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多元经营旅行社动态联盟研究

2010-09-06周国华王定伟廖佳权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0年7期
关键词:旅行社旅游业动态

李 倩,周国华,易 明,王定伟,廖佳权

(1.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四川 成都 611830;2.西南交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四川成都 610031;3.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发展规划部,四川 成都 610031;4.成都铁路局 成都北站,四川 成都 610000;5.成都铁路局 劳动和卫生处, 四川 成都 61000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产生了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根据2007年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在上海的最新研究报告预测,2007—2016年,中国的旅游业将取得8.7%的实际年增长率,中国将在10年内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旅游和旅行经济强国[1]。旅游产业的发展将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此,各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应措施支持旅游业的发展。

在铁路多元经营企业中,旅游业盈利能力普遍较低。其中,铁路多元经营旅行社(以下简称“铁路多经旅行社”)作为连接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纽带,在旅游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伴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旅行社电子商务的研究也得到一定的发展。因此,构建基于电子商务的铁路多经旅行社动态联盟的运作模式,研究我国铁路多经旅行社未来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铁路多经旅行社优劣势分析

旅游业是由一系列的产业组成的产业群,具有多样性和分散性的特点。构成旅游业的企业主要有旅游饭店、景点经营、旅行社和旅馆服务业、餐饮服务业、旅游交通业等。旅行社是旅游产业链中的中间节点,是连接旅游供给商(旅游饭店、旅游景点、旅游交通业和旅游消费者)的桥梁。受市场化水平和企业制度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旅游社的发展多数处于散、小、弱、杂的状态[2],与国外旅游发达国家相比,铁路多经旅行社的集团化水平还很低。因此,利用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时机,铁路多经旅行社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思想,是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在竞争中求生存并保持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1 铁路多经旅行社的优势

(1)声誉良好。长期以来,铁路一直给予人们可靠、安全的形象。铁路的管理也一直是以服务大众、安全、高效为宗旨。因此,铁路在人们的心目中一般都有良好的口碑和声誉。一些带“铁”字头的企业成为人们值得信赖的企业形象。铁路多经旅行社在发展中同样也具有良好的声誉优势,为铁路多经旅游企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铁路网强大。随着铁路建设的发展,铁路网络几乎遍及了全国主要的大中城市,将一些文化名城、风景区、港口城市、工业区等连接成网。这些大小网络将成为旅行社开展旅游专线业务的资源。同时,全国铁路的铁路网体系为铁路多经旅行社的发展提供了网络化的经营基础和便捷的交通服务。

(3)运输保障能力。铁路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较低的运输成本、良好的安全性能,以及“朝发夕至”、“夕发朝至”的时间优势,这些构成了铁路多经旅行社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借助铁路强大的运输能力,旅客可以得到较航空、公路运输更安全和舒适的服务。

(4)网络信息化优势。由于数据通信网覆盖了所有的铁路局和车站,铁路旅行社可以依靠铁路局和车站的数据通信网络,将自身的信息网络与其联网,及时了解各车站的信息,为旅行团出行提供便利。

1.2 铁路多经旅行社的劣势

(1)整体盈利水平不高。根据对铁路多经旅行社的调研统计发现,其收入的大部分来源于路内的企业。主要依靠路内获得收入,导致铁路多经旅行社赢利空间较小。

(2)核心竞争力不足。目前的旅游市场是一个以买方为主体的多元化市场,而买方需求呈现多层次和个性化。由于旅行社行业进出门槛较低,行业供给增长迅速,因此旅游行业竞争非常激烈。铁路多经旅行社服务“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缺乏产品和服务创新,若取得与路外同行竞争的优势,铁路多经旅行社应主动加强其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3)多元化服务能力欠缺。旅行社可以以其自身旅游产品、品牌、渠道等资源介入其他产业,提供多元化服务。如提供酒店预定、机票预定、签证办理、会议、展览等与旅游相关或非相关的业务。由于铁路多经旅行社规模普遍偏小,能够自主完成的旅游产品十分有限,提供的服务一般只有代理服务。因此,铁路多经旅行社与路外同行相比,缺乏有竞争力的特色产品,大多不具备提供多元化服务的能力。

(4)协作性有待提高。铁路多经旅行社基本处于各自经营状态,相互间协作性较少。由于旅游行业的特殊性,考虑到目前铁路多经旅行社小、弱的现状,因此加强铁路多经旅行社之间的业务合作、资源共享,将有利于铁路多经旅行社自身以及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

1.3 建立基于电子商务的铁路多经旅行社动态联盟的可行性

旅行社作为旅游产业链中的一个中间节点,其发展是由旅游产业的其他节点的发展而带动的。旅游产业上游与下游观念的改变,直接影响旅行社的运作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网络的日益普及,旅游产业链成本亟待降低。因此,铁路多经旅行社努力挖掘市场需求,通过建立电子商务信息平台与外部的战略伙伴共享资源,在充分利用铁路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建立铁路多经旅行社的动态联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铁路多经旅行社的外部环境,为满足旅游业市场需求,铁路旅行社需要借助铁路资源优势,建立铁路多经旅行社自身的核心能力,并作为与路外旅行社及旅游产业链节点企业进行联盟的基础。一是可以将分散的各地旅行社的核心资源集中整合,依托铁路的路网优势进行规模化运作,增强实力;二是在与路外企业进行联盟的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运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发展铁路多经旅行社。

2 基于电子商务的铁路多经旅行社动态联盟分析

2.1 实施流程

由于分属于各铁路局的多经旅行社众多,规模也存在很大的差别,基于电子商务建立铁路多经旅行社动态联盟,需要从整体角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主要实施流程可以分为以下阶段。

(1)基于电子商务信息平台整合铁路内部资源,在铁路系统内部开展价值链联盟。旅行社作为旅游产业链中的一个节点,其发展是由旅游产业的其他节点的发展而带动的。根据旅游业的价值链,住宿、餐饮业和交通运输企业是旅游产业价值链的不同节点,只有整合资源,相互协作,才能提升整个旅游业的价值增值过程[3]。旅游业属于服务行业,服务环节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因此,铁路内部旅游业价值链的整合应更多地依靠信息技术的支持。通过建立铁路多经旅行社的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才能满足客户多层次和个性化的需求。

(2)通过电子商务信息平台与路外的旅游行业相关企业建立联盟。目前铁路多经旅行社由于在经营网络、旅游线路的覆盖、资金、规模、信息等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与路外旅游企业的合作,包括旅行社、餐饮、娱乐、饭店等的联盟,可以有充足的资源,产生规模效益[4]。

(3)加强路内外旅游产业链中各节点企业的协作。通过基于电子商务的多经旅行社动态联盟的建立,路内外旅游产业链中各节点企业的协作使铁路多经旅行社逐步发展成为专业性多元化的旅行社,通过电子商务信息平台的功能职责,将资源信息如运输计划、旅游路线安排、人员设置等发布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平台通过整理汇总后对资源进行动态分配,进而产生各相关节点企业的动态协作,从而实现资源互补,如图1所示。因此,利用各旅游产业链上各节点企业的核心优势,动态整合旅游产业链资源,一方面降低了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也使整个旅游产业价值链得到增值。

图1 基于电子商务动态联盟的实施流程

2.2 支持保障机制

(1)技术支持保障。互联网络的发展、电子商务安全机制、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各行业的电子化运作的不断普及,为旅行社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应用,通过网络平台,各联盟企业将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向扁平化组织结构过渡[5]。目前铁路局下属各业务部门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信息管理系统,关键是将各类信息系统进行连接、优化、整合,从而实现信息共享,为电子商务平台的整合提供依据,同时对外向游客提供信息咨询和查询服务。

(2)组织支持保障。组建动态联盟的电子商务管理平台,在初期是成立铁路系统内部旅行社及相关产业企业的联盟。在这个过程中,领导的支持和重视是实行电子商务联盟的重要保障。在此基础上,通过铁路资源信息共享,加入铁路的外部旅游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和应用应注重知识管理、开放式的沟通交流,使其能真正地为铁路多经旅行社及相关企业所用[3]。

(3)制度支持保障。每个联盟组织的成功运作都必须依靠制度化谈判达成共识,以契约形式来规范联盟各方的行为,而不是单靠传统的行政权利来指挥运作。联盟各方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机会主义和不确定性都是可能的[6]。因此,联盟组织的顺利运作不仅仅要靠制度化的契约来规范各方的行为,还需要依靠激励、协调、信任等机制来保证契约的执行[7]。

3 结束语

通过分析我国当前旅游业的现状,构建以电子商务信息平台为基础的铁路多经旅行社动态联盟运作模式,信息共享,达到快速有效地实现铁路多经产业链各节点协同与整合的目的,并建立基于电子商务的铁路多经动态联盟流程图。最后提出了铁路多经旅行社动态联盟的保障机制,为组建铁路多经产业链在技术、组织和制度方面提供保障。

[1]黄 琳. 新疆公路交通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 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08.

[2]刘连根. 试论我国旅游产业的区域性协作[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7(6):125-129.

[3]张青山,游明忠. 企业动态联盟的协调机制[J]. 中国管理科学,2003,11(2):96-100.

[4]丁艳丽,董保田. 基于电子商务的旅游业企业电子协作[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5,27(7):83-85.

[5]Enright,Michael J,Newton,et al. Tourism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a quantitative approach[J]. Tourism Management,2004,12(6):777-788.

[6]梁学成. 对旅游企业间动态合作的协调机制研究[J]. 旅游学刊,2007,22(9):58-63.

[7]蒋国银,胡 斌,王缓缓. 基于Agent和进化博弈的服务商动态联盟协同管理策略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2009(2):86-91.

猜你喜欢

旅行社旅游业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国内动态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出国游走错机场 旅行社依法担责
动态
旅行社人才开发机制探讨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