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伪狂犬病的临床鉴别诊断要点

2010-08-15苏双任锐吕雪峰李萌

兽医导刊 2010年5期
关键词:死胎革兰氏狂犬病

苏双,任锐,吕雪峰,李萌

(1.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吉林长春 130062;2.吉林省牧业信息中心,吉林长春 130051)

伪狂犬病(PR)是由伪狂犬病毒(PRV)又名猪疱疹病毒I型引起的多种家畜的急性传染病。除猪以外的其它动物感染发病后,通常具有发热、奇痒、流涕及脑脊髓炎等典型病状,且为致死性感染。猪是PRV的自然宿主和重要传染源。猪感染PRV后其症状因日龄而异。育肥猪多呈隐性感染,仔猪特别是幼龄仔猪感染PRV则表现呕吐、昏睡和神经症状,并引起大批死亡,母猪感染PRV则表现繁殖障碍。

猪伪狂犬病(PPR)在世界养猪国家呈广泛流行,目前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都有本病发生的报道。我国自1947年首次报道以来,已有20多个省、市流行过PPR,特别是最近十几年来,随着养猪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PPR在不少地区暴发流行,有逐渐扩大和蔓延的趋势,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准确诊断此病,排除类症疾病,避免误诊现象的发生,为防治提供可靠依据,现将猪伪狂犬病的临床诊断鉴别要点报告如下。

一、流行特点

猪伪狂犬病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寒冷季节多发。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但不论猪只大小都无明显的局部瘙痒现象。新生仔猪和幼龄仔猪高发,具有同窝相继发病的特点,2周龄以内的幼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几乎达100%。在新生仔猪或哺乳仔猪发病的前后,无论是初胎还是经产妊娠母猪可见有流产、早产、产死胎或木乃伊胎等繁殖障碍现象发生。病猪、隐性感染猪和病愈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PRV主要随病猪的分泌物如鼻汁、唾液、尿液、乳汁等排出,污染饲料、饮水、垫草及栅栏等周围环境。病毒即可经消化道、呼吸道、损伤的皮肤、黏膜等途径感染造成水平传播,又可由感染的母猪经胎盘传递给胎儿造成垂直传播。

二、症状

伪狂犬病的潜伏期,通常为3~6 d。

新生仔猪及哺乳仔猪常突然发病,体温上升达41℃~42℃,食欲废绝,昏睡,倦怠无力,全身发抖,共济失调,叫声嘶哑,呼吸加快,倒地抽搐,流涎,头向后仰,四肢划动作游泳状运动,间歇性发作。有极少数病仔猪表现为盲目行走,作圆圈运动,停止后头触地或抵墙,呆立不动。有的病猪可见呕吐,腹泻。病猪最后昏迷,衰竭死亡。病程多为1~2 d。死亡率达100%。

断奶前后仔猪主要为流鼻涕,咳嗽,呼吸困难等,也有部分猪出现神经症状、拉稀和呕吐等。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新生仔猪。

母猪表现为返情率高和屡配不孕,妊娠母猪常发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和病弱仔猪,其中以产死胎为主,病弱仔猪通常在 3~4 d死亡。有的母猪还表现一过性的发热、厌食、精神沉郁、呕吐和轻微的呼吸道症状,常于2~3 d内自行恢复。公猪可引起睾丸炎或睾丸萎缩,表现为双侧睾丸肿胀或一侧肿胀、另一侧萎缩,致使种用性能降低或丧失。

三、剖检变化

流产胎儿、死胎、弱仔及新生发病仔猪共同特点是皮下不同程度的水肿,多数可见肺水肿或小叶性肺炎,脑膜表面充血或出血,脑水肿,脑室积液,肠系膜淋巴结棕黄色水肿。肾脏呈土黄色,表面布满散在的针尖大小出血点。弱仔及新生仔猪有时可见扁桃腺坏死,肝脏有粟粒状大小黄白色或灰白色的坏死灶。断奶仔猪可见脑膜充血,肺轻度水肿,肺门淋巴结周围浸润样水肿、肠系膜淋巴结轻度肿胀,其他脏器无明显的眼观病变。

四、诊断

根据本病的流行特点、症状、剖检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查,方法有病毒分离鉴定、电镜观察、兔体接种试验、常规血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十余种。血清抗体检测往往因病猪的感染抗体出现较晚而检测不到阳性,或因不能识别疫苗抗体,而不能作出明确诊断,除鉴别ELISA外,作为检测抗体的常规血清学诊断方法越来越不实用。临床上应用较多的实用方法是病毒分离鉴定、兔体接种试验、免疫荧光试验。

(一)病毒分离和鉴定采取脑组织、扁桃体研磨,制成10%悬液,离心沉淀后取上清液作为接种物,选择猪肾继代细胞系(如PK15)或原代犊牛睾丸细胞,培养成单层细胞后,加入约营养液量10%的组织悬液,置37℃1 h,然后以维持液补足液量,继续培养。培养18~96 h,观察结果。多于24~48 h出现特征性细胞病变。有病变的细胞作苏木素-伊红染色,镜检可看到嗜酸性核内包涵体。

(二)兔体接种试验无菌采取新鲜死胎和病死猪的中脑、脑桥和延脑以及扁桃体10 g,研磨,加灭菌生理盐水作1:10稀释,加青霉素、链霉素各1 000 IU/ml ,反复冻融3次,置4℃冰箱过夜,或将组织悬液经2 000 r/min离心10 min。每份病料用实验兔4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只,取待检病料上清液给实验兔后肢股内侧皮下各注射1~2 ml,对照组兔不注射。连续观察2~7 d。实验兔多在接种后36~48 h,注射部位出现剧痒,开始抓咬、鸣叫,继而出现四肢麻痹。于出现症状后数小时或十几小时内死亡,死亡时呈现角弓反张。对照组兔则正常存活。即可确诊为伪狂犬病。

(三)荧光抗体试验采取弱仔猪和死胎的扁桃体、肺、脑等病料作冰冻切片,冷丙酮固定,用PH7.2PBS液浸泡3次,每次3~5 min,风干后用PR荧光抗体染色,置37℃恒温箱湿盒内感作30 min后,取出用PH7.2PBS液浸泡3次,每次3~5 min,然后再用双馏水冲洗,风干后滴加缓冲甘油,加盖玻片,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在肺和扁桃腺隐窝上皮细胞出现亮绿色特异荧光。

五、鉴别诊断

我国多数猪场都有猪链球菌病、仔猪水肿病流行,个别猪场还有猪李氏杆菌病发生,仔猪患有这些疾病时都有神经症状出现。因此,仔猪患有PR时,应注意与脑炎型猪链球菌病、仔猪水肿病、猪李氏杆菌病等类症疾病相鉴别。

(一)与猪脑炎型链球菌病的鉴别 猪脑炎型链球菌病,剖检可见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出血,有时多个脏器见有纤维素性渗出,形成纤维素性心包炎、肝被膜炎、肠浆膜炎等病变;取脑组织、肝脾脏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有单个、成对、短链状的革兰氏阳性球菌;早期应用磺胺类药物治疗有效。

(二)与仔猪水肿病的鉴别 仔猪水肿病以断奶后的保育猪在饲料突变、寒冷刺激等诱因作用下多发,呈散发式流行,流行时的前后母猪的繁殖情况基本正常;发病时多数病例的体温不升高,典型病例在出现神经症状之前,可见眼睑肿胀;剖检可见全身淋巴结水肿,胃壁特别是胃大弯部显著水肿,切开胃壁,在黏膜层和肌层之间有一层黄白色胶样水肿;采取肠系膜淋巴结、肝脾脏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两极轻度浓染的球杆菌。

(三)与猪李氏杆菌病的鉴别猪李氏杆菌病在猪场中偶有发生,呈散发式流行,发病率极低,一般仅为百分之几;剖检病猪可见全身各脏器有散在性、多发性、针尖大、黄白色小脓灶,以肝脏最显著,其次为脾、肾上腺、肺、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等;采取肝、脾、脑脊髓液和脑等病变组织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球杆菌,菌端钝圆,有时呈弧形,菌体排列多呈单个散在,有时两个排成“V”字形。

(略)

猜你喜欢

死胎革兰氏狂犬病
女性下生殖道分泌物检测中革兰氏染色法的应用分析
五代头孢有何区别
打败狂犬病
草莓微生物污染分析及革兰氏阴性细菌和霉菌鉴定
一例非典型性猪伪狂犬病的诊治
藏犬狂犬病的防治体会
中国减少死胎速度仅次于荷兰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死胎的国际研究进展
内毒素检测在上、下尿路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