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执政为民、廉洁高效”要求积极推进南部山区保护与发展

2010-08-15曾照明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山区规划生态

曾照明

以“执政为民、廉洁高效”要求积极推进南部山区保护与发展

曾照明

按照当前我市集中开展的“执政为民、廉洁高效”主题教育活动的要求,在2020年实现生态市建设的目标,必须坚持解放思想,积极面对南部山区保护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无序开发突出、泉水补给能力弱化、环境治理任务艰巨、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基础设施尚需完善等问题。促进南部山区在保护中发展,通过发展达到更好保护的良性循环,必须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科学合理地谋划南部山区保护与发展的方向、目标与任务,推进高起点规划、高效能管理、高标准保护、高水平发展。

“执政为民、廉洁高效”;济南市;南部山区;保护与发展

我市当前集中开展的“执政为民、廉洁高效”主题教育活动,是一次以转变发展观念为核心的重要变革。旨在以解放思想、提升境界、转变发展观念为先导,以开展权力观、政绩观、发展观教育为途径,以解决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思想境界、宗旨意识、工作作风、服务效率为重点,以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谋划发展、推进改革和统筹协调能力为目的,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按照主题教育的要求,结合发改委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协调职能,特别是南部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努力在提升境界、转变作风等方面下功夫,力争在规划研究、项目管理、加强保护、促进发展等各项工作中取得新的成效,为在2020年我市实现生态市建设目标而奋斗。

一、坚持解放思想,积极面对南部山区保护与发展问题

南部山区是济南得天独厚的宝贵财富,是我市最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在全市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南部山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各界密切关注。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采取一系列保护生态、促进发展、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使南部山区的保护与发展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有些还比较突出。

(一)无序开发问题突出。南部山区的盲目开发甚至肆意开发、乱搭乱建问题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对南部山区的整体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

(二)泉水补给能力弱化。南部山区是市区群泉的主要水源补给地。多年来,泉水补给区、重点渗漏区不断受到侵占,24个重点渗漏区中的5个功能基本消失,11个功能下降,减少泉水补给面积达20%以上。

(三)环境治理任务艰巨。南部山区小流域尚有153条、727平方公里未得到治理;40多万亩宜林荒山尚未完全绿化,25度坡以上尚有22万亩宜林地需退耕还林(果);农药、化肥和地膜的过量使用,造成农业生态环境退化;污废水集中处理率低,处理设施严重不足,造成部分区域水资源污染,特别是承载城市供水功能的卧虎山、锦绣川、狼猫山水库水质下降,直接影响市区饮水安全。

(四)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南部山区属我市欠发达地区。2007年,人均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只占全市人均的41.3%和16.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全市低5.9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市平均低300元。较为突出的是,乡镇财政运转困难,村级集体经济“空壳”、负债普遍较重,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缺乏财力支撑和资金保障。

(五)基础设施尚需完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重点河道治理任务艰巨,约10%的村还存在吃水困难;35%的村庄还未通有线电视;少部分村不通公共汽车。科技、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落后于全市水平。

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对南部山区保护与发展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还不到位;二是保护与发展不协调,尚未形成在保护中发展、以发展促保护的良性机制;三是缺乏系统规划、管理法规,相关政策还不够系统和配套;四是管理体制不统一,措施不到位。

二、转变发展观念,不断探索南部山区保护与发展思路

促进南部山区在保护中发展,通过发展达到更好保护的良性循环,是一项长期的中心任务。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科学合理地谋划南部山区保护与发展的方向、目标与任务,推进高起点规划、高效能管理、高标准保护、高水平发展,对推进生态市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化省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转变发展观念,坚持总体发展的思路。根据维护省城稳定、发展省会经济、建设美丽泉城的总体部署和国家构建主体功能区的基本要求,我认为促进保护与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紧紧围绕生态改善和生态富民两大目标,突出抓好提升生态功能、发展特色经济和加强公共服务三个重点,着力加强规划引导、政策支撑、投入拉动和强化监管四项措施,加快建设生态环境良好、绿色产业兴旺、公共服务完善、人民生活安康的生态功能区和兼具丰富文化内涵、独特山水景观的风景名胜区,打造泉城新亮点。

(二)转变发展观念,坚持科学的指导原则。一是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政府主要通过规划、政策、投入发挥引导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南部山区的保护与建设。二是要坚持保护优先,关注民生。把提升生态功能放在优先位置,构建以生态保护、绿色经济、生态文化、污染防治为主的生态环境体系,并通过发展经济、生态补偿等多种途径,提高山区群众生活水平,共享保护与发展成果。三是规划先行,政策配套。加强规划和政策体系建设,发挥好规划、政策对南部山区保护与发展的引领作用。四是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发挥中心区对山区的带动作用,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

(三)转变发展观念,确定合理的目标任务。立足于现有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分析发展机遇和条件,到2015年“十二五”规划末,南部山区保护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一是生态功能明显提升。新增宜林荒山绿化面积30万亩,25度坡以上宜林地退耕还林(果)20万亩;有林地达到20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55%以上;水源地得到有效保护,水源地内85%以上的小流域基本得到治理和保护;自然保护区、封山育林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大力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进一步强化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率先达到生态市标准,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示范区。二是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一、二、三产比重由2009年的30.5%、37.5%、32%调整为20%、30%和5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左右;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主要农产品加工率达到30%以上,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0%左右;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三是公共服务明显改善。完成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强化对卧虎山、锦绣川、狼猫山水库的治理与保护,确保达到饮用水源标准;农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得到有效解决。提高公路等级标准,市区与乡镇、重点景区间公路均达到二级以上;重点景区通公共汽车或增设旅游专线;实现村内主干街道硬化。旅游景区、“农家乐”集中区、乡镇驻地和新型农民社区实现垃圾密闭化管理和集中处理。提高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建立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实现村卫生所(室)标准化建设。全面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社区有文化中心、村有文化大院或文化活动室。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确定南部山区保护与发展的主要任务:一是加快提升生态功能。着力推进宜林荒山绿化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二是加快发展绿色产业。着力构筑以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及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建设生态良好、环境友好的绿色经济区。三是加快改善公共服务。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保证作用。四是加快镇村规划建设。着力加大中心镇、新型农民社区的规划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三、创新发展方式,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与发展措施

南部山区的保护与发展问题,关系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到省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实现。创新发展方式,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与发展措施,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科学合理地谋划南部山区保护与发展的方向与目标,推进依法保护、综合治理和科学发展,才能不失时机地把南部山区保护与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创新发展方式,实行科学的规划引导。一是建立规划体系。研究编制南部山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依据总体规划,编制相关专项规划。专项规划主要包括:农业发展规划、林业发展规划、水利建设规划、畜牧业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道路交通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等。历城区、长清区、章丘市、平阴县制定各自的南部山区保护与发展规划。二是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三是维护规划的统一性和严肃性,严格按规划实施保护、促进发展。

(二)创新发展方式,实行严格的产业准入。要本着“控”“放”有度、“堵”“疏”结合的原则,从构建生态功能区的目标要求出发,限制不符合生态功能区定位的产业发展,引导发展特色产业。要尽快研究制定产业准入和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布局和重点,以及准入产业与项目的环保标准、投资强度、技术要求、资源综合利用及产业集中度等。

(三)创新发展方式,实行有力的项目控制。实行建设项目的分类管理。一是已建项目。要集中进行专项清理(主要是一类生态功能区内),对符合南部山区规划和产业准入要求的,补办有关手续,不得擅自扩建、改建和翻修;对不符合南部山区规划和产业准入要求的,责令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的,应当外迁或拆除。二是在建项目。必须严格按照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结果,严格控制项目规模和人口密度,项目区地面硬化率不得超过30%,并按照环境影响评价中确定的地下水补给措施和生态补偿措施严格组织实施。三是拟建项目。要根据环境和资源承载能力,以及行业特点,确定科学合理的开发模式、规模和强度,控制容积率、硬化率和建设密度,提高绿化率;同时,加强项目论证、策划,规范投资行为,制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项目建设和资源开发质量。对新开工和续建项目,实行生态保证金制度。

(四)创新发展方式,实行积极的生态补偿。本着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完善公平公正、积极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支撑。生态补偿基金主要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确保基层政府正常运转、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扶持特色产业发展等。

(五)创新发展方式,强化保护与发展的招商力度。制定和完善南部山区招商政策和机制,引导和鼓励外部资金、技术等投向绿色产业和公共服务建设;策划一批优势项目,搭建平台、良性互动、加强推介、搞好对接。

(六)创新发展方式,强化保护与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是推进立法。在立法调研的基础上,力争尽早出台南部山区管理地方法规,将保护与发展纳入依法管理轨道。鉴于立法工作的复杂性,先就加强建设项目管理拟定意见,以政府规章出台。二是健全政策体系。逐步形成以产业政策为核心,财政、投资、土地、生态补偿、环境、人口、生态移民、劳动就业及绩效评价与考核等相配套的政策体系,以加快保护与发展相结合机制的建立,加快区域主体功能的塑造和形成。三是深化改革。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增强林业发展活力和农民增收潜力。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探索农民将土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以出租等多种方式实行合作经营。积极推进中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通过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形式筹集水库加固资金;鼓励各类经济实体和社会资金参与山区供水工程建设。

(七)创新发展方式,强化保护与发展的示范引导。在功能分区内认真选点、精心策划,集中投入、集约发展,与国家构建主体功能区、政策支持项目、部门结队帮扶相结合,推进示范园区、示范工程、示范村镇建设,加大引导力度。对适宜在山区建设的政策支持产业和开发项目(包括国家、省、市扶持性项目、资金),市有关部门应努力争取、优先安排,逐步形成多方联动的带动机制。

(八)创新发展方式,强化保护与发展的组织领导。南部山区的保护与发展是一项涉及方面多、工作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应从全市发展全局上统盘考虑、统筹安排、统一管理,整体推进。应成立市南部山区管委会或协调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组织编制南部山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研究提出促进南部山区保护与发展的政策措施;审定南部山区范围内的重大建设项目;负责组织对南部山区保护、发展、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等。为便于工作协调,在有关县(市)区设立相应的工作机构。从长远考虑,建议设区管理。

当前开展的“执政为民、廉洁高效”主题教育活动,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次创新实践,意义重大而深远。我们一定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刻领会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实质,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提升境界的热潮。从传统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强化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强化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理念,强化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念,强化统筹兼顾的理念。正确处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发展观念的关系,坚持以新的观念引领南部山区新的保护与发展,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 孔祥敏)

book=387,ebook=387

曾照明,2010年济南市第一期处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班学员,济南市发改委南山办调研员(邮政编码250001)

X321

:A

:1672-6359(2010)03-0120-03

猜你喜欢

山区规划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山区修梯田》
山区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