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江学院体育课增设定向运动选项课的可行性研究

2010-01-02周欣

枣庄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闽江定向体育课

周欣

(闽江学院 体育部,福建 福州 350001)

0 前言

定向运动是一项集智能与体能于一体的时尚运动,在国际上被称为“智者”的运动.2002年 9月,教育部下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在全国高等学校的体育课程中开发自然环境资源,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开展定向越野、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教育与训练,并将这些纳入田径课程教学内容.教育部于2003年下半年又下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在此方案中,定向运动被列为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中的“主干课程”,决定从 2004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中施行,并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展野外生存课程[1].这一方案的实施把定向运动在全国各学校内推向高潮.

定向运动概念:国际定向运动联合会 (International Orienteering Federation)2004年将定向运动 (Orienteering)定义为一项参赛者借助地图和指北针,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到达若干个被分别标记在地图上和实地中检查点的运动.定向运动的参赛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由两个人以上组成的队[2].定向运动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利用地图与指北针,在快速移动中进行清晰思考并迅速做出判断,合理运用各种定向技能来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

2007年 6月闽江学院体育部委派教师参与福建省举办的定向运动教练员培训班学习,加深了我院体育工作者对此运动项目的近一步了解和认识,2008年还开设了定向越野选修课,同年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校园定向越野比赛.2010年我校还组队参加了福建省高校定向越野锦标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初步调查显示闽江学院学生对定向运动有极大的兴趣,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开设定向运动课展开调查研究,为将来实施课堂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以大一,大二的各五个选项课教学班共 4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通过对闽江学院地理环境以及体育教学场地、器材的现状分析,结合定向越野的特点、价值及意义,探讨定向越野在闽江学院开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方法.

通过光盘检索、上网和手工查询等手段查阅了定向运动发展相关的文献资料和高校体育的有关文件.为设计问卷、了解研究现状奠定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设计了《闽江学院体育课开设定向运动可行性研究的调查问卷》,对随机抽取 10个选项课教学班各 40名学生共发放问卷 400份,回收问卷 400份,回收率 100%,其中有效问卷 400份,有效率 100%.

1.2.3 数据统计法

对调查问卷的数据在计算机上运用 SPSS11.0和 EXCEL软件上进行统计处理

1.2.4 逻辑法

运用逻辑的方法并结合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闽江学院体育课中开设定向运动的种种有利条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符合《普通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

《普通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第 20条规定,各地方院校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和节假日,开展家庭教育、社区体育、体育夏 (冬)令营、体育节、郊游等各种体育运动,开发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江、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雪原、荒原等条件,开展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教学与训练,开发自然环境资源.开展定向运动时,充分利用了各种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野外的田野、河流、山岭以及丘陵都是进行定向运动的理想场所.学生在运动中,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享受到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从而激发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3].

一个人在年轻时吃什么都香,在饥饿难耐时更是如此,待到老年或吃得大腹便便时想法就不一样了。晋代有一位大富豪何曾,生活奢靡,在厨膳滋味上务求穷极绮丽,虽“日食万钱,犹曰无下箸处”。原因不外是这位老兄吃得太多太好,味蕾失去了新鲜感。如果饿他三天,或让他参加一段时间的艰苦劳动后再回到餐桌前,情形会大不一样。而另一位与他同时代的文学家、书法家张翰,秋风起时,想到的是家乡的菰菜、莼羹和鲈鱼脍,为这些普通土产竟然辞官归去。

2.2 丰富和拓展了学校体育的内容与空间

定向运动融入学校体育,改变了我国几十年来体育课内容大多数是传统的竞技性运动项目,如田径、武术、球类项目等.作为学校体育课的拓展,把定向运动增设到体育课中,不但丰富了闽江学院体育课的内容,而且还把学校的体育内容扩展到了大自然,大大提高了学校的体育场地面积,解决了体育场地不足的问题,又保证了体育教学质量与效果.

2.2.1 开设定向运动课能使闽江学院选项课更丰富

学生的兴趣爱好是闽江学院开选项课的根据之一,目前闽江学院共开设五个公共体育选项课,即足球、篮球、排球、健美操、武术.

表 1 学生对选项课的态度调查表

从表 1可以看出,总体上说闽江学院开设的项目保证了体育课堂教学,达到体育教学目的,是成功的.但是从表 1还可以看出,学生中还有一定比例的学生选上体育课态度是考试好通过或随主流,反映出了现有体育项目未能充分调动这些学生的运动积极性,部分学生选不到感兴趣的体育选项课.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是教学内容创新、教材多样化和教学体系的创新.定向越野运动具有趣味性、智力性、实用性、挑战性、竞争性的特点,学生在自然环境中通过自身能力去战胜困难,磨练意志,强健体魄.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该项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体育教育理念[4].增设定向运动项目能进一步达到完善闽江学院体育教学的目的,丰富闽江学院体育课教学.

2.2.2 定向运动符合学生体育兴趣需要

表 2 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调查

表 2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调查人数%田径类 348.5球类 14636.5健美操类 9022.5趣闻性游戏及运动项目 13032.5从表 2可以看出,学生对传统的体育课并不感兴趣,而对一些趣味性游戏及运动项目感兴趣的占 32.5%.而定向运动就是一项趣闻性运动项目,他的运动场地、地图、指北针都具有趣味性.通过调查发现,我院大部分学生对定向运动有一定的了解程度,其中熟悉的有 3.5%、了解的占 17%、听说过的有 39%,(见表 3),为学校开展这项运动奠定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同时通过对学生参加定向运动的态度调查(见表 4)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定向运动有着较大的兴趣,仅有 12.8%的学生不愿意参加.由此可以认为,闽江学院开展定向运动有着很大的空间.

表 3 学生对定向运动的了解情况

表 4 学生参加定向运动的态度调查

2.2.3 定向运动课的开设,能够缓解运动场地、器材不足的矛盾

闽江学院目前有 2个田径场,33片篮球场、8片排球场、4片羽毛球场、1个游泳池、5片网球场等场所.由于近年来学院一直扩招,学生人数不断增加,造成运动场地的需求量过大与运动场地相对不足的矛盾,在体育课教学单位时间内造成场地器材不足、两教学班之间因离的太近而相互干扰、课堂教学时间与课余锻炼学生发生场地冲突等,从而使体育课堂效果不佳.

表 5 影响课余体育锻炼的因素

从表 5可以看出,在调查的学生中,有 121人选择了“无场地器材”,占总人数的 30.2%,说明闽江学院目前的运动场地已无法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定向运动对体育场地的设施要求并不高,直接利用校园内一块地域就可以进行,这就很好地解决了锻炼场地、器材不足的矛盾.

2.2.4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

定向运动不但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几乎可在任何地方开展.据报道,目前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已连续几年呈下降的趋势,特别是耐力素质令人堪忧.在每年闽江学院的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测试中,耐力项目是补考最多的项目.田径项目的训练是比较枯燥无味的,特别是中长跑又更是让学生们反感,而定向运动所特有的趣味性能使学生长时间的进行耐力锻炼,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耐力,增强了体质.同时学生在进行定向运动时,在自然环境中压力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缓解,能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磨炼意志,在相互帮助中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培养勇敢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人的智力和野外生存能力.

2.3 闽江学院定向运动空间资源潜力巨大

定向课不需要太多的资金投入,只要绘制地图和很少的器材,利用校园、公园、郊外田野、森林、山地等现有的地形条件开展活动[5].闽江学院位于旗山脚下,依山傍水,校园占地 170.67公顷 (约合 2560亩),校舍建筑面积约 48万平方米,运动场馆面积约 6.3万平方米.校园内风景秀丽,学生公寓区、综合楼、田径场、晨曦广场、篮球场区、融侨文体中心等,每一区域都能独立成为定向运动的理想场地.同时校内外人工地标比较多,植被、水系、地貌资源丰富,如果能充分的利用这些自然资源让学生参加定向运动,不但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学到很多地理知识、野外定向技能和野外遇险自救的方法.这样闽江学院的学校体育课程的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把传统意义上的体育课搬到大自然中,最大限度的拓展学校体育运动的内容和空间.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闽江学院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有利于定向运动的发展和形成规模,因此,只要组织得当,闽江学院体育课开设定向运动课程是可行的,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学院的场地、及周边环境资源,充分拓展了学校体育课程的内容和空间,激发大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大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整体健康水平.

3.2 建议

定向运动纳入大学体育课符合当前教学改革趋势,与学校体育向终身体育、娱乐体育、大众体育方向发展相适应.为了顺应这一发展趋势,闽江学院开设定向运动首先需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因一个新体育项目的开展是离不开领导的支持.同时应做好教师的定向运动专项知识的培训和学习,通过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提高定向运动的理论、技术水平,增强对教材的创新能力,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完善、切实可行的定向运动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再者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制定科学的安全防范体系,防止运动伤害的发生,使这门课程能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其次,应充分利用场地,开发器材,完善物质装备.最后,应另辟蹊径,更新课程评价理念,健全合理的考核评估体系,探求一种适宜的考评系统和方法.

[1]何晓知.湖南省推广普及定向运动的可行性分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20,(2):27-28.

[2]王翔,彭光辉,张新安.定向运动[M].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徐鹏.我院开展定向越野运动的可行性分析[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2):37-38.

[4]潘华山.我国高校定向越野运动开展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2):50-53.

[5]金晓明.我省高校开展定向越野运动的意义及可行性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25(3):100-101.

猜你喜欢

闽江定向体育课
闽江雨情
中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大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体育课
基于FANUC-31i外部一转信号在三档主轴定向中的应用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闽江下游及河口区表层沉积物多种微量元素特征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定向运动课百米定向教学形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