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盆腔肿块120例CT影像学分析

2010-08-15胡建忠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25期
关键词:囊性实性盆腔

胡建忠

(甘肃省秦安县中医院CT室,甘肃秦安 741600)

盆腔肿块120例CT影像学分析

胡建忠

(甘肃省秦安县中医院CT室,甘肃秦安 741600)

目的:探讨120例盆腔肿块CT影像特点,提高盆腔肿块的鉴别诊断以及CT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120例盆腔肿块患者螺旋CT影像资料以及临床特点。结果:恶性病变36例,良性病变84例,其中生殖器官肿块92例,为肠道、泌尿器官病变20例,CT影像可以准确地呈现病变的部位、密度、大小、形态以及和邻近器官、结构的毗邻关系。结论:螺旋CT扫描,能为盆腔肿块精确定性、定位,提供明确的影像学依据。

盆腔肿块;CT影像学;临床分析

盆腔肿块多来源于泌尿及直、结肠器官、生殖器,螺旋CT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可以显示出肿块的大小、形态、位置及毗邻关系,为诊断提供有力证据[1],现结合本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120例盆腔肿块患者CT影像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随机收集本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20例盆腔肿块患者的影像资料,经手术证实84例,临床追踪随访证实36例,女 78例,男42例,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83岁,平均年龄51岁。本组患者临床表现:便血、无痛性血尿、憋尿困难、月经不调、阴道流血、下腹疼痛排尿、下腹部包块,部分患者无症状。

1.2 方法

采用层距5 mm,层厚5 mm GE 4层螺旋CT扫描仪连续扫描,范围从耻骨连合上缘至髂前上嵴连线水平[2]。平扫,部分多平面重建以及增影扫描。

2 结果

2.1 肿瘤类别

良性病变84例,其中,子宫肌瘤26例,卵巢囊肿38例,卵巢囊腺瘤2例,卵巢囊性畸胎瘤4例,阑尾周围脓肿4例,子宫阔韧神经纤维瘤2例,膀胱憩室2例,膀胱炎2例,前列腺增生4例。恶性病变36例,其中,膀胱癌8例,卵巢癌8例,前列腺癌2例,恶性腹腔巨大间质瘤2例,盆腔恶性淋巴瘤4例,直肠癌4例,结肠癌2例,脊索瘤2例,宫颈癌4例。

2.2 CT影像表现

2.2.1 盆腔 其中阑尾周围脓肿2例。边缘模糊,其内气体密度影可见,包块状低密度灶。盆腔恶性淋巴瘤4例,CT多发结节状软组织影可见,部分融合出现块状影,边界不清,同时还伴盆腔积液征象。

2.2.2 直肠、结肠肿块 其中直、肠癌肠壁均有不同程度增厚6例,看见病灶周围数个增大的淋巴结影2例。同时呈结节状向腔内突出4例,使肠腔变形、缩小。

2.2.3 膀胱及输尿管肿块 其中2 mm层厚重建更清楚表现膀胱壁局限性增厚壁膀胱癌8例;增强扫描2例,病灶轻度强化;向间腔内突出4例,呈现不规侧状软组织密度影;膀胱憩室4例,CT表现膀胱壁局限性向外膨出似囊状影;仅仅呈现为膀胱壁局限性增厚2例;前列腺肿大向膀胱内突出6例,早期CT不能区别良恶性病变,形成块状影;输尿管下端近膀胱入口处2例,CT不能明确定位,与膀胱分界不清,呈不规则块状软组织影。

2.2.4 生殖器官肿块 其中卵巢囊肿38例,双单侧单发6例,单侧单发30例。CT表现最小直径为1 cm,最大直径为6 cm呈类圆形水样低密度灶。边缘锐利、光滑,CT值为18~28 Hu。增强扫描病灶均无强化。卵巢囊腺瘤2例,卵巢癌8例,CT表现单侧附件区囊实性或实性病灶,密度不均,边界欠清,其中增强扫描4例,实性部分有明显强化,2例合并腹水。囊内见脂肪成分,CT值为-192 Hu,卵巢囊性畸胎瘤4例,CT值为-87 Hu,并见弧状钙化影。子宫阔韧带纤维瘤2例,CT表现盆腔巨大类圆形实性软组织块,其中一部分有坏死区增强扫描病灶轻度强化,密度均匀,边缘光滑。子宫肌瘤26例,CT影像仅表现为密度均匀,宫颈、宫体增大,瘤体较大者向外突出,形成肿块影,肿块边界清、锐利、光滑。其中宫颈癌4例,呈块状囊实性病灶宫颈,囊性病灶见壁结节,实性部分密度不均,分界欠清,不能定性2例。CT增强扫描6例呈明显均一强化。

3 讨论

检查盆腔肿瘤主要的方法是螺旋CT,CT具有良好的组织对比以及详细的断面解剖,可以充分显示盆腔内的解剖结构、密度改变、病变形态,但是对病变比较局限,表现典型的肿块,能做出准确诊断[3],如卵巢囊肿、卵巢囊性畸胎瘤、子宫肌瘤,都和临床追踪以及病理诊断一致,如果CT表现不典型,病灶较大,则很难定性、定位,本组腹腔恶性巨大间质瘤2例,术前不能明确定位,巨大子宫阔韧带神经纤维瘤2例,与一巨大囊性肿物相连,表现为子宫颈肿块,不能区分来源,手术证实为宫颈癌2例,卵巢囊性畸胎瘤2例[4]。目前主要依靠超声检查和CT扫描诊断本病,CT检查明显优于MRI检查和超声检查,因为CT表现具有特征性,本文CT具有典型表现4例,和手术病理诊断一致[5]。每年直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已经由原来的第6上升到第4位。临床常有腹痛、便血和肠梗阻症状,肠镜检查患者不易接受,结肠造影不易鉴别良恶性,很好的筛查方法是CT影像检查[6]。本组中有直肠癌4例,结肠癌2例,CT均可以呈现出病灶的大小、形态、密度以及向周围浸润的情况。有关文献报道显示,CT检查是术后复查临床拟定手术方案、癌灶分期的依据的重要手段。本组阑尾周围脓肿4例,CT影像表现与肿瘤有明显的区别,显示病灶内见气体密度[7]。本组膀胱癌8例,是盆腔少见的肿瘤,虽然可以膀胱镜取材做病理活检,但是患者难以接受,CT及B超间检查仍是术前检查以及普查的主要方法,当膀胱充盈良好时,CT能够充分显示膀胱壁黏膜及肌壁的改变[8]。

综上所述,螺旋CT扫描可以充分显示盆腔的解剖结构,显示病变部位的形态、密度改变,为腹腔肿块准确的定位、定性诊断提供依据,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张晓鹏.结肠肿瘤影像学诊断[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1,7(2):103-110.

[2]李虹.妇科腹腔内出血108例分析[J].中外医疗,2010,3(6):32.

[3]孙进祥.CT在妇科盆腔肿块临床诊断中的应用[J].医学导刊,2008,2(5):91.

[4]林家秋,戚婉.妇科盆腔肿瘤的CT诊断(附63例分析)[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6,6(5):78.

[5]刘建稳,沈家山.CT对女性盆腔包块的诊断29例[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2,6(2):52-53.

[6]查二南,吴丽华,莫新华.女性盆腔肿块的CT诊断(附21例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1997,5(4):169-172.

[7]王会佑.CT诊断32例妇科盆腔肿块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08,7(27):45.

[8]吴志农,李月河,刘建华.增强CT扫描对妇科盆腔肿块临床诊断价值的探讨(附70例分析)[J].吉林医学,2010,5(10):20.

R737

C

1674-4721(2010)09(a)-086-02

2010-06-08)

猜你喜欢

囊性实性盆腔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超声在诊断甲状腺囊实性结节中的应用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部分囊性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分析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腹腔镜治疗盆腔脓肿的效果观察
儿童实性颈部异位胸腺的影像分析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4例临床诊治分析
腺样囊性癌细胞雪旺细胞化在嗜神经侵袭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