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中的推理》教学设计

2010-08-31袁佳南邓延民

中小学电教 2010年3期
关键词:逻辑推理姥姥课件

☆ 袁佳南 邓延民

(1.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小学部,吉林长春 130012;2.松原市油区教师进修学校,吉林松原 135000)

《生活中的推理》教学设计

☆ 袁佳南1邓延民2

(1.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小学部,吉林长春 130012;2.松原市油区教师进修学校,吉林松原 135000)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逻辑推理,体会逻辑推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并学习掌握简单的逻辑推理方法。推理是思考问题的重要手段,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数学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推理有逻辑推理和合情推理之分,是人们从信息中获取某些结论的重要思维方法。逻辑推理的特点就是其推理过程具有逻辑性,即有理有据,理由充足。本节课中,将生活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并尝试使用各种数学语言表达问题,例如:表格、排除法。通过这种表达过程体会初步感知运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简单逻辑推理的方法是本节课着力体现的重点。同时对推理过程的表达也应关注,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表达的条理性。

二、教学目标

(1)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

(2)能借助列表整理信息,并对生活中某些现象按一定方法进行推理。

(3)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考的过程,与同伴进行交流。

三、课前准备

(1)打印好月份大数字的卡片。

(2)60张表格。

(3)备好的课件。

(4)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由悬念入手

师:现在大街上经常会有一些自称能断言吉凶,知人祸福的算命先生,说只要问你几个问题就能猜出你的生辰。今天老师扮演一回算命先生,我最多只问你4个问题,就能知道你是哪个月出生的,想不想试一试?

众生(跃跃欲试):想!

师举起印有“1、2、3、4、5、6”的大卡片,问某生:在这里么?

生:不在。

师举起印有“7、8、9”的大数字卡片:在这里么?

生:在!

师举起印有“8、9、10”的大数字卡片:在这里么?

生:在!

师举起印有“9、10、11”的大数字卡片:在这里么?

生:不在。

师:你出生在炎热的8月份!

学生很惊奇。

师:想不想再试一次?

接着再找一名学生进行测试,推算出他的生日月份。

师:其实老师会算命么?我是通过一系列的逻辑推理分析出你的生日月份,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一些“生活中的推理”。

板书:生活中的推理。

2.建立数学模型

师:我们班有一对双胞胎姐妹是不是,那么7班也有一对双胞胎兄弟,请你猜猜看谁是哥哥谁是弟弟?

放映多媒体课件,第一幅照片上是一对儿双胞胎男孩,一个吹着小号,另一个什么也没拿。

生1:胖一些的是哥哥,哥哥一般比较胖。

生2:吹小号的可能是弟弟。

师:为什么呢?

生3:吹小号的是哥哥。

有的同学认为吹小号的是哥哥,另一个是弟弟,说实话老师每次看到他俩都分不清楚,所以我给这哥俩录了音。

点击照片,开始播放插入的mp3录音:“谢谢3年8班的老师和同学们对我俩的关心,我们哥俩都很想跟你们交朋友,哥哥我不喜欢音乐,很喜欢李老师的科学课。弟弟我爱好广泛,什么科目都擅长,嘿嘿,你能分辨出我们俩谁是谁么?”

(首先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在老师的追问下找寻猜测的根据,然后引出这个实际的录音作为根据,学生自然开始积极地进行推理,过度比较自然,符合学生思考的顺序。)

师:快帮老师辨认一下谁是哥哥,谁是弟弟?

生1:吹小号的是弟弟,因为他说他什么都擅长。

生2:我认为什么都没拿的是哥哥,因为他不喜欢音乐,所以他不可能会吹小号,

生3:我也认为空手的是哥哥。

(第一环节进行两个因素的推理,即非此即彼,只要推出一个结果,另一个就不言而喻,但仍旧需要追问学生推理的原因,这为接下来的三个因素的推理做好了铺垫)

3.巩固和应用

师:同学分析得很有道理,那事实究竟是不是这样的呢?

教师点击下一幅图片,同时插入的mp3开始播放:“我是哥哥,我是弟弟。”同时在一男孩旁出现“哥哥”的汉字,吹小号男孩旁出现“弟弟”汉字。“你们猜对了没有呀?我们俩有个幸福的家庭。有爸爸、妈妈和姥姥。他们工作很辛苦,你们想知道他们的职业么?他们分别从事着医生、教师和电视台记者的工作,妈妈经常给别人做手术,爸爸从来不到学校上班,姥姥不会操作摄像机你们能猜出他们的职业么?”同时课件出示这段话的汉字。

师:好,同学们,你能像侦探一样猜出他们的职业么?都有什么样的好方法呢?试着和同学们商量商量,合作完成手中的表格。课件出示学生的表格:

妈妈 爸爸 姥姥医生教师记者

学生讨论完毕,举手展示自己的结论。学生把完成的表格卡片放到投影仪下面,同时大屏幕切换到投影仪上。学生边指着表格边回答。

妈妈 爸爸 姥姥医生 √教师√记者 √

生:我认为妈妈是医生,爸爸是记者,姥姥是教师。因为妈妈经常做手术,就是医生。爸爸从来不到学校上班,就只能是记者,剩下姥姥是教师。

师:爸爸从来不到学校上班,为什么没有可能是医生呢?

生:因为妈妈已经是医生了,只剩下了教师和记者。

生:妈妈是医生了,爸爸和姥姥就不可能再是医生。

生:可以在爸爸和姥姥下面和医生对着的打“×”。

生:姥姥不会用摄像机,也不能是记者,只能是教师。所以爸爸才是记者。

课件演示表格。

师:每个问题它都有一个突破口,就像我们解一团绳子要找绳头一样,这个问题的突破口在哪里?

生齐答:妈妈经常做手术。

师:说明了妈妈的职业——医生。课件演示(点一下鼠标,妈妈和医生交叉点出现√,姥姥、爸爸和医生的交叉点出现×,妈妈和教师、记者的交叉格里出现×。)爸爸不到学校上班,也不能是教师(点一下鼠标,在爸爸和教师交叉格打×。在爸爸和记者格打√)。

4.练习拓展

这些天,袁老师和钟老师为了能去听课,就要和其他老师窜一下课程,百忙之中找到了咱们班的同学请帮助老师排一下课程。课件演示(三(8)班周一上午要上语文、英语、数学、体育四门课。这一天:语文老师第2节,第3节要参加一个座谈会;数学老师第三节课要外出听课;体育老师没有上前三节课,请排出三(8)班周一上午的课程表)。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4节

师:你能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么?

生:体育老师没有上前三节,所以体育在第四节。课件演示: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4节体育

生:老师,怎么没说英语老师呢?

师:是呀,没有描述英语老师,你能不能推理出来呢?接下来的哪句话又能安排一节课?

生:语文老师第2、3节不能上,所以肯定上第1节。因为第4节为体育课。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4节语文 体育

生:英语老师上第3节,因为数学老师要上第2节,所以英语老师只能是第3节。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4节语文 数学 英语 体育

师:所以还有必要描述英语老师么?这种方法就叫做“排除法”。

(此处是4种元素在一起推理,有一定难度,也是一种拓展,重在引导学生在推理时首先抓住“切入点”,再根据余下信息再筛选出第二个“切入点”,培养其思维的习惯。)

师:大家都累了吧,我们玩一个电脑小游戏怎么样?课件演示一个Flash小游戏。请帮船夫把羊、狼、蔬菜运到河对岸,每次只能运送一样,当然,羊吃蔬菜,狼吃羊。怎么办呢?

生:先运送蔬菜,再运送狼。

课件演示:蔬菜到了对岸,狼把羊吃掉。

生:应该先运送狼,再运送蔬菜。

课件演示:狼运到对岸,这边的羊吃掉了蔬菜。

师:似乎这样也不行,无论先运送蔬菜,还是先运送狼都失败了。

生:先运送羊,老师你先点一下。

课件演示:羊运到河对岸,狼没有吃蔬菜。

生:然后回去取蔬菜。

课件演示:把蔬菜运送过来。

生:再把羊运回来。

课件演示。

生:把狼运过去,因为狼不吃蔬菜。

课件演示。

生:回来再取羊,成功了!

生:也可以先运羊,再运送狼,把羊取回来,换上蔬菜运过去,最后运羊。

课件演示,此种方法也可以成功过河。

5.总结

看来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需要先运送羊。今天我们进行了如此丰富的推理活动,看到大家的兴趣如此之高,想不想知道老师之前是怎么推算出你们生日的月份的呢?给大家课下留一个小作业,你们试着讨论讨论。

6.课后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除经常注意向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外,更重要的是采用新颖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幻灯投影的特点之一就是具体形象、生动直观,能给学生提供鲜明、生动、明晰的视觉形象,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仅照书本插图或模型教具讲解,由于可见度太低,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假如把学生的展示放在投影仪的载物台上,通过投影进行讲解,则能满足学生视觉直观需要,使学生聚精会神、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本次教学《生活中的推理》不再拘泥于书本上的几幅图片,更有一个推理小游戏作为辅助,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编辑:昌曙平]

猜你喜欢

逻辑推理姥姥课件
利用思导图进行抽象逻辑推理
雪姥姥
小议逻辑推理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八旬姥姥活得美
再谈立体几何教学中逻辑推理素养的培养
超难度逻辑推理大挑战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