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影响的临床观察

2010-09-08王汝哲李文东于文霞段洪波张忠勇迟秀娥苏秀海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35期
关键词:列酮吡格血脂

王汝哲,李文东,于文霞,段洪波,苏 阳,张忠勇,迟秀娥,苏秀海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河北省糖尿病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河北沧州 061001)

2型糖尿病发病的中心环节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缺陷。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能明显减轻胰岛素抵抗,通过对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活化的受体γ(PPARγ)的活化,可以增加葡萄糖转运子的基因表达,能够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而明显地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1]。笔者2008年1月~2009年8月应用盐酸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60例,证实对2型糖尿病患者也有明显的降压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糖尿病诊断标准按照2003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公布的标准[2]:有糖尿病症状,空腹血糖(FBG,血浆葡萄糖浓度,以下同)≥7.0 mmol/L;或者随机血糖或葡萄糖耐量试验2 h时血糖(2hPG)≥11.1 mmol/L。无糖尿病症状者,需另日测定血糖,达到上述标准。代谢综合征诊断参照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建议的标准[3],具备以下4项组成成分中的3项或全部者:①超重和(或)肥胖。BMI≥25.0 kg/m2。②高血糖。FBG≥6.1 mmol/L 和(或)2 hPG≥7.8 mmol/L,和(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③高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140/90mmHg,和(或)已确认为高血压并治疗者。④血脂紊乱。空腹血三酰甘油(TG)≥1.7 mmol/L,和(或)空腹血高密度脂蛋白(HDL-C)<0.9 mmol/L(男)或<1.0 mmol/L(女)。 体重指数计算:BMI=体重(kg)/身高(m2)。

1.2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为本院糖尿病科门诊和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符合上述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本组患者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 25~65 岁,平均(51.96±9.35)岁;糖尿病史 1 个月~16年,平均(6.6±4.2)年;BMI(27.0±3.3) kg/m2。 其中高血压患者30例,血脂紊乱者35例,符合代谢综合征诊断者48例。

1.3 血压测量方法

以标准水银血压计、袖带加压法测定。安静环境休息10 min后取坐位,手臂与心脏基本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以右上肢为准,精确到2mmHg。

1.4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原治疗基础上加服盐酸吡格列酮片(商品名:瑞彤,江苏省德源药业生产),15 mg,1次/d,每天早餐前服用,疗程3个月;观察期间不增加其他影响本病疗效的药物,不增加原有的降糖、降压、调脂药物的用量。

1.5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血糖(FBG,2hPG)、血脂、肝功能、肾功能、血压、体重、腰围等指标变化。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糖、血压、血脂等的变化

使用吡格列酮治疗后本组患者的FBG、2hP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SBP、DBP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或 P<0.05﹚;胆固醇(CHO)、TG 有所下降,HDL 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对高血压和非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根据患者的病史和血压水平,分为高血压组(30例)和非高血压组(30例)进一步分析血压变化。治疗后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的SBP和DBP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或 P<0.05)。 高血压组平均下降值(8.73/4.00mmHg)高于非高血压组(7.33/3.85mmHg),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提示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和非高血压患者均有确切的降压作用。

表1 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压、血脂等的变化(±s)

表1 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压、血脂等的变化(±s)

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P>0.05

时间 SBP (mmHg) DBP (mmHg)135.76±18.17 127.73±10.66**FPG(mmol/L)9.25±1.98 7.54±1.81**2hPG(mmol/L)13.83±3.46 11.52±2.80**治疗前(n=60)治疗后(n=60)84.96±11.35 81.04±9.60*CHO(mmol/L)5.16±0.85 5.07±1.02△TG (mmol/L)LDL(mmol/L) HDL(mmol/L)3.49±6.05 2.76±3.29△3.01±0.63 2.69±0.85*1.11±0.34 1.21±0.29△

表2 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s,mmHg)

表2 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s,mmHg)

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非高血压组治疗后下降值比较,△P>0.05

血压 高血压组(n=30)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后下降值SBP DBP 145.86±16.89 90.40±12.13 137.13±12.64**86.40±11.28*8.73±4.72△4.00±3.97△非高血压组(n=30)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后下降值125.66±13.07 79.52±8.55 118.33±9.80**75.67±8.44*7.33±5.73 3.85±1.95

2.3 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的变化

治疗后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有所下降,肌酐(Cr)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说明无肝肾功能损害。

表3 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的变化(±s)

表3 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的变化(±s)

与治疗前比较,△P>0.05

治疗前(n=60)治疗后(n=60)时间 ALT (mmol/L)25.23±11.65 23.23±10.01△AST (mmol/L)23.20±7.19 21.90±9.01△BUN(mmol/L)6.12±1.26 5.95±1.32△Cr(μmol/L)73.17±14.58 75.57±13.50△

2.4 不良反应

6例出现轻度的腹胀、恶心或上腹不适,改为饭后服用,均2~5 d内缓解;出现2例轻度、1例中度的下肢水肿,疗程结束停药后均缓解;单用本药时无低血糖反应发生。

3 讨论

高血压和糖尿病都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均可引起心、脑、肾和眼底等靶器官损害,美国、中国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的高血压指南中都把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划入心血管高危或极高危人群的范围;同样高血压也加速了糖尿病其他并发症的进程,所以,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临床预后明显恶化,其糖尿病性肾病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可增加10~20倍。在2000年8月欧洲心脏病年会期间,丹麦学者Mogensen把高血压与高血糖并存者比喻是“处于双倍危险境地”的人群,高血压与糖尿病是致命的联合。

有资料[1]显示吡格列酮应用范围比罗格列酮广,降糖效果更明显,也不易产生低血糖反应,未见明显的肝毒性。除了减少糖原合成外,还可增加糖酵解。本品还能显著降低肥胖患者的三酰甘油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本观察进一步证实了吡格列酮的降压作用。至于吡格列酮对于血压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内皮细胞功能、保持舒血管与缩血管因子平衡、降低血管张力;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周期G0/G1的进展,抑制其增殖;抑制内皮素21(ET-21)分泌,减弱ET21对血管的收缩作用而实现的[4-6]。

[1]苏秀海,王元松,王晓蕴,等.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新进展[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7:91,247.

[2]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J].Diabetes Care,2007,30:S41-S47.

[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代谢综合征研究协作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3):156-161.

[4]DobrianAD,SchriverSD,KhraibiAA,etal.Pioglitazoneprevents hypertension and reduces oxidative stress in diet-induced obenity[J].Hypertension,2004,43:48-56.

[5] Ryan MJ,Didion SP,Mat hur S,et al.PPAR γ agonist rosiglitazone improves vascular function and lowers blood pressure in hypertensive transgenic miee.Hypertension[J].Diabetes Care,2004,43:661-666.

[6]Hwang J,Kleinhenz DJ,Lassegue B,et al.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 ligands regulate endothelial membrane superoxide production[J].Am Physiol Cell Physiol,2005,288:899-905.

猜你喜欢

列酮吡格血脂
PPAR-γ对人胰腺癌BxPc-3细胞增殖的影响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吡格列酮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
罗格列酮保护氧糖剥夺复氧PC12细胞通过减少HMGB1释放和上调DUSP8
你了解“血脂”吗
罗格列酮联合依那普利对腹膜纤维化大鼠的腹膜功能的影响
辽宁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脂联素基因T45G多态性与吡格列酮疗效的相关性
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
吡格列酮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43例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