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洛阳市主要科技经济发展指标比较分析—以22000077年为例

2010-09-06洛阳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薛志勇

河南科技 2010年17期
关键词:经费支出洛阳市洛阳

洛阳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薛志勇

洛阳市主要科技经济发展指标比较分析—以22000077年为例

洛阳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薛志勇

中国2009世界邮展在洛阳市的成功举办,充分显示了洛阳市接待大型国际性活动的条件和实力。“邮花”与“国花”在美丽的古都洛阳相映生辉,展现了牡丹之美、文化之美。世界邮展让全球的目光聚焦洛阳,让世界进一步了解洛阳,让洛阳走向世界。近年来,洛阳市先后获得了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优秀人居环境范例奖等荣誉,向世界展示着蓬勃朝气和无穷魅力。

一、洛阳市近几年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情况

科技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不可估量,地方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力度和方向对区域科技进步与创新具有重要作用。洛阳市委、市政府对科技工作十分重视,逐年加大科技投入力度。2006—2008年,洛阳市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总额逐年大幅增加,2006年为15 645万元,2007年为24 273万元,2008年为30 75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加了4 654万元,8 628万元,6 478万元,增幅比例分别为42.3%,55.1%,26.7%;2005—2008年,洛阳市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当年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分别为1.24%,1.4%,1.66%,1.52%,基本呈逐年增加趋势。

二、洛阳市2007年的GDP总值比较

2007年,洛阳市GDP总值为1595.32亿元,居河南省18个省辖城市第2位,占河南省GDP的比重达10.6%(居第1位的是省会郑州市,占河南省GDP的比重达16.6%)。2007年,洛阳市GDP总值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均稳居河南省第2位,洛阳市第一产业由上年的河南省第7位上升到第6位。

三、洛阳市2007年的人均GDP及城镇化水平比较

2007年,洛阳市人均GDP为25 120元(按当年汇率约合3 680美元),人均GDP首超3 000美元,比河南省2007年人均GDP(16012元)高出9108元,为河南省人均GDP的156.88%,居河南省第4位。2007年,河南省人均GDP位居第1的城市是省会郑州市,人均GDP为34 069元;位居第2的是只有68万人口的济源市,人均GDP为33 199元;位居第3的是焦作市,人均GDP为25230元;该年人均GDP最低的城市是周口市,为8051元。

洛阳市的人口密度为428人/平方公里,居河南省第14位,远低于河南省的平均人口密度(591人/平方公里)。洛阳市人口密度较小,森林绿化覆盖率高,发展空间相对广阔。目前,其城镇化水平为41.1%,位居河南省第5位,略高于河南省的城镇化水平(34.3%)。

四、洛阳市2007年的科技活动人员情况比较

2007年,洛阳市有1402家单位,其中,有科技活动的单位有222个;有科技活动人员21895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为15 142人(上年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为14 414人)。据统计,2007年,洛阳市有科技活动的单位数和科技活动人员数较上年均有所减少,但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人数比上年增加了728人,说明洛阳市科技活动人员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五、洛阳市2007年的科技活动经费筹集和支出情况比较

2007年,洛阳市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增加到360711万元(上年为251554万元),其中,政府资金83656万元,比上年增加1 053万元;企业资金202 205万元,比上年增加64 251万元。2007年,洛阳市科技活动经费支出326190万元,其中,经常费用支出275935万元,比上年增加77067万元;科研基建支出40204万元。这6项指标均居河南省18个省辖城市第2位。

六、洛阳市2007年的研究与实验发展(R&D)情况比较(表1)

2007年,洛阳市有R&D活动的单位数为93个,比上年增加18个;R&D全时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达7 541人年,比上年增加1 357人年,占河南省全时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总数的15.5%,比上年增加近3个百分点,居河南省第2位。R&D经费内部支出161905万元,比上年增加36591万元,占河南省R&D经费内部支出总额的16%。其中,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费用分别为1307万元和11 629万元;其余大部分R&D经费内部支出(约80%以上)用于实验发展,为130 119万元,占河南省实验发展经费内部支出总额的15%,居河南省实验发展经费内部支出额第2位。

七、洛阳市2007年的科技成果情况比较(表2)

2007年,洛阳市专利申请数和发明专利申请数均居河南省第2位。其中,专利申请数为770件,比上年增加169件,占河南省专利申请总数的15.8%;发明专利申请数369件,比上年增加83件,占河南省拥有发明专利总数的21.5%。2007年,洛阳市拥有发明专利数为390件,比上年增加85件,比省会郑州市(1277件)少887件,比位居河南省拥有发明专利数第3位的开封市(197件)多193件,比位居河南省拥有发明专利数第4位的新乡市(173件)多217件,占河南省拥有发明专利总数的14.5%。

表1 2007年河南省18个省辖城市研究与实验发展(R&D)情况比较

表2 2007年河南省18个省辖城市的科技成果情况比较

2007年,洛阳市各类人员共发表科技论文3 059篇,比上年减少483篇;共出版科技著作179种,比上年增加60种,占河南省的6.6%,跃居河南省第5位。

八、洛阳市2007年的科技项目(课题)情况比较(表3)

表3 2007年河南省18个省辖城市科技项目(课题)情况比较

2007年,洛阳市共承担科技项目(课题)2042项,比上年增加148项,占河南省项目(课题)总量的8.4%,居河南省第4位。位居第1位的是省会郑州市(8 281项),位居第2位的是新乡市(2 362项),位居第3位的是焦作市。2007年,洛阳市的项目(课题)中参加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为10824人年,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折合全时当量为9363人年,分别占河南省科学家和工程师折合全时当量的12.2%和14.3%,居河南省第2位。2007年,洛阳市项目(课题)实际经费支出为219337万元,比上年增加50 894万元,占河南省实际经费支出的13.1%,居河南省第2位。2007年项目(课题)实际经费支出居第1位的是省会郑州市,为364 923万元,占河南省项目(课题)实际经费总支出量的21.8%。

目前,洛阳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45%以上,高于河南省平均水平。科技创新已成为洛阳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着力点。近几年来,洛阳市委、市政府把“科教强市”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之一,提出了建设“创新型洛阳”的目标。通过不断强化科技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洛阳市科技投入逐年增加,研发中心建设显著改善,科技成果产业化不断加快,知识产权工作跨越发展,成功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和“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荣誉称号,特别是2009年世界邮展在洛阳市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洛阳市、科技创新能力、支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已迈上了新台阶。

猜你喜欢

经费支出洛阳市洛阳
中国基础教育生均经费支出的公平性研究
——基于Gini 系数和Theil 指数的测算
河南省洛阳市东升第三中学
洛阳正大剧院
洛阳市
“立法为民”的洛阳实践
洛阳自古繁华
洛阳市
洛阳市建设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论高校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的工具理性
中央“三公”经费5年减35.9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