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本主义视角下的“绿色”教育软件资源制作问题探讨

2010-08-15宋阳梅

中小学电教 2010年3期
关键词:背景音乐课件学习者

☆ 宋阳梅 陈 琳

(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江苏徐州 221009)

人本主义视角下的“绿色”教育软件资源制作问题探讨

☆ 宋阳梅 陈 琳

(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江苏徐州 221009)

一、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软件资源在促进教育现代化、更新教育观念、普及优秀教育资源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教育软件资源是指蕴涵了特定的教育信息,能创造出一定教育价值的数字化信息资源。[1]然而,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我们在教育软件资源的设计与应用中往往着眼于知识的传递,把注意力集中在软件本身上,忽视了它的应用主体——学生。软件设计过程中颠倒了人与技术的主客体关系,不以人的需求和发展为基本出发点。于是出现了许多为“设计”而开发的教育软件,没有考虑应用主体的实际需求、生理和心理感受。如:网络课程设计中色彩搭配失衡、文本信息使用不当和声音媒体使用不当等,这些问题会危害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此外,教育软件界面中“海量”无用信息也会造成学生认知负荷过重。基于这些实际问题,本文从人本主义的角度提倡开发“绿色”教育软件资源。

二、人本主义学习观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应该探讨的是完整的人,而不是把人的各个从属的方面割裂开来加以分析。他们所关注的是个人的感情、知觉、信念和意图。在他们看来,如果学习内容对学生没有什么个人意义,学习就不大可能发生。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将人本主义心理学从临床心理和心理辅导引入到了学习领域,产生了人本主义学习观。他认为,学习可分为两类:意义学习和无意义学习。无意义学习是一种“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它不涉及感情或个人意义,与完整的人无关。在他看来,“现代教育的悲剧之一就是认为唯有认知学习是重要的。”意义学习不是指那种仅仅涉及事实累积的学习,而是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在人本主义学习观的指导下,教育软件的设计不仅要能促进人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还要考虑到人的身心健康,使人身体舒适、心情愉悦地完全投入运用教育软件的教学中,即要开发“绿色”教育软件。

三、“绿色”教育软件资源

“绿色”是近些年来在各大媒介上出现频率极高的词。例如:各大食品生产商都争取能在自己的产品上贴上“绿色食品”的标志;2008年奥运会期间我国宣传“绿色奥运”。“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2]似乎只要出现“绿色”一词就会让人联想到健康、安全。

“绿色”教育软件资源中的“绿色”与以上“绿色”的内涵不同,是指要从人本主义角度着眼教育软件资源的建设,要让教育软件资源相对无副作用地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和提高,而不是以损害人的健康为代价换取教育教学的发展和进步。将教育软件资源对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化的同时,不断减少教育软件资源对学生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对于教育软件资源建设与运用中不符合“绿色”建设观的问题我们可以称之为教育软件资源的污染。

四、教育软件资源污染

人本主义学习观认为,教学中要努力促进意义学习的发生。意义学习与完整的人有关,要让其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从意义学习角度来看,教育软件的设计与制作要通过知识内容的编排以及画面美学的艺术表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对教育软件的欣赏和情景体验中进行知识的学习,激发他们对学习的渴望。然而,目前教育软件设计和运用中存在诸多影响人身心健康的问题,使得学习者无法身心舒适地投入学习。

(一)教育软件资源中的色彩使用不当

罗杰斯认为,要使整个人都参与学习,就要充分利用右半脑,它是以直觉的方式思维的;它考虑到整个形式、整个完形;它注重审美而不是逻辑。因此,要促进意义学习的发生,教育软件要有完美的艺术设计,当其呈现给学习者时,要带给学习者视觉享受。教育软件中色彩的运用是影响其完整性和艺术美的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教育软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颜色使用不当现象:背景色使用不当、背景色与文本色的搭配不当、相邻两幅画面亮度差别较大、图片色彩和背景色搭配不当和画面整体颜色基调与教学内容不适应等。色彩同时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影响。在不同的色彩环境中,人的脉搏,血液循环和消化系统等都有不同的变化。[3]当人处于冷色调环境中时,人的情绪比较安静,时间知觉会减缓,对事物的视觉注意力会得到持续。而在暖色调环境中,人的情绪兴奋冲动,时间知觉会加快,长时间处于此环境容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和烦躁情绪,注意力易分散。[4]如一些数学教育软件中,画面背景色使用红、橙等暖色调的色彩。然而,理科教材体现的是科学、智慧和理性,在色彩的选择上宜更多采用蓝、青等冷色调的颜色。

(二)教育软件资源中的文本信息使用不当

罗杰斯指出,教育史上,人们往往把学习看做是一种前后有序的认知活动,是一种左半脑的活动,它一般是以逻辑的、线性的方式发挥功用,注重构成整体的部分和细节,只接受确切的和清楚的内容,与生活中的阳刚方面联系在一起。而右半脑是以另一种方式发挥作用的,与生活中的阴柔方面联系在一起。意义学习是使左右脑共同发挥作用的最好办法,它把逻辑与直觉、理智与情感、概念与经验、观念与意义等结合在一起。从这个角度来看,教育软件设计中,教学内容的呈现不仅要体现逻辑性,注重整体的部分与细节的合理分配,还要讲求内容排版的艺术性,追求形式美,让学生在进行理性知识学习的同时欣赏教育软件设计中的美学。因此,文本信息的使用不当也是影响教育软件整体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教育软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文本信息使用不当现象:(1)不管文本内容是否存在章节标题、重点和难点的区别,一律使用同号字体,缺乏变化,很难给人以艺术享受,学生也难以快速获取有效信息,容易产生消极厌学情绪。(2)画面上字体太小或文本信息行距太小,信息密集排列,易读性差,会影响学习者的阅读积极性。而且对于过于密集排列的文本,要想看清文本信息,需要近距离观看。如果学习者是使用计算机观看教学软件,近距离上显示器的电磁辐射更大,容易将学习者置于强电磁辐射环境中。研究显示,电磁辐射会引起人的多种视觉疾患。[5][6]

(三)教育软件资源中声音媒体使用不当

意义学习主要包括四个要素,其中第一个要素是指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即整个人(包括情感和认知两方面)都投入学习。教育软件中声音媒体的使用也是一种有效促进学习者情感投入学习的有效方法。例如:当讲解《虞美人》这首词时,配上古筝乐《高山流水》能极好烘托凄楚的意境,充分表达出作者对亡国的思念和满腔的哀愁,从情感上感染学习者的情绪,引导他们全身心地融入这首词所表达的意境中。然而,有些多媒体课件制作者认为,既然是多媒体课件,就必须体现它的“多媒体性”。因此,出现了很多为“多媒体”而设计的课件,不管实际教学内容是否需要,总会加入一段背景音乐、解说词或音响效果。还有一些加入了背景音乐的课件交互性不强,背景音乐声很大且不可调,盖住了教师讲课声,影响了教学效果,也刺激了学生的听觉器官。此时的背景音乐就不是辅助教学,而是对教学的干扰和学生听觉系统的伤害。

(四)认知负荷过重

教育软件因其数字化和多媒体的资源优势,能够整合多种媒介,使教学内容以图、文、声、像并茂的形式呈现在学习者面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由教育软件的优势特点而导致的另一个问题——学习者的认知负荷过重。以多媒体课件为例,一般来说其设计能充分体现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却往往忽视了学习者有限的认知资源和过量信息加工的矛盾。课件中,图、文、声、像一并出现,但是有些信息是无用或冗余的。可是学习者在面对这些“海量”信息时,不一定能快速辨别出有用信息和无用信息,这会无谓地占用他们的学习时间。有时,学习者甚至根本无法区分有用信息和无用信息,这无疑会造成学习者认知负荷过重。人本主义学习观强调,只有当学习者意识到所学习的知识对自己有意义时,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因此,如果教育软件中所传达的信息无法让学生意识到对自己有意义,意义学习将难以发生。

五、教育软件资源污染对策分析

(一)对于教育软件的色彩设计,要遵循一定原则

1.合理运用色彩感觉

不同的色彩有冷暖、进退与胀缩、轻重与软硬等色彩感觉,制作教育软件时,要根据呈现信息和使用对象的不同选择色彩,结合不同学生的情感需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学生的心理,充分发挥色彩的感染力,从而更好地表达软件的教学内容。例如幼儿的英语教学,考虑到幼儿的学习特点,课程设置不宜过长,那么制作的课件宜以鲜艳的暖色为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习兴趣。

2.合理运用色彩对比

色彩对比有同时对比与连续对比、色相对比、纯度对比等。不同的色彩对比会给人造成不同的视觉生理效应和心理感受。如连续对比,由于视觉残像的存在,前一幅画面颜色的补色会影响后一幅画面。因此,在教育软件的画面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前后两个静止画面的色彩关系。

3.合理搭配图形色与背景色、文本色与背景色

如文本色与背景色的搭配上,背景色不适选用纯度与亮度都比较高的色彩,两者中至少有一个色彩属性低一些,避免整个画面显得刺眼;正文的色彩应与背景色形成鲜明对比;装饰性文字的色彩应与背景色调和,避免喧宾夺主;功能性文字与背景色的关系,应界于正文与装饰性文字之间。[7]

4.色彩设计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相匹配的原则

教育软件资源的色彩设计要力求与软件所要表达的主题、内容、形式和风格的统一,并要贯穿于教育软件制作的全过程。不同的学习者由于其文化、年龄、专业等差异,对色彩的喜好不同。如:年龄较小的学生一般比较喜欢活泼、鲜艳的色彩,但是对于高年龄层次的学生来说就不一定适合。所以,教育软件色彩基调要根据其适用对象的不同而不同。目前,一些流行软件支持一种换肤功能,这对于教育软件的设计将具有借鉴意义。

(二)教育软件中文本信息使用原则

1.要根据字幕的构成和典型字体的特点选用文本

如字幕的构成中,当背景与文字顺色或明度差不够大时,用异色轮廓使字幕与背景隔离;以符合内容要求的图案或图片作背景,再配合色调和字体一致的文字,可以达到图文统一、形象生动的艺术效果;字体的运用上,标题用字大约为40点以上,而正文用字一般是10~14点。对于文字比较多的版面,字号可减到7点或8点;行间距的运用上,画面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字号与行间距的比例宜为4:5。对于娱乐性、抒情性的画面,适当加宽行间距能体现轻松、舒展的情绪。[8]

2.文本在多媒体画面上呈现的一些艺术规律

尽量避免用来自同一字体类型的字体混合搭配,因为此类字体过于类似,对比关系不大。但也不要使字体的差异过大,避免过分刺激视觉,影响可读性;在教育软件的界面设计中,用文字和画面搭配呈现时,应将文字图形化,使其“溶入”图形之中。如在文字中适当地加些与文字所表示内容有关的图像,使图、文融为一体,能增加文字的表意性。

(三)教育软件制作中声音媒体的选用应遵循一定原则

1.解说词的使用

解说词由于其话音语言的较强逻辑性,能够系统和完整地表达概念和理论,在教育软件设计中,解说词一般适用于以下几种场合:

(1)与文本信息相对应添加解说词。有全文照念、字多念少和字少念多三种方式。其中,字多念少的是指对大段文字,只需要念其中的重点或要点;字少念多是指画面上只出现几个关键字,通过解说词的形式进行详细说明。

(2)配合图形的解说词。对于画面中图形的关键部位设置热区,当鼠标移到该区时,画面上便出现相应的文字说明,同时配以相应的解说词。

(3)配合实际操作的解说词。如学习者通过多媒体教材做练习时,对于其回答的正确与否,分别给出相应的解说词,可以强化学习效果。

此外,解说词的运用中,语调要与教学对象以及画面内容相适应。如适用于幼儿的教育软件,宜用女音,语调应该活泼、亲切;重视配音工作。不管教育软件适用于何种教学对象,配音都要求音色美、韵律美,语气和语调切忌生硬说教。解说词有无和多少的安排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而定。如果运用过多的解说词,不仅起不到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反而容易引起学习者的烦躁情绪。

2.背景音乐的使用

背景音乐的作用是表“情”,与解说词相比,它属于陪衬角色,有三种使用场合:

(1)在片头片尾的应用。片头一般为教材名,应选择与该教学内容统一的主题音乐,最好有些力度感和新鲜感。而片尾一般是介绍制作人员名单和制作单位,容易预测其播放时间,因此,可选与其播放长度相等的音乐,其节奏最好与画面变动速度同步。[9]

(2)画面上出现主菜单或子菜单时的应用。教育软件中背景音乐的添加经常因为多媒体的交互性而显得混乱,因为画面出现子菜单时,等待时间无法预知,此外,交互性的“返回”按钮也会让画面重复出现。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缩短主题音乐长度和添加音乐“静音”按钮的方式来调整。

(3)在有文本说明和解说词的画面中的应用。解说词结束后可以播放背景音乐,这时背景音乐应该起到延伸解说词内容意境的作用。此外,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都应该有一首与之基调适配的主题旋律。

使用背景音乐时,要充分体现交互性,应该为背景音乐添加控制按钮,控制声音的大小,满足不同场合下的教学需求;音乐的节奏要与教学内容相符,要为教学服务;不宜过多地、随意地使用背景音乐。背景音乐是起衬托作用,运用要适当,如果大量、随意地运用,反而会成为干扰信息,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3.音响效果的运用

教育软件中运用音响要求具有艺术的真实性,要根据画面内容的要求而定,并且要能够与画面内容默契地配合。例如:制作医学类课件时,用动画绘制出心脏跳动的画面,那么音响效果应该是心脏跳动的“扑扑”声。

(四)认知负荷过重的解决对策

1.根据教学内容呈现需要,适当运用图示、语音、提示和图文整合

(1)教学内容设计时,要慎重考虑哪些信息适合用图示呈现。图形能促进学习者对包含空间关系的原理的学习,图表能帮助学习者对教学内容建立更深的理解。

(2)对教学内容中某个图示做说明时,应选用口头解释,而不要用文字来解释,简单的图示用文字说明尚可,如果图示比较复杂,大段的文字说明反而喧宾夺主。

(3)如果教学内容中有复杂图示或较长的文字段落,应该将教学内容的重点通过设置字体的大小、粗细或颜色等方式标注出来,而对于图示可以用箭头或红色圆圈标注出来。

2.教育软件制作中素材的选取原则

(1)必须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广度是指学习者必须达到的知识和能力范围,内容过多、过广、过杂会使之繁琐,不利于突出重点,降低学习效率,反之,素材选取过窄,往往缺乏代表性与典型性,难以使学生真正掌握事物特征与客观规律。深度规定了学习者必须达到的知识深浅程度和能力质量水平,深度超过大纲要求时,学生往往不易理解和接受,并使学生在智力、体力和精神上负担过重,超负荷对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会产生不利影响。[10]

(2)必须少而精。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素材的选取必须少而精。支持观点或说明原理的实例不在乎多,而要求典型;对于多媒体课件制作来说,要避免教材搬家现象,即把课本上的知识点原封不动地“搬”到了多媒体画面上,课件上呈现的应该是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提示或要点;罗杰斯提出的促进自由学习方法中提到:学习促进者不是把大量的时间放在组织教案和讲解上,而是放在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集中在简化学生在利用资源时必须经历的实际步骤上。[11]本人认为这一点对于多媒体素材的选取具有借鉴意义。如多媒体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列举实例向学生讲解知识点,而不同的学生由于理解水平或喜好的不同,可能更喜欢有图片的实例或有动画的实例,那么教师就可以将获取这些实例的途径告诉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性地学习,做到以“学生”为本,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五、结束语

开发“绿色”教育软件,制作者必须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色彩学、音乐和美术等相关学科理论知识。软件既要满足使用者的学习需求,也要兼顾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使学习者身心愉悦地完全投入学习中去。本文从人本主义角度分析了教育软件资源污染的若干问题,并探讨了解决对策与建议,以期能为“绿色”教育软件资源的设计、开发提供借鉴。

[1]张萍.关于长春市中小学教育软件资源配置及应用现状的调查报告[J].中小学电教,2009,(1):29-33.

[2]张秉奎.绿色食品认证与管理[J].青海农牧业,2009,(2):31-33.[3]环境心理学[DB/OL].http://www.zgxl.net/cptoday/xlxfz/hjxlx/ysyxl.htm,2009.

[4][7][8]游泽清.多媒体画面艺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73,132-146.

[5]李磊.北方高校微机实验室内微环境的研究及改善对策的探讨[D].东北林业大学,2009:65-75.

[6]刘晓涛,阿依波里.计算机荧屏暴露时间对大学生视觉与全身症状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8,(7):585-587.

[9]孟晨,王乌兰,李福生.背景音乐在多媒体课件中的应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3):169-170.

[10]王文智.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多媒体教学呈现原则探讨[J].远程教育杂志,2009,(2):33-37.

[11]胡亚宾,裴学梅.论多媒体课件中素材的选取原则[J].中国电化教育,2003,(2):60-62.

猜你喜欢

背景音乐课件学习者
背景音乐在医院环境中的运用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背景音乐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背景音乐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