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产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沣油520的选育

2010-09-04范连益陈卫江王同华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3期
关键词:甘蓝型菌核病单株

范连益,陈卫江,李 莓,曲 亮,王同华

(湖南省作物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5)

中国是油菜生产大国,油菜年种植面积667万hm2以上,面积和总产均居世界第一,但目前我国油料作物的生产仍存在总量严重不足的问题,全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仅占40%左右,供给安全隐患严重。提高我国油菜生产量,增加种植面积和提高单产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途径,而高产品种的选育则是提高单产最行之有效的办法。近10年来,我国油菜科研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育成了一批优质、高产新品种,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油菜产业的发展。杂种优势利用是油菜育种最主要的途径,在我国以Pol-CMS为代表的细胞质雄性不育育种方法应用广泛[1-3],通过不育系与恢复系的定向选择并大量配组,有效地解决油菜生产中存在的优质与高产的矛盾,从而通过杂种优势的利用,提高油菜生产的经济、社会效益。

沣油520为湖南省作物研究所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品种,2007~2009年度参加国家长江中游区油菜区试,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

1 亲本材料的转育

1.1 不育系选育

沣油520是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品种,其母本20 A的不育质源来源于Pol CM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湘5 A”。以白菜型×甘蓝型的种间杂交中间材料“3120”为父本,湘5 A为母本进行测交,杂交一代表现明显的育性差异,继之以原父本单株分别对其不育性较好的单株采取成对测交筛选和定向回交转育,观察后代的育性表现,并结合经济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筛选,对育性较好的组合根据选育目标继续定向回交,直至育性性状、经济性状和品质性状达到育种要求,育成了不育性性状稳定的新不育系20 A及保持系20 B[4-5]。

20 A由于具有一定的白菜型油菜血缘,表型上仍存在一些种间杂种的特征,如叶型较圆、叶色淡绿,植株较矮,分枝数多,角果细长,着角密度大等,且表现生育期较短,花期集中等特性。其杂交后代也具有生育期偏早熟,植株较矮,分枝多等特点,适宜于早熟栽培及稻田免耕直播。同时,20 A还具有其他一些优良特性,品质优、抗病、抗倒能力强。2007年田问鉴定菌核病发病率为5.8%,病指3.32;病毒病发病率为0.8%,病指为0.44;品质性状芥酸含量0.32%,硫甙含量23.6μmol/g,含油量39.7%,综合性状达到了预期目标。该不育系2007年通过湖南省审定。

1.2 恢复系选育

恢复系C3R的转育运用同质恢复系回交转育法,选择由四川引进的双低油菜品系C3作为待转材料,以Pol细胞质杂交种湘杂油2号的可育株去雄与C3杂交得到杂交一代,选择F1代中分离的可育株进一步用原父本回交,连续重复回交,直至待转材料的植株性状基本与原父本同型。选择其可育单株自交纯合,并以自交单株与不育系进行成对测交,选择自交育性不分离,测交全可育的单株,通过进一步扩大繁殖,育成了定型的同质恢复系C3R。

该恢复系的主要特征为:叶色浓绿,叶肉肥厚,株高中等,角果粗壮,角色微紫,植株抗倒性强,与不育系20 A的某些性状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2 区试及生产试验产量表现

2.1 区试产量表现

2007 ~2009年沣油520参加国家(长江中游区)油菜区域试验,两年度均表现出了良好的丰产性与稳产性。两年19个试验点次中,16个点次增产,平均产量2 515.0 kg/hm2,比中油杂2号(CK)增产6.67%(+157.4 kg/hm2)。折合产油量平均1 054.6 kg/hm2,比对照中油杂2号(998 kg/hm2)增产5.67%。详见表1。

表1 沣油520产量表现

2.2 生产试验产量表现

2008 ~2009年度参加长江中游区油菜生产试验,6个试验点中5点增产,平均产量2 431.7 kg/hm2,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15.0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在所有参试品种(组合)居第一位。

3 主要特征特性

3.1 生物学特征

沣油520为甘蓝型半冬性中熟偏早杂交油菜品种,国家长江中游区试中全生育期216~219 d,平均比对照中油杂2号早熟1 d。在湖南长沙、浏阳、衡阳等地进行的品种示范中,生育期比当地主推品种早熟4~5 d,一般4月底至5月初成熟,适用于“稻-稻-油”三熟制栽培。苗期长势旺、整齐,叶片宽大,绿叶数多且密生;冬前长势快,蕾苔期整齐一致。花瓣中等大小、深黄色;株高167 cm左右,株型紧凑,有效分枝部位约57 cm,主花序有效长约55 cm,一次分枝8~9个;单株结角数平均335个,经济性状搭配均衡合理;每角粒数平均19.5粒,千粒重3.38 g,种子圆形,种皮黑色,详见表2。

表2 沣油520经济性状表现

3.2 品质性状

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检测中心从区试中抽取F2代商品菜籽进行检测,沣油520两年平均芥酸含量为0.15%,硫苷含量24.63μmol/g(饼),含油量41.91%。详见表3。品质性状达到国家双低标准,且含油量较高。

表3 沣油520品质检测结果

3.3 抗逆性

区域试验田间调查,两年平均菌核病发病率8.2%,病指5.62;病毒病两年平均发病率为2.0%,病指1.29;其抗逆性与中油杂2号相当,详见表4。经中国油料所菌核病田间接种鉴定,2007~2008年度沣油520表现为中抗菌核病,2008~2009年度参加长江中游区区试的近50个品种中,接种鉴定只有1个品种表现高抗,2个品种表现低抗,其余均为低感或中感,沣油520表现为低感。两年综合评价为低抗菌核病。该品种株高中等,分枝节位较低,茎杆坚硬,抗倒性强。

表4 沣油520抗逆性表现

4 栽培要点

4.1 适期早播

育苗移栽一般于9月上、中旬播种;直播栽培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播种,湘中、南可延迟到10月下旬,但不宜超过10月底,播种量3~4.5 kg/hm2。三熟制栽培在晚稻收割后及时撒播。

4.2 适宜密度

育苗移栽苗龄30~35 d,密度12万株/hm2左右,肥水条件好的田块密度稍小,肥水条件差的田块可达到15万株/hm2以上。直播密度30万~37.5万株/hm2,播期较迟或肥力较差的田块可适当加大密度。

4.3 合理施肥

施足底肥,早施苗肥,必施硼肥。基肥∶苗肥∶腊肥按6∶2∶2施用。可根据土壤质地、肥力及菜苗长势等情况,在保证基肥用量的基础上,适当调整苗、腊肥比例。氮、磷、钾肥配合使用,N∶P2O5∶K2O=2∶1∶1,在中等肥力水平下,生产100 kg菜籽,需施纯氮8~11 kg。用硼砂15 kg/hm2左右作为基肥施入。底肥未施硼肥的,应在蕾苔期和初花期补施硼肥,每次用硼砂或硼酸50~100 g/667 m2。对水 50~100 kg喷施。

4.4 及时除草

直播油菜田草害严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播前土壤处理、播后芽前封闭、苗期化学除草等方法,有效防治草害,夺取高产。

4.5 防治病虫害

4.5.1 苗期防治猿叶虫、蚜虫、菜青虫等虫害 蚜虫的防治应在危害始期进行重治,压住其爆发和蔓延的势头。主要防治药剂有: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5%锐劲特悬浮剂1 5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倍液、5%高效顺反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等。菜青虫的防治可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锐劲特、功夫、敌杀死等,在幼虫低龄期施用,效果较好。猿叶虫成虫可用0.5%楝素杀虫乳油8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进行防治。幼虫防治应在虫卵孵化盛期,用5%氟虫腈悬浮剂2 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 5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1 500倍、9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或敌百虫晶体1 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 d防治1次,防治2~3次。

4.5.2 花期防治菌核病 在油菜主茎开花株率95%以上、一次枝梗开花株率达50%左右时喷药。主要药物有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等。每667m2喷药75~125 kg。用药1~2次,相隔7 d左右,病重、遇连阴雨天可适当多喷一次。

[1]傅廷栋.杂交油菜的育种与利用[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刘创社,刘绚霞,董军刚,等.甘蓝型油菜CMS三系及杂交种的选育研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3,25(3):82-84.

[3]徐爱遐,田广文,金平安,等.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交种优势潜力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5,27(2):24-27.

[4]李 莓,陈卫江,范连益,等.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丰油730的选育[J].湖南农业科学,2008,(6):19-20.

[5]陈卫江,李 莓,范连益,等.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0A 的选育[J].湖南农业科学,2008,(4):3-5.

猜你喜欢

甘蓝型菌核病单株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桑葚菌核病综合防治技术综述
早熟甘蓝型春油菜‘年河18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2016-2017甘蓝型油菜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种植密度与行距对秋闲田饲用甜高粱单株生产力的影响
甘蓝型油菜新品种“京华165”选育和栽培技术
湖南速生、中生、慢生阔叶树组单株生长模型构建
室内水淹和田间模拟湿害对甘蓝型油菜耐湿性鉴定
液态地膜+甲基硫菌灵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效试验
秋播蚕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和通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