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运动对人口老龄化影响因子的研究与分析

2010-08-15杜卫提

枣庄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老龄化体育锻炼机体

杜卫提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体育部,安徽 合肥 230022)

0 前言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经过生长期、成熟期,进而跨人衰退期,人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断地在改变,从而引起人体对内外环境适应能力逐渐减退,这是新陈代谢的必然规律.所谓老龄化是指人在成年以后随年龄的增长所出现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生物化学等方面的退行性变化.一般情况下,年过 35~40岁,身体的新陈代谢即逐渐减退,各器官的功能也相应地降低,不过这个时期机能减退的进程较缓慢,当年过 50~60岁,人体机能减退的进程就明显加快了.现在国际上通用的标准是将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7%或 60岁及以上人口≥10%,作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如果 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达到 15%以上,则为“超老年型”社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到 2009年底,我国老年人总数已经达到 1.67亿人,占总人口的 12.5%.“十二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 2个亿,老龄化速度将进一步加快.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 2.48亿.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峰值 4.37亿,届时我国老年人接近总人口的三分之一[1].因此,老年问题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适宜地开展老年人体育锻炼,积极防治老年性疾病乃是抗衰老、延年益寿的重要环节.

1 衰老的生物学特性

衰老是人体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包括机体内组织器官、细胞和亚细胞、代谢及其调节等各级机能水平的降低,机体自身调节代偿能力和应激能力的逐渐衰退.这些变化会导致人体对环境适应能力和健康水平下降,使患病和死亡的可能性增加.虽然衰老是生命过程的基本规律,但衰老的速度受诸如遗传、疾病、营养、生活环境、心理状态和体育锻炼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它们具有加速或延缓人体衰老的作用.

2 运动的抗衰老作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既是生命过程中的一种现象,又是机体得以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能使衰老过程明显推迟.运动的抗衰老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八方面:

(一)能增加肌肉蛋白质及糖原的储备量,使肌纤维变粗壮而坚韧有力,提高肌肉动作的速度、耐力、灵活性和准确性;

(二)能加强骨骼的血液循环及代谢功能,使骨密度增高,坚韧性及弹性增大,延缓骨质疏松、脱钙等老化过程,同时也可增强关节的灵活性;

(三)能改善心血管功能,使心肌纤维变得粗壮有力,心搏量增加;能改善血液成分,使胆固醇含量下降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增加,血管弹性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多,从而使心脏功能改善;

(四)能调节大脑神经细胞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使大脑反应敏捷、准确,不易疲劳,从而使机体保持较好的机能状态;

(五)能促进体内物质代谢,提高细胞内酶的活性,使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趋向平衡,并提高排除代谢废物的能力;

(六)能延缓内分泌腺功能的减退,保持激素的适量分泌,尤其是肾上腺和性腺功能;

(七)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延缓胸腺的萎缩,增加 T淋巴细胞的数量,增加机体免疫力;

(八)能增进对自由基的拮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抗自由基生成酶的活性,降低过氧化脂质等自由基的生成,对衰老起遏制效应.

实践证明,长期参加体育锻炼的老人与不参加运动的老人相比,不仅外表上显得年轻,身体健壮,工作能力提高,抗病力强,而且精神面貌有较大的改观,精力充沛,心理素质好,身体、精神的自我控制能力加强,这对增进健康、抗衰益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 运动方式与抗衰老效果

老年人在参加体育锻炼时,应根据年龄、身体状况、环境条件及个人爱好等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运动量和强度必须严格控制,一定要掌握有氧代谢的运动强度,一般心率控制在 120次 /分以内,也可用下列公式来计算:合适的运动心率:180—年龄 (或 170—年龄)同时应做到定时定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能对延缓衰老起到有效的作用.常见的适合老年人的运动项目有下列五种:

(一 )行走

行走是最普通、最方便的室外运动项目,也是老年人开始参加运动的最好方式.开始时走短距离,以后在数周内逐渐增加距离和走速.有节律的行走,有助于大脑皮层的功能,消除疲劳;可锻炼心肌,促进四肢及内脏器官的血液循环,也可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可加速新陈代谢过程,促进脂肪代谢,增强机体的整体素质.对患有冠心病、高血压、肥胖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以及不适应大运动量的老年人,行走是延年祛病的一个比较合适有效的锻炼方式.

(二 )慢跑

长距离慢跑对身体各部分的锻炼作用大于行走.慢跑可使肺泡有充分的活动,可有效地防止肺组织弹性的衰退,增强肺功能;可促进冠状动脉血循环,改善心肌营养状况;可降低血中胆固醇、甘油三脂的含量,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对预防动脉硬化有利.

(三 )太极拳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武术形式之一,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增强新陈代谢和调节内分泌功能.对高脂血症患者,太极拳有明显降低血中胆固醇的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和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有独特的调节作用,故特别适应于高血压、神经衰弱、消化道功能紊乱及轻度冠心病人.

(四 )气功

气功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独特的强身保健方法之一,对机体各器官组织有良好的调节作用,长期坚持锻炼者,可增强体质,预防和治疗疾病.气功能消除大脑皮质的紧张状态;

能改善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预防和治疗胃肠功能紊乱;能降低心率,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有效地改善心肺功能;能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血压.高血压患者练气功后,可普遍降低血压.

(五 )健身操

健身操的形式多样,可以使疲劳的脑神经细胞、肌肉得到调节性休息和放松,减轻疲劳感;可以增强腰腿以及各关节的灵活性;可以改善内脏器官的功能,促进心脏和血液循环;可以调节新陈代谢,降低血脂和多余体脂,从而增进身心健康.除较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外,一般老年人均可参加.

4 小结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老年人的适度体育锻炼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合理的体育运动能增进老年人的健康,延缓衰老的速度,延长老人的寿命.反之,它可能给老年人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甚至威胁生命.总之,面对老龄化提出的挑战,我们要进行跨学科的交流和认真的对待.

[1]吴玉韶.在 2010年全国老年人体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0.5.

[2]王琳.中国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及原因的国际比较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4(1).[3]高飞.国外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的举措[J].社会科学辑刊,2005(3).

[4]罗淳.从老龄化到高龄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老龄化体育锻炼机体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老龄化社会下老年心理变化的应对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邓俊峰作品选
某柴油机机体的设计开发及验证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应对老龄化 中法共同课题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