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现代主义对高职生的影响及对策

2010-08-15唐业仁陈卫平

关键词:思潮后现代主义高职生

唐业仁,陈卫平

后现代主义对高职生的影响及对策

唐业仁,陈卫平

从分析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含义及特征入手,阐述后现代主义对我国高职生的负面影响,进而探讨消解后现代主义的应对之策。

后现代主义;高职生;负面影响;对策

一、后现代主义析评

后现代主义思潮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法国、美国兴起,80年代风靡西方并向全世界蔓延,成为当今西方盛行的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文化思潮。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大,加上经济全球化、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后现代主义思潮在20世纪80年代传人我国,对我国当代文化生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尤其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是最为强烈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中的一些反传统、反科学、追求价值多元化直接影响着中国大学生的政治取向和价值判断。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是:

(一)反对理性主义和科学至上

即认为不能将理性和科学作为普遍规范,理性必然会限制人的个性的发挥,束缚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理性不仅颠覆了人文社会科学,也会压制自然科学的发展,只有个人的情感、体验和想象才是真实的,是创造的源泉。

(二)反对基础主义,倡导不确定性和差异性

后现代主义在所有否定性观念中,反基础主义是最彻底的。即反对以往哲学依靠某个“第一原理”推出一切的方式和做法,后现代主义用多元性反对统一性,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等取代确定性,用破碎性、边缘性取消中心性,用情感和冲动反对理性,等等。

(3)反对中心主义,反对一元论,主张多元论

后现代主义认为,中心的存在就意味着有“非中心”的存在,意味着有主要与从属、本质与现象、内与外等二元论存在,意味着本质决定现象、内决定外、中心决定非中心,也意味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力图通过“外”而揭示“内”、通过“非中心”而揭示“中心”。因此,“中心”是不存在的,世界也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是“碎片化”的。由此他们反对任何形式的统一,他们认为统一即代表统治,以普遍性的名义消灭特殊性,以同一性的名义取消差异。于是,后现代主义理所当然地将反叛和创新作为自己身上的印记,藐视限制,倡导多重准则和文化的宽容原则,不求同,只求异。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体现文化主导性根本变化的社会文化思潮,对现代主义的缺陷和弊端进行了批判,同时呼唤人的自由、价值和尊严,尊重个体的主体认识,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无疑具有进步意义。但是后现代主义又滑入了另一个极端,它不光对现代主义不合理的地方,而且对本来合理的地方也进行了解构。(1)反对理性,主张真理和价值的多元论,怀疑绝对真理,陷入了相对主义的漩涡中。(2)再者提倡极端的不确定性,把生活当作永恒的现在,使生活失去了目标和意义。(3)片面宣扬个体自主性和否定一切的错误理念,夸大了个人意志的作用,必然导致极端个人主义。

二、冲突:后现代主义对高职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一)追求时尚化、媚俗化和商品化倾向愈演愈烈

后现代主义思潮认为,当今人们的生活、消费、思想观念完全时尚化、媚俗化和商业化了,并且为商业广告、大众传媒所左右,人失去了主体性、选择性,成为了“单面人”。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氛围下,就高职生而言,其世俗化潮流愈演愈烈,理想、信念不再闪光,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导致人际关系的物化。该思潮所反映的世俗化、商品化原则、消费原则影响着高职生以追求生活的享乐来回避社会,以极端的方式来表示消极的反抗,穿“耐克”、戴钻石、模仿“潇洒的生活”,于是他们接受节奏强烈、旋律扩张的摇滚乐,跳起疯狂的“的士高”,玩“酷”玩“疯”玩的就是心跳,热衷于追逐那些虚幻的、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东西。譬如有一些学生认为,找不到适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只有踩着摇滚乐的猛烈节奏,去试图尝试一下那种生活方式。只是更乐于沉溺在暂时的人生体验中,追求生活的享受,尝试颓废的生活方式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以此来解脱精神上的空虚和心灵上的孤独。这样使青年学生在不自觉中沦为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复制品”。他们不再迷信神化,将目光更多的投向当下,所有可信仰的神圣都在解构中消失,而理想永远从信仰的宝座上退位,成为可预见的物质想象的载体。

(二)信仰缺失,相对主义盛行

后现代社会思潮抽掉了视自由、理性和主体性为生命的西方人的生存根基和价值、信仰根基,否定主体对客观世界本质规律的认识,否定人的理想信念,把人抛入了价值、信仰和生存的真空状态。

理想是未来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美好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但是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中,任何理想都是虚无飘渺的乌托邦,任何关于未来的美好信念都是诱人误入迷途的海市蜃楼,放逐理想,是后现代主义最基本的价值趋向。

受后现代主义影响,高职生把理想视为人们自我陶醉的“愚人乐园”予以放逐,因此难免会陷入如下困境:一方面,他们对社会现实和个体的生活处境强烈不满。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理想的导向,他们又找不到超越现实、改变现实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只能在当下的生活中追求偶然的、暂时性的满足,使生命降格为凡庸琐屑的享乐,蜕变成本质上消极的过程。对一切都无所谓,不再追求,不再思索,以精神的麻木为人生的幸事,导致自我的消解,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放松自己,从而走向大学生健康向上的反面。这种只求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的思想在高职生中也具有极大的市场,使其产生了消极的生活态度。“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不再去计划明天准备干些什么,而是抓住今天尽情享乐,“今朝有酒今朝醉”,把人生的理想、抱负丢在了九霄云外,曾经轰轰烈烈的集体主义和忧国忧民的理想在风中悲鸣。整个信仰系统的破灭使一切成为可能,共产党员不信仰共产主义,大学生未婚同居,同性恋结婚登记,一切都成为可以理解并且包容的私人事件。

(三)极端个人主义、弱化甚至放弃责任和原则

后现代主义的最典型表现就是消解责任,他们认为责任根本不是一个问题,只是人们一厢情愿的披在自己身上的枷锁,根本没有必要去理会,更没有必要让责任的重担压垮自己的双肩。个体的渺小和无力,使个体在社会历史中以及在个体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趋向于零,这样个体的选择、个体的行为与行为结果之间不再具有因果联系,而在缺乏因果关系的情况下,后现代个体无法被要求去担负起主观责任。随着对责任的消解,后现代主义者给自己的日常生活涂上了浓厚的游戏色彩,他们把一切都视为游戏,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去面对万事万物,抗拒生命本身所具有的严肃性。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这种观点对高职生思想意识产生的深刻影响,就是使大学生放弃了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放弃了道德原则、真诚原则,进而以极端个人主义,实用利己主义作为自己的人生哲学。高职生的这种人生态度在生活、学习、恋爱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出来,在和别人相处的过程中,自私自利,一遇到什么事情,首先考虑的就是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实惠;出了什么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来推卸自己的责任,丝毫没有责任意识。同时,西方的性自由观念也对高职生产生重大影响,“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随心所欲,“如果觉得好,就做”,对社会、他人、自己的责任感日益弱化。责任,在中国传统话语的表述下,既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自我实现,也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悲天悯人。但自我理想与家国梦想交织的责任感终于在后现代的语境下轰然倒塌。新时代的儒生——大学生群体赋予“责任”以新的含义。责任,已不再具有群体意义和道德评判,转而呈现一种个体性——对于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都转化为了对于自我的责任。

三、抉择:消解后现代主义对高职生影响的应对之策

(一)甄别比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对于高职生来说,他们尚处于价值观形成的探索时期,其价值观的最终形成,要经过长期激烈的思想冲突,反复的实践、比较和检验。因此,我们要引导高职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后现代主义思潮,并开展自觉的评论和自我教育,吸收其中精华的部分,抛弃其中不符合我国国情的东西,引导他们追求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提高自身的品位。对于后现代主义思潮,我们应该从思想上、理论上进行反思,通过认真分析、鉴别、吸收,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其消极影响,进行合理的理论评析。基于此,在对待后现代主义思潮,我们要鉴别、承认它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如它张扬宽容性、多元性、悖论性等,但同时更重要的是避免其消极影响所带来的破坏性。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政工干部更需要有深厚的哲学功底,才有可能回答学生在思想理论上的问题,讲清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弘扬主流文化,在今天的中国,就是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凝集人心,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人们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倡导文明高雅文化

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助于高职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我们要营造一个层次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多举办集思想、文化、娱乐、学术于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根据高职学院实际,可以进行专家讲座、校园歌舞赛、文艺晚会、书画赛、英语演讲赛、技能赛、义务维修、校运会等。这一系列活动,必然能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纯净无暇的心灵,丰富单一的内心世界。在建设校园文化中既应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又要倡导多样化;既要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又要与时俱进,走在时代前列;既加强规范引导,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把握方向,同时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能够明辨是非,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体系,培育健康人格

社会的快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使人们面对的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高职生也面临着繁重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以及生活压力。压力排解不及时,就容易产生错误的人生态度和接受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极易受到腐朽思想的侵蚀。所以应该从心理教育的实际出发,从自身出发,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尊重他们积极个性的发展,同时启发对社会进行深层次思考,使情感教育和说服教育相结合,有的放矢,不回避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帮助大学生从现实的困惑中解脱出来,逐步实现从矛盾的自我向理性自我转化。同时,结合经常性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我们国家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认清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增强与党和政府的共识,使他们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坚定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时刻牢记国家、民族、社会赋予的责任。

[1]赵光武.后现代主义哲学述评[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0

[2]张艳新.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消极影响及对策探讨[J].青年探索,2008(1).

[3]刑贲思.当代世界思潮[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4]朱子超.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分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9).

G640

A

1673-1999(2010)22-0192-03

唐业仁(1963-),男,湖南津市人,硕士,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51)人文科学系副教授,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陈卫平(1960-),女,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副主任,教授。

2010-09-08

2009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当代中国主要社会思潮对高职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探讨”部分成果(项目编号:09C44)。

猜你喜欢

思潮后现代主义高职生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的幻想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浅谈后现代主义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论20世纪初年的“兴女学”思潮
“文革” 后期的民间批判思潮(1968~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