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

2010-08-08杜平陈春林郑春梅赵宗丽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0年1期
关键词:髓鞘三叉神经三叉神经痛

杜平,陈春林,郑春梅,赵宗丽

三叉神经痛是康复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病因不明的一种难治性疾病,其病情顽固,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3年7月~2007年7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康复门诊病例126例,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排除下列情况:①颅底占位性病变;②鼻咽癌;③上颌窦肿瘤;④眼病;⑤多发性硬化;⑥延髓空洞症等。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根据简式McGill疼痛问卷(PPI法,0~1分为无痛,1~4分为轻度,4~7分为中度,7~10分为重度)评定疼痛等级。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疼痛分级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n)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卡马西平200 mg,2/d,口服;苯妥英钠200 mg,3/d,口服;草乌生物碱局部电离子导入正极;经皮三叉神经节甘油注射。余对症治疗。

1.2.2 治疗组 针刺:取鱼腰、四白、下关[3]、夹承浆,向内上方刺入0.5寸;双太阳、印堂施以提插捻转得气,以出现触电样针感为度。辨证配以合谷、太冲、丰隆、外关、内庭、太溪。利多卡因(过敏禁用)+维生素B12鱼腰、四白、夹承浆穴位注射各 0.5 ml,隔日1次。中药:风寒外袭证予川芎茶调散加减,阳明实热证予清胃散与玉女煎加减;风火上扰、肝阳上亢证予泻心汤与建瓴汤加减。

1.3 疗效标准 治疗前和治疗20 d后根据简式McGill疼痛问卷(PPI法)进行评定。临床疗效标准:治愈:疼痛完全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显效:McGill评分减少2级以上,疼痛发作时间、频率较治疗前减少70%以上;好转:McGill评分减少1级,发作时间、频率较治疗前减少40%以上;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2 结果

治疗组治愈52例,显效11例,治愈率82.53%;对照组治愈30例,显效 17例,好转 13例,无效3例,治愈率47.61%(P<0.05)。随访1年,治疗组复发率4%,对照组50%(P<0.05)。

3 讨论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较困难,临床上以对症治疗为主。西医常用药物、射频热凝、神经阻滞、微血管减压术、感觉根切断术等治疗手段,易复发,且有毒副作用,常发生耐药,心、脑、肺、肝、肾损害及停药的戒断症状。

针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显示出了较好的疗效和前景。鱼腰为治疗三叉神经第Ⅰ支痛(前额痛)之要穴;四白为治疗三叉神经第Ⅱ支(上颌支)痛的要穴;下关、夹承浆共为第Ⅲ支(下颌支)痛的要穴;合谷配太冲总称四关穴,可镇静安神、平肝熄风;太溪为肾经原穴有滋水涵木,育阴潜阳的作用;合谷、丰隆、内庭理气镇静安神,通经止痛;外关、风池祛风止痛。三叉神经痛患者几乎都有焦虑、睡眠障碍,取双太阳、印堂,可宁心安神,减轻患者的焦虑。

近年来发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纤维脱髓鞘或髓鞘增厚,轴突变细或消失,产生异位冲动或伪突触传递;维生素B12可促使甲基丙二酸转变为琥珀酸,参与三羧酸循环,有利于神经髓鞘的生长及维持中枢和周围有髓鞘神经纤维功能完整。利多卡因减轻维生素B12的刺激。

针刺可阻断痛觉冲动的产生、传导和感知,改善受损局部的微循环,促进局部组织的代谢,使受损神经得以修复,从而达到止痛目的[4-5],临床上有良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1]缪鸿石.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2]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王野,邹伟.久留针强捻转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3):28.

[4]于丽华,于生元.实验性三叉神经痛研究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4,10(4):231-232.

[5]黄丽萍,曹荣禄,杨峥.下关穴深刺久留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42例[J].陕西中医,2009,30:2.

猜你喜欢

髓鞘三叉神经三叉神经痛
听觉神经系统中的髓鞘相关病理和可塑性机制研究进展
髓鞘探针在脱髓鞘疾病的应用进展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特殊类型血管神经压迫致三叉神经痛二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人从39岁开始衰老
脑白质病变是一种什么病?
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脑池段MR形态测量研究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罕见病因分析及手术方法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老年三叉神经痛治疗中的麻醉效果探讨
“能帮医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机器人”在京面世