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高校的学分制及其改革

2010-08-15王雪梅马平虎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7期
关键词:教学计划学分制学分

王雪梅,马平虎

(1.宁夏大学政法学院,银川 750021;2.银川技工学院,银川 750000)

浅谈中国高校的学分制及其改革

王雪梅1,马平虎2

(1.宁夏大学政法学院,银川 750021;2.银川技工学院,银川 750000)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它具有选择性广,适应性强,有利于培养和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高校文理渗透,实施素质教育等优点。学分制在我国高校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我国高校学分制普遍存在的: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学生素质不适应学分制的要求、教学计划的弹性不够、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学硬件不足、师资力量滞后等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高等教育学分制。

高校;学分制;改革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与班建制、导师制合称三大教育模式。形象地说,学分制如一个教育超市,学生上课像在市场选购商品,学生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兴趣爱好、学习潜质自主安排学习,是攻读一个学位或两个学位,提前毕业还是推后毕业,是否跨专业、跨系科选修课程都由学生自己选择,最终实现教育公平[1]。

一、学分制概述

(一)学分制的历史沿革

学分制起源于 18世纪末德国的选课制。1779年,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将选课制引入威廉和玛丽学院; 1810年创办的柏林大学开始实行课程选修制;1825年,选课制在新建立的弗吉尼亚大学开始试行;随后,耶鲁大学、布朗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等也开始试行选课制;1851年,密执安大学开设工科选修课;1872年,学分制作为一种制度在哈佛大学开始施行[1]。到 20世纪初,学分制在美国得到普遍推行,大多数高校还对学生选修课程采取了各种限制[2]。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美国教育使节团的帮助下,曾经全盘学习美国的做法,采用全面开放的完全学分制。学分制在英国、法国等欧洲各国的高校中也非常流行。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的一些教育家从日本或欧美引进了学分制。中国正式推行学分制的标志是 1918年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实行的“选科制”[2]。此后二三十年,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实行学分制。新中国成立之后,1952年院系调整,高校普遍采用学年制代替了学分制,直到 1978年,学分制又再次崭露头角。至今,全国范围内推行学分制已出现了四次“高潮。第一次“高潮”出现于 1978年,教育部提出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试行学分制。第二次“高潮”出现于 1983年。学分制由部分重点高校扩展到非重点高校,由综合性、多科性高校扩大到单科性高校。第三次“高潮”出现于 1985年。当年 5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实行学分制和双学位制。第四次“高潮”出现于 20世纪 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进入 21世纪以后,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实行学分制。

(二)学分制的形式

“学分制的主要形式包括单纯学分制和学年学分制。单纯学分制通常不规定修业年限的单纯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这种制度适合成人高等教育和远程高等教育,主要针对成人在职业余学习的特点。”[3]实行这种制度,意味着学生可以边学习边工作,只要修得规定的学分,不论学习了多少年都可以毕业。

学年学分制是既规定修业年限,又实行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这种制度一方面规定修业年限,另一方面又规定毕业要求的总学分和各门课程的学分。这样同门类、同专业的学校互相承认学生在各校修读课程的学分,既便于实行学分转移,也便于不同年限 (学制)的学校之间相互衔接。这是一种较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

二、学分制的优缺点

(一)学分制的优点

1.选择性广,适应性强

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作为基础的。它打破了学年制强调学生学习的整齐划一和知识结构的狭窄单一,给学生在学习上更大的选择性。强调了发挥个性特点,也强调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取向、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课程,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学生可以针对社会变化的要求,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培养自己在社会不同分工条件下的适应能力。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接受知识的方式来选择授课教师等。

2.引入竞争机制,有利于培养和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实行学分制将竞争机制、奖罚制度引入教学中来,这不但推动了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和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激发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学分制充分强调了个性的特点,既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多学知识,也给落后学生的学习带来压力和动力。老师和学生们被自觉地纳入竞争的轨道上来,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及学习效果。

3.有利于高校文理渗透,实施素质教育

学分制有利于高校内部院系之间教学资源的共享。“比如北大实行通选课程制,以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学习不同学科的思想和方法;北师大的自然科学选修课也广受欢迎;上海交大开展 2学分的音乐艺术教育;西北大学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要求本科学生毕业时,除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最低学分外,还应取得不低于 10个课外附加学分。”[4]此外,学分制也有利于高校之间教学资源的共享;有利于进一步推广高等教育,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为发展新兴的学科和边沿学科创造条件,使科技和生产中的前沿知识更容易转化为课堂上的教学内容等。

(二)学分制的缺点

1.造成师资相对紧缺

学分制的特点之一是开设具有相当数量的供学生选修的课程。“一方面要满足众多学生不同志趣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要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要”[5]。于是要求所开设的课程,既要有一定的量,更要有一定的质,这势必在一定时期内造成师资相当紧缺。

2.增加教学管理的难度

学分制给了学生更多的自由,学生能自由选课、选教师,能通过免修考、免听考的修读方式获得学分。“由于学分制以课程为中心,而不是以班级为中心来组合学生学习,上课往往地点分散、时间交错,可能会导致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和自由散漫作风抬头。”[6]这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管理的难度;另一方面,由于选修课的大量增加和学生跨专业自主选课等一系列复杂活动,使得在制订教学计划的过程中,考虑的因素较学年制要多得多,既要考虑基础课的比率,还要考虑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比率,使得在选课管理、学籍管理、考务管理等方面增加了相当的难度。

三、我国高校在实行学分制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学计划的弹性不够,弹性学制难以实现

弹性学制的实行主要针对的是学生之间的差异。弹性制在理论上是比较科学的,对于基础功底好、肯钻研的学生可以提前毕业;可以辅修其他专业,获取双学位。而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差,学习吃力的同学每学期可以少选课,延长学制,在规定的时间内毕业。但实际操作起来,在我国目前还很困难,有些高校教学计划中选修课的比例偏低,导致学分只止于形式。

(二)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学管理秩序混乱

“一般情况下,实行学分制要事先制订一个弹性的教学计划,其原则是要确定学生选修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比例”[7]。但实际上,我国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普遍重视必修课,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导致教师开选修课的积极性不高,学生负担也过重。另外,学生如果跨专业、跨系选课,容易发生“碰课”现象,选修科目较多,学生上课的流动性大,教学秩序较难控制,遇到以班为单位集中进行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或社会调查等活动时,学生就不能在这段期间内选学其他课程,这就导致学分制教学管理实施中秩序混乱。

(三)师资力量滞后

许多高校一直苦于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师资不足将会导致开课教师少,学生选择教师的自由度不大;师资不足也会导致开出的选修课较少,造成课源不足,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不多,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以至有些想选的课程选不上。另外,现有教师中传统学科专业比例较大,知识老化现象较为普遍,现有知识结构难以应对学生的自主选课。

四、学分制的改革

鉴于学分制在我国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以及所造成的种种后果,学分制的改革势在必行。学分制的改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制订弹性教学计划,使修业年限符合个体差异

学分制的特点就是弹性学制。弹性教学计划强调教学科目的灵活性,鼓励学生根据社会需要与自己的兴趣爱好,跨系跨专业选课,灵活组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取得最大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学计划要扩大选修课比例,降低必修课比例,减轻学生负担,这种教学计划可以把学生应具有的知识结构分为若干个模块,通过不同形式的组合解决原有学科专业设置过窄过细的问题,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模式和多方向。此外,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如果提前修满学分就应该保证其及时得到毕业证或学位证,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要求延迟毕业的学生,可借鉴国外实施学分制的经验,以不超过原定修业年限两年为限,适当延长其修业年限。这样就使教学计划实现了“弹性”,从而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二)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结构

合理的课程结构是推行学分制的基础。“现行高校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加强基础课程,重视通识教育,减少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和融通文理的课程。提高课程建设,减少课程门类,整合课程体系,这是实行学分制的客观要求。”[8]近年,教育部实施了面向 21世纪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计划,很多大学都推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改革计划,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建立与学分制配套的课程结构,制订出文理渗透融合教育课程计划,优化专业主干课程结构,增加大量的新课程,提供给学生更大的自主选择余地。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行导师制

学分制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课程、专业、学习进度、学习方式等,但这种选择绝不是随意的行为,而必须在大量有效的指导下进行。所以,实行学分制必须与导师制紧密结合,要求全体教师关注学生从入学至毕业整个教育过程和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教育环节,对学生的教育要有整体性和一贯性的观念,自始至终和任何环节都不放松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要注意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在强调发挥学生主动性时,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要求,合理地组织学生的智力结构,把学生的主动性纳入教师指导的轨道。

总之,学分制在我国高校的实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它的推行有利于高校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有利于实施因材施教,优化知识结构,培养通才学生。所以,在教育改革升入发展、高等教育环境大为改善的今天,深入认识学分制的优越性及实施学分制改革的意义,正视学分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的措施,进一步实施和完善学分制,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进程和方向。

[1]杨汉清,韩骅.比较高等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舒昌,李瑜玲.浅议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素质教育论坛,2007,(12).

[3]饶建国.对高校学分制改革的思考[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6,(3).

[4]雷树祥,钟加勤.高校学分制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7).

[5]王昱.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办法[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6]于爱华,杨文兵.谈高校学分制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2006,(5).

[7]孙鹤香.学分制改革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 (9).

[8]广州市医药中等专业学校学分制课题研究组.学分制初探[J].广东职业与成人教育,2001,(1).

Abstract:The credit system is one kind of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that weighs the student's studies by taking the school grades as the measuring unit.It has broad selectivity,the strong compatibility,conductive in training and mobilizing the teacher and student's enthusias m,and conductive to the implentation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The credit system has the vital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our country university's implementation. In view of our country university credit system universally existing questions:the student chooses the class blindly.The student's quality does not adapt to credit system's request;elasticity of instruction plan is insufficient;the curriculum is incompatible:teachers strength lags behind and so on,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consummate our country higher education credit system.

Key words:university;credit system;reform

(责任编辑:朱 岚)

D iscussion on the Chinese Un iversity's Credit System and the Reform

WANG Xue-mei1,MA Ping-hu2

(1.Ningxia University,Yinchuan 750021,China;2.Yinchuan Technical School,Yinchuan 750000,China)

C642.0

A

1001-7836(2010)07-0027-03

2010-04-02

宁夏大学青年课题项目“教育政策法规的演变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QN03216)

王雪梅 (1977-),女,甘肃临洮人,讲师,兰州大学社会学硕士研究生,从事文化社会学研究;马平虎 (1976-),男(回族),宁夏宁川人,教师,从事汉语言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教学计划学分制学分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30米快速跑》单元教学计划
学分美食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像历史学家一样阅读:深度学习与启示——以美国《埃及金字塔》教学计划为例
教师专业化视角下的“美国史教学计划”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制订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