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得讲究“度”

2010-08-15刘小华

中学语文 2010年1期
关键词:消逝语文课角度

刘小华

[作者通联:深圳市光明新区教管中心中学教研室]

作为一个中学语文教研员,听过很多课也评过很多课,事后,我反复问自己,究竟什么样的语文课才是好课?思之再三,我觉得好的语文课应该有“度”。

一、切入有角度。解读教材恰如解牛,各有各的角度,各有各的招式,或“折”、或“割”或“以无厚入有间”,角度如果选得好,就会营造出“桑林之舞,中经首之会”的效果。好的语文课总是在角度上煞费苦心:或从标题切入,有提纲挈领之效;或娓娓引来,有声情并茂之美;或顺手拈来,颇现匠心之思;或千回百转,最后曲径通幽;或中间开花,率先夺人耳目;或直奔要点,别开生面开掘……无论哪种角度切入,一定要立足教材全局,着眼于课堂高效和学生实效,不能只是为角度而角度。曾听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同课异构,有的教师从月牙泉的美丽故事导入,有的从“泊”的造字法入手,有的从标题切入……角度多样,呈现了个性解读之美。这里谈谈从题目这个角度切入。①你从题目中读到了什么?②消逝前的罗布泊是怎样的,消逝后又是怎样的,是什么原因使它消逝了?③题目中的标点去掉好不好,它表达了什么情感?围绕课题切入,首先角度切得好;对前两问,很多教师也会设计,但第三问从标点切入,这个角度就非同一般了,既领会了标点的妙用,又能顺手拈出课文中表现作者情感的关键语句。这种切入突显了罗布泊消逝前后的对比,深究出了它消逝的原因,体会到作者复杂的情感及向世人的呼吁。与前两种教学切入角度相比,角度巧、选点准、挖掘透,更富有课文的全局意识。

二、开掘有深度。语文课讲究深度,要求我们对课文开掘要深。对课文的理解不仅要停留在课文写了什么的层面上,更要关注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进而关注从作品背后你读到了什么。实际上就是一个读进、读入、读出的过程,把教材背后蕴含的深意挖掘出来,这就要求执教者平时能够多多涉猎有关书目,厚积薄发。如执教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就得去读读他写的《草房子》,读读他的美学理论,读读他自己写作的人生主张。这样,才能真正走进文本当中,真正领会、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有些孤独,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孤独结伴而行”的“孤独之美”。表面上看,求深度好像是一种技术。从本质上来讲,更应是执教者广阔的视野。也就是说,读书的厚度决定了教学的深度。所以深度语文,来自于教师的知识底蕴及钻研教材的能力。第七届 “语文报杯”一位南京女选手上《云南的歌会》就很有深度。她没有关注一般老师所讲的形式上的精典的“点面结合”场景的写法,而是抓住了原文中被删去了的一节“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更为有意思了”巧设问题(一般教师满足于编者的呈现,根本不去涉猎原作),引导学生去领略“歌美”,寻找“人美”,感悟“生命美”。三个层次,层层深入,将沈从文笔下平民身上流淌的生命智慧、尊严和人性中最本真的光华挖掘出来,让学生从沈从文最朴实的文字中去发现:在艰难的生存状态下,只要心中有爱,生命可以简简单单却有声有色,平平凡凡却又高贵而美丽。最后甚至联系写作背景更进一层来揭示作者的创作意图,引导学生去体会这部作品在沈从文生命中的地位,有悟性的学生便能领悟到创作的最高境界是隐藏,在最朴实的文字中隐藏最激越的感情。比较一下,对学生而言,学习“点面结合”的写法与倾听“生命的颂歌”,孰轻孰重?这样的开掘有深度,这样的授课才能让学生受益。

当然,提倡课堂深度也不是一味的求深艰,也要联系学生实情,不能为难学生,以免曲高和寡。

三、勾联有广度。在文学的百花园中,作品浩如烟海,形象多如繁星,各种流派、思潮层出不穷。教学中我们不可能将它们一一介绍给学生,只能选取有代表性的范文,借一斑窥全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孤立地讲文章、谈形象,而应该对教材所选的文章作发散性的拓展。即从篇章入手,多层次、多纬度地探究、拓展、挖掘和延伸,力求通过一个点让学生掌握一个面。如讲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可从李清照的生平作纵向延伸,并横向引入她不同时期作品中有关“愁”的句子,让学生弄清她南渡前后“愁”字的不同内涵;也可以从表现手法的比较运用来理解自庾信以来,或言愁有千斛万斛,或言愁如江如海……体会李清照用“怎一个愁字了得”来写“愁”所起到的笔更直而情更切的效果;还可以从词中“梧桐更兼细雨”纵、横向来引导,领会古代名家对秋雨打梧桐意境的理解。这种顺手拈来、巧联妙引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而且通过比较品赏,作家的风格、诗词里的意境也突显出来了。表面看来渗透的是星星点点、零散而不系统的知识,但积累下来,就将众多的点有序地连缀起来,就会在学生脑海中构建一个有机的语文网体味到语文的味。

当然,提倡广度也不是一味求漫无边际的拓展,也要围绕教学目标作适度的发散,避免信马由缰。

四、设计有亮度。一堂课能抓人眼球,一定有其亮点和特色。或教学设计别具一格,或教师点拔机智灵动,或师生活动动静相生……执教者要善于向湖中掷石子,要让湖水不时激起浪花,不时荡起涟漪,这样,湖面才更迷人,课堂才更精彩。相反,有些时候一堂课听下来,总觉得淡而无味,究其原因,就是课堂上缺乏亮点和精彩点。观课如同看戏,一曲没有高潮的戏很难打动人,一堂没有亮点和精彩点的课也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师生间的思想情感没有交融、碰撞,没有擦出火花,课堂上当然就没有亮点。在连云港举行的“名师大讲堂”观摩课上,山东朱则光老师执教的《百合花开》的教学设计就十分抢眼:一是个性解读让人眼前一亮。他抓住野草、蜂蝶与百合之间的对话,通过生找、生评、生读三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领会百合勇敢面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自我的挑战,终于“默默”开满山谷的执著信念。这种解读在一般教师眼里可能就只会停留在百合的成功仅是信念的成功层面上。二是对 “我要开花”这个段落朗读的巧妙处理。先根据句式内容朗读,有声有色;再结合语境的理解来读,情深味浓;最后分角色朗读,师生入情入境。听着学生越读越有味道的朗读,不禁叹服朱则光老师设计的巧妙,句句蓄势、步步铺垫、层层渲染,妙不可言,心中叹为观止,无怪乎特级教师黄厚江称赞这是“细针密缝”。

五、课堂有开放度。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开放的。“开放”一是指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开放;二是指教学资源的开放。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观”。一节好的语文课绝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框死在文本中,而应在深入领悟文本意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超越文本,超越课堂,把学生引向课外,引入广阔的生活,使学生学会广泛涉猎、大量阅读,学会关注时事、关注生活,从而积淀文化底蕴,拓宽知识见闻。如光明新区李凤娇老师执教《米洛斯的维纳斯》,在引导学生理解了清刚卓行“无”与“有”、虚与实的美学观点后,就大胆放手,让学生寻找这一美学原理的种种例证:有从文学的角度引莫泊桑的《项链》、曹雪芹《红楼梦》中林黛玉死前的“你好……”等;有从诗与画的角度引出“深山藏古寺”、“竹锁桥边卖酒家”、“踏花归来马蹄香”等;有从历史故事的角度引武则天的无字碑等。所涉及的事例由课内走向课外,由语文拓展到其他,课堂如水沸腾。就在学生动态高潮时,李老师又及时抛出了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要追求缺陷美呢?学生安静了,课堂安静了,大家陷入了深沉的思考。短暂的安静过后,又是一番激烈的争辩,最后形成理性的答案。整个设计立足文本,又超越了文本。话题贴近学生,教师收放自如。课堂有说有思,动静相生,师生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处理到位。

语文课如果做到了以上几个“度”,那么课就有了语文的味道了。这样的课可能不是最好,但一定是让学生受益的课了。

[作者通联:深圳市光明新区教管中心中学教研室]

猜你喜欢

消逝语文课角度
神奇的角度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梦回五千年:探寻消逝的良渚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语文课上做游戏
消逝的红颜
角度不同
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