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个性化研读中提高精神品质——《论语选读》教学探讨

2010-08-15陈桂春

中学语文 2010年1期
关键词:健全人格论语人格

陈桂春

[作者通联:浙江嘉兴五中]

个性化研读《论语选读》,对学生的思想境界、个人品质都是一次很好的检验,教师借此机会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见仁见智的研读有意无意地表露出个人的素养问题。孔子十分重视伦理道德,重视正确人生态度的培养和高尚人格的塑造,对人生意义有着执著不懈的追求。这对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学习者具有完善自身的自觉意识,会通过学习,对人生产生更为深刻的感悟。

一、个性化研读提高作为学生角色的古典文化素养

《论语》作为经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其思想学说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但比较系统地作为中学教材,以“古典论著研读”形式出现还是第一次。学生在研读过程中,会有自己独到的体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古典文化素养。

通过对《论语选读》的整体研读,学生对儒家思想有了一定的认识,例如通过政治、修身、学习与教育、哲学这些方面的研读,学生了解了孔子的“德政”思想,理解了何为“君子”,可以把今天的学习和教育与孔子时代进行比较从而有更深的体会和感悟,对“中庸之道”和孔子的天道观有较为系统的认识等等。我们知道,古典文化素养不仅指对古典文化知识的学习也指教养的提高,其中教养包含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方面的内容。《论语》对学生的影响,后者大于前者。

有了对儒家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这个前提,传统文化的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高,为健全人格打下了基础;同时,在开放的现代社会,为学生正确看待批判与继承,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提供依据。

二、个性化研读提高作为子女角色的责任意识

作为独生子女的青少年,已经淡化了“孝悌”观念,而“其为人也孝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克己复礼》1.2)这些观念,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对于叛逆期的所谓追求个性的青少年来讲,《论语选读》及时地关照了他们作为独生子女的责任意识。

通过对《论语选读》的研读,爱父母的责任得以体现。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选读·克己复礼》2.8)通过研读,学生意识到,精神上给予父母的愉悦大于物质上的给予父母的享用,爱父母就应该让他们骄傲,这是作为子女对于父母的责任,这个责任是爱,是感恩。

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中指出:“孔子儒学教义的特征之一,首先强调‘家庭’中子女对于父母感情的自觉培育,以此作为‘人性’的本根,秩序的来源和社会的基础;把‘家庭价值’置放在人性情感的层次,来作为教育的根本内容。”由此可见,把作为子女角色对父母的小爱,加以“现代性的有意培养”是必要的,这个责任意识不仅是对父母的,它可以扩展到兄弟、朋友、家园、乡土乃至国家,从而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健康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对《论语选读》关于“孝”思想的研读,已经触及到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方面,而建立在情感心理基础上的理论,要比单纯抽象的说教所起的作用大得多,所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便是这个道理。

三、个性化研读提高作为社会成员角色的人格素养

能否适应社会并且成为工作或事业的成功者的社会成员,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该成员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表明,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论语》作为传统文化的根基,它所反映的孔子思想学说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追求和价值观念,研读《论语》可以对学生起到健全人格的作用。

现代社会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健全人格的标准可以在心理学上找到依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研究表明,健全人格者具有15个特征,它们是:(1)对现实世界有敏锐的洞察力;(2)能接受自己、他人和现实;(3)言行坦率、自然、纯真;(4)不过分关注自己;(5)具有超然于世的品格和独处的需要;(6)独立自主;(7)时时常新的新鲜感;(8)常常能体会到狂喜、惊异、崇高等等所谓“高峰体验”;(9)对人类充满深厚的爱;(10)具有民主的态度;(11)具有很强的道德感;(12)有幽默感;(13)创造性;(14)其亲密朋友不多,但感情深厚;(15)不盲从。

以上这些优秀品质,在《论语》及其孔子思想中都有所体现,对于中学生来说,研读《论语选读》为他们未来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社会成员打下基础。例如,《为政以德》中16.3章,通过研读“季氏将伐颛臾”,学生认识到孔子的政治远见以及他对冉有口是心非的批判;《仁者爱人》中从各个角度阐释孔子的“仁爱”思想:“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1.6章),强调仁爱是修身要务。“忠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强调待人的原则。“师冕见”(15.42章)体现孔子对人的深切关怀等等;《君子之风》中所倡导的自我修养,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16章)、“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尔”(7.19章)传神地表达了孔子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怀;《周而不比》中所研读的人际交往问题,“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16.4章)等等。

通过研读先哲具有警醒意义的话来反思自己的言行,鞭策自己走向成熟,培养自己健全的人格。值得注意的是,以提高作为社会成员角色的人格素养为目的的研读《论语》,不是当下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长远的,终身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研读《论语》具有更深广的作用。

猜你喜欢

健全人格论语人格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如何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如何读懂《论语》?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之探微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