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兰拳规定套路练习的生理负荷研究

2010-10-24张红华

浙江体育科学 2010年4期
关键词:木兰套路心率

张红华

(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浙江湖州313000)

科学的健身方案中最重要的是运动负荷的掌握。木兰拳是一种优雅、大方、易学又具有独特武术特征的拳术,1995年被正式纳入第130种拳种,成为一种新兴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引导木兰拳运动健康发展,国家体育总局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木兰拳规定套路》,该规定套路包括了拳、扇、剑三种不同套路[1]。本文通过木兰拳、扇、剑三个不同规定套路练习中心率变化的研究,为木兰拳规定套路练习的强度定量化提供实验依据,从而更好地发挥木兰拳在全民健身运动的作用。

1 实验对象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系木兰拳队女运动员9名,练习时间1年左右,动作规范,曾多次参加全国和省市木兰拳表演。运动员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实验组运动员的基本情况(n=9)

1.2 研究方法

受试者实验前一天不安排运动训练。以站立方式预备5min,然后要求受试者注意力集中,按照动作规范要求完成动作。为尽量避免实验累积效应的影响,在实验顺序安排上采取三组轮换交叉进行的方法,当心率恢复到安静心率时再进行下一组练习。休息方式为静坐。

心率数据的采集采用芬兰S610POLAR表。数据采集的时段有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即刻、运动后1min、2min、3min。实验操作均由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员进行。

1.3 数理统计

数据用SPSS10.0 for windows进行处理,结果用均值±标准差(¯x ±SD)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木兰拳、扇、剑规定套路练习心率统计学分析

由表2可知,无论是平均心率、即刻心率,还是最高心率,三个套路练习后心率大小的顺序依次是木兰剑、木兰拳、木兰扇,但统计学表明三者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从生理负荷角度评价它们之间的负荷强度基本相同,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似[2-5]。

表2 规定套路练习后心率变化(次/min)

2.2 木兰拳、扇、剑规定套路练习过程中心率的动态变化分析

木兰拳练习平均时间为4min32s,心率变化曲线有两个平台期,三个波谷,三个波峰(图1)。我们发现在运动中前45s的心率从100.7次/min增加到131次/min,这表明木兰拳套路设计符合递增负荷的原则。第一个平台期出现在动作“推云播雨”-“百鸟朝凤”,心率维持在131次/min左右。第一个波谷,对应于“落花流水”,此动作绵缓柔和且姿势低,是套路中具有代表性的动作。当进行到“雁落平沙”时出现了第一波峰,心率达139.8次/min,它是个平衡亮相的动作,对稳定性要求较高。紧接下来“西施浣沙”是低地势的典型动作,心率下降到129.8次/min,出现第二个波谷。接着是“风扫梅花”,心率又上升至142.8次/min,是本套路的最高心率,它要求左腿独立支撑后以脚掌为轴身体向左转135°同时又要求身体保持平稳。最后一个波峰出现在4min5s动作“左右浪子踢球”,心率达到141.6次/min,它要求上身挺拔且用力踢腿。

图3 一整套木兰剑运动中心率描记图

图1 木兰拳运动中的心率描记图

木兰扇练习平均时间为4min21s,运动中心率持续上升但曲线变化不大,如图2。木兰扇练习开始阶段心率从100.2次/min上升到130次/min,随后的动作演练心率一直保持在这个水平。当运动持续到2min40s演练第二十一个动作“敦煌飞壁”时,出现第一个较高心率137.7次/min,这个动作中有一个高踢腿的动作,难度较大。随后心率稳定上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137.8~141.8次/min之间,从“白蛇吐信”至“喜鹊登枝”,这组动作起伏、转身、伸展四肢的运动较多,其中的“斜身照影”有摆腿、蹬腿动作,“金龙出海”中的踢腿动作,都促使这段心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图2 木兰扇运动中心率描记图

木兰剑练习平均时间为3min40s,运动中心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如图3。木兰剑套路练习开始前45s的心率与拳、扇一样呈线性增加,从101次/min增加到131.1次/min,但它不同于拳、扇在此处形成了一个低水平的心率平台,而是持续稳定增长。当运动进行到1min时,心率达到140.7次/min,随后稳定在这个心率水平。整套动作中有两个心率峰值,分别是2min15s时动作“翻身挂剑”、“左右挂剑”心率为147.8次/min,和2min50s时动作“转身退步左右甩穗”心率为149.4次/min。这几个动作手臂运动路线长且要求快速甩穗,因此心率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2.3 木兰拳、扇、剑规定套路练习强度比较

一整套木兰拳、扇、剑规定套路练习心率变化的频数分布显示见表3,拳、扇、剑运动时心率在120次/min以下区间所占比例较小。木兰拳和扇练习时120~140次/min心率区间占比例最大,超过80%以上,但木兰剑练习时140次/min以上心率区间占比例较大,达到73%。这表明木兰剑练习的强度要高于木兰拳和扇。心率的高低与身体的姿势有一定的关系。木兰拳套路结构安排上存在着明显的高低起伏,因此整套动作的心率起伏相对较大;木兰扇套路动作结构安排上下起伏较小,因此整套动作的心率保持较平稳;木兰剑套路中因为存在着多个手臂用力甩穗动作,因此整套动作的心率保持较高水平,没有明显的上下起伏。

表3 一整套练习心率的频数及频数百分比

表4 一整套练习心率及恢复期心率(单位:次/min)

从表4可以看出,木兰拳、扇、剑练习前1min的平均心率比安静时增加了20~30次/min,这是一种良好的赛前状态的体现,为机体较快地进入工作状态做好生理上的准备。一整套规定套路练习后心率在1min内恢复迅速。其中,木兰剑因运动中心率较高,1min恢复期心率相当于赛前状态时心率。尽管木兰拳、扇、剑套路练习停止后3min平均心率仍高于安静状态,但已经处于较低心率范围。因此,木兰拳套路练习后心血管反应恢复较快,负荷属于中等强度。

3 结论与建议

3.1 从练习过程中的平均心率、最大心率以及运动后心率恢复来看,木兰拳规定套路练习属于中等负荷强度运动,心血管反应适宜,恢复快,适合作为健身运动项目。

3.2 尽管三种木兰拳规定套路练习负荷没有统计学上显著差异,但木兰剑练习时间短,动作多,运动速度较快,强度略高于木兰拳和木兰扇。

[1]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木兰拳规定套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 成红,孙绪生.木兰拳诱导的脉搏和血压的变化[J].体育学刊,1998(4):32-33.

[3] 戴艳.木兰拳锻炼时的不同运动量对中老年心血管系统机能影响的研究[J].宿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16(4):62-63.

[4] 成红,卢昌亚,潘国建.木兰拳练习者台阶实验后脉搏血压变化初探[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8,27(3):81-83.

[5] 魏杭庆,陈革新.妇女健身活动的心血管反应[J].浙江体育科学,1998,20(3):36-51.

猜你喜欢

木兰套路心率
木兰剧片段展示
网购能“砍价” 有时是“套路”
心率多少才健康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谨防“套路贷”的这些“套路”!
若是木兰能网购
Airbnb上的套路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