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永别了,武器》看战争的悲剧

2010-08-15龙奇玉

黑龙江史志 2010年5期
关键词:凯瑟琳军官亨利

龙奇玉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外语系,广西 柳州 545004)

从《永别了,武器》看战争的悲剧

龙奇玉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外语系,广西 柳州 545004)

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一部优秀的反战小说。小说主人公亨利在战争中的痛苦经历和他与英国护士凯瑟琳的爱情悲剧,反映了战争摧残生命、扼杀人性的罪恶本质以及它给人类带来的悲剧。

《永别了,武器》 战争悲剧

一、引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文坛涌现了许多以表现这次战争为主题的战争小说,《永别了,武器》(1929)被公认为其中最优秀的一部。作品通过主人公亨利在意大利前线的战争经历,他与英国护士凯瑟琳的爱情悲剧和他对战争与人生的最后幻灭,表达了海明威以及战后整整一代人对战争与人生的理解。这部小说所透露出来的现代悲剧精神时刻牵动着人们的心弦,让人为之慨叹。

二、强烈的反战情绪

美国评论家约翰·布朗指出,海明威一直坚持作家必须写他知道的事,他的知识基础应当是他对自己的认识与自己的亲身经验。因此,海明威的作品,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是自传性的,而他的生活则提供了素材。[1]《永别了,武器》这部小说就是根据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历写成的。作为这场战争的直接参与者和受害者,海明威更能深刻地体会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看清战争的本质,从而对战争的描述更客观、真实,更能代表当代人们尤其是参战士兵与军官们对战争的态度。

小说《永别了,武器》中士兵与军官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作品中,德国与意大利的战争故事让位给了意大利士兵与军官内部的矛盾。对普通士兵来说,与德国人的战争已经失去了意义,他们宁愿放下武器,让德国人占领他们的土地和家园,也不愿继续打仗,因为正如一个士兵所说:“没有什么比战争更糟了。”[2]49尽管如此,他们仍被军官逼着到战场上去送死。如果有人当了逃兵被抓回,就会被立即处死。主人公亨利就曾亲手枪杀了一名逃兵。在某种意义上说,对士兵而言,军官们比德国人给他们的威胁更大。为了更好地证明自己的观点,在第30章里,海明威让德军与意军朝同一个方向和平地行军。亨利想道:“这没有危险,我们穿过了两支部队,都没有遇到以外。如果艾默没有被杀掉,就永远也不会有任何危险。即使我们在铁路旁大模大样地走过,也不会有人来过问。”[2]218为了活下来,很多士兵扔下武器,一边高叫“打倒军官!”和“和平万岁!”,一边走回家去。有的甚至开枪杀死军官,因为他们企图阻止他们离去,要把他们拉回无尽的噩梦和危险。

全书充满了反战情绪,在亨利所在的救护队里,从军官到士兵无不诅咒这场“肮脏”的“该死”的战争,盼望它早日结束。为了逃避战争,一些士兵“故意失掉了那条该死的肠疝带,希望病恶化一点就可以呆在后方了。”[2]34亨利教患肠疝的士兵“在路边想法子在头上弄个口子”[2]34从而避免回到前线。雷那蒂也多次强调“这场战争太可怕了,我都快让这场战争折磨死了。”[2]164就连少校长官也对亨利说:“我对于这场战争已经厌倦了,要是我离开了这里的话,我是不想回来的。”[2]162可见人们对于这场战争是极其厌恶而痛恨的。

三、沉重的人生幻灭感及爱情悲剧

海明威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正如当代美国作家索尔贝娄于1976年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所说的:“海明威可以说是那些在伍德罗·威尔逊和其他大言不惭的政治家鼓舞下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士兵的代言人。这些政治家的豪言壮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这应当用满铺在战壕里的僵硬的年轻人的尸体来衡量。”[3]当卷入这场战争的欧洲大陆生灵涂炭的时候,参战的美国年轻人才发现这是一场莫大的骗局,战争带来的杀戮、破坏和流血恰恰发生在一群群打着耶稣旗号的基督徒们之间。长期接受正统教育和西方文明的中产阶级和青年知识分子,面对这么一种悲切不幸的现状,内心的精神支柱彻底倒塌了。战争导致的不仅是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意识形态的重新划分,而且还带来了包括海明威在内的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信念与思想的迷惘和苦闷。美国作家格特鲁德·斯坦恩把他们称为“迷惘的一代”,战争摧毁了他们的政治信仰、人生理想、道德标准,使他们一切以前奉为神圣的价值观念土崩瓦解。

亨利本是个单纯的富于理想的美国青年,原先在罗马学建筑。在当局政府的战争宣传的蛊惑下,到意大利参战。两年战场的经历使他逐渐看清战争的真相,他意识到自己原来所追求的理想是虚幻的,战争中的厮杀不仅同正义、公理风马牛不相及,而且与他本人“根本就没有什么关系”;他只不过是战争制造者的帮凶而已。不幸的战争却给亨利和凯瑟琳带来了意外的相识,他们在一起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夏天。然而在撤退途中,他却被误认为是间谍,因此被逮捕。于是他们俩逃到了瑞士日内瓦支端的小城蒙脱儿,在那里他们快活异常,憧憬着未来美好的生活。然而死神不期然地降临了,凯瑟琳死于难产。凯瑟琳临死前与亨利有着这样的一段对话:

“我再也不是勇敢的了,亲爱的,我给打碎了。人家已经把我打碎了。这我现在知道了。”

“人人都是这样子。”

“但是这太可怕了。他们攻了又攻,一直攻到你破碎为止。”[2]321

凯瑟琳的话充满了巨大的恐惧感和绝望感,而亨利却似乎早已预料到如此结局。此外,他还知道“世界对于打碎不了的人就加以杀害。世界杀害最善良的人,最温和的人,最勇敢的人,不偏不倚,一律看待。”[2]248他对爱人的死感到无能为力,似乎只有坐以待毙,甚至无动于衷。其实,这是一种绝望到不能再绝望的外在表现。因此尽管凯瑟琳与她孩子的死亡似乎是个偶然的医学事故或“生物圈套”(biological trap),[4]但是她的看似“合乎情理”的死亡实际上十分艺术地表达了海明威对战争与死亡这种必然的因果关系的深刻理解,即战争可怕的阴影笼罩世界的各个角落,战争制造的不幸与死亡必然淹没人类的一切幸福和希望,只要世界上有战争存在,任何局部和个人的幸福都不可能稳固和长久。通过凯瑟琳在和平环境中因非战争因素的死亡,海明威还向我们传达了另一个更为深刻的意义,即生活本身就是一场无法逃脱的悲剧,战争只不过是这场悲剧中的一幕罢了。如同卡洛斯?贝克指出的那样,“凯瑟琳并没有死于战争,就像朱丽叶没有死于家族间的世仇那样,但在小说的情感体验中,凯瑟琳的死亡和疲惫、受苦、孤独、失败、死亡等整个悲剧格调是息息相关的、紧密相连的,战争只不过是一个巨大的社会表现而已。”[5]从这个意义上说,《永别了,武器》超越了战争小说的范畴,成为一部表现整个人生的悲剧,进一步深刻地体现战争给社会所带来的悲剧,以及人们精神的幻灭。

四、结语

通观美国战争小说,多数美国作家一直认为,与外部敌人相比,内部敌人更具危险性。但同时他们也没有忘记指出,第二类敌人,即压迫者,他们也仅仅是战争机器的工具、政策的执行者和可随意替换的零件罢了。给美国士兵带来毁灭性伤害、最具危险的敌人是控制国家和战争机器的阶层,他们利用和平、民主、自由和爱国等华丽的字眼掩饰战争,制造战争。小说《永别了,武器》通过亨利的悲剧命运控诉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和荒谬,抨击了战争对人的摧残,揭示了“迷惘的一代”形成的社会根源。亨利的悲剧不仅是个人命运的反映,而且也是被战争所破坏的人类文明的整个悲惨事件的反映。战争使无数无辜的人们流离失所,战争使亿万人丧生和伤残,战争制造了无数的人间悲剧。

[1]李正中,高游.战争与恋爱的双重主题——评海明威的小说《永别了,武器》[J].浙江大学学报,1996,(2):73.

[2]海明威.永别了,武器[M].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1.

[3]李雪雁.从《永别了,武器》看海明威的创作思想[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9):83.

[4]李维屏.英美现代主义文学概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99.

[5]李公昭.幻灭与成长——论弗雷德雷克·亨利的伤感教育[J].外国文学评论,2000,(1):50.

龙奇玉(1974—),女,广西柳城人,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凯瑟琳军官亨利
跳伞
军官队伍演化仿真系统设计研究
找找看
《呼啸山庄》的悲剧根源探析
哥伦比亚 军官
大公鸡亨利
最美师生情
找找看
伦敦24小时
亨利.摩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