息在传递中由于噪音干扰而所受的损失的一种有效途径。冗余信息可以帮助信息接受者在受到噪声干扰的同时,仍然保持一定的解码能力,准确理解信息发出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从而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在翻译活动中,译者作为信息传输的信道,不可避免地受到噪声的干扰,这其中就包括原语和译语之间的差异以及原语和译语文化之间的差异。为了保证译文接受者与信息的关系等同于原文接受者与信息的关系,译文与原文要在冗余度上就要力求“等值”,进而实现“接受语复制原语的信息的最近似的自然等值”[4,p12]。

(三)增译与省译是求得冗余等值的手段

合格的译者既要能分析原语中的各种冗余信息,也要能预测目的语读者在准确理解原语时缺少或多余的冗余信息,在翻译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增删。

增译是指在译文中增加必要的语义、句法或文化方面的信息来求得与原文的对等。

例2 Reading makes a full man; conference a ready man,and writing an exact man…… Histories make men wise; poets witty, the mathematics subtle; natural philosophy deep, moral grave; logic and rhetoric able to contend. (Francis Bacon, Of Studies)

译文: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王佐良 译)

英语中为了避免重复而省略动词是很常见的。但在汉语里,动词是不能被省略的,所以在译文中将原文缺省的部分补充了出来,使其符合汉语的句法结构。

例3 Poor little tender heart! And so it goes on hopping and beating, and longing and trusting. (William Thackeray:Vanity Fair )

译文:可怜这温柔的小姑娘,一颗心簌簌地跳个不停,她左顾右盼,一直想念情人,对于他深信不疑。(杨必 译)

原文仅用四个动词“hopping and beating, and longing and trusting”就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小姑娘急切等待的心情。译文为了达到相同的意境,适度地添加了一些修饰语,准确地传达出原文的意思。

例 4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

译文:Why don’t you bring me here to have a time gay,And be drunk with me on this Double-Ninth Day?

*Double-Ninth Day, the ninth day of the ninth moon of the lunar calendar, was and somewhat still is, a Chinese festival. On that day people customarily climb up thee mountains to drink chrysanthemum.(许渊冲 译)

文化背景是阻碍信息传递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加注的方式增加文化冗余,有助于英语读者理解原文。

与增译相对的则是省译,即省略原文中的某些冗余成分,以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例如,汉语中有不少的范畴词,如“现象”、“情况”、“局面”、“因素”等,这些词基本无意,但在句中又不能缺少。在汉译英的时候就要将这种词省去不译,去掉这部分冗余,如:

例5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现象越来越多。

译文:In recent years juvenile delinquency has been steadily on the rise.

例6 我们要重视沿海与内地贫富差距问题。

译文:We must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gap between costal and inland areas.

又如,汉语惯用修饰语来增强语气,如“彻底粉碎”、“强烈谴责”、“毫无根据的诽谤”,“不切实际的幻想”这些短语,从语义分析的角度讲,划线的部分无疑是多余的,但却符合汉语的行文习惯,属于适度的冗余,读起来颇有气势。如果把这些修饰语直译到英语里,就会显得累赘,所以可以考虑省去不译或变换用词,如:

例7 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

译文:We must crack down on all criminal activities according to the law and eradicate such social evils as pornography, gambling, and drug abuse and trafficking.

朗文当代英语词典(1987)对crack down解释为“to take strong and severeaction to deal with something bad”,已经包含了“严厉”的意思;对“eradicate”解释为“to get rid of something completely ”,则已包含了“彻底”这一意义。

无论是增译还是省译,都是调整冗余度的手段,将原文的冗余度调整到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的冗余度上来,做到冗余等值,从而使两种语言实现动态对等。

四、结语

翻译是一种语际交际。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翻译的任务之一便是调整变换原语中适度的冗余成分,使其适应目的语接受者的信道容量,保证信息交流成功。冗余等值是奈达“动态对等”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冗余信息利用得好,不但能够保证信息准确传递,而且还能克服死译。

猜你喜欢

原语接受者等值
异步电动机等值负载研究
密码消息原语通信协议介绍及安全分析
Flu Study
浅谈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电网单点等值下等效谐波参数计算
基于注入电流模型的等值法交直流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游戏、电影和接受者:跨媒介时代融合的新方式
基于ZigBee协议栈的PHY服务研究
汉语国俗语义在维吾尔语中的等值再现
基于原语自动生成的安全协议组合设计策略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