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群众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原因与对策

2010-08-15梅红霞中共淄博市委党校山东淄博255033

关键词: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群众

梅红霞(中共淄博市委党校,山东淄博,255033)

人民群众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原因与对策

梅红霞(中共淄博市委党校,山东淄博,255033)

当前,由于人们社会压力不断增大,我国长期以来对人民群众心理健康的忽视和满足心理健康需要的机构需要完善等情况的存在,致使我国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显。为此,政府应当关注、维护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培养,应当充实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实施心理咨询,建立健全维护心理健康的机构;培养、引进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人才;要努力营造关注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氛围。

心理健康问题;形成原因;对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而“健康”不但指生理上的健康,也包括心理的健康。促进人民群众心理健康,不断提高全民心理健康水平,不仅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制度上保障人民心理健康,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希望解决的现实问题之一,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人民群众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原因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对人民群众来说,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但就总体情况分析,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压力不断增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工作任务增加,工作难度加大,工作标准提高,竞争更加激烈,人们所承受的来自工作、生活、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诸如婚姻、家庭、教育、就业等繁杂事务处理中的成败得失更对人的身心带来直接的压力。由此,心理健康问题显得突出起来,由于心理原因而影响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的现象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些人因为心理承受力较弱或者长期心理困扰得不到疏导化解,便极易产生心理障碍、心理失控甚至心理危机。

人的心理和谐是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目前,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构建的重要因素。[1]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约有3000万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每年有25万人走向自杀,自杀已成为青年人群的首位死因。[2]据WHO及相关专家估计和推算:目前,我国有心理问题的人数约3亿人,到2020年,我国精神疾病负担将上升到疾病总负担的1/4。面对日益严重的心理困扰和心理疾患,从国家的层面重视并研究心理干预、预警和救援的机制,将维护心理健康的体制和机制纳入社会管理并成为其重要内容已经迫在眉睫。

(二)我国长期以来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忽视

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缺乏关注心理健康的传统,人们更加注重的是从政治、法律、经济等方面的管理,对心理健康问题未引起足够重视,没有把维护、促进人民群众心理健康的问题提高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予以关注。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对维护、解决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了良好的开端和进步。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但总体来说,我国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尚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认识,有待于着力构建起维护人民群众心理健康的体制和机制。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应当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应当提上党和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

心理健康问题存在于各种人群中,目前受到较多重视的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且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中的成效是较为显著的。而社会其他部门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就显得薄弱一些,政府作为社会管理的主体对心理健康问题更应给予重视。在社会上,能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主动追求健康的心态、主动寻求心理帮助的人尚在少数,但因为心理问题引发的影响工作、生活、人际关系的现象实际是很普遍的,有些甚至引起或加剧社会矛盾,成为不安定因素,相当数量的犯罪行为的发生也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是应当重视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之一。

(三)满足心理健康需要的机构尚需完善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自身的心理健康,以期提高生活的质量。主动寻求心理帮助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接受。可以预见,心理健康将日益成为人民群众的一种新的需要,如何满足这种需要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任务。目前,一些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机构在社会上应运而生,各种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班、辅导班也有一定市场。但国家对这些机构的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其从业人员也是鱼龙混杂,以盈利为目的的价值取向使一些从事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的机构在发挥维护人民群众心理健康的功能方面大打折扣。这些都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及时出台应对策略,对其予以规范。

二、促进人民群众心理健康的相关对策

为促进人民群众心理健康,应着重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一)政府应当关注、维护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

在社会转轨时期,在克服、解决计划经济传统造成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伴随产生了诸多矛盾,不但有由于心理原因引发的矛盾,也有由于心理原因加剧了其它原因而引起的矛盾。因此,政府应当把关注、维护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之一,并将其尽快纳入政府的社会管理中。应当认识到,关心、维护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问题,提高人们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也是关心群众利益的具体体现,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培养应充实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

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行为健康的基础,党政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对各项工作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国家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培养,包括对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培养,应当充实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把维护群众心理健康的知识作为管理业务来对待。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把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作为干部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使干部能正确认识自身的心理特点,掌握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条件成熟时,把是否具有心理健康知识、是否具有关心和维护群众心理健康的观念和能力作为选拔、任用、考核干部的条件之一。[3]

只有各级领导干部自身心理健康了,并掌握了如何维护人民群众心理健康的知识,才能自觉地将这些知识转化到工作中去,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也才能有效地促进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更好地密切干群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

(三)实施心理咨询,建立健全维护心理健康的机构

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机构,实施心理咨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心理咨询,可以使人们的消极情绪得以释放,能解决部分群众存在的使其深感苦恼又无力自己摆脱的心理困惑,顺利摆脱心理压力,排除心理障碍,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和行为,提高心理平衡能力与承受能力。如通过个别面谈,可以排除个人成长中的困惑与烦恼;通过团体辅导,可以改善人们的适应能力;通过诊疗,能够缓解或消除群众的心理疾病。实践证明,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机构,配备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人员,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咨询服务,是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4]

另外,还要提高心理学会和精神卫生单位的地位,成立省、市、区(县)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使之担负起指导本地区心理健康工作的职能机构的责任,向政府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调查报告,提出建议,以供决策。同时,担负起管理本地区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机构的责任。应当清理心理辅导、咨询市场,整顿从业人员队伍,扶持符合标准的心理辅导机构,取缔不具备资质的机构,坚决纠正滥办班、乱发证的情况。有条件的社区、单位应当设置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使之作为心理健康体制的基层机构,承担起维护本社区、单位人员的心理健康的基础性工作和科学普及工作。

(四)培养、引进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人才

虽然我国很多高校开设了心理咨询门诊和心理健康教育课,但是目前我国心理专业人才紧缺,现在高校培养出的心理专业的学生供不应求,缺口比较大。因此,我们要多渠道、多途径培养、引进专门从事心理卫生研究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方面的专业人才,并在政策上予以倾斜,这将有助于加强对人们心理健康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

目前,我国接受正规教育的心理专业人员数量不多,且主要集中在教育部门和精神卫生医疗单位,这种人员分布结构难以承担对全社会的心理健康维护任务。在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的同时,可以依托我国高校,对有关在职人员进行培训,全面提高负有管理职责的人员的心理学知识素养和维护群众心理健康的工作水平。培训的方式既可以是脱产学习,也可以采取函授、业余时间学习的方式。党校作为培训干部的重要阵地,在教学安排上也应当充实、补充这方面的内容。

(五)努力营造关注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氛围

宣传、文化、医疗卫生部门应当担负起对广大群众的教育、科学普及的责任,努力营造关注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氛围。应当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等的作用,使广大群众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目前相当一部分人对健康及心理健康的理解存在误区:一是把健康理解成单纯的生理上的健康,认为身体没病就是健康;二是把心理问题与精神疾病混为一谈,不愿意正视心理问题,不愿意求助于心理医生和心理辅导人员。应当大力纠正诸如此类的错误认识,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使广大群众努力提高心理素质和改善心理问题,像对待生理问题和疾病那样对待心理问题和疾病,以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投入到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去。

总之,促进人民群众心理健康任重道远,只有全社会都来关心人民群众心理健康的问题,并把它纳入政府的社会管理,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水平,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1] 筱丹.建立心理咨询与治疗产业化联盟促进社会心理和谐[EB/ OL].健康863网http://www.h863.com/.

[2] 有感于心理疏导写入十七大报告[EB/OL].(2007-11-12).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网站,http://www.fj61.net/.

[3] 辛燕琴.选用干部要关注心理健康[N].人民日报,2006-03-22(15).

[4] 朱林.我国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若干问题的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2(5).

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eople's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blem

Mei Hongxia

The governmen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t,maintain people's psychological health;cultivate all levels of leaders and cadre,enrich the content of psychological health;they should implement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establish organizations which make perfectmaintenance of psychological health;cultivate and introduce professionals with psychological health knowledge;they should try their best to create the atmosphere concerning psychological health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blem;causes;countermeasures

C912.6

A

梅红霞(1972-),女,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为和谐社会和文化建设。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群众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