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影响高校稳定的内在因素及应对措施

2010-08-15吴玉梅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师生院校建设

吴玉梅

(茂名学院高州师范分院,广东高州 525200)

当前影响高校稳定的内在因素及应对措施

吴玉梅

(茂名学院高州师范分院,广东高州 525200)

当前影响高校稳定的内在因素集中表现在管理方法滞后,招生缺乏自主性,师资力量薄弱,文化缺乏特色,民生缺乏关怀等五大方面。维护高校稳定的主要措施是,理顺管理体制,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管理细节,提高管理效能;沟通与宣传双管齐下,实现规模与质量协调发展;理顺职称关系,加强能力建设,创新用人机制,建立评价体系;做好规划,定好目标,完善硬件,优化软件;完善场地建设和学生助学体系,提供星级服务。

高校;稳定;内在因素;措施

当前,维护高校稳定的形势总体较好,高校师生普遍对高校稳定工作状况持肯定态度;高校师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总体稳定、健康,精神状态积极向上。但我们也应看到,高校稳定工作的形势不容乐观,不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尤其是内在因素的影响使得维护高校稳定任重而道远[1]。

一、当前影响高校稳定的内在因素

当前影响高校稳定的内在因素集中表现在学校管理、办学规模、教师队伍、校园文化及民生五大方面。

(一)管理方法滞后

高校在学校管理方面存在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管理细节不够落实,管理方法有待改进,个别部位还有漏洞等问题。在学校管理问题上,一般本科院校的领导多出自名校,也是名师,教学科研成果显著,是学术界的权威和领军人物。这些专家型的领导具备科学的管理理念,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相对也较为完善。但是,也有一些高校属于地方性院校,有不少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是在原来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上升格而成,学院领导多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直接任命,这些院校的领导在科研方面的成绩则要逊色一些。这就决定了这部分院校的管理与其他高校存在很大的差别,有个别院校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甚至是与其他高校的管理相脱节,自我封闭,导致发展缓慢。这种管理由于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的约束,造成在管理上无章可循,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也不可避免地造成在同一件事情上,对不同的人,却采取了不同的处理办法,这样的因人而异的结果。这样一种管理模式,无论对教师的发展,还是对学生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二)招生缺乏自主

随着高校扩招的进一步发展,很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办学规模也不断扩大。相反,一些高校在发展中却受到体制差、办法少、规模小、效益差等问题的严重制约。由于这些高校在体制中直属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而不是直接由省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这部分高校有不少是并入本科院校中作为该校的二级学院,致使这些院校的招生自主权受到限制。也就是说,二级学院的招生指标取决于一级学院,基本上是一级学院批复多少,二级学院就招收多少,而不是根据二级学院的实际招生计划和考生报考的实际情况自主招生。这样一种招生体制,严重影响这些高校作为二级学院的招生规模。规模小了,效益自然也就差。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设备、设施也没有办法改进,不利于这些高校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也不利于为教师和学生的充分自由发展提供优越条件,更难以调动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师资力量薄弱

高校发展的关键在于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平台,只有教师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才能为学生的成才提供丰厚的土壤。目前一些高校由于体制原因,职称问题没有理顺,教师在评职称方面困难重重,相对于直属省教育行政部门管辖的高校教师更难评到高级职称。譬如,在高校教师评定高级职称的问题上,根据职能不同,对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学术科研成果的衡量,实行两条不同的评定标准,其中对本科院校教师评高级职称的要求要高一些,而对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要求低一些。这样界定职称评定的标准,本来对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参评高级职称是非常有利的,但在体制问题未理顺的前提下与这些教师无缘。因为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并入本科院校作为二级学院,教师评高级职称时不能参与高职高专院校系列,而只能参与本科院校系列评职称,这种状况造成本属于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却硬要作为本科院校的教师来参评高级职称,既是强人所难,也更加有失公平和正义,让一些教师无所适从,看不到自己发展的前途和希望,打击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使教师们不能安心地投入工作,进一步深造以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的积极性也严重受挫,高职称与高学历的教师所占比例少,导致师资力量薄弱。

(四)文化缺乏特色

只有优秀的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教育。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包括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如校园布局,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和学校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课程开设等,只有优秀而又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才能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良好的精神环境及和谐的文化氛围。受社会需求及通才理念的影响,不少高校在市场化的教育改革中放弃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例如,一些师范院校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逐渐抛弃了原来的师范特色,摇身转变为职业技术学院。招生方向也由原来的只招收师范生,发展到师范生与非师范生同时招收,个别院校甚至是非师范类学生比师范类学生人数比例还要大。这样,就使得各高校招生类别相似,相互之间的差别很小,缺乏自己应有的办学特色。加上一些高校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学校规划,没有统一的思想和明确的奋斗目标,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特别是特色制度,导致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规划不够理想;氛围不够和谐;关系不够融洽;特色不够鲜明等问题。

(五)民生缺乏关怀

在高校中,领导更多地关注学校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问题,对师生的民生问题极少关注。由于思想不够重视,师生的活动场地不够充足,活动内容不够充实,导致师生不够满意。具体表现为:第一,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师生中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一些师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的问题。少数人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党内出现的腐败问题,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改革进程中的丑恶现象和社会问题,因而对社会的发展和自身的前途失去信心。第二,高校布局结构调整以及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由此产生的思想矛盾和利益分配问题尤为突出。由于竞争机制的不完善,在教职工分房、晋升、评职称以及津贴分配、师生评优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这常常引起教师和学校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2]。这种矛盾和冲突不能及时化解,就会造成教师与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情感淡漠,缺少应有的关怀和温情,严重影响师生的身心健康。

二、做好维护高校稳定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理顺管理体制,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管理细节,提高管理效能

管理是让人做事并取得成果;管理是一门科学,科学管理出生产力,管理的科学性是让人高效地做事;管理也是一门艺术,管理的艺术性是让人愉快地做事。首先,在高校管理上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依法治校,规范管理,民主管理,科学管理。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依靠人,发展人。科学管理,就是要完善激励制度,调动教师积极性,开发教师创造力。其次,要理顺管理体制,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管理细节,提高管理效能。理顺管理体制,就是使高职高专院校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管辖中分离出来,或者真正成为本科院校的一部分,由本科院校系统管理;或者独立办校,自主管理。这样,就可以摆脱本科院校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二者都管,又都不管的尴尬处境,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就是要明确办学目标,抓好常规工作,改善育人环境,提高育人质量,规范教职工和学生的行为,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充实活动场所和内容等。强化管理细节,就是各部门组织教师展开大讨论,明确本部门原来的规章制度哪些已经很好,要坚持的;哪些制度还不够好,要修改完善的;还欠哪些制度,要建立的,拟出方案,并形成制度。提高管理效能,就是改变办事拖拉,或者人浮于事的状态,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二)沟通与宣传双管齐下,实现规模与质量协调发展

随着高校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校间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竞争,这种竞争集中体现在三个层次:价格竞争、规模竞争和品牌竞争。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只有拥有一定的规模,才更有利于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高校要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就必须扩大招生规模,创立特色品牌,实现规模与质量协调发展。首先,高校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容纳限度和学生报考的实际情况自主招生,采用多种办法,通过多种渠道,尽可能地争取更多的招生指标。其次,招生就业办公室要出台学校招生就业办法,各部门和全体教职工密切配合,加强与招生范围内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沟通和宣传力度,以取得他们的支持,保障生源的质量和数量。即沟通与宣传双管齐下,以实现质量与数量双丰收。最后,招生就业办公室要加大就业指导力度,如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建立就业网络,通过就业网络和班级Q群及时发布各单位就业招聘信息,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和法规,传授求职技巧,创造高就业率,以出口扩大入口。

(三)理顺职称关系,加强能力建设,创新用人机制,建立评价体系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在教育中起着引帆导航的重要作用。而高徒造就名师,名师撑起名校。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立一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理念先进,师德高尚,乐于奉献,知识渊博,业务精湛,有较强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为此,必须从学校和教师的前途命运出发,理顺职称关系,加强能力建设,创新用人机制,建立评价体系。理顺职称关系,就是从实际出发,返本归原,对于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评职称时就应回归高职高专系列去评,彻底抛弃把高职高专院校教师放在本科院校系列评职称的不切实际的错误做法,使教师们的理想和追求能够变成现实。加强能力建设,就是出台教师队伍建设方案,包括教师继续深造或外出学习方案、教学常规要求方案、名师工程方案、教育科研方案、课程开发方案等,为教师充分自由地发展提供平台。创新用人机制,建立评价体系。就是出台教师评价方案,从学生评价、教工评价、领导评价、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教育科研水平等方面综合评价教师,改变过去那种不全面考虑教师工作业绩和教学科研水平,只凭领导和教师的主观臆断即评定一位教师优劣的做法。同时,出台教师岗位津贴方案,完善教师利益分配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这样,才能形成一支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做好规划,定好目标,完善硬件,优化软件

优秀的文化,育人无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在于建设一所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出入顺畅,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的院校。为此,必须作好规划,定好目标,完善硬件,优化软件。完善硬件,首先,就是解决学校出路,建设停车场,铺设塑胶运动场,改造完善体育馆,扩建图书馆,建设办公楼等。其次,精心美化校园环境,建设人文校园、生态校园。建设宣传专栏,文化长廊,课室文化,完善楼名、楼记等。最后,修缮校内的历史文化古迹,改善学校周边环境。优化软件,就是科学制定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和奋斗目标,完善学校校名、校徽、校歌、校训、教风、学风,办学理念;总结制定师生行为规范标准,研发校本课程等。所有这些工程的建设,需要高校各部门分工合作,层层负责,才能更好地完成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总目标。

(五)建设民生工程,完善场地建设和学生助学体系,提供星级服务

教师需要关怀,学生更需要关怀。高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依靠人、发展人为原则,在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和其他一切工作中,真正体现以生为本、以师为先,维护好、实现好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多为师生办实事、好事,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办师生之所需,为教师的建功立业、为学生的成才成长尽心竭力地做好服务工作[1]。具体措施是,完善场地建设,提供星级服务;建设校园超市、理发室、电话室、银行、教师学生活动室;改善学生饭堂伙食质量和服务质量;完善学生助学体系;购置全民健身器材;加强工会建设,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完善教学、生活设施设备等。目标是要把高校建设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要让全体师生员工由衷地感受到校比家好。

[1]万美容,杨新起.当前影响高校稳定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1).

[2]严敏杰,等.新时期高等学校稳定形势与影响因素分析[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8,(9).

The Intern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Stability of Colleges and Un iversi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WU Yu-mei

(Maoming Institute,Gaozhou Normal College,Gaozhou 525200,China)

The intern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stability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intensivelymanifested in the backwardmanagement approach,the lack of self-autonomy in recruitment,weak teacher resources,the lack of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lack of concern about livelihood,the fivemajor aspects.Themainmeasures tomaintain stability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as follows:the management system should be straightened out and optimized,themanagement details strengthened,and themanagement efficiency improved;both communication and publicity should be used simultaneously to achiev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size and quality;the professional title relationship should be smoothed,capacity-building strengthened,employmentmechanism innovated and an evaluation system established;a good program should be made with a good target,the hardware improved and software opt imized;the site construction and the system to assist the impoverished students should be bettered;star-rated service should be provid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table;internal factors;measures

G647

A

1001-7836(2010)05-0018-03

(责任编辑:朱 岚)

2010-03-18

吴玉梅 (1973-),女,广东高州人,讲师,法学硕士,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师生院校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