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雨》会话对合作原则的违反

2010-08-15贡贵训张玉兰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湖南永州425006

名作欣赏 2010年11期
关键词:问话繁漪周萍

□贡贵训 张玉兰(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 湖南 永州 425006)

合作原则由格莱斯(P.Grice)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提出,分为四个准则:a.量准则: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交谈的现时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要求的更详细;b.质准则:不要说自己认为不真实的话,不要说自己缺乏足够证据的话;c.关联准则:说话要贴切;d.方式准则:避免晦涩的词语,避免歧义,说话要简要(避免赘述)。他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就是要求每一个交谈参与者,在整个交谈过程中所说的话符合这一次交谈的目标和方向。在《雷雨》会话中,交际者并非时刻遵守准则,而出现了对合作原则的违反,为了达到特定的文体效果,从而更好地为主题服务。下面我们分别对《雷雨》中四个准则的违反作具体分析。

一、违反量准则的体现及语用分析

说话人面临着一种冲突,为了维护一条准则,不得不违反另一条准则,这种冲突通常发生在量准则和质准则之间。违反会话原则还会产生一些修辞格,例如反语、隐喻、夸张和弱言法,在戏剧的表达中是最令人回味的。

下面是鲁贵在门外偷听周萍和繁漪的一段涉及两人不光彩之事的对话。鲁贵想以此要挟繁漪,逼她做出一些让步。

T1繁 (略惊)你来做什么?

T2贵 (假笑)跟您请安来了。我在门口等了半天。

T3繁 (镇静)哦,你刚才在门口?

T4贵 (低声)对了。(更神秘地)我看见大少爷正跟您打架,我——(假笑)我就没敢进来。

T5繁 (沉静地,不为所迫)你原来要做什么?

T6贵 (有把握地)原来我倒是想报告给太太,说大少爷今天晚上喝醉了,跑到我们家里去。现在太太既然是也去了,那我就不必多说了。

鲁贵在T2、T4和T6中并没有遵循之前量原则,在T2中,鲁贵的第一句话已经明白地回答了繁漪的问话,但是他依然加了句“我在门口等了半天”,实则是提醒繁漪,自己已经听到了她和周萍的对话,他们的秘密已经掌握在他的手上。但是他并没有很详细地说自己知道些什么东西。当繁漪反问一句时,他便开始大胆地开始试探说出自己看到的情景,在得到了繁漪的较为惊讶的反映之后,鲁在T6中更是无所顾忌地说出了晚上在周家和自己家发生的事情,话语中明显可以看出来鲁的得意,他认为自己已经让繁明白自己是可以不受她控制的,相反繁漪还在他的掌控之中。可以看出来,鲁贵之所以要违反量原则,一是想要表现自己在周公馆知道多少底细,更为重要的是要繁漪明白自己不会就这么被周家赶出去。在回答繁漪的问话中,他依然可以像下人回答主人问话时遵循量原则,但是他却没有,为什么呢?他要一再地提供一些看似与话题不想干的信息呢?从剧情的发展和鲁贵的性格来看,就很容易发现原因了。剧情发展到这一段时,鲁贵一家已经被周公馆辞退。鲁贵是一个市侩、惟利是图的赌徒,周家辞退他就等于是判了他的死刑,他只能做出平时不太敢做的事情来救自己,但是他欺软怕硬,地位尊卑观念强烈,害怕因为地位的关系不能与繁漪正面对抗,所以借回话的机会来旁敲侧击地提醒自己掌握繁漪与周萍的不正当关系的证据。为了让繁漪相信,遵循质原则,鲁贵也就只能违反量原则了。

二、违反质准则的体现及语用分析

如果说话人不想让对方知道他违反了质准则,如果他的目的是要使对方相信他所说的话是真的,那么他是在说谎,是在制造假象,这种对质量的违反通常只会产生误会,但并不产生会话含义。违反质量原则在日常对话中很常见,不管是善意还是存心,结果都是引起了对方信息的误差。

下面这段是周冲本想跟周朴园讲自己愿意将学费的一部分拿出来给四凤上学,但是看到周朴园逼自己母亲繁漪吃药的一幕之后,开始后悔自己的冲动了。

T1朴 (看表)还有三分钟。(向冲)你刚才说的事呢?

T2冲 (抬头,慢慢地)什么?

T3朴 你说把你的学费分出一部分?——嗯,是怎么样?

T4冲 (低声)我现在没有什么事情啦。

T5朴 真没有什么新鲜的问题啦么?

T6冲 (哭声)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妈的话是对的。(跑向饭厅)

T7朴 冲儿,上哪儿去?

T8冲 到楼上去看看妈。

周冲的这个打算曾向母亲繁漪征求过意见,在得到了母亲的默许支持后才敢跟父亲讲,当看到母亲在强权的父亲面前是多么不可一击时,他明白母亲警告过自己的话是对的,于是违背质量准则,欺骗父亲隐瞒了真相。在T2中,周冲明知道父亲问的是什么事,他却装作他没有任何事一样。周朴园自己提起了问题,此时周冲不能避免要正面这个问题,但是又不愿意再提起,于是在T4中彻底把事情隐藏,对父亲撒谎。面对父亲的追问,周冲在T6和T8的回答中显然已经很吃力地顶着撒谎的帽子了,于是他选择了逃离现场,至于是否是真的去看妈或是只是躲避父亲,读者很容易可以判断出来。周冲天真,以为自己的想法可以得到父母的支持,在看到父亲凶狠一面之后才决定撒谎。他的这一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也表明周朴园在周家馆的形象又多了层蛮横,两个儿子看到对他们和善的背后一面,也说明繁漪这么多年来的痛苦是无法言语的,强烈地控诉了这个霸道的男主人。

三、违反关联准则的体现及语用分析

违反关联原则通常是说话人不想与另一说话人再将此话题进行下去,故意说一些毫无关联的话来转移注意力。如果此时听话者并未领会说话者的用意,说话者的话就变成毫无关联的话,也就不能产生会话含义。一旦听话者明白说话者的用意,这句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话便成功的起到了阻止上一话题的进行和转移话题的作用。

下面繁漪和周朴园之间的这段违背关联准则的对话:

T1朴 这样大的雨,你出去走?

T2繁 嗯,——(忽然报复地)我有神经病。

T3朴 我问你,你刚才在哪儿?

T4繁 (厌恶地)你不用管。

T5朴 (打量她)你的衣服都湿了,还不脱了它。

T6繁 (冷冷地,有意义地)我心里发热,我要在外面冰一冰。

T7朴 (不耐烦地)不要胡言乱话的,你刚才究竟上哪儿去了?

我们可以看到在对话的开始部分,繁漪对周朴园的问话是很不配合的,她不断地打断周朴园的问话,致使周朴园在T3和T7中不得不一再地问她到底是去了哪里。繁漪突然爆出自己有神经病,这是她之前一直都不肯承认的一件事,此时拿出来当挡箭牌只是不想回答周朴园的问话而已,也不是真的就承认了自己所谓的病情。T2成功拦截了T1的问话。周朴园不甘心,继续问,繁漪又继续采取不合作态度,进一步表达自己的不满。不管对方的感受,用厌恶的语气来阻止周朴园的问话,但是显然周朴园没有领会或故意不理她的真实想法,在经过了T5的碰壁之后再继续问她去了哪里。把他们的对话放在一起看,也似乎有点不太相干。发生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他们是夫妻关系,周朴园或者是真关心自己的太太或者只是封建男权主义促使他这样询问繁漪的去处,所以不管繁漪是否配合,他都想得到准确的答案,来满足他内心权势的欲望。

四、违反方式准则的体现及语用分析

违反方式准则指的是人们不用那种语言本身为我们提供的简洁的、通常用的方式说话,而是拐弯抹角、咬文嚼字地去说话,使听的人感到其中必有缘故,但是稍加分析便心领神会。

周萍和继母繁漪由于有不能启齿的秘密,他们之间的谈话在一般人看来也有点不太明白,但是当事人却能心领神会。下面的这段对话发生在周萍知道繁漪跟踪自己到四凤家并偷听了他们的谈话,繁漪要求周萍带自己离开这里,愿意放弃自己在这里的一切,周萍不肯。

T1萍 你没有权利说这种话,你是冲弟弟的母亲。

T2繁 我不是!我不是!自从我把我的性命,名誉,交给你,我什么都不顾了。我不是他的母亲。不是,不是,我也不是周朴园的妻子。

T3萍 (冷冷地)如果你以为你不是父亲的妻子,我自己还承认我是我父亲的儿子。

T4繁 (不曾想到他会说这一句话,呆了一下)哦,你是你父亲的儿子。——这些月,你特别不来看我,是怕你的父亲?

T5繁 (冷冷地)怎么说,你到底是你父亲的儿子。(笑)父亲的儿子?(狂笑)父亲的儿子?

T1中周萍说繁漪是冲弟弟的母亲,这在外人看来很正确很平常的一句话,在繁漪看来却是特别受打击的。周萍的这句话等于挑明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母亲和儿子的关系,他不想再继续与她有任何其他的关系。他拐弯抹角地就是想要繁漪就此放弃自己,T2中繁漪并没有理会他的话中之意,而是接T1的话题发挥,表明自己的立场,称自己愿意无条件地放弃一切。但是周萍决意不想再继续纠缠下去,于是他在T5中说了句很让人听起来较为奇怪的废话,说的是事实,却还要用很冷的语气。“我自己还承认我是我父亲的儿子”这句话语义模糊,有多层意思,先是表明自己是父亲的儿子,儿子是不会做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的。在表明自己虽然曾经糊涂过,做了后悔的事,但那已经过去了。“还是”两个字表明周萍痛恨繁漪提到他们之间曾经的关系,强调二人的身份地位是不可能改变的。他的一再强调终于让繁漪看清了周萍,在T4和T5中繁漪反复地说“父亲的儿子”这句看似奇怪的话,她显然不能接受这种关系,仍然是想要挽回曾经的那段不了情。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雷雨》在交际对话的过程中都不是严格地遵守合作原则,正是通过这些表面上的准则的违反和不合作,才使得读者能够从更深层的角度理解和体悟到戏剧文本背后的会话含义,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作者要想表现的主题内容。另一方面,我们认为在文学作品鉴赏的过程中,结合语言学知识,把握作品语言特点,才能更好地把握文本。

[1]Grice,H.P.Logic and Conversation.In Cole,P.and Morgan,J.L. (eds.)Syntax and Semantics.Vol.3:Speech Acts.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5:45-46.

[2]杜军红.从违反合作原则看会话含义.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

[3]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0.

[4]曹禺.雷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问话繁漪周萍
“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课型研究
《雷雨》剧本内容梗概
繁漪“病”寓新探
繁漪“病”寓新探
我看《雷雨》
怪鸟夺妻杀夫(下)
文本阅读中变“问话”为“对话”浅探
亲情与谎言 `
周蘩漪的反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