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吾”得声的一组同源字

2010-08-15王星星

黑龙江史志 2010年5期
关键词:同源本义甲骨文

王星星

(西南大学 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重庆 400715)

考“吾”得声的一组同源字

王星星

(西南大学 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重庆 400715)

吾,甲骨文作 ,《说文》:“我,自称也。从口,五声。”本义为第一人称代词“我”,后常与“御”相通借,具有抵御义。因此从吾得声的一组字在“抵御”义上具有同源关系。

吾 抵御 同源

“吾”,《说文》:“我,自称也。从口,五声。”本义为第一人称代词“我”,后常与“御”相通借。《广韵·模韵》:“吾,御也。”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豫部》:“吾,假借为御。”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本字与经传通用字》:“《毛公鼎》云:‘以乃族干吾王身。’徐同柏读‘吾’为‘御’,此以经传常用字读之也。”即“吾”与“御”同属疑母、鱼部,传世文献中多相借,因而“吾”就有了“抵御”之义。如《墨子·公孟》:“厚攻则厚吾,薄攻则薄吾。”孙诒让间诂:“‘吾’当为‘圄’之省。《说文·口部》:‘圄,守也。’”《汉书·百官公卿表》:“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师……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执金吾。”师古注引应劭曰:“吾者,御也。掌执金革以御非常。”师古又曰:“金吾,鸟名也。主辟不详。天子出行,职主先导,以御非常。故手执此鸟之象,因以名官。”崔豹《古今注》则云:“执金吾,棒也。以铜为之,金涂两末,谓之金吾。”又《两汉刊误补遗·牙门三》:“……天子押衙统禁旅者三衙。凡此皆起于所谓金吾者。今三衙所执杖子,银饰端末,犹汉金吾之制。”可见,“金吾”即为汉代官员所执之棒也,“吾”即为棒也。又《集韵·模韵》:“吾,棒名。”由于官员常是管制百姓的不良行为、防御外敌的侵入,而“吾”又为官员所执之棒,因而“吾”也拥有了“抵御、制止”之义,这符合词义引申的原则。

正因为“吾”有抵御、制止义,因而从其得声的字在抵御、制止义上是同源的,如圄、敔、龉、啎、捂、寤、梧、啎、等。

圄,守御也。《说文·囗部》:“圄,守之也。”桂馥义证:“守御字古作‘圄’……今文‘圄’为‘囹圄’字,‘圉’为‘牧圉’字,经传中相承用久矣。”《战国策·赵策三》:“告以理则不可,说以义则不听,王非战国守圄之具,其何以当之?”高诱注:“圄亦守。”《汉书·贾谊传》:“上之化也,故父兄之臣诚死宗庙,法度之臣诚死社稷,辅翼之臣诚死君上,守圄扞敌之臣诚死城郭封疆。”后又引申为“囚禁”义,如《玉篇·口部》:“圄,囚禁也。”《左传·宣公四年》:“乃以若敖氏之族,圄伯嬴于轑阳而杀之。”杜预注:“圄,囚也。”因为“囚禁”义,后又引申为囚禁的地方,即监狱。如《晏子春秋·谏下一》:“景公藉重而狱多,拘者满圄,怨者满朝。”《后汉书·皇后纪序》:“身犯雾露于云台之上,家婴缧绁于圄犴之下。”《梁书·武帝纪中》:“今遐迩知禁,圄犴稍虚,率斯以往,庶几刑措。”

敔,《说文·攴部》:“敔,禁也。一曰乐器,椌楬也,形如木虎。从攴,吾声。”段注:“‘敔’为禁御本字,‘御’行而‘敔’废矣。”又曰:“与‘圄’、‘御’音同。《释言》:‘御、圉,禁也。’”即段玉裁认为“敔”、“御”为古今字的关系。《广雅·释诂四》:“敔,禁也。”据许慎的释义看,“敔”的另一个义项,即为“乐器”。《尔雅·释乐》:“所以鼓敔谓之籈。”郭璞注曰:“敔如伏虎,背上有二十七鉏,刻以木,长尺栎之,籈者其名。”《释名·释乐器》:“敔,衙也。衙止也,所以止乐也。”段注:“敔者,所以止乐。”《书·益稷》:“合止柷敔。”孔颖达疏:“乐之初,击柷以作之;乐之将末,戛敔以止之。”《白虎通·礼乐》:“敔,终也。”由此看,古时“敔”多用在音乐即将结束时,只要用棒击敔,则音乐就必须停止。《新唐书·礼乐志》:“偃麾,戛敔,乐止。”晋陆机《演连珠》之三六:“臣闻柷敔希声,以谐金石之和。”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驾诣郊坛行礼》:“乐止则击敔,如伏虎,脊上如锯齿,一曲终,以破竹刮之。”《红楼梦》第七八回:“弄玉吹笙,寒簧击敔。”

啎,《说文》:“逆也。从午,吾声。”《玉篇·午部》:“啎,相触也,逆也。”《文选·宋玉〈高唐赋〉》:“陬互横啎,背穴偃蹠。”李善注:“許慎《淮南子注》曰:‘蹠,蹈也。啎,逆也。’路有横石,逆当其前。”《汉书·严延年传》:“莫敢与啎。”师古注:“啎,逆也。”《后汉书·桓典传》:“贼破,还,以啎宦官赏不行。”后又引申为相逢、相遇。

寤,睡醒。《说文·宀部》:“寐觉而有信曰寤。从,吾声。”段玉裁改作“寐觉而有言曰寤”,并注曰:“‘有言’,今锴本作‘省信’,铉本作‘有信’皆误。今依《韵会》所据锴本,释元应引《仓颉篇》‘寐觉而有言曰寤’。”“寤”本义为睡醒,后假借为“啎”。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豫部》:“寤,假借为啎。”“啎”即逆也。《左传·隐公元年》:“莊公寤生,惊姜氏,故名寤生,遂恶之。”杜预注:“寐寤而莊公已生,故惊而恶之。”杨伯峻注:“杜注以为寤寐而生,误。‘寤’字当属莊公言,乃‘牾’之借字,‘寤生’犹言逆生,现代谓之足先出。

捂,相逆、相对也。《仪礼·既夕礼》:“若无器,则捂受之。”郑玄注:“谓对相授,不委也。”贾公彦疏:“捂即逆也,对面相逢受也。”相对则相抵触,因而“捂”有“抵御、抵触”义。《正字通·手部》:“捂,相抵触也。”因“捂”有“抵触”义,所以常与“抵”连用,组成“抵捂”一词,在文献中也有例证。如裴骃《史记集解·序》:“人心不同,闻见异辞,班氏所谓‘疏略抵捂’者,依违不悉辩也。”唐柳宗元《送元十八山人南游序》:“又况杨、墨、申、商、刑名、纵横之说,其选相訾毁,抵捂不合者,可胜言耶。”又“捂”在方言中又有“遮盖、封闭”义,即以两手遮住眼睛或嘴巴。

“晤”,相逢、相遇义。《正字通·日部》:“晤,人相见曰晤。”《诗·陈风·东门之池》:“彼美淑姬,可与晤歌。”毛传:“晤,遇也。”唐韩愈《翫月喜张十八员外以王六秘书至》诗:“君來晤我时,风露渺无涯。”清和邦额《夜谭随录·碧碧》:“约三更,女披衣起,曰:‘今夕与人约,须踐之,翊日重晤。’”晋陶潜《感士不遇赋》:“无爰生之晤言,念张季之终蔽。”宋苏轼《和陶答庞参军·三送张中》:“留灯坐达晓,要与影晤言。”

“悟”,通“啎”,具有抵触义。《吕氏春秋·荡兵》:“国无刑罚,则百姓之悟相侵也立见。”毕沅校正:“悟与忤、啎并通用。”汉扬雄《法言·渊骞》:“若张子房之智、陈平之无悟……可谓社稷之臣矣。”李轨注:“内明奇画,外无違违悟。”

铻,《说文·金部》:“,鉏也。铻,或从吾。”《广韵·模韵》:“铻,不相当也。”《楚辞·九辩》:“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鉏铻而难入。”王逸注:“鉏铻,相距貌。”洪兴祖补注:“铻,音语,不相当也。”“不相当”即两者相抵触也。

梧,《说文·木部》:“梧,梧桐木。从木,吾声。一名榇。”本义为梧桐木,因其坚韧的特性,又用作屋梁两头起支架作用的斜柱。如《释名·释宫室》:“梧,在梁上两头相触啎也。”毕沅疏证:“‘梧’下当有‘啎也’二字。”宋李诫《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二·侏儒柱》:“斜柱,其名有五:一曰斜柱,二曰梧,三曰迕,四曰枝樘,五曰叉手。”《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罗丰茸之游树兮,离楼梧而相撑。”李善注引臣瓒曰:“邪柱为梧。”《文选·何晏〈景福殿赋〉》:“桁梧复迭,势合神离。”李善注:“梧,柱也。”后又引申为支撑义,如《后汉书·方术传下·徐登》:“炳乃故升茅屋,梧鼎而爨,主人见之惊懅,炳笑不应,既而爨孰,屋无损异。”李贤注:“梧,支也。”《汉书·司马迁传赞》:“至于采经摭传,分散数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抵梧。”师古注引如淳曰:“梧读曰‘迕’,相触迕也。”《后汉书·马融传》:“窜伏扔轮,发作梧轊。”李贤注:“梧,支梧也,音悟。谓支着车也。”“支撑”即抵住上面的物体,使之稳当也。(1211)

逜,《玉篇·辵部》:“逜,干逜也。”《广韵·暮韵》:“逜,干逜也。”《尔雅·释言》:“逜,寤也。”郭璞注:“相干寤。”陆德明《释文》:“孙本‘吾’作‘午’。”郝懿行义疏:“寤者,臧氏琳以为‘啎’之假借也。”《鹖冠子·无则》:“下之所逜,上之可蔽。”陆佃注:“逜之言午也。”又《近迭》:“逜下蔽下,使事两乖。”“逜”与“蔽”相对举,即“逜”有“遮蔽、抵触”义。

俉,《史记·天官书》:“鬼哭若呼,其人逢逜。”裴骃集解:“俉,迎也。”司马贞索隐:“俉,亦作‘迕’。”《集韵·莫韵》:“遌、迕,遇也,亦书作俉。”《正字通·人部》:“俉,迎也。今作迕。”“迎、遇”即两者相对而遇也。

衙,《说文·行部》:“衙,衙衙,行貌。从行,吾声。”段玉裁注:“衙衙为行列之意。”朱骏声云:“衙,假借为御。”《周礼·夏官·田仆》:“设驱逆之车。”汉郑玄注:“驱,驱禽使前驱获;逆,衙还之,使不出围。”陆德明《释文》:“衙,本又作御。”孙诒让正义:“衙还之,使不出围,谓轶兽将出围,迎御令还不得出。”

《释名·释乐器》:“衙,止也。”清高翔麟《说文字通·行部》:“衙,通御。”《隶释·司隶校尉杨君石门颂》:“绥衙强。”洪适注:“碑以‘衙’为‘御’。”王念孙《汉隶拾遗》:“衙,与‘御’同。‘绥衙强’,言能安强御之人也。‘御强’即‘强御’,倒文协韵耳。”《北海相景君铭》:“兴利惠民,强衙改节。”

娪,《集韵》引《埤苍》曰:“娪,美女也。”《释名·释长幼》:“女,青徐人曰娪。娪,忤也。始生时人意不善,忤忤然也。”

牾,《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重华不可牾兮,孰知余之从容。”司马贞索隐:“《楚词 <九章 >》‘牾’作‘遌’,并吴故反。王师叔云:‘牾,逢也。’”《汉书·王莽传》:“财饶势足,亡所牾意。”师古注:“牾,逆也。”《资治通鉴·汉明帝水平十四年》:“及其归舍,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莫不知其多冤,无敢牾陛下言者。”胡三省注:“牾,逆也。”

这十五个从吾得声的字都具有“抵御,制止”义,他们与“吾”在这个义素上是同源的。

从语音上也可证明:

吾《广韵》五乎切,平模疑。鱼部。

逆《广韵》宜戟切,入陌疑。鐸部

吾、逆,都是疑母;鱼鐸对转,音近义通,是同源关系。《释名·释言》“逆,遌也。遌,不从其理,则生殿遌,不顺也。”

还可从字源上证明:

吾,甲骨文作,从五。五,甲骨文中字形作“”。林义光《文源》“五,本义是交午,假借为数名”。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象交错形,二谓在物之间也。当以交错为本义。自用为数名后,经传皆借午为之。”

午,甲骨文子午之午作(金文及《说文》五字的篆文和古文与甲骨文形同),本以束丝之交午形,会意为啎。借为地支之午。束丝表示交午之全形,具体交午在束丝中部二斜画相交作形,故甲骨文借用为数词之五,或啎逆之啎。

[1][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M].武汉:武汉市古籍书店影印,1983.

[2][宋]丁度.集韵[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3]汉语大词典[K].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

[4]方述鑫.甲骨文金文字典[K]四川:巴蜀书社.1993.

王星星,(1985-),女,山西太原人,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从事古文字研究。

猜你喜欢

同源本义甲骨文
山西恩予:打造药食同源新业态
以同源词看《诗经》的训释三则
“铤”有“直”义的词源学解释——兼说/直/义的同源词族
释甲骨文“朕”字的一种异体写法
一百二十年来甲骨文材料的初步统计
甲骨文中的字形直立化二则
同源宾语的三大类型与七项注意
韩嚼牙
“酉”字初探
“自”的本义是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