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茶舍

2010-08-21馨兰

剑南文学 2010年9期
关键词:房租幼儿园

中介抬高房租?

想买房,房价涨;想租房,租价涨。对于无房户或住房困难户来说,这真是一件闹心的事儿。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披露,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安排,其下属房地产经纪人学会负责实施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房租暴涨原因调查工作已经结束。初步调研报告指出,除了季节性因素外,部分中介因为房屋买卖生意下降,从房主处收租房子做“二房东”,推高房租或劝说房主抬高房租,是主要城市房租上涨的主要因素。

房产中介为什么劝说房主抬高房租呢?报告把这归结为“炒作”,但问题是:房产中介以前为什么不这样“炒作”房租?其他行业为什么没有发生“炒作”现象?……

新华社指出,房价未见大幅下调,房租却不断高涨的现象,很容易让人们质疑房地产调控的效果,从而影响政府进一步调控房地产的决心,这也许正是某些利益集团在政府房地产调控之初,就大肆炒作房租上涨的目的所在。

炒作不炒作的,咱也不知道。茶博士在此奉上一个小段子,相信它能形象地为诸位解释近期房租暴涨的根本原因:

一个城市里有3个人,甲有5套房,不上班,靠收房租生活;乙有1套房,上班赚工资;丙是卖菜的,没有房,租房住。忽然有一天要收房产税了,丙说:“太好了,我没房。收那帮炒房人的税,我全力支持。房价大跌,我就可以买房了。”乙说:“没关系,我只有1套房。收那帮炒房人的税,我支持。房价大跌了,我可以再买1套。”甲说:“哦,房产税收多少?1%对吧,下个月房租涨5%。”房租上涨了,丙很郁闷,想换个房子,发现大家房租都涨了,只好忍。不过也不能吃亏,明天菜价也涨5%,嗯,就这么干!

移动通讯,移动收费

日前,央视曝光了海南移动因为不规则分割计费导致消费者话费乱扣现象。一些地方移动公司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重复计费、错误计费,并且随意添加或删除计费数据。节目中,记者和一位手机用户一起做了实验,手机关机,拔下手机卡,后来打印出的计费详单显示,在这段时间里,仍然产生了10多元的GPRS流量费。(《长江日报》)

不难得出判断,上述乱扣费问题恐怕不全是技术原因所能解释的。乱扣费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手机话费到底还有多少猫腻被掩盖?来自中消协的分析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移动电信领域的投诉已经位居投诉量第二。事实上,用户个人信息泄露、垃圾短信、手机游戏内置吸费菜单,以及某些通讯运营商对手机网络涉黄的暧昧态度等一系列问题,久被社会诟病,激起了相当大的民愤。

乱扣费等问题不只是商业模式或技术条件问题,也不应仅被视作是通讯机构的内部管理事务,而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变成一个社会公共问题。处理社会公共问题,与处理内部事务不同,比如说双倍返还,可以视作是一种内部问题的处理,对内部失误给用户造成的损失给予补偿。但站在社会公共的层面,要不要有公开的说明,要不要向用户道歉,这都不是补偿损失所能替代的了。

上幼儿园比大学难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对全国31个省(区、市)1040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其中“80后”占56.7%,“70后”占28.6%),78.5%的人感觉周围存在幼儿园入园难的情况,其中33.8%的人说这个情况“很普遍”。89.6%的人赞成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其中 59.1%的人表示非常赞成。

“上个幼儿园比上大学还难”显然是违背常识的现象,但是,这种现象既与幼儿教育的过度市场化有关,更与我国对幼儿教育的投入不足有关。在优质公办幼儿园日益成为社会稀缺资源前提下,出现了各种怪状:彻夜排队报名、家长“比赛”交钱、“条子生”泛滥……而隐藏其后的一个事实是:有关统计数字显示,在我国,幼教占公共教育经费的比重仅为1.3%,这一数字远远低于东南亚的泰国16.4%,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公共投入不足,幼儿园的运营开支就不得不转嫁到社会,由家长埋单。

事实上,学前教育在全世界普遍受到重视,在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实行免费学前教育,即使那些没有实施免费学前教育的国家和地区,公立的幼儿园收费也很低廉。

可以说,幼儿园已演绎成幼儿阶层分化的分水岭,由于金钱和权势的作祟,幼儿教育的日益昂贵和贵族化使得从幼儿阶段孩子就开始“阶层分化”。教育是决定社会分层结构或促成社会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社会流动方向和社会地位高低。也正因为如此,不少父母才被幼儿园高学费所“绑架”,也由此产生不少烦恼和忧虑。

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明确经费标准,建立成本分担机制,这才是当下契合民意的理性路径选择。

重奖不闯红灯者

石家庄拿出10万元奖励不闯红灯者,6行人各获得500元奖金。(《燕赵都市报》)

重罚与重奖,都能推动某些观念的入脑入心。应该说,奖与罚都是一种重磅出击,我们见惯了“带上鞭子”的重磅出击,甚至某些城市将违章者拿下后,还罚其穿黄马夹站岗执勤,捉拿住下一位违章者才可走人。现在,一个捧着奖金的活动来了,我们很陌生,但往历史上想想,这不就是仿商鞅立木取信吗?仅仅是将一根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便赏金50两,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接下来的变法很快推广,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天下。

有网友据此追问“那我不偷不抢,更算良民,为何不奖?”这种质问似乎有点过了。石家庄此举,只是以一个短暂施行(10天、奖第一位)的创意,来对遵守交通法规做进一步推广宣传,算是一次专项活动,与以往过酷的重罚比较,500元的厚赏是不是更具谈资性?而谈资性不就是传播有效性的前提吗?

有一天,一个馅儿饼打中你,只是因为你的道德、法律修养与日常行为具有表率意义。无论作为被馅儿饼打中的幸运者,还是作为从旁欣赏的观众,我们的心中,一定也会有一股暖意升腾。此时,让我们稍抑醋意,给官方以掌声。

红包藏白条

结婚、生子、乔迁、升学,红包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情负担为现代人的生活带了不同程度的压力。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有“红色炸弹”我就有“拆弹专家”。

这不,《重庆晚报》讲,有新郎就收到了两个特别的红包:里面没有分文礼金,只有一张精美卡片,上书“恭祝新婚大吉,来日凭本条参加本人婚宴”。据说,在“红色炸弹”满天飞的当下,这种专门应对“炸弹”的“拆弹红条”已在不少年轻人中悄然流行。

2010年1月,《重庆晚报》也曾报道过这么一件事情:重庆一名男子远在深圳的好友发来婚柬,要求其月底前往赴宴。因时间不允许,男子不得不向好友道歉。不料好友二话没说,直接用手机发来一长串银行账号。账号的意义一目了然,就是“人不到可以,钱要到”。

随着红包规格越来越大,原本表示祝福的红包也已经变味了。当这种人情往来成为负担时,“拆弹红条”的应运而生也许能缓解攀比之风。

花钱买眼泪

在现实生活中,哭丧业正悄然兴起,并成星火之势,职业哭丧人用他们的泪水和哭声在演绎人间悲喜的同时,也为自己赚取钱财。这种职业(丧葬乐队)仅在成都双流一带就有四五十个,而每一个乐队都有一名专职哭丧女。(《华西都市报》)

当亲人撒手人寰驾鹤西去时,家属悲痛之余,在条件允许范围内尽量让逝者走得体面点、风光点、热闹点,本无可厚非。但看到哭丧业因此而悄然兴起并成星火之势,或多或少都令人五味杂陈。

显然,职业哭丧人的嚎哭,本质上无关真情与孝道,只关表演与技巧。它的最大价值仅仅在于促使哭丧产业化、职业化,以及眼泪商品化、货币化。在这个意义上,假如天堂里的逝者能够感知当下现实,恐怕也会对金钱作用下的陌生哭声和“外人”眼泪,感到极为不习惯和不自然。

在我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孝道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对实现家庭和睦、融合代际关系、构建文明社会和和谐社会等,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无论“礼”针对的具体情况是生还是死,孝都必须真真切切、真心实意、实实在在,不应该流于表面和形式。

古语云:“大爱无言,大悲无泪。”亲人离世,家属完全可能因为过度悲痛而无声无泪。但只要心存感恩、情系哀思,又何尝不是“孝”?如果缺乏真情实意,不能身体力行,那花再多的钱买再多的职业哭丧人的哭声和泪水,喧嚣热闹的背后,凸显的也只能是孝道的苍白和逝者的寂寥。

猜你喜欢

房租幼儿园
房租 总会到期
房租凶猛
爱“上”幼儿园
北上广居民近一半收入交房租
买不如租
提前交房租
想念幼儿园
鸡同鸭讲闹笑话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