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的社会怎么啦?

2010-08-21

剑南文学 2010年9期
关键词:潜规则娱乐

杀人不为越货,将屠刀伸向孩子和自己的家人;无毒不成餐,毒奶粉、地沟油你方唱罢我登场;曼妙女郎扬言非宝马男不嫁;亲兄妹可以反目成仇争夺财产大闹公堂……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告别了“东亚病夫”的往事,体魄日渐强健的中国人心理却正在严重畸形化。上访者可以被投入精神病院,社会失败者大都抑郁不堪,上班族为未来担惊受怕……我们大家,看来都病了。

杀:挥向孩子的利刃

这是已被中外媒体广泛报道的血腥画面:

2010年3月23日,福建南坪实验小学门口。三三两两的学生和家长往这边走来……突然,一个孩子倒下了,然后又一个,第三个……没有声音,但血从他们的胸口和脖子上喷出来。

55秒钟,人们还没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一切就已经结束。

决意抛开生命的郑民生解脱了。但一连串的校园砍杀事件才刚刚开始。

校园砍杀事件夺去20多条生命、给这些家庭以致命打击,在有十三亿人口的中国,其真实的、有形的危害非常有限,但无形的、象征性的影响却难以估量。像自杀式恐怖袭击者一样,潜在的郑民生们淹没在人群中。可能是个失业者,也可能是个失恋者,不需要特别的基因,特别的刺激,一个普通人就会突然掏出刀子,大开杀戒。钢叉和警棍挡得住屠刀,却挡不住恐惧。校园和幼儿园保护好了,医院呢?剧场呢?排队的超市、满座的饭馆呢?

人们开始反思:心理保健体系的薄弱,法律制度的缺陷,民众上访渠道的不畅,社会转型带来的其他问题……这样的讨论让那些孩子的鲜血、那些家庭的伤痛有了一些意义。但是,社会的反思必须由个人的反思开始。因为社会由个人构成,你和我。

毒:充满弹性的规则

有人戏言,现在的国产食品,除了河豚没毒之外,其他都有毒。这句话还可以进一步解释:河豚天然有毒,而且是剧毒,我们就不必画蛇添足了,可以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无限的发明创新工作中去。

于是,上千吨含有致癌物黄曲霉素、最多只能喂猪的陈化米被梳洗打扮,堂而皇之流向千家万户;致癌物溴酸盐超标数倍的矿泉水被默默摆上大小超市的货架;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装进奶瓶,喂给中国的3000万婴幼儿;澄清净化后的地沟油重新用来炸油条,涮火锅……海鲜浸过甲醛看起来更鲜,面粉掺上石灰后显得更白,工业染料苏丹红喂的鸭子可以产下“红心蛋”,无根剂、漂白粉泡出的豆芽又白又胖……海南毒豇豆刚刚谢幕,山东又出了毒韭菜,湖北等地有多人输血染上艾滋病,山西100多个孩子打过疫苗后非死即残。

网上有一篇帖子广为流传,题目是《宝宝,妈妈不再带你打疫苗》。疫苗不打可以,牛奶总要喝吧?牛奶不喝可以,饭总要吃吧?饭不吃可以,水总要喝吧?水不喝可以,空气总要吸的吧?按照这位母亲的逻辑,中国大概是容不下他们了。所以,有网友建议她赶紧教孩子英文。

不过,绝大多数人还是舍不得(或没办法)离开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这部分人该何去何从?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陈君石教授给出的建议是:食物多样化,什么都吃。陈院士说,我们的食品基本是安全的,但有一部分有问题,如果什么都吃,风险就被化解掉了。他举例说,如果你今天买韭菜农药残留超标,明天你买萝卜还超标?运气不至于这么坏。农业部官方网站称,市面上约有5%的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咱们给他加到 10%可以了吧?你一星期吃一次韭菜,还有90%的机会买到合格菜。陈院士说,这种食物多样化既有利于食品安全,促进营养均衡,还可以改善你的心理状态。

陈院士这段言论充分表明:知识就是力量。特别是在精神方面。

中国有句话:水至清则无鱼。中国还有句话: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二者的基本意思一样,都是说不要太讲究、太较真,要有豁达的心胸和包容的态度。中国人在这方面的确也是举世闻名的。任何规则到了我们这儿,都变得充满弹性。我们是一个充满弹性的民族,多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都压不垮,打不倒。尽管出了毒大米、毒牛奶、毒面粉、毒蔬菜等等,我们的平均寿命还在稳步提高,而且涌现出姚明、刘翔等一个又一个体育巨星,我们在奥运会上夺得多少枚金牌,在冬奥会又实现多少突破……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心态也越来越好。三聚氰胺,苏丹红,溴酸盐,地沟油一茬接一茬,你刚唱罢,我又登场。一次又一次地震惊,愤怒,谴责,疑惑后,我们也渐渐摆正了心态,越来越泰然处之。就像陈院士说的:第一,大部分产品还是合格的;第二,运气不至于那么坏。当然,总会有人“赶上”,谁赶上谁倒霉,能有什么办法。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自己身边那点事儿。网民比较爱折腾,但基本局限在网上。嘻笑怒骂之后该干嘛干嘛。就算齐心协力,进行成功的人肉搜索,下文如何也不在他们的管辖范围。

所以,就算不相信生产者,不相信监管部门,我们还可以相信“心态”和“运气”。当然,我们也可以像捷克作家哈维尔那样,相信良知。在《政治、道德和教养》中,哈维尔说:我们的死亡并不意味着结束,因为每一件事情都在别的某处被永远地记录下来,永远地给予评价。说到底,真正的良心和责任感只能被解释为一种沉默的假设,假设“上面”有人在看着我们,每一件事都不会遗漏,没有东西会被遗忘……

假:“山寨”横行的年代

鲁迅70多年前就说,我们中国人是最有奇想的人民,这句话今天仍然适用。“奇想”体现出我们的幽默感。我们的洗衣粉有白猫,也有日猫;酸奶有蒙牛,也有豪牛;牛肉面有康师傅,也有廉师傅、唐师傅、庚师傅、康师博和康师妹;酒有茅台,也有茅合;有五粮液,也有三粮液;洽洽瓜子,治治瓜子;脉动,脉劫,泳动,泳致;NOKLA手机,可日可乐,啃他鸡KFG……

但有些奇想不属于幽默类,而属于滑稽类。比如打酱油,俯卧撑,躲猫猫,喝开水。

无论幽默、滑稽还是其他种种,这些奇想都说明中国人三头六臂,灵活聪明,而且有强大的语言能力。我们外表平淡无奇,但胸中沟壑万千。和外国人相比,我们显得羞涩拘谨,其实不然,我们私底下是最不拘泥的,而且越来越放得开了。

高中文化的章宁泉租用司法部原办公楼,成立所谓司法部下属机构“中国天平调查员管理局”,在全国7个省设立分支机构,招收调查员,其所有工作人员均着警服,所有行动均为警车出入,4年狂骗1600万元。但“章局长”也犯了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错误:因为高调下葬情妇的视频引起网友怀疑,被揪了出来。

最近网上还出现江苏赣榆县海头镇党委大院的几张照片:办公楼高大气派,门口挖一条小河,河上建拱桥,大门两侧各立一根华表,整个布局仿佛天安门。此外,党委办公楼两侧各有一只三米多高的石狮子,大院的几个角落摆放几只大石龟。据举报,整个工程花费2000万元,而海头镇一年的财政收入只有5000多万元。

除了山寨局长和山寨天安门,还有山寨警校(北方司法学院)、山寨派出所(主犯自称中央某领导的亲戚,被抓后仍然牛气冲天)、山寨大夫(医学院学生在大名鼎鼎的公立医院无照行医)和山寨新闻(纸馅肉包子)。罗伯特·路威在《文明与野蛮》中写道,某些事情,因为我们做了某一群体的分子,我们便非做不可,这就是文化。这样看来,山寨的确是一种文化,它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早晨起床,换上世界/国内“名牌”,喝杯“纯鲜牛奶”,出门。打“的士”去车站,经过数根电线杆,上面贴着“办证,电话***”。下车,给司机一张钱,司机翻过来倒过去地看,找你几张钱,你也仔细地检查过。到单位,手机响了,是短信:你好,本公司有票据,如运输餐饮广告设计工程等,电话***,李经理。删了。翻翻报纸,本地新闻:八达岭一日游欺客,假玉镯卖680000。打开邮件:您的邮箱已被系统随机抽取为虎年欢乐送活动二等奖,您将获得7.8万元人民币和联想公司赞助的**电脑一部。全国免费联系电话4006-888-****。默默地退出。下班回家,看盗版碟,关灯睡觉。

可以山寨的何止商品、票据、证件和人民币。董芳霄年龄门只是冰山一角,假球黑哨也不限于职业联赛。比山寨竞技体育更厉害的是山寨 GDP。国家统计局政策法规司司长程子林接受新华网访谈时指出,统计造假屡禁不止。有的领导干部为追求政绩,授意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或统计调查对象篡改统计资料;有的统计对象为骗取荣誉或利益编造数据,或迫于地方领导压力参与作假;有些统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明知数据有水分也不核实。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增长11.9%,成绩喜人。但是,地方GDP数据之和再次高于全国数据——“再次高于”其实是“屡次高于”:去年上半年,地方GDP之和高出全国数据约1.4万亿元;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说,2009年全年,地方GDP之和比全国数据“高得多”。

鲁迅在《论睁了眼看》中说,面对人生或社会的问题,中国人先是“不敢”看,然后是“不能”看,最后就“视而不见”了。就这样,“一天一天地满足着,即一天一天地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五花八门的奇想、形形色色的山寨之所以大行其道,就托了中国人这种“怯懦”和“巧滑”的福。但我们的孩子还小,还没学会这些招术,他们怎么办?重庆力帆足球俱乐部的陈宏说:“全国青少年比赛,打架的特别多,为什么?因为太黑了,球员受不了。”

乱:娱乐至上的癫狂

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的著名相亲者之一马诺选择坐着宝马哭,并进一步补充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限来时各自飞”。很多人看节目都是冲着这样的女嘉宾去的。她们的发言都很犀利,有一种赤裸裸的感觉,好像在跳一场道德的脱衣舞。这完全符合节目的精神:娱乐大众。这是时代的一大进步,感谢所有为娱乐事业做出贡献的人士和机构,感谢《非诚勿扰》,感谢芙蓉姐姐,感谢兽兽女士,感谢凤姐,感谢犀利哥,感谢CCTV。

但是,最值得感谢的是我们自己。因为以上人士和机构都是我们捧红的。拿犀利哥来说,一个饱受欺凌,表情漠然的流浪汉,被我们点石成金,加入日韩元素,挖掘出混搭风,从纯美学的角度加以欣赏和把玩,一跃成为网络世界的红人,时尚舞台的新星。可惜,找到亲人、梳洗整理一番之后,犀利哥的传奇也划上了句号。不过,没有关系,娱乐市场上的商品极大地丰富着,有各种档次和品种供人选择。况且我们还在不断地造出新的,因为我们已经掌握了制造这类商品的技术诀窍:多用下半身,少用上半身——于是,万事万物就皆可娱乐了。

娱乐原本是好的,也是必要的。玩耍是人的天性,生活和社会的种种压力也能通过娱乐释放。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历史上、世界上有些政权或文化对人民的娱乐生活横加干涉,这不许,那不许,制造出种种压抑和变态。所以,我们今天的娱乐来之不易,是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换来的,生活在这样一个自由娱乐的时代和国度是一种幸运。可是,对娱乐的无尽欲望却不是个好东西,因为听任这种欲望的泛滥会导致抽疯。

王小波举过一个例子:几位缺德的科学家在海豚脑子里装了刺激快乐中枢的电极,又给海豚一个键,让它可以自己刺激自己。结果它废寝忘食,狂敲不止。用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的话来说,这就叫“娱乐至死”。

病根就在“潜规则”

精神病:人的大脑功能紊乱而突出表现为精神失常的病。症状多为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感情、行为等发生异常状态。俗称神经病。

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这个定义,核心是“失常”二字。也就是说,正常人和精神病人之间有一条界线,一边有病,另一边没病。孙悟空的金筛棒划出一个闪亮的圆圈儿:在里面是安全的,出了圈儿可是妖怪的天下。但怎么知道自己在圈儿里呢?办法很简单,你出去试试。

但那个圈儿不是长在地上的,而是划出来的,所以随时都能重新划。比如在我们中国,同性恋曾被列入精神病,但现在不是了。天气热,北京街头的女孩争奇斗艳,在德黑兰你就没这个眼福,谁要是敢露大腿,立刻就会被警察叔叔带走。有病没病随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变化。

有没有病,关键在于界限,也就是规矩。中国人现在的病不在于没有规矩,而在于不守规矩,不怕规矩。更确切地说,我们怕的是不该怕的,应该怕的我们反而不怕。比如我们当前最怕的事情之一:小孩上学。小孩子,学校,这本来是离社会上乱七八糟的东西最远的,最单纯宁静的,现在却落入血腥暴力的漩涡。又比如,吃东西。除了个别重点保护对象以外,普通人是万万想不到会被下毒的。但我们现在也不那么踏实了。还比如,路上明明有红绿灯,可大家就是不怕死,绿灯走,红灯也走。再比如,公职人员由纳税人给发工资,本来应该尊敬纳税人;可现在纳税人反而给他们下跪。

人总要怕点什么,怕与不怕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正因为我们不怕某些东西,所以我们才怕另一些东西。说白了,就是我们不怕规则,所以怕“潜规则”。潜规则已经弥漫到社会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这些潜规则看起来纷繁复杂,但实际再简单不过:权势为王,金钱至上。

这样的“潜规则”甚至还不如“丛林法则”。丛林法则就是弱肉强食,狮子吃豹子,豹子吃羚羊,循环反复,比较稳定,绝对不会出现羚羊吃豹子甚至吃狮子的情况。但“潜规则”却蕴含着某种颠覆性,羚羊逼急了也会咬狮子几口,甚至蜂拥而上,把狮子吃了,导致天下大乱。在狮子看来,这样的羚羊显然患了“精神病”,早就该通通关进精神病院。

潜规则的可怕之处在于,它从表面看是规则,实际却是一种颠覆。这种内在的不合理性决定它不可能长久,无论眼下多么盛行。实施潜规则的和“被潜规则”的都是这种不合理性的牺牲品。就像鲁迅说的,凡是人主,也容易变成奴隶,因为他既然承认可以做主人,当然也承认可以做奴隶。所以一旦没了威力,就死心塌地俯首帖耳于新主人前了。

从另一个角度看,人的外貌、性格、职业、地位千差万别,但本质上是一样的。砍孩子的自己也曾经是天真的孩子,造假药的自己也免不了生病,山寨局长也有儿女情长,不能一条线就把他们统统划在对面。监狱和精神病院是必要的,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对付一种强大的病毒,消灭感染者的肉体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找到疫苗才是正道。

我们病态的根子就在潜规则上。潜规则维持的“正常”表面强大,实际异常脆弱,仿佛海啸来临前的度假胜地,地震发生前的宁静夜晚。

微博说:给残酷的社会

在某些地方,很实际很简单的愿望,在别的地方,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你看一群人怎么描述梦想的内容,就知道他们在过什么样的生活。

——蔡康永

各种社会矛盾的积累才是主因,应该反思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掩盖不了各种相应的矛盾,所有人都应该想想,我们跑得太快,已遗失了灵魂。

——鲁健

发展的代价,中国和中国人,已经,渐渐付不起了……

——新周刊

假如一个国家的商学院要告诉学生食品不能下毒,性教育要教学生不准强奸,这难道不是一个很可怕的状况吗?但是非常不幸,我们的确正在面对道德最底线失守的危机。……它揭示的真相是:原来我们连站都还站不稳,居然就想飞了。

——梁文道

民怨来自何处?我的直感是社会正义的缺失。正义缺失是什么意思?简单讲,就是不讲理。古语说有理走遍天下。可是现在不跟你讲理,所以有理没用。

——茅于轼

猜你喜欢

潜规则娱乐
当代女生交友潜规则
我的生活自身就是一种娱乐
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
潜规则
办公室潜规则Ⅳ
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