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忘了你是男人

2010-08-21靳军

剑南文学 2010年9期
关键词:位子车位男士

□靳军

判断男人是不是真正的绅士,看的不是他抽什么牌子的雪茄,穿多贵的西装,最重要的标准是:看他如何对待女性。

在北大念书时,虽然每日里学的是ABCD,研究的是西方文化,但平日里最讨厌的,就是“外国人比中国人素质高”的论调。我从不认为面包黄油比稀饭油条高尚,或是意大利面比兰州拉面更有品位。

不过,这十几年,在欧洲大陆、美国东西海岸飞来飞去,我对西方生活有了进一步了解。作为女性,感受最深的,就是欧美社会里,男性对女性的尊重和谦让。判断男人是不是真正的绅士,看的不是他抽什么牌子的雪茄,穿多贵的西装,最重要的标准是:看他如何对待女性。

有一次,在北京西单的停车场,车位很满,我和朋友转了半天,好不容易找到空位。我们开一辆宽大的SUV,正着进不去,于是在工作人员指挥下,朋友打着右灯,缓慢地向前开了一点儿,打算倒进去。突然,后面的一辆小车见缝插针,“嗖”一下占了车位。我俩面面相觑,这也太匪夷所思了。一个中年男人若无其事地从小车里钻出来。“您没看到我们正在倒车吗?大男人怎么这么没有风度?”面对两位女士的质问,矮胖男不耐烦地挥了挥手掌,“谁抢到算谁的!少废话!”

相信很多女性朋友有过这样的经历:刚看好公交车上的空位,结果被大老爷们捷足先登;银行里排队,膀大腰圆的男人横冲直撞,硬是加了塞儿。在许多中国男人眼里,这些事儿太正常不过,没什么可脸红害臊的。除了自己的妻儿老小,他们不觉得有谦让其他女性的必要。可西方男人不这么想,他们把展示绅士风度当作重要使命。

第一次有这种感受是在德国。那次在法兰克福,我抱着一大包蔬菜上了公交车,车上没空座。一位五十来岁的男性站起来,示意我坐他的位子。我笑笑说:“不行,我二十几岁,您是长者,我哪儿能抢您的位子。”“我是男士,应该照顾女士。你不要客气,这是法律规定的。”这个玩笑让人如沐春风,我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

此后,我就被惯出了毛病。我习惯了只有一个停车位时,对面车里的男士主动退回去,把位子让给我;习惯了在银行门口,走在前面的男士推开门,自己却不进,让我先行;习惯了和熟悉或是不熟悉的男士吃饭时,总是他们帮我拉出椅子。

搬到美国后,情况也差不多。虽然默克尔当选了德国总理,希拉里败给了政坛“超男”奥巴马,但社会生活中,美国男人在“女士优先”这件事儿上,绝对不逊于日耳曼人。与其说是西方男人高风亮节,不如归功于社会风气和文化传承。美国的男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有绅士风度,不然,长大后会被认为没教养、低俗,被人瞧不起。

有一个周日,我带着三岁半的女儿去儿童科技馆。小家伙看见那么多玩具,乐不可支,沉迷于一个模拟风力发电机。摇一摇把手,风扇转,灯会亮起来。一个金发碧眼的小男孩也被这个发电机吸引了,过来就抢。我女儿不肯让,两个小家伙怒目而视。

“吉米,你干什么?你是男生,怎么能抢小女生的玩具?女士优先,妈妈不是跟你说过很多次了吗?男孩要让着女孩,让小妹妹先玩。”小男孩的妈妈不住地跟我道歉,“真是对不起,他还小,总是忘了要让着女孩子。”于是,在妈妈的调停下,小男孩颇有绅士风度地让女儿先玩。

也许有人说,这些男士的风度和礼貌仅仅是习惯,甚至有可能是装出来的,很虚伪。就算是吧。不过,当习惯成为自然,当自然融入骨髓,就会散发出恒久的光彩。还记得电影《泰坦尼克号》里的经典场景:轮船要沉没了,男士们明知救生艇上座位有限,却毫不犹豫地让女人和小孩先上。人性的光辉闪耀在茫茫大海上,超越生死。试问,如果一群男人,在公交车上尚且和女人抢座位,你能指望他们有这样感天动地的壮举吗?

猜你喜欢

位子车位男士
换位思考
No.11 完美日记新增男士系列
丁一小写字
为了车位我选择了环保出行
我自己找到一个
男士?难事?
一个车位,只停一辆?
男士感冒
魔晶重现
女对男的“性骚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