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我国军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

2010-08-15李守超

关键词:大众化政工干部官兵

李守超

在我国军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

李守超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党缔造的人民军队,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军队。在军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军队政工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必须履行的义务。阐述了在军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在军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策。

中国人民解放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一种纯粹的理论诉求,也是适应世界新形势和中国当前发展的现实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的重要课题。在军队中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军队政工干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军队、教育广大官兵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工干部自身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

一、在军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

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广大人民群众的头脑,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动指南。在军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为建设军人核心价值观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对于统一部队官兵的思想,提高部队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坚强的武力后盾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在军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顺应时代变革的客观需要,有利于促进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动,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调整,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1]在这种背景下,为顺应时代变革新要求,需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统一社会各阶层的思想、增强民族凝聚力,需要在中国社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我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提高群众的工作。”[2]可见,两者在本质上都是为宣传党的思想的要求而开展的。受社会和部队本身变革的影响,增强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就必须从新形势下官兵的思想实际出发,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要求政工干部要运用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广大官兵,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科学理论,并用以指导实践,不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第二,在军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保证我军“不变质”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巩固党在军队中的绝对领导地位。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日益显示出蓬勃生机,党的十七大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向世人郑重宣誓我们党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是全军官兵的崇高信仰和坚定信念,是指引人民军队不断胜利前进的科学指南。部队政工干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加强和改进我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官兵头脑,使广大官兵坚持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持党的领导,使之成为保持我军“不变质”的重要保证。

我军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历来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是人民军队军魂所以、使命所系、力量所在。部队政工干部广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提高官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使广大官兵做“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人民子弟兵,真正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提高党在军队中的绝对权威,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第三,在军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确保我军“打得赢”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助手,有利于提升军队的战斗力。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我军建设提出了两个历史性课题,其中一个就是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我军能不能跟上世界军事发展的趋势,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根据这个历史性课题,我军思想政治工作被赋予了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的责任。但是,相当一部分官兵对我军能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所必备的精神动力不足。

在和平建设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复杂,有部分军人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多元化。因此,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高广大官兵的向心力,共同谋划提高我军的战斗力,这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理论武装的基本途径,必须把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置于重要地位。”[3]特别是坚持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提高官兵掌握信息化技术知识和运用信息化武器的技能水平,确保我军“打得赢”,从而提高信息化条件下我军的核心战斗力。

第四,推进军队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提高广大官兵综合素质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广大官兵的成长成才。当前,部队官兵思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际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正发生着新的变化,官兵自身的文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他们接受知识的途径和层面也越来越宽,这些都是“双刃剑”,既对官兵的成长成才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2007年5月4日,胡主席寄语青年要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4]这对部队政工干部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促进官兵成长成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大众化,提高广大官兵的思想政治素质,深刻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巨大实践价值,进一步增强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坚定性自觉性,把党、国家和军队的发展同个人的成长成才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联系起来,引导官兵向着正确的方向学习、进步,提高官兵学习信息化战争和技术的热情,提高信息化条件下部队训练的积极性,使青年官兵成为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科学文化知识扎实、军事专业素质优良、身体心理素质健康的新一代青年官兵,促进官兵的成长成才。

二、在军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策

在新形势下,军队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要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遵循党的创新理论,针对军事斗争准备的现实需要进行。在军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紧贴历史使命,把握“不变质”的时代课题,提高“打得赢”的作战能力作为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着力点,这对政工干部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法、手段、机制等诸多层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第一,政工干部要加强学习,自觉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一支过硬的宣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工干部队伍。一是以建设学习型政党为契机,政工干部要不断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目标要求,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反映了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的建设的新要求,是我们党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而为提高执政能力建设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部队政工干部必须按照党的要求,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素养;要以与时俱进、终生学习的精神,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素质,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实现新进步;要按照胡主席所要求的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我军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新的局面。二是要求政工干部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机关和基层建设特别是政治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观点、方法和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从而建立一支在军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过得硬、理论功底深、行动抓实效的政工干部队伍。

第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一是政工干部要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主动培养官兵的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1]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军队的具体化,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军队的深化发展,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求政工干部要围绕强化官兵精神支柱,大力培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因此,作为军队的政工干部,要深刻理解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切实把握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并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二是政工干部要学会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培育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在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用来武装官兵的头脑,广泛开展学传统、学英模活动,要引导官兵树立正确的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学会利用各种媒介资源,特别是网络传播媒介,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空间,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时效性。一是政工干部要学会发挥传统大众传媒的教育功能。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传媒已经成为官兵接受各种思想价值观念的重要渠道,在目前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充分运用这些传媒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通俗化,是政工干部在部队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必用的手段,在军事训练的间隙和其他时间,鼓励官兵自觉阅读《解放军报》、军区军兵种报纸,收看收听央视7套和各部队广播电台的节目,深化广大官兵对我党理论的学习、理解和认同。二是要特别注重利用网络传媒的优势,应对网络传媒的挑战。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部队青年官兵接触网络的程度越来越深,这就要求政工干部要把网络作为载体,发挥中国军网、政工网等军队网络的作用,改进对官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手段,注重网络积极作用的发挥,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时效性;同时,要针对互联网给官兵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强网络管理,净化网络环境,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确保官兵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不动摇,确保真正做到“打得赢、不变质”。

第四,注重结合部队当前的情况、任务和官兵的思想动态,努力实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通俗化、形式多样化,提高实效性。一是抓住核心军事能力建设这个着力点,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转化为完成任务的动力。政工干部要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学习胡主席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结合起来,紧密联系我军发展壮大的历史和部队完成重大军事任务实践,不断深化认识、加深理解,切实使基本观点在青年官兵头脑中打下烙印、深深扎根,真正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焕发出的政治热情内化为高标准完成各项任务的实际行动,不断提高广大官兵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思想政治素质、军事专业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二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注重区分对象,不断改进方法,力促多形式化。政工干部要立足于干部、士官、士兵三个层次,针对他们各自群体不同的思想特点,通过区分层次搞教育,利用大众化的语言,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要直面社会矛盾和官兵的思想矛盾,针对官兵思想上的困惑和疑问,深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和问题,使官兵深切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既与官兵生活密切关联,又与官兵生活中的事实相符合,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真正被官兵所接受认同,并内化生根。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2]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5.

[3]吴爱军,赵自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军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1).

[4]军营理论热点怎么看[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8:206.

book=4,ebook=276

A81

A

1673-1999(2010)13-0004-03

李守超(1988-),男,山东人,南京政治学院(江苏南京210003)政治理论教育一系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当代社会主义。

2010-03-31

猜你喜欢

大众化政工干部官兵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探索国企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强化路径
武警四川总队组织官兵进行健康体检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加强医院政工干部道德修养的思考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论国企政工干部的劳动成果评价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浅谈新形势下煤炭企业政工干部的休养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