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猪低蛋白日粮研究进展

2010-08-31刘永芳罗如意

湖南畜牧兽医 2010年6期
关键词:赖氨酸胴体小猪

刘永芳,罗如意

(1.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畜牧水产技术培训中心,湖南 吉首416000;2.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我国2009年饲料总产量达到1.4亿吨,其中猪饲料产量达到4 905万吨,而饲料蛋白质原料资源相对匮乏,据海关总署统计,2009年我国共进口大豆4 255万吨(约可生产出3 404万吨豆粕),进口鱼粉130.8万吨,是一个饲料蛋白原料纯进口国。15~30kg小猪阶段日粮 CP需求约 16.6%~20.0%(NRC.1998)。以“理想蛋白模式”和氨基酸“回肠标准消化率(SID)”数据基础配制小猪氨基酸平衡日粮,降低日粮中CP含量1.5%~4.0%,并不影响其生长性能。

1 低蛋白日粮研究的重要性

1.1 低蛋白日粮有利于猪体健康

15~30kg阶段的小猪,其消化系统、免疫功能相对较弱,对植物性蛋白质的消化能力差,尤其采食氨基酸非平衡高蛋白日粮时,会增加小猪胃肠负担,易引发小猪胃肠机能紊乱,抵抗细菌的能力变差,易造成消化不良、下痢等,影响饲料转化率。降低日粮CP水平可减少后肠有毒代谢物(氨、胺)的产生量,降低食糜的pH,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使小猪的肠道更健康

1.2 低蛋白日粮有利于环保

15~30kg小猪对摄入的“氮”元素,约20%~40%能被存留,适当降低日粮CP含量,可减少氮的排出量。试验证明,每降低日粮中CP含量1%=减少3%饮水量+减少5%粪便+减少10%氮排放。

使用低蛋白日粮,除可直接降低饲料成本外,可减轻对饲料蛋白原料(鱼粉、豆粕)的高度依赖性。同时低蛋白日粮可以减少腹泻等疾病,减少用药成本,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2 氨基酸平衡日粮

2.1 氨基酸平衡日粮概念

粗蛋白质营养,经历可消化、可利用、生物学效价过渡到氨基酸营养。氨基酸平衡日粮是指氨酸酸组成、比例与动物(猪)需要完全一致,动物(猪)对该种氨酸酸组成的利用率应为100%,是最佳氨基酸模式,后来称为“理想蛋白质(Ideal Protein,IP)”(Howard,1958 年),相继被 ARC、NRC、AEC 等标准采用。

2.2 日粮中氨基酸平衡机理

氨基酸不平衡或缺乏会影响小猪生长性能。在猪低蛋白日粮中添加赖氨酸等必须氨基酸,达到日粮中氨基酸平衡,能提高氨基酸的整体利用率,减少以尿氮形式排出体外,减少肝脏负荷,缓解高温应激的影响(Koong等,1982)。

我国饲养条件下较为普遍适用的氨基酸比例为(以赖氨酸为100计):赖氨酸100∶蛋氨酸+胱氨酸65∶苏氨酸65∶色氨酸20。必需与非必需氨基酸之比为45∶55到50∶50。

3 氨基酸“回肠标准消化率(SID)”的应用

氨基酸“回肠标准消化率(SID)”是表观回肠消化率通过修正基础内源性损失而获得的数据,因此更精确,且不受配方中添加剂的影响(Boisen,2002)。部分原料的氨基酸回归估计方程为y=a+bx,(x为饲料CP含量)(NRC.1994)。

4 日粮中粗蛋白水平对热增耗和能量利用影响

4.1 日粮中“蛋(白)能(量)比”

“蛋白能量比”是蛋白质营养水平衡量方法之一,简称“蛋能比”即:蛋白能量比=粗蛋白质(%)/代谢能(ME)或净能耗(NE)(kcal/kg)。小猪对不同原料中粗蛋白的消化率差异很大,将蛋能比转化为可消化氨基酸与能量比,能更准确地满足猪体内蛋白质和能量代谢的需要。试验证明,日粮CP含量每降低1%,日粮ME设计值可降低23.9kcal/kg。

4.2 可利用氨基酸和可利用能量平衡

因为猪的品种、年龄阶段差异,对可利用氨基酸与可利用能量的需求量存在差异。体重15-30kg瘦肉型品种的小猪,以SID值计算可消化赖氨酸(Ileal Lys)/净能(NE)为例,发挥最大生产潜力Ileal Lys/NE值为3.4 g/Kcal(NRC.1998)。但实际效果可能受到猪群健康、饲养环境、品种差异等因素影响。

4.3 日粮中CP水平对热增耗和能量利用的影响

15~30kg小猪摄入的“氮”元素,约 20%~40%能被吸收利用,其它部分以氮和氨的形式排出体外。在试验中分别给小猪饲喂日粮CP含量为18.9%、16.7%、14.6%、12.3%四种日粮(NE设计一致),试验结果显示:随日粮蛋白含量梯度降低,损失的热能相应减少,能量利用率增加(见表1)。

?

5 低蛋白日粮的研究基础及研究进展

5.1 合成氨基酸的应用

猪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够的氨基酸,包括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精氨酸、组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共10种,必须从饲料中获取。瘦肉型品种猪的日粮一般为“玉米-豆粕”型,赖氨酸、苏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则依次为第一、二、三、四限制性氨基酸。

对粗蛋白质的需求,本质是对氨基酸的需求,通过添加必需氨基酸,保证日粮中氨基酸平衡,适当降低日粮中CP含量是可行的。15~30kg小猪阶段CP需求约16.6%~20.0%、赖氨酸0.85%~0.96%(NRC.1998),在实验中发现,日粮CP含量从20%降低到16%,保持日粮中赖氨酸、净能不变,对日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等生长性能影响不显著(P>0.05)。

5.2 理想蛋白质模式

“理想蛋白质模式”指为动物合成蛋白质提供最佳比例的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量,指动物实现最高饲粮蛋白质利用率时的氨基酸平衡模式(Howard,1958)。采用"理想蛋白质模式",可降低日粮CP水平(Jongblied,1998)。Hobbs等按照理想模型试验得出日粮CP水平每下降1%,粪尿氨气的释放量就下降10%~12.5%,尿氮的排出量显著减少(P<0.01)。

5.3 低蛋白日粮研究进展

利用猪的理想蛋白模式,采用可消化氨基酸和净能体系配制玉米-豆粕型猪日粮,通过补充合成氨基酸,降低日粮CP水平(1.5%~4.0%)能使氮的排出量显著减少,且不影响猪的生长性能。Kerr等(1995)将8~50kg生长猪日粮CP水平比NRC标准(1998)降低3%,平衡氨基酸,生长速度和胴体瘦肉率并无影响。Russell等(1983)研究以赖氨酸、色氨酸和苏氨酸为第一、二、三限制性氨基酸,配制生长猪日粮CP水平比NRC标准(1998)降低2%,生产性能不受影响。Orock等(1997)将30kg以上生长猪日粮CP水平比NRC标准(1998)降低4%,使畜舍内氨气含量降低69%。张常明等(1999)将生长猪日粮CP含量从16%降至14%,同时平衡赖氨酸和色氨酸,生产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且腹泻频率减少。

在一定范围内,15~30kg小猪使用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的生产性能并不受影响,但当日粮蛋白质水平低于13%时,生产性能的显著下降(P<0.01)。日粮中大部分依赖合成氨基酸替代蛋白原料,利用效率也会降低(Hastad,2006)。说明合成氨基酸存在添加边际效应,分析原因可能有:一是合成氨基酸在猪体内吸收速度非常快,该种氨基酸的暂时过剩,部分被降解代谢掉了;二是合成氨基酸几乎在小肠的前段被完全吸收,后段小肠可能由于氨基酸的缺乏导致代谢发生改变,降低氨基酸的效率(Guay,2006)。

6 低蛋白日粮对猪的胴体品质影响

通过添加赖氨酸等合成氨基酸配制低蛋白平衡日粮,可以减少脂肪的沉积,增加瘦肉率,改善猪的胴体品质(Baker,2000)。张桂杰等(2010)对30~100kg生长猪饲喂低蛋白质日粮试验后屠宰,结果显示低蛋白质组猪胴体品质、肌肉品质与正常蛋白质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部分研究显示,低蛋白日粮会造成猪的胴体品质下降,可能是用低蛋白高净能原料(玉米等)代替高蛋白低净能原料(豆粕等),造成净能增加,促使脂肪沉积增加,使胴体品质变差。

7 结语

以“理想蛋白模式”和氨基酸“回肠标准消化率(SID)”数据基础配制15~30kg小猪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在日摄入能量不变的情况下,并不会影响小猪阶段的生产性能及后期的胴体品质。同时可减少氮的排泄量,减少环保压力,减少养殖用药成本,提高养殖综合效益。 □

[1]乔岩瑞.仔猪的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的研究[J].饲料工业,2003,(6):1~3.

[2]候水生,黄 苇.生长猪理想蛋白质与氨基酸模式研究进展[J].中国饲料,1999,(01):15~17.

[3]胡 杰,韦建福,吴觉文.猪的“理想氨基酸”模式与高效低蛋白日粮[J].广东饲料,2003,12(6):27~30.

[4]石 军,陈安国.环保型饲料配方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饲料工业,2002,23(1):24~27.

[5]张克英,陈代文,罗献梅.25~35kg生长猪可消化氨基酸的需要量[J].中国畜牧杂志,2001,(2):14~16.

[6]赵克斌.猪饲料和营养研究最新进展与动态[J].猪业科学,2007,24(1):58~63.

[7]张常明,冯定远.在低蛋白日粮中添加赖氨酸和苏氨酸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粮食与饲料工业,1999,(11):42~43.

猜你喜欢

赖氨酸胴体小猪
影响猪胴体瘦肉率的因素及提高措施
可爱的小猪
小猪家着火了
2016年第一季度蛋氨酸、赖氨酸市场走势分析
内洛尔公牛的饲料转化率及其与胴体品质、非胴体品质和肉品质的关系
蓝塘猪与长白猪正反交F1代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比较
黄颡鱼幼鱼的赖氨酸需要量
赖氨酸水杨醛SCHIFF碱NI(Ⅱ)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味精与高脂日粮对生长猪胴体性状与组成的影响
不要滥补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