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入学新生结核病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2010-09-08张俊杰赵建磊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35期
关键词:结核菌素普查入学

张俊杰,赵建磊,王 青

(山东省胶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山东胶州 266300)

在校学生是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重点人群。近年来国内多所大学、中学出现了结核病的暴发流行,学生本人受到身心的双重打击,也给学校和家长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和精神上的伤害。学校结核病的防治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我院做为本市的结核病防治定点医院,在卫生局教体局的领导下,承担了本次调查任务,以期为制定本市的下一个结核病防治五年规划及进一步搞好学校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切实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卫生局与教体局联合下发文件,对全市中小学2007年入学新生进行结核病普查[1]。即通过结核菌素试验来判定是否有结核菌感染。

1.2 方法

用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 0.1 ml(5 TU)于左前臂掌侧中部中央皮内注射,注射后72 h阅读试验结果[2]。结素试验硬结≥15 mm或不足15 mm,但有水泡、出血、坏死及淋巴管炎者均为强阳性反应。强反应表示已受结核菌感染或近期感染,患病的危险性较大。因此,应对这部分PPD强阳性者拍摄胸部正位X线片。对检出的结核患者给予规律抗痨治疗,纳入规范化管理。对胸片无病灶的单纯感染者给予知情同意下预防性治疗[3]。

1.3 保障

由胶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组织本院检验科技师、结核科护士、结核科医师,组成学校结核病普查小组。经过专门培训,检验科技师、结核科护士负责做皮试,结核科医师负责阅读记录试验结果。普查使用统一印制的统计表格。

2 结果

2.1 各级部总人数、结素试验结果及所占百分比

各级部≥5 mm与≥15 mm均有显著差别(表1)。发现涂阴肺结核学生2名。已经根据有关规定进行了网络直报,并给予规范治疗与督导管理。

表1 各级部总人数、结素试验结果及所占百分比

2.2 对结素试验强阳性的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与家长签订预防治疗知情同意书。由于固执地认为结核病离自己很远,且考虑到抗结核药物副作用,多数家长选择了观察、有症状随诊,3个月及半年复查胸片,不选择预防服药。但是,由于家长和教育部门没有意识到复查胸片的重要,致使这部分学生没有再复查。最终在1年内,有2名结素试验强阳性者因症就诊,确诊为肺结核。

3 结论

本次调查结果中小学生结核病感染率(以PPD结果≥5 mm界定)为9.86%,符合我国2000年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调显示的儿童感染情况[4]。

从结素反应≥15 mm结果来看,学生年级越高,感染率也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普查发现的2例患者都是高一级部。此结果说明在学校采用结素试验的方法发现结核感染者,年级越高越有意义。

对中、小学入学新生进行结核病筛查,就能对刚进入校园的结核感染者及结核患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源头上预防结核病在校园中的蔓延和暴发流行。

目前,学校和家长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低,对结核病感染的严重性认识不足。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学生不预防服药也不定期复查,以至于出现最终因症就诊时又确诊肺结核的病例。而这种患者有可能在就诊前已经在校园内造成新的传播。这使结核病筛查工作失去了一部分意义。

4 延伸

校园内的结核病筛查,是控制校园结核病流行和发病的重要措施。因此,中小学入学新生做结核菌素试验是必要的。特别是中学生,应该在入学后和第二学年分别进行两次结核菌素试验,以及早发现已发感染和新发感染,并及早治疗和预防。

全社会的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势在必行,应该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控制结核,人人有责”。

[1]关于对全市大中小学入学新生进行结核病普查的通知[Z].胶卫字[2007]78号.

[2]彭卫生,王英年,肖成志.新编结核病学[M].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137,138.

[3]王仕昌.构建无结核病的和谐校园[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45-46.

[4]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组.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资料汇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

猜你喜欢

结核菌素普查入学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2019年右江区中学生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分析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结核菌素试验结果怎样评定
结核菌素强阳性患者的预防性治疗效果研究
入学面试
入学第一天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